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歧

《醫學傳燈》~ 卷下 (8)

回本書目錄

卷下 (8)

1. 痢疾

又有熱毒痢者。水穀傾囊而出。一晝夜間八九十行。此則腸胃為熱毒所撓。宜從里治。裡急後重者。宜用大黃黃連甘草大劑下之。若無裡急後重。宜用芩芍調中湯。加黃連肉桂。蓋暑邪據於腸胃。涼藥入口。隔拒而不納。少加肉桂。引涼藥直達熱所。有如嚮導之兵。人所不知者也。若脈來沉細無力。八九十行者。又為氣虛下陷。非前法所可治也。

下痢噤口者。胃中濕熱之毒。熏蒸清道而上。以致胃口閉寒。不欲飲食。古方倉稟湯。散其內中熱毒。非散表也。後以倉連人參湯。頻頻與之。服之不應者。多主於死。初起胸中不寬。不欲飲食者。胃中有痰有食。非噤口也。

又有血痢者。純紅散血。不與糞雜。故為血痢。若有血又有糞者。謂之便血。非血痢也。此因飲食傷脾。中州鬱結。不能攝血。所以血從大孔而下。亦用芩芍調中湯。若脈來細數。胸中如故者。宜用柴胡四物湯。加地榆烏梅之類。勿以血痢為拘耳。

丹溪云。先水瀉而後便膿血者。脾傳腎也。為賊邪治之難愈。先膿血而後水瀉者。腎傳脾也。為微邪治之易痊。論雖如此。又當看其輕重。先瀉後痢。固為難治。若下痢不甚。豈難治乎。先痢後瀉。固為易治。若瀉多不止。豈易痊乎。

世有痢兼瘧者。當以治痢為主。不必治瘧。若瘧後變痢發泄已盡。必無暑熱之毒。宜以資生丸調理。其有恣意飲食。釀成痢疾者。又不拘於此例也。

柴胡化滯湯

柴胡,黃芩,甘草,丹參,當歸,枳殼,厚朴,山楂,木香,檳榔

柴芩甘草。用之以治暑也。枳樸山楂。用之以消食也。河間曰。行血則便膿自愈。故用丹參當歸。調氣則後重自除。故用木香檳榔。此方不但初病宜用。即久痢身熱者。亦宜用之。金匱云。下痢脈反弦。身熱汗出者自愈。夫久痢之脈。深入陰分。沉細微弱矣。忽然而轉弦脈。

全是少陽生髮之氣。用此逆流挽舟。邪從外散。寧不愈乎。若脈沉細滑。表裡無熱者。脾氣鬱結。加藿香一錢。更有殊功。

樸黃丸

大黃(四兩酒煮),厚朴(二兩薑汁炒)

芩芍調中湯

枳殼,厚朴,山楂,黃岑,白芍,丹參,桔梗,檳榔,澤瀉

熱盛加酒炒黃連

芍藥健脾湯

山藥,扁豆,石斛,萎蕤,沙參,白芍,陳皮,白茯,山楂,神麯,花粉

連芍補中湯

人參,白朮,甘草,黃耆,陳皮,升麻,柴胡,白芍,黃連

久痢宜忌當歸。以其潤下故也。去升柴加阿膠地榆尤妙。

資生丸

人參(三兩),白朮(二兩),甘草(一兩),白茯(兩半),山楂(二兩),神麯(二兩),麥芽(兩半),陳皮(兩半),桔梗(五錢),山藥(兩半),扁豆(三兩),苡仁(三兩),藿香(五錢),芡實(兩半),澤瀉(五錢),黃連(三錢五分),白蔻(三錢五分)

白話文:

另外還有一種是熱毒引起的痢疾,患者會像倒水一樣大量腹瀉,一天可能拉八九十次。這是因為腸胃受到熱毒侵擾,應該從內部治療。如果出現裡急後重(想拉卻拉不出來的感覺),應該使用大量的大黃、黃連和甘草來瀉下。如果沒有裡急後重的症狀,則適合使用黃芩、白芍調中湯,再加入黃連和肉桂。因為暑邪侵入腸胃,寒涼的藥物難以吸收,加入少量肉桂可以引導涼藥直達病灶,就像嚮導一樣。這是很多人不了解的。如果脈象沉細無力,卻腹瀉八九十次,則是因為氣虛下陷,不適合使用上述方法治療。

