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歧

《醫學傳燈》~ 卷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5)

1. 霍亂

霍者。揮霍眩暈。亂者。心神煩亂。若上吐下瀉。不煩亂者。謂之吐瀉。非霍亂也。夫霍亂之因。由於暑食傷脾。中州鬱結。清氣不得上升。濁氣不得下降。先心痛則先吐。先腹痛則先瀉。心腹俱痛者。則吐瀉齊作。初起之時。脈多代結。或見沉細。最難辨其寒熱。大法口渴轉筋知其為熱。

宜用清暑化滯湯。至於霍亂已除。轉筋不愈者。水穀之氣。傳於肝經。熱傷其血。則大筋為之軟短。濕傷其筋。則小筋為之弛長。宜於消食之中。佐以木瓜苡仁黃芩麥冬當歸白芍。無不應也。但男子之筋聚於陰器。女子之筋聚於乳頭。男子用手扯其陰器。女子用手扯其兩乳。

可免轉筋入腹之死。又有陰邪霍亂者。脈沉細緩。肢涼唇青。此因冷物傷脾。氣不宣通。宜用厚朴溫中湯。更有乾霍亂者。欲吐不得吐。欲瀉不得瀉。心腹絞痛。須臾即死。當以手捥吐之。方可用藥。其間冷熱之治。亦與前症無異也。凡患此者。不可與之飲食。一周時許。熱退身涼。

方可少與米飲。助其元氣。若痛止即食。病再復來。勿歸咎於醫也。脈訣云。霍亂之脈。見微遲氣少不語。大為難醫。蓋言暑傷於氣。正氣欲脫。故難治也。

清熱化滯湯

枳殼,厚朴,山楂,杏仁,半夏,黃芩,赤茯,桔梗,枇杷葉,麥冬

轉筋倍加木瓜。(治熱霍亂主劑他如熱甚加川連吳萸除楂樸方為合拍要在辨其有食滯否)

厚朴溫中湯

厚朴,枳殼,杏仁,半夏,桔梗,炮姜,甘草,藿香,香茹,陳皮

(按寒霍亂此方尚欠斟酌果系三陰經證宜從治中湯甚則四逆湯白通湯皆可隨證選擇而用惟藿茹枳桔應在刪除之列蓋邪既入陰挽之猶恐不及豈可再事耗散其真氣哉)

白話文:

所謂的「霍」,指的是頭暈目眩,像要昏倒一樣;所謂的「亂」,指的是心神煩亂、焦躁不安。如果出現上吐下瀉,但沒有心神煩亂的情況,那就只能算是單純的吐瀉,並非霍亂。

霍亂發生的原因,多半是暑熱天吃了不乾淨的食物,導致脾胃功能受損,使得身體中間的氣機鬱積不通,清氣無法上升,濁氣無法下降。如果先感到心痛,就會先吐;如果先感到腹痛,就會先拉肚子;如果心痛和腹痛同時發生,就會同時出現吐和瀉。在發病初期,脈象多呈現間歇性不規律,或者細弱無力,很難分辨是寒證還是熱證。通常可以通過觀察是否口渴、小腿抽筋來判斷是否屬於熱證。

對於熱證霍亂,應該使用清暑化滯湯。如果霍亂症狀已經解除,但抽筋仍然沒有好轉,這是因為水穀精微之氣運行到肝經,熱邪損傷肝血,導致大腿筋變得軟弱短縮;濕邪損傷筋脈,導致小腿筋變得鬆弛延長。可以在消食化積的藥方中,加入木瓜、薏仁、黃芩、麥冬、當歸、白芍等藥材,通常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男性的筋脈聚集在陰部,女性的筋脈聚集在乳頭。男性可以用手拉扯陰部,女性可以用手拉扯乳頭,這樣可以避免抽筋蔓延到腹部導致死亡。

另外還有一種陰邪霍亂,脈象呈現細弱遲緩,四肢冰涼,嘴唇發青,這是因為吃了寒涼食物損傷脾胃,導致氣機不暢通。應該使用厚朴溫中湯來治療。還有一種乾霍亂,想吐吐不出來,想拉拉不出來,心腹絞痛,很快就會死亡。應該用手刺激咽喉,使之吐出來,才能使用藥物治療。這種乾霍亂的寒熱治療方法,與前面提到的症狀類似。

凡是得了霍亂的人,在病癒前都不能吃東西,大約一週左右,等到熱退身涼後,才可以少量喝米湯來幫助恢復元氣。如果疼痛剛停止就吃東西,疾病會再次復發,這就不能怪罪醫生了。《脈訣》中說,霍亂的脈象呈現微弱遲緩,氣息微弱,不愛說話,這種情況很難治癒。這說的是暑熱損傷正氣,導致正氣將要脫離身體,所以難以治療。

