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7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79)

1. 散陣

上㕮咀。每服五、七錢,水一鍾半,姜三片,棗三枚,煎八分,食前溫服。

追毒湯,治肝脾腎三經為風寒熱濕毒氣上攻,陰陽不和,四肢拘攣,上氣喘滿,小便秘澀,心熱煩悶,遍身浮腫,腳弱不能行步。

半夏(湯泡七次),黃耆(去蘆),甘草(炙),當歸(去蘆),人參(去蘆),厚朴(薑製),獨活(去蘆),橘紅(各一兩),熟地黃,枳實(麩炒),芍藥,麻黃(去節,各二兩),桂心(三兩)

上㕮咀。每服八錢,水一鍾半,生薑七片,棗三枚,煎八分,食前溫服,日三夜一。

《局方》,排風湯,治風虛冷濕,邪氣入臟,狂言妄語,精神錯亂,及五臟風邪等證。

防風,白朮,當歸(酒浸),芍藥,肉桂,杏仁,川芎,白蘚皮,甘草(炙,各一錢),麻黃(去節),茯苓,獨活(各三錢)

上分二服,水二鍾,姜三片,煎七分,食遠服。

陽毒升麻湯,治陽毒,赤斑狂言,吐膿血。

升麻(一錢半),犀角(磨),射干,黃芩,人參,甘草(各八分)

水一盞半,煎八分,納犀角汁和勻服。

栝蔞根湯,治風溫大渴。

栝蔞根,乾薑,防風,人參,甘草(各一錢),石膏(三錢),水一盞半,煎八分服。

再造散,治傷寒頭痛發熱,惡寒無汗,用表藥而汗不出,脈無力者。此以陽虛不能作汗,名曰無陽。若醫不識此,復用麻黃等藥,及覆逼取汗,誤殺者多矣。

人參,黃耆,川芎,甘草,熟附子,桂枝,細辛,羌活,防風,煨生薑,夏月熱甚,或加石膏

水一鍾半,棗二枚,煎八分,溫服。

《本事》,枳殼煮散,治悲哀煩惱傷肝,兩脅骨痛,筋脈緊,腰腳重滯,筋急不能舉動,此藥大治脅痛。

枳殼(麩炒,四兩),細辛,川芎,桔梗,防風(各二兩),葛根(一兩半),甘草(一兩)

上咀。每服七、八錢,水一鍾半,薑、棗同煮,食煎溫服。

柴胡疏肝散,治脅肋疼痛,寒熱往來。

陳皮(醋炒),柴胡(各二錢),川芎,枳殼(麩炒),芍藥(各一錢半),甘草(炙,五分),香附(一錢半)

水一鍾半,煎八分,食前服。

《本事》,桂枝散,治因驚傷肝,脅骨疼痛不已。

枳殼(一兩,小者),桂枝(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薑、棗湯調下。

(河間),葛根湯,治寒邪在經,脅下疼痛不可忍。

葛根,桂枝,川芎,細辛,防風(各一錢),麻黃,枳殼,芍藥,人參,炙甘草(各八分)

上咀。水一鍾半,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溫服。

升麻湯,治無汗而喘,小便不利,煩渴發斑。

升麻,蒼朮,麥門冬,麻黃(各一錢),黃芩,大青(各七分),石膏(一、二錢),淡竹葉(十片)

水二鍾,煎八分,溫服。

(仲景),柴胡桂枝幹薑湯,治傷寒五、六日,汗下後,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邪未解也。

白話文:

[散陣]

使用方法:

將藥材稍微搗碎。每次服用五到七錢,加入一碗半的水,三片生薑,三枚紅棗,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前溫熱服用。

追毒湯

這個方子治療肝、脾、腎三經受到風寒熱濕毒邪氣侵襲,導致陰陽失調,四肢僵硬,呼吸急促,小便不暢,心煩發熱,全身浮腫,腳軟無力,無法行走等症狀。

藥材組成:

半夏(用湯浸泡七次),黃耆(去除蘆頭),炙甘草,當歸(去除蘆頭),人參(去除蘆頭),厚朴(用薑汁製過),獨活(去除蘆頭),橘紅(各一兩),熟地黃,枳實(用麩皮炒過),芍藥,麻黃(去除莖節,各二兩),桂心(三兩)。

