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十五·數集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數集 (6)

1. 舉例

一,一人久患腸風,百藥不效,用人胞〔一具煮爛。〕側柏〔向東南者二斤,同胞搗爛,曬乾為末。〕二味蜜丸,空心淡鹽湯服〔五錢。〕頓愈。〔治弱症吐血亦效,〕

二,一童子病內傷,大小便俱血。用桃仁、紅花,病愈甚。仲淳曰:血既下行,奈何又重傷之,傷之則補之而已。以生地、牛膝、杜仲、續斷等藥飲之,稍平而腹痛不已。因加人參,〔二錢。〕一劑即止。此經言強者氣行則愈之驗也。

白話文:

一位病人長期患有腸風,百般藥物都無效,就用人胎一個,煮爛後,再用向東南方向生長的側柏葉兩斤,與人胎一起搗爛,曬乾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藥,空腹用淡鹽水送服五錢,病症立即痊癒。此方也可用於治療虛弱症引起的吐血。

一個小孩因內傷而大小便出血,用桃仁和紅花治療,病情好轉。仲淳說:血已經往下流了,為何還要再次重傷它?傷了就應該補救。於是用生地、牛膝、杜仲、續斷等藥煎服,病情稍有好轉,但腹痛仍然持續。於是加入人參二錢,一劑就止住了腹痛。這驗證了經書中所說的,用補氣藥物治療氣虛引起的病症,就能使病症痊癒的道理。

三,一人大便下血甚多,面色痿黃,發熱倦怠,盜汗遺精。士材診之曰:脾虛不能統血,腎虛不能閉藏,法當以補中益氣,五帖並一而進之。十日汗止,二十日血止。再以六味地黃丸,間服一月而安。

白話文:

病人大便出血量多,面色蒼白泛黃,發燒疲倦,盜汗、遺精。醫師診斷認為是脾虛不能統血,腎虛不能固精,於是開了補中益氣的方劑,五帖藥連續服用。十天后盜汗停止,二十天後便血停止。之後又服用六味地黃丸一個月,病人就痊癒了。

2.

痙者,筋病強勁不柔和也。甚者,頭動搖,背反張,腳攣急,口噤齘齒。按經言:諸暴強直,皆屬於風。又言:痙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又言: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考《金匱》論痙。亦以風、寒、濕立言。謂:太陽病發熱無汗為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為柔痙。又謂: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為痙,為難治。

蓋太陰濕邪,淫於太陽,故令背項強直。若寒、濕相合,則成剛痙:風、濕相合,則成柔痙:以太陽為病,而見太陰賊克之脈,故曰難治。徐忠可注云:痙雖概為風、寒、濕所中,然原其因,多由亡血,筋無所榮,故邪得以襲之。故仲景復原痙病之由,而曰: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

白話文:

痙病的病理及治療

痙病,是指筋脈強硬不柔順的病症。 嚴重時,患者頭部搖晃、背部反向伸展、腳部抽筋緊縮、嘴巴緊閉咬牙。

根據經書記載,所有突然發作的強直症状,都屬於風邪所致。 另外,也提到痙筋的病症,若體內寒邪入侵,則會導致筋脈反折、緊縮;而若體內濕邪入侵,則會導致頸項強直。

《金匱要略》也論述了痙病,將其歸因於風、寒、濕。 其中,太陽病發熱無汗者,稱為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者,稱為柔痙。此外,太陽病發熱、脈沉細者,也稱為痙病,且難以治療。

這是因為太陰濕邪侵犯了太陽經,導致背部和頸部強直。 若寒濕同時入侵,就會形成剛痙;若風濕同時入侵,就會形成柔痙。由於太陽經受太陰經的剋制,因此稱為難治。

徐忠可註解道: 雖然痙病通常由風、寒、濕入侵引起,但其根本原因往往是失血過多,導致筋脈失養,邪氣才得以侵犯。所以,仲景指出痙病的根本原因是太陽病發汗過多,進而導致痙病。

夫風病下之則痙,復發汗必拘急,瘡家發汗則痙。雖汗下後,或有邪乘,總由陰虛液脫筋燥致痙,則一也。此丹溪論治痙,所以有不可純用風藥之戒。景岳注《內經》,亦言肝主筋,其化風,故諸暴強直,皆屬於風,非外來之風。內風多燥,若與風劑則益燥,宜補陰以制陽,養榮以潤燥。

故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說也。《千金》謂:溫病熱入腎中,亦為痙,小兒癇熱盛,亦為痙,俱當養陰清熱潤燥。蓋痙病皆屬陰虛液脫筋燥所致。忠可之說,深得病情,所以產後及金瘡折傷,失血過多,癰疽膿潰之後,每有此症,亦宜養陰清熱潤燥為主。或金瘡所傷,癰疽潰後,冒風致痙者:即所謂破傷風也。

白話文:

