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十六理集·雜證謨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六理集·雜證謨 (1)

1. 附按

薛氏治一男子,素有腳氣,脅下作痛,發熱,頭暈嘔吐,腿痹不仁,服消毒、護心等藥不應。左關脈緊,右關脈弦,此亦腳氣也。以半夏左經湯治之而愈。一男子腳軟腫痛,發熱飲冷,大小便秘,右關脈數,乃足陽明經濕熱流注也,以大黃左經湯治之而愈。一婦人肢節腫痛,脛足尤甚,時或自汗,或頭痛,此太陽經濕熱所致。

用麻黃左經湯二劑而愈。一男子兩腿腫痛,脈滑而數,此濕痰所致也。先以五苓散加蒼朮、黃柏,二劑少愈,更以二陳、二朮、檳榔、紫蘇、羌活、獨活、牛膝、黃柏而瘥。夫濕痰之證,必先以行氣利濕健中為主,若中氣和則痰自消,而濕亦無所容矣。一男子右腿赤腫焮痛,脈沉數,用當歸拈痛湯。

四肢反痛,乃濕毒壅遏,又況下部藥不易達,非藥不對證也。遂砭患處,去毒血,仍用前藥,一劑頓減,又四劑而消。一婦人患腳氣,或時腿腫筋攣,腹作痛,諸藥不應,漸至危篤。諸書云:八味丸治足少陰腳氣入腹,疼痛上氣,喘促欲死者,遂投,一服頓退,又服而愈。凡腎經虛寒之人,多有此患,乃腎乘心,水剋火之證,少緩則死不旋踵,宜急服之。

一婦人患腿痛不能伸屈,遇風寒痛益甚,諸藥不應,甚苦。先以活絡丹一丸,頓退,又服而瘳。次年復痛,仍服一丸,亦退大半,更以獨活寄生湯,四劑而愈。一男子素有腳氣,又患附骨癰作痛,服活絡丹一丸,二證並瘥。上舍俞魯月,素有疝不能愈,因患腿痛,亦用活絡丹一丸,不惟腿患有效,而疝亦得愈矣。

留都金二守女,患驚風甚危,諸醫皆不能救。遂自用活絡丹,一丸即愈,且不再作。夫病邪深伏在內,非此藥莫能通達。但近代有云此藥引風入骨,如油麵之說,故後人多不肯服,大抵有是病宜用是藥,豈可泥於此言,致病難瘥。

白話文:

薛姓醫生醫治一名男子,他原本就有腳氣病,還出現脅肋疼痛、發燒、頭暈嘔吐、腿麻木無知覺等症狀,服用消炎、保護心臟等藥物都沒效。把脈發現左手關脈緊繃,右手關脈弦硬,這也是腳氣病。用半夏左經湯治療後就痊癒了。

另一名男子腳軟腫痛,發燒且喜歡喝冷飲,大小便不通暢,把脈發現右手關脈急促,這是足陽明經濕熱下注造成的,用大黃左經湯治療後就痊癒了。

一位婦女四肢關節腫痛,尤其小腿和腳最嚴重,有時會自汗,有時會頭痛,這是太陽經濕熱引起的。用麻黃左經湯服用兩劑就痊癒了。

一位男子兩腿腫痛,脈象滑而急促,這是濕痰引起的。先用五苓散加蒼朮、黃柏,服用兩劑後稍微好轉,接著用二陳湯、二朮湯、檳榔、紫蘇、羌活、獨活、牛膝、黃柏等藥材治療才痊癒。一般來說,濕痰的病症,必須先以行氣、利濕、健脾胃為主,如果脾胃功能調和,痰就會自然消除,濕氣也無處可留。

一位男子右腿紅腫熱痛,把脈發現脈象沉而急促,用當歸拈痛湯治療。結果四肢反而更痛,這是因為濕毒淤積,而且下肢的藥力不易到達,並不是藥物不對症。於是先用砭石刺破患處,放出毒血,再繼續服用之前的藥,一劑就明顯減輕,又服用四劑就消腫了。

一位婦女患有腳氣病,有時腿腫脹、筋攣、腹痛,服用各種藥物都沒效,病情逐漸危急。有些醫書說:八味丸可以治療足少陰經腳氣病導致腹痛、呼吸困難、喘息欲死等症狀,於是就給她服用,一服藥就明顯好轉,再服用幾次就痊癒了。凡是腎經虛寒的人,大多會有這種病,這是腎水侵犯心火的現象,如果稍有延誤就會很快死亡,應該立即服用此藥。

一位婦女腿痛,無法伸直彎曲,遇到風寒疼痛更加嚴重,服用各種藥物都沒效,非常痛苦。先給她服用活絡丹一丸,疼痛立刻減輕,再服用就痊癒了。第二年又復發,再次服用一丸,也減輕了大半,再用獨活寄生湯服用四劑就痊癒了。

一位男子原本就有腳氣病,又得了附骨癰,疼痛難忍,服用活絡丹一丸,兩種病都痊癒了。上舍俞魯月,原本有疝氣無法治好,後來因為腿痛,也服用活絡丹一丸,不但腿痛有效,連疝氣也好了。

留都金二守的女兒,得了驚風病,病情非常危急,很多醫生都束手無策。於是自行服用活絡丹,一丸就痊癒了,而且沒有再復發。

病邪深藏在體內,沒有這種藥就無法疏通。但是近代有人說這種藥會引風入骨,像是油麵一樣,所以後人大多不敢服用,其實有這種病就應該用這種藥,怎麼可以拘泥於這種說法,導致疾病難以痊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