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八冊 (18)
第八冊 (18)
1. 口臭
加減甘露飲(《本事》),治男子婦人小兒胃客熱,口臭牙宣,赤眼口瘡,一切瘡疼已散未散,皆可服之。(丹溪云:甘露飲,心肺胃藥也。)
熟地黃,生地黃,天門冬(去心),黃芩,枇杷葉(去毛),山茵陳,枳殼,金釵石斛(各一兩),甘草,犀角(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食後臨臥溫服。小兒一服分作兩服,更斟酌與之。
加減瀉白散
桑白皮(三錢),地骨皮(一錢半),炙甘草(一錢半),知母(七分),黃芩(五分),五味子(二十一粒),麥門冬(五分),桔梗(二錢)
上㕮咀,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遠,一日二服。忌酒、濕面及辛熱之物。
生香膏,治口氣熱臭。
上用干甜瓜子,去殼研細,蜜少許調成膏,食後含化,或敷齒上尤妙。一方,空心洗漱訖,含化一丸,如棗核大。
地骨皮丸,治肺熱口臭,口中如膠,舌乾發渴,小便多。
地骨皮,黃耆,桑白皮,山梔子,馬兜鈴(各等分)
上為細末,甘草膏和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食後噙化。
升麻黃連丸,治多食肉口臭,不欲聞其穢惡。
升麻,青皮(各半兩),黃連,黃芩(酒洗。各二兩),生薑,檀香,甘草(生用。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水浸蒸餅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二丸,不拘時細嚼,白湯送下。
白話文:
加減甘露飲,這個方子出自《本事》,可以用來治療男女老少因為胃裡有熱引起的口臭、牙齦出血、眼睛紅腫、口瘡,以及各種瘡瘍無論是剛開始發作還是快好的情況。丹溪說,甘露飲是治療心、肺、胃的藥。
藥材成分:熟地黃、生地黃、天門冬(去心)、黃芩、枇杷葉(去掉絨毛)、茵陳蒿、枳殼、金釵石斛(各一兩)、甘草、犀角(各五錢)。
使用方法: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杯煎煮到剩七分,濾掉藥渣,飯後睡前溫服。小孩每次服用一半的量,可以視情況調整。
加減瀉白散
藥材成分:桑白皮(三錢)、地骨皮(一錢半)、炙甘草(一錢半)、知母(七分)、黃芩(五分)、五味子(二十一粒)、麥門冬(五分)、桔梗(二錢)。
使用方法:將這些藥材稍微搗碎,用水兩杯煎煮到剩一杯,濾掉藥渣,溫服,飯後一段時間服用,一天服用兩次。服用期間要忌酒、濕麵食以及辛辣燥熱的食物。
生香膏,用來治療口氣發熱且臭。
使用方法:將曬乾的甜瓜子去掉外殼,磨成細粉,加入少許蜂蜜調成膏狀,飯後含在嘴裡慢慢融化,或者塗在牙齒上效果更好。另一種方法,早上空腹洗漱完畢,含化一顆像棗核大小的藥丸。
地骨皮丸,用來治療因為肺熱引起的口臭,口中黏膩像膠水一樣,舌頭乾燥口渴,小便頻繁。
藥材成分:地骨皮、黃耆、桑白皮、山梔子、馬兜鈴(各等份)。
使用方法: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用甘草熬成的膏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像芡實一樣。每次服用一顆,飯後含在嘴裡慢慢融化。
升麻黃連丸,用來治療因為吃太多肉導致的口臭,讓人難以忍受那種臭味。
藥材成分:升麻、青皮(各半兩)、黃連、黃芩(用酒洗過。各二兩)、生薑、檀香、甘草(生的。各二錢半)。
使用方法: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用水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大小像彈珠一樣。每次服用一到兩顆,隨時可以服用,慢慢嚼碎,用白開水送服。
2. 齒
清胃散,治因服補胃熱藥,致上下牙疼痛不可忍,牽引頭腦,滿面發熱大痛。陽明之別絡入腦,喜寒惡熱,乃手陽明經中熱盛而作,其齒喜冷惡熱。
生地黃(三分,酒洗),升麻(一錢),牡丹皮(半錢),當歸身(三分),揀黃連(三分,如連不好,更加二分,夏倍之)
上五味,同為細末,水煎至一半,去滓,候冷細呷之。
承氣湯(見大便不通。),調胃承氣湯(見發熱。),越鞠丸(見郁。),補中益氣湯(見勞倦。),歸脾湯(見健忘。),六味丸,還少丹,八味丸(俱見虛勞。)
獨活散,治風毒牙痛,或牙齦腫痛。
獨活,羌活,川芎,防風(各五分),細辛,荊芥,薄荷,生地黃(各二錢)
上每服三五錢,水煎漱咽。
茵陳散,治牙齒疼痛,外面赤腫疼痛,及去骨槽風熱。
茵陳,連翹,半夏,荊芥穗,麻黃,升麻,黃芩,牡丹皮,射干,羌活,獨活,大黃(炮),薄荷,殭蠶(各二錢半),細辛(半兩),牽牛(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先煎湯熟,下藥末攪一攪,急瀉出,食後連滓熱服。
羌活附子湯(東垣),治冬月大寒犯腦,令人腦齒連痛,名曰腦風,為害甚速,非此莫救。
麻黃(去節),黑附子(炮。各三分),羌活,蒼朮(各五分),黃耆(一分),防風,甘草,升麻白殭蠶(炒去絲),黃柏,白芷(各三分),佛耳草(有寒嗽者用之,如無不用)
