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類方》~ 第四冊 (52)
第四冊 (52)
1. 腳氣
茱萸丸,治腳氣入腹,腹脹不仁,喘悶欲死。
吳茱萸,木瓜(各等分)
上為細末,酒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溫酒送下。或以木瓜蒸爛研膏為丸尤佳。
大腹皮散,治腳氣風毒,頭面腳膝浮腫,心腹痞悶。
大腹皮,桑白皮,赤茯苓(去皮),郁李仁,檳榔,枳殼(麩炒,去瓤),紫蘇(莖葉。各一兩),防風(去蘆),木香,羌活(去蘆,各半兩),木通(去皮),羚羊角屑(各七錢半)
上為㕮咀,每服八錢,水一中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一大盞,去渣,食前溫服。
大腹皮散,治諸證腳氣腫滿,小便不利。
大腹皮(三兩),木瓜,紫蘇子,檳榔,荊芥穗,烏藥,陳橘皮(去白),紫蘇葉(各一兩),蘿蔔子(半兩),沉香,桑白皮,枳殼(去瓤,麩炒。各一兩半)
上為㕮咀,每服八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一大盞,去渣溫服。御醫楚侍藥方,加木通、白茯苓、炒茴香、炙甘草四味。
木通散,治腳氣遍身腫滿,喘促煩悶。
木通(去皮),紫蘇葉,豬苓(去皮。各一兩),桑白皮,檳榔,赤茯苓(去皮。各二兩)
上為㕮咀,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半,生薑五片,蔥白二五寸,煎至一大盞,去渣溫服,不拘時。
〔大小便不通〕
五苓散(見消癉。)
檳榔丸,治腳氣發時,大小便秘澀,腹中滿悶,膀胱裡急,四肢煩疼。
檳榔,赤茯苓(去皮),紫蘇葉,大麻仁,郁李仁(各一兩),川大黃(煨,二兩),木香,桂心(各半兩),枳殼(去瓤,麩炒),木通(去皮),澤瀉,羚羊角屑(各七錢半)
上為細末,煉蜜和搗二三百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溫水送下,以利為度。
澤瀉散,治腳氣大小便秘澀,膀胱氣壅,攻心腹痞悶。
澤瀉,赤茯苓(去皮),枳殼(去瓤,麩炒。各七錢半),木通(去皮,銼),豬苓(去蘆),檳榔(各一兩),牽牛(二兩,炒)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生薑、蔥白湯調下,日二三服,以利為度。
復元通氣散(見諸氣。)
〔發熱〕
敗毒散,治足三陽經熱證。若自汗惡風,加肉桂;無汗惡寒,加去節麻黃;若風濕發熱焮腫,加蒼朮、檳榔、大黃,微利愈。(見傷濕。)
和氣飲(見水腫。),獨活寄生湯(見腰痛。)
附子八味湯(《活人》)
附子(炮,去皮臍),乾薑(炮),芍藥,茯苓,甘草(炙),桂心(各三兩),白朮(四兩),人參(三兩)
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食前溫服。又方,去桂心,加乾地黃三兩。
活絡丹(《和劑》),川烏(炮,去皮臍),草烏(炮,去皮臍),地龍(去土),天南星(炮,各六兩),乳香(研),沒藥(研。各二兩)
白話文:
茱萸丸,治療腳氣病邪侵入腹部,導致腹部脹滿、麻木不仁,呼吸困難,瀕臨死亡。
藥方組成:吳茱萸、木瓜(各等份)。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和米糊混合製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50到100丸,用溫酒送服。或用木瓜蒸爛研磨成膏再製成藥丸,效果更佳。
大腹皮散,治療腳氣病邪挾帶風毒,導致頭面、腳、膝浮腫,胸腹痞悶。
藥方組成:大腹皮、桑白皮、赤茯苓(去皮)、郁李仁、檳榔、枳殼(用麩皮炒過,去瓤)、紫蘇(莖葉)、防風(去蘆)、木香、羌活(去蘆,各半兩),木通(去皮)、羚羊角屑(各七錢半)。 製法:將以上藥材切碎。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八錢,用水一碗半,加生薑五片,煎至一碗,去渣,飯前溫服。
大腹皮散,治療各種腳氣病導致的腫脹滿悶,小便不暢。
藥方組成:大腹皮(三兩),木瓜、紫蘇子、檳榔、荊芥穗、烏藥、陳皮(去白)、紫蘇葉(各一兩),蘿蔔子(半兩),沉香、桑白皮、枳殼(去瓤,用麩皮炒過,各一兩半)。 製法:將以上藥材切碎。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八錢,用水一碗半,加生薑五片,煎至一碗,去渣溫服。御醫楚侍的藥方,在此基礎上加入木通、白茯苓、炒茴香、炙甘草四味藥。
木通散,治療腳氣病導致全身腫脹滿悶,呼吸急促、煩躁不安。
藥方組成:木通(去皮)、紫蘇葉、豬苓(去皮,各一兩),桑白皮、檳榔、赤茯苓(去皮,各二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切碎。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半,加生薑五片,蔥白二五寸,煎至一碗,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大小便不通暢〕 可以使用五苓散(詳見消癉篇)。
檳榔丸,治療腳氣病發作時,大小便秘結不通,腹部脹滿悶痛,膀胱急迫,四肢煩躁疼痛。
藥方組成:檳榔、赤茯苓(去皮)、紫蘇葉、大麻仁、郁李仁(各一兩),川大黃(煨過,二兩),木香、桂心(各半兩),枳殼(去瓤,用麩皮炒過)、木通(去皮)、澤瀉、羚羊角屑(各七錢半)。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二三百下,製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三四十丸,飯前用溫水送服,以達到排泄通暢為度。
澤瀉散,治療腳氣病導致的大小便秘結不通,膀胱氣機壅滯,向上攻心導致胸腹痞悶。
藥方組成:澤瀉、赤茯苓(去皮)、枳殼(去瓤,用麩皮炒過,各七錢半),木通(去皮,切碎),豬苓(去蘆)、檳榔(各一兩),牽牛(炒過,二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二錢,用生薑蔥白湯調服,每日服用二三次,以達到排泄通暢為度。
可以使用復元通氣散(詳見諸氣篇)。
〔發熱〕
敗毒散,治療腳氣病導致足部三陽經脈發熱的症狀。如果出現自汗、惡風,可以加入肉桂;如果無汗、惡寒,可以加入去掉節的麻黃;如果因風濕導致發熱紅腫,可以加入蒼朮、檳榔、大黃,使之輕微腹瀉以達到治療效果。(詳見傷濕篇)。
可以使用和氣飲(詳見水腫篇)、獨活寄生湯(詳見腰痛篇)。
附子八味湯(出自《活人》):
藥方組成:附子(炮製,去皮臍)、乾薑(炮製)、芍藥、茯苓、甘草(炙)、桂心(各三兩)、白朮(四兩)、人參(三兩)。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煎至七分,飯前溫服。另一個藥方,去掉桂心,加入乾地黃三兩。
可以使用活絡丹(出自《和劑》):
藥方組成:川烏(炮製,去皮臍)、草烏(炮製,去皮臍)、地龍(去土)、天南星(炮製,各六兩)、乳香(研磨)、沒藥(研磨,各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