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四·樂集 (15)

回本書目錄

卷四·樂集 (15)

1. 病機

肝氣虛則恐,實則怒。腎氣虛則厥,實則脹。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五臟。〕傷在五味。愁憂恐懼則傷心,形寒冷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在表則為寒熱疼痛,在裡則為喘咳嘔噦等症。〕有所擊僕,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

〔擊僕傷其骨肉,醉後入房,汗出當風者,困於酒食,故所傷皆在脾。〕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則傷籲。〔肝藏血,其經行脅下也。〕有所用力舉重,若入房過度,汗出浴水,則傷腎。〔腎主精於骨,用力舉重則傷骨,入房過度則傷精,汗出浴水,則水邪犯其本臟,故所傷在腎。〕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䐃脫肉,〔心虛則脾亦薄也。

〕毛悴色夭,〔皮毛憔悴,顏色枯焦。〕死於冬。肺,喜樂無極則傷魄,〔喜本心志,而亦傷肺者,火乘金也。〕魄傷則狂,〔不能靜鎮也。〕狂者意不存入,〔傍若無人也。〕皮革焦,〔肺主皮毛,故更甚也。〕毛悴色夭,死於夏。脾,愁憂而不解則傷意,〔憂本肺志,而亦傷脾者,母子同氣也。

〕意傷則悗亂,〔憂則氣滯而不運。〕四肢不舉,〔脾主四肢。〕毛悴色夭,死於春。肝,悲哀動中則傷魂,〔悲哀亦為肺志,而傷肝者,金剋木也。〕魂傷則狂忘不精,〔或狂亂或健忘而不精明。〕不精則不正,〔精明失,而邪妄不正也。〕當人陰縮而攣筋,〔肝脈過陰器,肝主筋也。

〕兩脅骨不舉,〔兩脅者肝之分,肝敗則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怒本肝志,而亦傷腎者,母子氣通也。〕志傷則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腰為腎之府,脊為腎之路。〕毛悴色夭,死於季夏。恐懼而不解則傷精,〔恐則氣下而陷故也。

〕精傷則骨酸痿厥,〔痿厥二症,皆傷腎也。〕精時自下。是故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五臟各有其精,傷之則陰虛,以五臟之精皆陰也。〕陰虛則無氣,〔以精能化氣也。〕無氣則死矣。〔氣散則死,然氣之散,由陰精之竭,養生者當知重之。〕心病者,舌卷短顴赤。

肺病者,喘息鼻張。脾病者,唇黃。肝病者,眥青。腎病者,顴與顏黑。心肺有邪,其氣留於兩膕。〔心肺屬手經故也。〕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肝脾腎屬足經故也。〕凡入虛者,〔即入溪也。筋骨之隙,氣血之所流注者是也。

〕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遊,邪氣惡血固不得留住,留住則傷經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局攣也。風盛則動,〔風盛者,為振掉搖動之病。〕熱盛則腫,〔熱盛者,為丹毒癰腫之病。〕濕盛則濡瀉,〔濕盛者,必侵脾胃,為水穀不分,濡瀉之病。〕燥盛則干,〔燥盛者,為津液枯涸,內外乾燥之病。

白話文:

病機

肝氣虛弱就會感到害怕,肝氣過盛就會容易發怒。腎氣虛弱會導致昏厥,腎氣過盛則會腹脹。陰氣的產生,根本在於五味,陰氣所歸屬的五臟,會因為五味而受到傷害。憂愁、恐懼會傷害心臟;身體受寒、飲用冷飲會傷害肺臟,因為這兩者都是寒氣相感,從裡到外都會受到傷害,所以氣會逆行向上,表現在外是發冷發熱、疼痛,在內則是喘息、咳嗽、嘔吐等症狀。受到撞擊跌倒,或是酒醉後行房,汗出時吹到風,就會傷害脾臟。(跌倒會傷到骨肉,酒醉後行房、汗出吹風,是因為困於酒食,所以受傷的都是脾臟。)從高處跌落,導致瘀血停留在體內,或是大怒,導致氣向上而不下降,積聚在脅部,就會傷害肝臟。(肝臟儲藏血液,它的經脈運行於脅部下方。)用力舉重物,或是房事過度,汗出後洗澡,就會傷害腎臟。(腎臟主導骨骼和精氣,用力舉重會傷到骨頭,房事過度會傷到精氣,汗出洗澡會讓水邪侵入腎臟,所以受傷的都是腎臟。)