上水煎服。
消風散(見頭痛。)
羌活散(東垣)
麻黃(去根節),白芷(各三錢),羌活根(一錢半),防風根(三錢),藁本,當歸身(各三分),細辛根,柴胡,升麻,蒼朮(各五分),羊脛骨灰(二錢半),草豆蔻,桂枝(各一錢)
上為細末,先用溫水漱口淨後搽之,其痛立止。
麻黃散(東垣)
麻黃根(不去節),羊脛骨灰,龍膽草(酒洗),生地黃(各二錢),羌活(一錢半),防風,藁本升麻,黃連,草豆蔻(各一錢),當歸身,熟地黃(各六分),細辛根(少許)
上極細末,依前搽之。
細辛散(東垣),治寒邪風邪犯腦痛,齒亦痛。
麻黃(去節,三錢),桂枝,羊脛骨灰(各二錢半),羌活,草豆蔻(各一錢半),柴胡,升麻,防風,白芷,藁本,蒼朮,當歸身(各五分),細辛(三分)
上為細末,先漱後擦之,神效。
白芷散(東垣),治大寒犯腦,牙齒疼痛。
麻黃(去節),草豆蔻(各一錢半),黃耆,桂枝(各二錢半),吳茱萸,白芷(各四分),藁本(三分),羌活(八分),當歸身,熟地黃(各五分),升麻(一錢)
上為細末,先用水漱洗,以藥擦之。
蠍梢散(東垣),治大寒犯腦,牙疼。
麻黃(去節,一錢半),當歸身,柴胡,白芷(各二分),桂枝,升麻,防風,藁本,黃耆(各三分),羌活(五分),羊脛骨灰(二錢半),草豆蔻(皮,一錢),蠍梢(少許)
白話文:
清胃散,治療因為服用補胃熱的藥物,導致上下牙齒疼痛難忍,牽引到頭部,整個臉發熱而且劇烈疼痛。這是因為陽明經的支脈進入大腦,這種情況喜歡寒冷而厭惡熱,是手陽明經裡面的熱邪太盛造成的,所以牙齒喜歡冷而厭惡熱。
藥方組成:生地黃(三份,用酒洗過),升麻(一錢),牡丹皮(半錢),當歸身(三分),挑選過的黃連(三分,如果黃連品質不好,可以增加二分,夏天要加倍使用)。
將以上五種藥材一起磨成細末,用水煎到剩下一半,去除藥渣,等藥液冷卻後慢慢地喝下去。
如果出現大便不通的情況,請參考承氣湯;如果出現發熱,請參考調胃承氣湯;如果出現鬱悶,請參考越鞠丸;如果因為勞累而感到疲倦,請參考補中益氣湯;如果出現健忘,請參考歸脾湯;至於六味丸、還少丹、八味丸,都是用來治療虛勞的。
獨活散,治療風毒引起的牙痛,或是牙齦腫痛。
藥方組成:獨活,羌活,川芎,防風(各五分),細辛,荊芥,薄荷,生地黃(各二錢)。
每次服用三到五錢,用水煎後用來漱口並吞下。
茵陳散,治療牙齒疼痛,牙齒外表紅腫疼痛,以及去除牙槽骨的風熱。
藥方組成:茵陳,連翹,半夏,荊芥穗,麻黃,升麻,黃芩,牡丹皮,射干,羌活,獨活,大黃(炮製過),薄荷,殭蠶(各二錢半),細辛(半兩),牽牛(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煎煮至熟,再加入藥末攪拌一下,立即倒出來,飯後連藥渣一起趁熱服下。
羌活附子湯(出自東垣),治療冬天嚴寒侵襲大腦,導致腦部和牙齒連帶疼痛,這種情況稱為腦風,危害非常快,只有這個藥方才能救治。
藥方組成:麻黃(去除節),黑附子(炮製過。各三分),羌活,蒼朮(各五分),黃耆(一分),防風,甘草,升麻,白殭蠶(炒過去除絲),黃柏,白芷(各三分),佛耳草(如果出現寒咳就使用,沒有則不用)。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消風散的用法,請參考關於頭痛的說明。
羌活散(出自東垣)
藥方組成:麻黃(去除根節),白芷(各三錢),羌活根(一錢半),防風根(三錢),藁本,當歸身(各三分),細辛根,柴胡,升麻,蒼朮(各五分),羊脛骨灰(二錢半),草豆蔻,桂枝(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先用溫水漱口清潔後塗抹在患處,疼痛馬上就會停止。
麻黃散(出自東垣)
藥方組成:麻黃根(不去除節),羊脛骨灰,龍膽草(用酒洗過),生地黃(各二錢),羌活(一錢半),防風,藁本,升麻,黃連,草豆蔻(各一錢),當歸身,熟地黃(各六分),細辛根(少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按照之前的方法塗抹在患處。
細辛散(出自東垣),治療寒邪或風邪侵襲大腦引起的頭痛,同時也會引起牙痛。
藥方組成:麻黃(去除節,三錢),桂枝,羊脛骨灰(各二錢半),羌活,草豆蔻(各一錢半),柴胡,升麻,防風,白芷,藁本,蒼朮,當歸身(各五分),細辛(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先漱口後塗抹在患處,效果非常好。
白芷散(出自東垣),治療嚴寒侵襲大腦引起的牙齒疼痛。
藥方組成:麻黃(去除節),草豆蔻(各一錢半),黃耆,桂枝(各二錢半),吳茱萸,白芷(各四分),藁本(三分),羌活(八分),當歸身,熟地黃(各五分),升麻(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先用水漱口清潔後,將藥粉塗抹在患處。
蠍梢散(出自東垣),治療嚴寒侵襲大腦引起的牙痛。
藥方組成:麻黃(去除節,一錢半),當歸身,柴胡,白芷(各二分),桂枝,升麻,防風,藁本,黃耆(各三分),羌活(五分),羊脛骨灰(二錢半),草豆蔻(帶皮,一錢),蠍梢(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