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四·樂集 (18)

回本書目錄

卷四·樂集 (18)

1. 病機

痿,痿弱無力也。厥,四肢厥逆也。〕氣滿、發逆,肥貴人則膏粱之病也。〔肥而且貴,必多膏粱厚味,熱蓄於內,多傷其陰,故有此諸疾。〕隔則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故或上或下,致為痞塞,而水穀乃不通矣。〕暴厥而聾,偏塞閉而不通,〔暴厥,氣暴厥逆也。

〕內氣暴薄也。〔薄,侵迫也。此以內氣之逆,暴有所侵迫而然。〕不從內、外中風之病,〔言病不從內,而外中風也。〕故瘦留著也。〔邪留住不去,則伏而為熱,故致燔爍消瘦。〕蹠跛〔蹠者足下不能行也,跛者一足偏廢也。〕寒,風濕之病也。黃疸暴痛癲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此以氣逆之久,而陰陽榮衛有所不調,然成此諸證,皆非一朝所致也。〕五臟不平,六腑閉塞之所生也。〔六腑閉塞,則水穀無以化,津液無以行,精氣失所養。故五臟有不平矣。〕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腸胃兼六腑,六腑屬三陽,皆偏於九竅也。〕熱中消中,〔多飲數溲,謂之熱中,多食數溲,謂之消中,皆富貴人肥甘所致之疾。

〕不可服膏粱,〔厚味也。〕芳草,〔辛香之品。〕石藥。〔煅煉金石之藥,三者皆助熱消飲。〕小便黃者,少腹中有熱也。陰氣少而陽氣盛,故熱而煩滿也。〔陰虛者,陽必湊之,陽邪實於陰分,故熱而煩滿。〕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癉,〔脾熱也。〕此肥美之所發也。其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內熱,〔味厚助陽也。〕甘者令人中滿,〔性緩不散也。〕故其氣上溢,〔脾氣熱而上溢為甘。〕轉為消渴。〔久則轉變而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甘寒清香,能生津止渴,可除陳積蓄熱之氣〕。有病口苦者,名曰膽瘴,〔膽熱也。〕此人者,數謀慮不決,〔肝膽俱勞,勞則必虛。

〕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虛則氣不固,而上溢為苦。〕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受如持虛,〔足,多也。厚味太過,蓄為內熱,其變多生大疔。熱侵陽分,感發最易,如持空虛之器,以受物也。〕營氣不從,〔不順也。〕逆於肉裡,乃生癰毒。癧者,有營氣熱腐,其氣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風寒客於血脈,久留不去,則營氣化熱,皮膚腐潰,氣血不清,敗壞為癧。

〕頭者精明之腑,〔臟腑之精氣上升於頭,以成七竅之用。〕頭傾視深,〔頭垂不舉,目陷無光。〕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腑,〔背乃臟腑所繫。〕背曲肩隨,腑將壞矣。腰者腎之腑,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腑,〔筋雖主於肝,而維絡關節,以立此身者,惟膝膕之筋為最。

〕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骨者髓之腑,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大骨枯搞,〔肩垂項傾,腰重膝敗也。腎主骨,骨枯則腎敗。〕大肉陷下,〔尺膚削,臀肉枯也。脾主肉,肉陷則脾敗。〕胸中氣滿,喘息不便,〔肺主氣,氣滿喘息則肺敗。〕其氣動形,〔氣不歸元,形體振動,真陰虧而孤陽浮矣。

白話文:

病機

「痿」是指肢體軟弱無力。「厥」是指四肢冰冷。 氣脹滿、氣向上逆行,這通常是富貴人家因吃太多肥膩食物造成的疾病。因為肥胖又富貴的人,必定經常吃大魚大肉,造成體內積熱,容易損傷陰液,所以會產生這些疾病。 「隔」是指閉塞不通,上下氣機不順暢,這通常是過度憂愁所造成的疾病。因為憂愁會使氣機閉塞不通暢,導致氣向上或向下阻塞,形成痞塞,使得水穀無法正常運行。 突然昏厥而耳聾,這是氣機偏頗阻塞而不通暢所致,通常是內氣突然逆亂所引起。內氣逆亂如同被外力侵襲,導致氣機暴逆。這種病症並非內風或外風所致。 瘦弱留滯,是因為邪氣停留不去,潛伏體內化熱,導致身體消瘦。 腳底無法行走,或是一隻腳偏廢不能動,這通常是受風寒濕邪侵襲所導致的疾病。 黃疸、突然劇痛、癲癇、狂躁,這些疾病都是因為氣機長期逆亂所產生。因為氣機長期逆亂,導致陰陽氣血失調,進而形成這些病症,並非一朝一夕所致。 五臟不協調,六腑閉塞不通,也會導致疾病的產生。六腑閉塞不通,則水穀無法消化,津液無法運行,精氣得不到滋養,因此五臟才會失調。 頭痛、耳鳴、九竅不利,這是因為腸胃功能失調所造成。腸胃包含六腑,六腑屬陽,與九竅相通。 「熱中」是指多飲水而頻尿,「消中」是指多食而頻尿,這都是富貴人家飲食過於肥甘所造成的疾病。 不可以服用肥膩食物、辛香的藥草以及礦物煉製的藥物。這三類藥物都會助長熱邪,損耗陰液。 小便發黃,是少腹有熱的表現。陰液不足而陽氣過盛,所以會感到發熱煩躁。 口中經常感到甜味,這種情況稱為「脾癉」,是脾臟有熱的表現,通常是吃太多甜膩食物造成的。肥膩食物會使人體內生熱,甜味食物會使人腹脹,導致脾氣向上散發,轉為「消渴症」。可以用蘭草治療,以消除體內積滯的陳氣。 口中經常感到苦味,這種情況稱為「膽瘴」,是膽有熱的表現。通常是因思慮過度、猶豫不決,導致肝膽虛弱,虛則氣不固,導致膽氣上溢,口中就會感到苦味。 吃太多肥膩食物,會導致腳上長出大疔。就像一個空虛的容器容易被外物侵入,體內熱邪容易侵犯陽分。如果營氣不順暢,逆行於肌肉中,就會產生癰腫毒瘡。「癧」是因為營氣熱腐,氣機不清,導致鼻柱損壞,皮膚潰爛。風寒侵入脈絡,久留不去,就稱為「癘風」。

頭是精氣匯聚的部位,如果頭部低垂、眼睛無神,代表精神即將耗竭。背部是胸中臟腑的附屬,如果背部彎曲、肩膀無力,代表臟腑功能即將衰敗。腰部是腎的附屬,如果腰部無法轉動,代表腎氣衰竭。膝部是筋的附屬,如果膝蓋屈伸困難、行走時彎腰駝背,代表筋脈衰敗。骨頭是骨髓的附屬,如果無法久站、行走時搖晃,代表骨髓衰竭。大骨枯槁,肌肉陷下,胸中氣滿,呼吸困難,是因為氣不歸元,形體震動,真陰虧損而孤陽浮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