清熱化滯湯

枳殼、厚朴、山楂、杏仁、半夏、黃芩、赤茯苓、桔梗、枇杷葉、麥冬

若抽筋嚴重,則加倍木瓜的用量。(這個方子是治療熱霍亂的主方,如果熱勢很盛,可以加黃連、吳茱萸,去除山楂和厚朴,這樣搭配比較合適,關鍵是要辨別是否有食物積滯)

厚朴溫中湯

厚朴、枳殼、杏仁、半夏、桔梗、炮薑、甘草、藿香、香薷、陳皮

(對於寒霍亂,這個方子還有待斟酌,如果屬於三陰經的證型,應該使用理中湯,嚴重時甚至可以使用四逆湯、白通湯等,要根據具體情況選用,但藿香、香薷、枳殼、桔梗等藥材應該刪除,因為邪氣已經進入陰經,想挽救都來不及,怎麼可以再耗散真氣呢?)

2. 瘧疾

虛人產婦。病後癆怯。俱有寒熱似瘧。必須辨明。方不誤治。似瘧脈來虛濡而數。不甚弦急。瘧脈弦實。自可辨也。戴氏曰。寒熱發作。有期者瘧也。無期者非也。此亦辨之甚明。最宜體認。蓋少陽乃東方甲木之象。故其脈主弦。不但初病如此。即久瘧正虛。脈不鼓指。而弦象亦隱然在內。

東垣云。夏傷於暑。秋必痎瘧。夫暑為熱邪。熱則流通。何至伏藏於秋。必其人汗出遇風。或用冷水灌汗。暑邪藏於肌肉。半在於表。半在於里。正當少陽部分。至秋金氣下降。暑欲入而陰據之。則激而生寒。暑欲出而陽據之。則激而發熱。邪正相爭。有殘虐之意。故名曰瘧。

初起頭疼身痛。寒多無汗者。宜用人參敗毒散。加乾葛半夏之類。熱多汗出者。宜用芎蘇柴陳湯。發散之後。熱多寒少。胸膈不寬。脈來弦滑者。痰與食積也。痰食在胃。榮衛從出之原閉塞不舒。所以肌表之中。鬱而生熱。宜用柴陳化滯湯。若口中作渴者。由少陽而入膀胱之腑。

熱入膀胱。必傷津液。宜用柴苓湯。導暑從小便而出。然柴苓湯一方。原為小便短少而設。如小便自利。渴欲飲水者。邪傳陽明胃經。宜用柴胡芍藥湯。仲景云。脈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謂弦數之脈。熱極生風。必侮土而傷其津液。由少陽而入陽明。兩經合邪。其熱倍熾。

當以食物速止其熱。不可徒求之於藥也。梨汁蔗漿。正食中之生津者。內經所謂風淫於內。治以甘寒者是也。若不用此。則熱之移於胃者。勢必上傳於肺。而為單熱無寒之癉瘧。或傳心包。而為寒多熱少之牡瘧。可不慎乎。至於發利之後。脈細無力者。宜用二母補中湯。若有痰食未淨。

宜用六君健脾湯。或資生丸之類。補而不愈。方可用截。所截之藥。當分氣血兩途。熱多脈數者。不受溫補。宜用柴胡四物湯。如烏梅何首烏極驗。寒多脈緩者。宜用六君子湯。加人參五錢。此不截之截也。大抵截瘧之法。無非收斂氣血。在壯盛之體。三五發後瘧勢少衰。猶可用截。

若虛弱之人。氣道錯亂。虛不歸元。截之澀於他歧。屢成腹脹。不可不察也。雖然。瘧疾屬熱者多。而屬寒者亦有。不可泥定是熱。凡當風露臥。冷水浴澡。陰邪客於榮衛。令人寒多熱少。脈來洪弦無力。(著眼在無力二字)仲景柴胡薑桂湯。真良方也。若胸中作冷畏寒減食。

脈沉弦細者。其病在裡。宜用香砂理中湯。總而言之。一日一發者易治。間日三日者難痊。以其正氣虛弱。澀而行遲。與邪會之時緩也。其有住一日。連發二日。或一日數發者。正氣大虛。散而錯亂。多至不起。發於午後。移於午前者。欲愈之兆。發於午前。移於午後者。羈遲難愈。

服藥宜在未發之前。發時諸經氣亂。服之無效。至於飲食。俟其熱退身涼一兩時許。方可量與。若帶熱飲食。多成瘧母。肥甘厚味。尤宜禁之。(調攝要言)又有瘧母者。老痰食積留於脅下。按之有形。多成痎瘧。連歲不已。此症脈來弦細無力。甚難別其虛實。大法積形堅大。

白話文:

