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3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35)

1. 因陣

二十四味敗毒散(隨前水銀膏)

當歸,川芎,生地,熟地,芍藥,牛膝,防風,荊芥,白芷,防己,忍冬,桔梗,羌活獨活,白鮮皮,薏仁,連翹,木通,陳皮,粉草,黃柏,知母,梔子,黃連

上每帖加土茯苓乾者四兩,鮮者須半斤,用水六碗,煎三碗,分三次,每日早、午、晚各服一碗。上方後四味,須察其人陰陽寒熱,酌而用之。

按:上水銀膏方,凡用此者,其於筋骨經絡無處不到,既能追毒,亦善殺蟲。若用治大麻風證,必有奇效,但未經試,故表諸此,以俟後人試用之。或於大風條擇煎劑之相宜者同用尤妙。倘獲濟人,其幸多矣。

臁瘡隔紙膏

黃占(五兩),飛丹,鉛粉(各四兩),輕粉,乳香,沒藥(各二錢),冰片(三分),麻油(春夏二兩,秋冬三兩)

上先將佔油煎五、六沸,下乳、沒,再二、三服,下輕粉,隨下丹粉,槐柳枝攪十餘沸,取起冷定,後下冰片攪勻,瓶盛,浸水中一宿出火毒。先以苦茶洗瘡淨,將膏用薄油紙刺孔厚攤,間日番背面貼之,三日一換,三貼即可愈。

收瘡散,治濕爛諸瘡,肉平不斂,及諸瘡毒內肉既平,而口有不收者,皆宜用此,最妙。

滑石(飛,一兩),赤石脂(飛,五錢),粉甘草(三錢)

上為末,乾摻,或用麻油調敷。或加枯礬一錢,癢者極宜。若癢甚者必有蟲,先用水銀三、四錢,同松香二錢研勻後,拌前藥和勻敷之。

白話文:

因陣

二十四味敗毒散(搭配水銀膏)

使用當歸、川芎、生地、熟地、芍藥、牛膝、防風、荊芥、白芷、防己、忍冬、桔梗、羌活、獨活、白鮮皮、薏仁、連翹、木通、陳皮、甘草粉、黃柏、知母、梔子、黃連這二十四味藥材。

每帖藥方額外加入乾土茯苓四兩,若用新鮮的則需半斤。用水六碗煎煮成三碗,分早、午、晚三次服用,每次一碗。上方後面的黃柏、知母、梔子、黃連四味藥,要根據病人身體的陰陽寒熱狀況酌情使用。

註:以上的水銀膏配方,凡是使用這個藥膏的人,它的藥力能夠滲透到全身的筋骨經絡,不但能追逐體內的毒素,還很擅長殺蟲。如果用來治療麻風病,肯定會有奇效,但尚未經過試驗,因此在此記錄下來,留給後人驗證。或者可以從治療麻風病的藥方中,選擇合適的煎劑一起使用,效果更佳。如果能因此幫助到人,那真是太好了。

臁瘡隔紙膏

使用黃占(五兩)、飛丹、鉛粉(各四兩)、輕粉、乳香、沒藥(各二錢)、冰片(三分)、麻油(春夏用二兩,秋冬用三兩)。

先將黃占油煎至五、六沸,加入乳香、沒藥,再煎煮二、三沸,放入輕粉,接著放入丹粉,用槐柳枝攪拌十餘沸,取出冷卻。最後加入冰片攪拌均勻,放入瓶中,浸在水中一晚去除火毒。先用苦茶清洗瘡面乾淨,再將藥膏用薄油紙刺幾個孔,厚厚地塗抹在油紙上,間隔一天翻面貼在瘡面,三天更換一次,貼三次即可痊癒。

收瘡散,用來治療濕爛的各種瘡,如果瘡面的肉已經平整但不收口,或是其他瘡毒內部肉已經平整,但瘡口仍然不收斂,都適合使用此藥,效果非常好。

使用滑石(飛過,一兩)、赤石脂(飛過,五錢)、甘草粉(三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直接乾撒在瘡面,或是用麻油調和後塗抹。也可以加入枯礬一錢,止癢效果很好。如果瘙癢嚴重,很可能是有蟲,先用水銀三、四錢,和松香二錢研磨均勻後,拌入之前的藥粉中,敷在瘡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