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四十九大集·本草正(下)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九大集·本草正(下) (17)

1. 蟲魚部

龍骨(二七四)味甘,平,性收澀。其氣入肝腎,故能安神志,定魂魄,鎮驚悸,澀腸胃,逐邪氣,除夜夢鬼交,吐血衄血,遺精夢泄,收虛汗,止瀉痢,縮小便,禁腸風下血尿血,虛滑脫肛,女子崩淋帶濁,失血漏胎,小兒風熱驚癇。亦療腸癰臟毒,內疽陰蝕,斂膿斂瘡,生肌長肉,澀可去脫,即此屬也。制須酒煮焙乾,或用水飛過,同黑豆蒸熟曬乾用之。

海螵蛸(二七五)即烏賊魚骨味鹹,性微溫,足厥陰、少陰肝腎藥也。咸走血,故專治血病,療婦人經枯血閉,血崩血淋,赤白帶濁,血癥氣瘕,吐血下血,臍腹疼痛,陰蝕瘡腫,亦治痰瘧,消癭氣,及丈夫陰中腫痛,益精固精,令人有子,小兒下痢膿血,亦殺諸蟲,俱可研末飲服。尤治眼中熱淚,磨翳去障,並宜研末和蜜點之。為末可敷小兒疳瘡痘瘡,臭爛膿濕,下疳等瘡,跌打出血,湯火諸瘡。燒灰存性酒服,治婦人陰戶嫁痛。同雞子黃,塗小兒童舌鵝口。同蒲黃末,敷舌腫出血如泉。同槐花末吹鼻,止衄血。同麝香吹耳,治蒭耳耳聾。烏賊魚善補益精氣,尤治婦人血枯經閉。

牡蠣(二七六)味微咸微澀,氣平。用此者,用其澀能固斂,咸能軟堅。專入少陰腎臟,隨藥亦走諸經。能解傷寒溫瘧寒熱往來,消瘀血,化老痰,去煩熱,止驚癇心脾氣痛,解喉痹咳嗽,疝瘕積塊,痢下赤白,澀腸止便,禁鬼交遺瀝,止滑精帶下,及婦人崩中帶漏,小兒風痰虛汗。同熟地,固精氣,禁遺尿。同麻黃根,斂陰汗。同杜仲,止盜汗。同白朮,燥脾利濕。同大黃,善消癰腫。同柴胡,治脅下硬痛。同天花茶,消上焦癭瘤瘰癧結核。

穿山甲(二七七)味鹹平,性微寒。能通經絡,達腠理,除山嵐瘴氣瘧疾,風痹強直疼痛,療小兒五邪驚啼,婦人鬼魅悲泣,下乳汁,消癰腫,排膿血,除瘡疥痔漏,通竅殺蟲。佐補藥行經,善發痘瘡。或炮焦投入煎劑,或燒灰存性,酒服方寸匕。亦可用傅惡瘡。

青魚膽(二七八)味苦,性寒。其色青,故入肝膽二經。能消赤目腫痛,點暗目,可吐喉痹痰涎,塗熱瘡惡瘡,亦消魚骨之鯁。

白花蛇(二七九)即蘄蛇也。味甘鹹,性溫,有毒。諸蛇鼻俱向下,惟此蛇鼻向上,而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有方勝紋二十四個,口有四長牙,尾上有一佛指甲者是。用宜去頭尾各三寸,以防其毒。春秋酒浸三宿,夏一宿,冬五宿,火炙,去盡皮骨,取肉焙乾,密封藏之,久亦不壞。諸蛇之性皆竄,而此蛇尤速,故善於治風,能透骨髓,走臟腑,徹肌膚,無所不到。療中風濕痹,骨節疼痛,手足拘攣,不能行立,暴風瘙癢,破傷風,大風癩癬,及小兒驚風搐搦,瘰癧楊梅,風毒惡瘡,俱為要藥。凡服蛇酒藥者,切忌見風。

白話文:

龍骨

味道甘甜,性質平和,具有收斂固澀的特性。藥性歸入肝經和腎經,因此能安定心神,平定魂魄,鎮靜驚悸,收斂腸胃,驅除邪氣。可以治療夜裡做夢與鬼神交合、吐血、流鼻血、遺精、夢遺、虛汗不止、腹瀉、小便失禁、腸風便血、尿血、虛弱導致的脫肛、婦女崩漏帶下、失血導致的胎漏,以及小兒風熱驚癇等症狀。還可以治療腸癰、體內毒瘡、陰部潰爛,具有收斂膿液、收斂瘡口、促進肌肉生長的作用。之所以說它具有收澀作用而可去除脫落的狀況,也是這個道理。製作時需要用酒煮過再烘乾,或者用水研磨成細粉,與黑豆一同蒸熟曬乾後使用。