使用方法:

將藥材稍微搗碎。每次服用八錢,加入一碗半的水,七片生薑,三枚紅棗,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前溫熱服用,每天服用三次,晚上一次。

《局方》 排風湯:

這個方子治療因風虛、寒濕邪氣侵入內臟,導致胡言亂語、精神錯亂,以及五臟受到風邪侵襲等症狀。

藥材組成:

防風、白朮、當歸(用酒浸泡過)、芍藥、肉桂、杏仁、川芎、白蘚皮、炙甘草(各一錢),麻黃(去除莖節)、茯苓、獨活(各三錢)。

使用方法:

將藥材分成兩份煎煮,每次用兩碗水,三片生薑,煎煮至剩七分,在飯後服用。

陽毒升麻湯

這個方子治療陽毒,出現紅色斑疹、胡言亂語、吐膿血等症狀。

藥材組成:

升麻(一錢半),犀角(磨成粉),射干,黃芩,人參,甘草(各八分)。

使用方法:

加入一碗半的水煎煮至剩八分,加入犀角粉攪勻服用。

栝蔞根湯

這個方子治療因風溫引起的口渴。

藥材組成:

栝蔞根、乾薑、防風、人參、甘草(各一錢),石膏(三錢)。

使用方法:

加入一碗半的水煎煮至剩八分服用。

再造散

這個方子治療傷寒導致頭痛發熱、怕冷無汗,使用發汗藥卻無法出汗,而且脈象虛弱的症狀。這是因為陽氣虛弱無法發汗,稱為「無陽」。如果醫生不了解這一點,再次使用麻黃等發汗藥,或者用衣物覆蓋身體強行發汗,往往會導致病人死亡。

藥材組成:

人參、黃耆、川芎、甘草、熟附子、桂枝、細辛、羌活、防風、煨過的生薑,夏天如果熱症嚴重,可以加入石膏。

使用方法:

加入一碗半的水,兩枚紅棗,煎煮至剩八分,溫熱服用。

《本事》 枳殼煮散:

這個方子治療因悲傷煩惱而傷肝,導致兩側脅肋疼痛、筋脈緊繃、腰腳沉重無力、筋攣不能活動的症狀,這個藥對脅痛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藥材組成:

枳殼(用麩皮炒過,四兩),細辛、川芎、桔梗、防風(各二兩),葛根(一兩半),甘草(一兩)。

使用方法:

將藥材稍微搗碎。每次服用七到八錢,加入一碗半的水,薑和紅棗一起煎煮,在飯前溫熱服用。

柴胡疏肝散

這個方子治療脅肋疼痛,時而發冷時而發熱的症狀。

藥材組成:

陳皮(用醋炒過)、柴胡(各二錢),川芎、枳殼(用麩皮炒過)、芍藥(各一錢半),炙甘草(五分),香附(一錢半)。

使用方法:

加入一碗半的水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前服用。

《本事》 桂枝散:

這個方子治療因受到驚嚇而傷肝,導致脅肋疼痛不止的症狀。

藥材組成:

枳殼(一兩,小的),桂枝(半兩)。

使用方法: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薑、棗湯調服。

(河間) 葛根湯:

這個方子治療寒邪侵入經絡,導致脅下疼痛難以忍受的症狀。

藥材組成:

葛根、桂枝、川芎、細辛、防風(各一錢),麻黃、枳殼、芍藥、人參、炙甘草(各八分)。

使用方法:

將藥材稍微搗碎。加入一碗半的水,三片生薑,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後溫熱服用。

升麻湯

這個方子治療無汗卻喘、小便不暢、口渴、出現斑疹等症狀。

藥材組成:

升麻、蒼朮、麥門冬、麻黃(各一錢),黃芩、大青(各七分),石膏(一到二錢),淡竹葉(十片)。

使用方法:

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八分,溫熱服用。

(仲景) 柴胡桂枝乾薑湯:

這個方子治療傷寒五六天,發汗或使用瀉藥後,但頭部出汗,時而發冷時而發熱,心煩的症狀,這是因為邪氣還沒有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