心,如果經常感到恐懼、不安、過度思慮就會損傷精神,精神受損就會感到恐懼、失去自我,甚至肌肉消瘦。(心氣虛弱也會導致脾臟虛弱。)毛髮乾枯、面色憔悴,會在冬天死亡。肺,如果過度喜悅,沒有節制就會損傷魂魄。(喜悅本是心的情志,但也會損傷肺,是因為火剋金。)魂魄受損就會發狂。(不能安靜下來。)發狂的人神智不清,(好像周圍沒人一樣。)皮膚焦枯,(肺主管皮膚毛髮,所以情況更嚴重。)毛髮乾枯、面色憔悴,會在夏天死亡。脾,如果長期憂愁、無法排解就會損傷意念。(憂愁本是肺的情志,但也會傷害脾,是因為母子同氣。)意念受損就會感到迷亂,(憂愁會導致氣滯而不運行。)四肢無力,(脾臟主管四肢。)毛髮乾枯、面色憔悴,會在春天死亡。肝,如果過度悲傷就會損傷魂魄,(悲傷也是肺的情志,但會傷害肝,是因為金剋木。)魂魄受損就會發狂、健忘、精神不振,(可能發狂錯亂,也可能健忘不精明。)精神不振就不會公正,(精明喪失,就會邪妄不正。)會導致男子陰莖萎縮、筋脈攣縮,(肝脈經過陰器,肝臟主管筋。)兩脅無法舉起,(兩脅是肝臟的部位,肝敗壞就無法舉起。)毛髮乾枯、面色憔悴,會在秋天死亡。腎,如果過度憤怒而無法停止就會損傷意志,(憤怒本是肝的情志,但也會損傷腎,是因為母子之氣相通。)意志受損就會健忘之前說過的話,腰椎、背椎無法彎曲伸展。(腰是腎的居所,背椎是腎的通道。)毛髮乾枯、面色憔悴,會在夏末死亡。如果經常感到恐懼而無法排解就會損傷精氣,(恐懼會導致氣向下陷落。)精氣受損就會骨骼痠痛、手腳痿軟無力,(痿軟無力這兩種症狀都是腎虛導致的。)精液會時常自行流出。

所以五臟是儲藏精氣的,不能受到損傷,一旦受損就會失去防禦能力,導致陰虛,(五臟各自有精氣,損傷就會導致陰虛,因為五臟的精氣都屬於陰。)陰虛就會缺乏氣,(因為精能化為氣。)缺乏氣就會死亡。(氣散就會死亡,然而氣散的原因是因為陰精耗竭,養生的人應當知道要重視這一點。)

心臟有病,舌頭會捲曲、變短,顴骨會發紅。肺臟有病,呼吸會急促、鼻翼會張大。脾臟有病,嘴唇會發黃。肝臟有病,眼角會發青。腎臟有病,顴骨和面色會發黑。心肺有邪氣,它的氣會停留在兩側的膝蓋窩。(因為心肺屬於手經。)脾臟有邪氣,它的氣會停留在兩側的大腿內側。肝臟有邪氣,它的氣會停留在兩腋下。腎臟有邪氣,它的氣會停留在兩側的膝蓋窩。(因為肝脾腎屬於足經。)

凡是進入虛隙之處,(也就是進入骨縫,筋骨的縫隙,是氣血流注的地方。)都是關鍵部位,是真氣經過的地方,是血脈遊走的地方,邪氣惡血是不能停留的,一旦停留就會損傷經絡、骨節關節,導致關節無法彎曲伸展,產生拘攣的現象。

風邪過盛,就會出現身體搖擺震動的病症;熱邪過盛,就會出現紅腫、癰瘡等病症;濕邪過盛,就會出現水瀉等病症,(濕邪過盛一定會侵犯脾胃,導致水穀不分,出現腹瀉。)燥邪過盛,就會出現體內外乾燥等病症,(燥邪過盛會導致津液枯竭,出現體內外乾燥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