產後身體虛弱的婦女,以及生病後體虛的人,都可能出現發冷發熱類似瘧疾的症狀,必須仔細辨別,才不會誤診。 類似瘧疾的脈象是虛弱、細軟且頻數,不是很明顯的弦急。而真正的瘧疾脈象是弦實有力,這樣就可以分辨出來。戴氏說,寒熱發作有規律時間的是瘧疾,發作時間不規律的就不是瘧疾。這個說法很清楚,應該好好理解。因為少陽在五行中屬木,像東方一樣,所以它的脈象主要表現為弦。不只是剛生病時這樣,即使是久病體虛,脈搏跳動不明顯,弦的脈象仍然隱隱存在。

李東垣認為,夏天因為暑熱而傷身,秋天就容易得瘧疾。暑熱是熱性的邪氣,熱性是會流通的,為什麼會潛藏到秋天才發病呢?這是因為人出汗時吹到風,或是用冷水沖洗身體,暑熱邪氣就藏在肌肉裡面,一半在表,一半在裡,正好在少陽經的部位。到了秋天,金氣下降,暑熱想往裡走,但被陰氣阻擋,就會激發而產生發冷;暑熱想往外走,但被陽氣阻擋,就會激發而產生發熱。正邪互相鬥爭,有殘害身體的意思,所以叫做瘧疾。

剛開始發病時,頭痛、身體痛,發冷多而沒有汗的,適合用人參敗毒散,再加上葛根、半夏之類的藥材。發熱多而有汗的,適合用芎蘇柴陳湯。發散之後,如果發熱多而發冷少,胸口不舒服,脈象弦滑,這是因為有痰和食物積滯。痰和食物積在胃裡,使身體的氣血流通不順暢,所以身體內鬱積而產生熱。適合用柴陳化滯湯。如果口渴,這是因為邪氣從少陽傳到膀胱。

熱邪進入膀胱,一定會傷到津液,適合用柴苓湯,引導暑邪從小便排出。但柴苓湯主要是針對小便短少的情況,如果小便正常,只是口渴想喝水,這是因為邪氣傳到了陽明胃經。適合用柴胡芍藥湯。仲景說,脈象弦數是風邪引起的,要從飲食方面調理。意思是脈象弦數是熱到極致生風,會損傷脾胃的津液。邪氣從少陽傳到陽明,兩條經脈同時有邪氣,熱勢會加倍。

這時應該用食物來快速消除熱邪,不能只依賴藥物。梨汁和甘蔗汁都是能生津止渴的食物。這符合《內經》所說的“風邪在內,用甘寒的藥物治療”的原則。如果不用這個方法,熱邪就會從胃向上傳到肺,形成只有發熱沒有發冷的癉瘧,或是傳到心包,形成發冷多而發熱少的牡瘧。這一定要小心。至於腹瀉之後,脈象細弱無力的,適合用二母補中湯。如果還有痰和食物沒有完全清除,適合用六君健脾湯或資生丸之類的藥物。如果用補的方法還沒有好轉,就可以考慮用截瘧的方法。截瘧的藥物要從氣血兩方面來考慮。發熱多、脈象快的,不適合用溫補的藥物,適合用柴胡四物湯,像是烏梅、何首烏就很有效果。發冷多、脈象慢的,適合用六君子湯,再加上人參五錢。這是不截之截。截瘧的方法主要是收斂氣血,對於身體強壯的人,發病三五次後,瘧疾的勢頭稍減弱,就可以用截瘧的方法。

但如果身體虛弱的人,氣血運行紊亂,虛弱的身體無法恢復,用截瘧的方法反而會引起其他問題,導致腹脹,必須小心觀察。雖然瘧疾多數是熱性的,但也有屬於寒性的,不能一概而論。凡是睡在風露下,或用冷水洗澡,陰邪就會侵入身體,導致發冷多發熱少,脈象洪大而弦且無力(重點在無力兩個字)。仲景的柴胡薑桂湯是很好的藥方。如果胸中發冷、怕冷、食慾減退,脈象沉弦而細,這是因為病在內部,適合用香砂理中湯。總的來說,一天發作一次的瘧疾容易治療,兩三天發作一次的比較難痊癒,因為身體的正氣虛弱,運行緩慢,與邪氣相遇的時間也比較慢。如果有一天發作兩次,或一天發作多次,這是因為正氣極度虛弱,分散而紊亂,多半會導致病情嚴重。發病時間從下午轉到上午的,表示病情快要好轉。發病時間從上午轉到下午的,表示病情會拖延難癒。

服藥應該在發病之前,發病時身體的氣血運行紊亂,服藥無效。至於飲食,要等到發熱退去、身體涼爽一兩個小時後,才能適量進食。如果帶著熱就吃東西,容易產生瘧母。肥膩甘甜的食物更要禁止。(調養的重點)另外,還有瘧母,就是老痰和食物積滯在脅下,按壓時有腫塊,容易導致瘧疾,而且會連年發作。這種情況的脈象是弦細無力,很難分辨是虛是實。一般來說,腫塊堅硬而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