如果腹瀉嚴重到無法進食,這是因為胃中的濕熱毒氣向上熏蒸,導致胃口閉塞,不想吃東西。古代的倉廩湯可以散發體內熱毒,不是從體表發散。之後可以使用倉連人參湯頻繁服用,如果效果不佳,多半會死亡。如果剛開始出現胸悶、不想吃飯的情況,是因為胃中有痰或食物積滯,並非無法進食。

還有一種是血痢,拉出的全是鮮紅色血,不和糞便混在一起,這才是血痢。如果既有血又有糞便,那只是便血,不是血痢。血痢是因為飲食損傷脾胃,導致氣機鬱結,不能統攝血液,所以血從肛門流出。這種情況也使用黃芩、白芍調中湯。如果脈象細數,胸悶的狀況沒有改善,應該使用柴胡四物湯,加上地榆、烏梅之類的藥物。不要以為血痢是小問題。

丹溪說,先腹瀉水樣便再拉膿血,是脾的病邪傳到腎,這種情況屬於難以治癒的「賊邪」。先拉膿血再腹瀉水樣便,是腎的病邪傳到脾,這種情況屬於容易治癒的「微邪」。雖然理論如此,但也要看病情輕重。先瀉後痢固然難治,但如果腹瀉不嚴重,就未必難治。先痢後瀉固然容易治癒,但如果腹瀉不止,也未必容易痊癒。

如果有人同時患有痢疾和瘧疾,應該以治療痢疾為主,不必理會瘧疾。如果瘧疾之後轉為痢疾,並且腹瀉已經將體內暑熱排泄乾淨,就沒有暑熱毒邪了,適合使用資生丸調理。如果因為放縱飲食導致痢疾,就不必拘泥於這些情況。

柴胡化滯湯

柴胡、黃芩、甘草、丹參、當歸、枳殼、厚朴、山楂、木香、檳榔

柴胡、黃芩、甘草是用來治療暑邪。枳殼、厚朴、山楂是用來消食。河間認為,活血可以使膿血自癒,所以用丹參、當歸。調氣可以消除裡急後重,所以用木香、檳榔。這個方子不只適合初發的病症,即使是久病發熱的痢疾也適用。《金匱要略》說,腹瀉時脈象反常地呈現弦象,同時身體發熱出汗,病情就會好轉。久病痢疾,脈象已經深入陰分,變得沉細微弱。如果忽然轉為弦脈,

這是少陽之氣重新生發的表現,用此方可以逆流挽舟,使邪氣從體表散去,病情自然好轉。如果脈象沉細滑,並且表裡都沒有熱象,是因為脾氣鬱結,可以加入藿香一錢,會有更好的療效。

樸黃丸

大黃(四兩,用酒煮過),厚朴(二兩,用薑汁炒過)

芩芍調中湯

枳殼、厚朴、山楂、黃芩、白芍、丹參、桔梗、檳榔、澤瀉

如果熱象嚴重,可以加入酒炒黃連。

芍藥健脾湯

山藥、扁豆、石斛、萎蕤、沙參、白芍、陳皮、茯苓、山楂、神曲、花粉

連芍補中湯

人參、白朮、甘草、黃耆、陳皮、升麻、柴胡、白芍、黃連

久痢不宜使用當歸,因為當歸有潤滑通下的作用。去除升麻和柴胡,加入阿膠和地榆效果更好。

資生丸

人參(三兩)、白朮(二兩)、甘草(一兩)、茯苓(兩半)、山楂(二兩)、神曲(二兩)、麥芽(兩半)、陳皮(兩半)、桔梗(五錢)、山藥(兩半)、扁豆(三兩)、薏仁(三兩)、藿香(五錢)、芡實(兩半)、澤瀉(五錢)、黃連(三分五厘)、白豆蔻(三分五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