海螵蛸

也就是烏賊魚的骨頭,味道鹹,性質微溫,歸入足厥陰肝經和少陰腎經。鹹味入血,因此專門治療血病,可以治療婦女經血枯竭、閉經、血崩、血淋、赤白帶下、血癥氣瘕、吐血、便血、臍腹疼痛、陰部潰爛腫痛。也可以治療瘧疾、消除癭氣,以及男性陰部腫痛,有益精固精,使人容易生育的作用。對於小兒痢疾膿血也有療效,還可以殺滅體內寄生蟲,研磨成粉末服用即可。尤其擅長治療眼睛熱淚盈眶,磨除眼翳、去除眼障,可以將其研磨成粉,與蜂蜜調和後點眼。製成粉末可以外敷治療小兒疳瘡、痘瘡,臭爛流膿的濕疹、下疳等瘡,跌打損傷出血,湯火燙傷等。將其燒成灰,保留藥性後用酒送服,可以治療婦女陰戶疼痛。與雞蛋黃混合塗抹,可以治療小兒鵝口瘡。與蒲黃末混合,外敷於舌頭腫脹出血如泉的症狀。與槐花末一起吹入鼻孔,可以止鼻血。與麝香一起吹入耳中,可以治療耳鳴耳聾。烏賊魚擅長補益精氣,尤其擅長治療婦女血枯經閉。

牡蠣

味道微鹹微澀,性質平和。使用它的原因是利用其收澀的特性來固澀,利用其鹹味來軟化堅硬之物。主要歸入少陰腎經,但也會隨著其他藥物走其他經脈。能夠解除傷寒、溫瘧引起的寒熱往來,消散瘀血,化解頑痰,去除煩躁發熱,止驚癇、心脾氣痛,緩解喉痹咳嗽、疝氣、積塊、痢疾赤白、收澀腸道止瀉、禁止夢遺遺精、止滑精帶下,以及婦女崩漏、小兒風痰虛汗。與熟地黃同用,可以固精氣,禁止遺尿。與麻黃根同用,可以收斂陰汗。與杜仲同用,可以止盜汗。與白朮同用,可以燥濕健脾。與大黃同用,擅長消癰腫。與柴胡同用,治療脅下硬痛。與天花粉同用,消除上焦癭瘤、瘰癧結核。

穿山甲

味道鹹平,性質微寒。能夠疏通經絡,直達肌膚紋理,祛除山嵐瘴氣、瘧疾,風濕痹痛、強直疼痛。治療小兒五邪驚啼,婦女鬼魅悲泣,下乳汁,消除癰腫,排出膿血,去除瘡疥痔漏,疏通竅道,殺滅蟲類。輔助補藥行經,擅長促使痘瘡發出。可以將其炮製焦黃後放入湯藥中,或者燒成灰,保留藥性後用酒送服一小勺。也可以外敷治療惡瘡。

青魚膽

味道苦,性質寒涼。顏色青色,因此歸入肝經和膽經。能夠消除紅眼腫痛,治療視物昏暗,可以吐出喉痹痰涎,外塗熱瘡惡瘡,也能消除魚骨卡喉。

白花蛇

也就是蘄蛇。味道甘鹹,性質溫熱,有毒。一般蛇的鼻子都向下,唯獨這種蛇鼻子向上,頭像龍頭,嘴像虎口,身體黑色有白色花紋,脅部有方勝紋二十四個,口中有四顆長牙,尾巴上有一像佛指甲的突起。使用時應去除頭尾各三寸,以防中毒。春秋季節用酒浸泡三晚,夏季一晚,冬季五晚,然後用火烘烤,去盡皮骨,取肉烘乾,密封保存,久置也不會變壞。一般蛇的特性都是竄行,而此蛇速度更快,所以擅長治療風症,能夠滲透骨髓,走遍臟腑,通達肌膚,無處不到。治療中風濕痹、骨節疼痛、手足拘攣、不能行走站立、暴風瘙癢、破傷風、癩癬以及小兒驚風抽搐、瘰癧、楊梅瘡、風毒惡瘡,都是重要的藥物。凡是服用蛇酒藥的人,切忌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