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五冊 (63)
第五冊 (63)
1. 消癉
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去骨),澤瀉(酒潤,蒸。各八錢),五味子(微炒,一兩半),山茱萸肉(焙),肉桂(去粗皮,不見火),熟地黃(蒸七次,焙),山藥(微炒。各二兩)
上各研末秤,和勻,煉蜜丸,梧子大。五更初溫酒、鹽湯任下三五十丸,午前、晚間空腹再服。此藥不惟止渴,亦免生癰疽,久服永除渴疾,氣血加壯。
竹龍散(《三因》),治消渴。
五靈脂(另研),生黑豆(去皮。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不拘時,冬瓜煎湯調服,瓜葉、子皆可,一日兩服,少渴者只一服。渴止後宜八味丸,仍以五味子代附子。此方沈存中載於《靈苑方》,得效者甚多。
六神湯(《三因》),治三消渴疾。
蓮房,乾葛,枇杷葉(去毛),甘草(炙),栝蔞根,黃耆(各等分)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空心溫服。小便不利,加茯苓。
四物湯(見鼻衄。)
芎歸湯,治失血,煩熱作渴,或頭痛眩暈。
川芎(三錢),當歸(酒拌,五錢)
上水煎服。
甘草石膏湯,治渴病全愈再劇,舌白滑微腫,咽喉嚥唾覺痛,嗌腫,時渴飲冷,白沫如膠,飲冷乃止。(即止渴潤燥湯無麻仁,有生地黃。)
忍冬丸,治渴疾愈,須預防發癰疽。
忍冬草(不以多少,根莖花葉皆可用之,一名老公須,一名蜜啜花,一名金銀花,一名左纏滕,水洗淨用)
上用米麴酒,於瓶內浸,以糠火煨一宿,取出曬乾,入甘草少許,為末,即以所浸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飲任下。一方,用忍冬草煎服。此藤凌冬不凋,三月開花五出,黃白相間,微香,蒂帶紅。《外科精要》又以酒煮窨服,取時不犯鐵氣,服至大小腸通利,此藥到得力。
用乾者,不及生者效速。仍治五種飛屍,酒研傳瘡亦好,但留一口泄毒氣,真經效奇藥也。此藥不特治癰,亦能止渴,並五痔諸漏。
藍葉散,治渴利,口乾煩熱,背生前疽,赤焮疼痛。
藍葉,升麻,玄參,麥門冬(去心),黃耆,葛根,沉香,赤芍藥,犀角屑,甘草(生用。各一兩),大黃(二兩,微炒)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玄參散,治渴利煩熱,生癰疽,焮腫疼痛。
玄參,芒硝,大黃(微炒),犀角屑,羚羊角屑,沉香,木香,黃耆(各一兩),甘草(生用,七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用溫水調下。
薺苨丸,治強中為病,莖長興盛,不交精溢自出,消渴之後,多作癰疽,皆由過服丹石所致。
薺苨,大豆(去皮),茯神(去木),磁石(煅,研極細),玄參,石斛(去根),栝蔞根,地骨皮(去木),鹿茸(各一兩),沉香(不見火),人參(各半兩),熟地黃(酒蒸,一兩)
白話文:
消癉
綜合藥丸
取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去骨)、澤瀉(用酒浸泡後蒸熟,各八錢)、五味子(稍微炒過,一兩半)、山茱萸肉(焙乾)、肉桂(去除粗皮,不可經過火)、熟地黃(蒸七次後焙乾)、山藥(稍微炒過,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天清晨五更時分,用溫酒或鹽湯送服三、五十丸,上午、晚上空腹時再服用。此藥不僅能止渴,也能預防癰疽的產生,長期服用能徹底消除渴病,並使氣血更加強壯。
竹龍散(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療消渴症。
取五靈脂(另外研磨)和生黑豆(去皮,各取等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不拘時間,用冬瓜煎湯調服,冬瓜葉或冬瓜子也都可以。一天服用兩次,如果口渴症狀較輕,則服用一次即可。口渴症狀停止後,應改服八味丸,並用五味子代替附子。此方記載於沈存中的《靈苑方》,療效顯著。
六神湯(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療三消渴疾。
取蓮房、乾葛、枇杷葉(去除絨毛)、甘草(炙過)、栝蔞根、黃耆(各取等量)。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空腹溫服。若小便不順暢,可加入茯苓。
四物湯(方劑見於鼻出血篇)。
芎歸湯,治療失血,煩躁發熱口渴,或頭痛眩暈。
取川芎(三錢)和當歸(用酒拌過,五錢)。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服。
甘草石膏湯,治療口渴症狀痊癒後又加重,舌苔白滑且稍微腫脹,咽喉吞嚥時感到疼痛,咽喉腫脹,時常口渴想喝冷飲,口中有白色泡沫狀分泌物,喝冷飲後症狀才停止。(此方即為止渴潤燥湯,但不含麻仁,含有生地黃。)
忍冬丸,治療口渴症痊癒後,須預防癰疽的發生。
取忍冬草(不限用量,根、莖、花、葉皆可使用,別名老公鬚、蜜啜花、金銀花、左纏藤,用水洗淨)。
將以上藥材用米麴酒浸泡於瓶中,用糠火煨烤一晚,取出曬乾,加入少量甘草,研磨成粉,再用浸泡過忍冬草的酒煮成糊狀,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到一百丸,用酒送服。另有一方,直接用忍冬草煎水服用。此藤蔓冬天不凋謝,三月開花,花有五瓣,黃白相間,帶有微香,花蒂帶紅色。《外科精要》中也記載以酒煮過後密封服用,取出時避免接觸到鐵器,服用後大小便會暢通,此藥效果顯著。
使用乾燥的忍冬草,不如新鮮的藥效快速。也能治療五種傳染病(飛屍),用酒研磨後塗抹於瘡口也有療效,但要留一口泄毒氣,是真正的奇效藥。此藥不僅能治癰,也能止渴,還能治療痔瘡和各種瘺管。
藍葉散,治療口渴腹瀉,口乾煩躁,背部生出癰瘡,紅腫疼痛。
取藍葉、升麻、玄參、麥門冬(去心)、黃耆、葛根、沉香、赤芍藥、犀角屑、甘草(生用,各一兩)、大黃(二兩,稍微炒過)。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小碗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玄參散,治療口渴煩熱,產生癰疽,紅腫疼痛。
取玄參、芒硝、大黃(稍微炒過)、犀角屑、羚羊角屑、沉香、木香、黃耆(各一兩)、甘草(生用,七錢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不拘時間,用溫水調服。
薺苨丸,治療陽強為病,陰莖勃起時間過長,不交合精液也自行溢出。消渴病之後,常會發生癰疽,大多是因為過量服用丹石所致。
取薺苨、大豆(去皮)、茯神(去除木心)、磁石(煅燒後研磨成極細粉末)、玄參、石斛(去根)、栝蔞根、地骨皮(去木)、鹿茸(各一兩)、沉香(不可經過火)、人參(各半兩)、熟地黃(用酒蒸過,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