風寒入體,向下侵襲就會導致痙攣,即使發汗驅除風寒,也會造成筋脈緊縮,而瘡瘍患者發汗也會導致痙攣。即使在汗出之後,仍有邪氣乘虛而入,最終都是由於陰虛液脫、筋脈乾燥導致痙攣,其病理機制相同。因此,丹溪先生在治療痙攣時,才會告誡不可單純使用祛風藥物。

景岳先生在注解《內經》時也提到,肝臟主宰筋脈,其氣化為風,所以各種急性的肢體強直,都屬於風,並不是外來的風寒。內風多屬燥熱,如果使用祛風藥物,反而會加重燥熱,因此應當補益陰血以制約陽氣,滋養營血以潤燥。

所以,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說法。《千金要方》中記載,溫病熱邪入腎也會導致痙攣,小兒發熱導致的癇症,也屬於痙攣,都應該以養陰清熱潤燥為治療原則。因為痙攣的病根都在於陰虛液脫、筋脈乾燥。忠可先生的觀點深入病理,因此產後、金瘡、折傷、失血過多,或癰疽膿潰之後,經常出現痙攣,也應以養陰清熱潤燥為主。如果金瘡受傷或癰疽潰瘍之後,遇到風寒導致痙攣,就是所謂的破傷風。

當養血疏風,方為善治。產後血舍空虛,外風襲入而成痙者,即《金匱》所言:新產血虛,多汗出,易中風,故令病痙是也。宜海藏防風當歸為主治之。嘉言謂:庸愚不知此症,昔賢各從血舍驅風,自有成法可遵。輒稱產後驚風,妄用鎮驚之藥。千中千死而不悟,深為可慨。

又小兒體脆神怯,不耐外感壯熱,多如痙病,後世妄以驚風立名,不治外淫之邪,反投金石腦麝等藥,鎮墜外邪,深入臟腑,亦千中千死,此通國所當共禁。沈氏謂:此乃少陰、少陽客邪所至,為驚為瘛,感冒熱邪所致,實非驚風,並非痙病,治者審焉。

白話文:

產婦生產後,血氣虛弱,容易受到風寒侵襲,導致痙攣。古代醫書記載,產後血虛容易出汗,也容易中風,因此導致痙攣。治療應以補血、驅風為主,使用當歸、防風等藥物。一些庸醫不了解這種病症,胡亂使用鎮驚藥物,導致很多產婦死亡,令人痛心。

小兒體質虛弱,容易受外感風寒而發熱,出現痙攣症狀。後世誤將此症稱為驚風,卻不治療風寒入侵,反而用金石、腦麝等藥物鎮壓外邪,導致藥物深入臟腑,造成很多小兒死亡,應當嚴加禁止。古人指出,這種疾病是少陰、少陽經受寒邪所致,表現為驚悸或抽搐,實際上是感冒發熱引起的,並非驚風,也非痙攣。治療時應當注意辨證施治。

養陰清熱潤燥湯,〔見燥。〕治汗、下後,產後及金瘡折傷,失血過多,癰疽潰後,一切發痙,可用此方。

宜加牛膝〔入肝養血,拘攣可解。〕木瓜〔入肝養筋,緩急皆宜。〕豬脂〔甘寒潤燥養筋。〕羚羊角〔入血除熱舒筋。〕汗多酌加參、耆、〔實表斂汗。〕棗、芍。〔收陰斂汗。〕此養血清熱之劑,須對症加減,活潑潑地用之可也。按嘉言云:痙病之壞,不出亡陰亡陽兩途。

亡陰者,精血津液素虧,不能榮養其筋脈,此宜急救其陰。亦間有亡陽者,陽氣素虛,不能充養柔和其筋脈,此宜急救其陽,參、耆之品,在所必用。以氣主煦之,故益氣則津自生也。

白話文:

養陰清熱[潤燥湯]

[見燥。] 此方用於治療因汗出、排泄、產後、刀傷骨折、失血過多、癰疽潰爛等原因造成身體虛弱,以及由此引發的各種痙攣症状。

宜加

  • 牛膝:入肝經,養血,可解痉挛。
  • 木瓜:入肝經,養筋,緩解急痛。
  • 豬脂:甘寒潤燥,養筋。
  • 羚羊角:入血分,除熱舒筋。

汗多者可酌加

  • 人參、黃耆:補益氣血,固表止汗。
  • 大棗、芍藥:收敛阴液,止汗。

此方為養血清熱之劑,需根據實際情况加減藥物,靈活运用。

按嘉言云: 痙病之坏,不出亡陰亡陽兩途。

  • 亡陰者,精血津液本就虧虛,不能滋養筋脈,需急救其陰。
  • 亦有亡陽者,陽氣本就虛弱,不能溫煦筋脈,需急救其陽。

人参、黄芪等藥材,在亡陽者治療中必不可少。以氣主煦之,故益氣则津液自生。

海藏防風當歸湯,治汗下後及產後,中〔同傷。〕風病痙。並一切破傷風發痙。

防風〔風藥之潤劑,故用以疏風。〕當歸,地黃〔養血。〕川芎〔治一切風,一切血。〕宜加荊芥〔能入血分而驅風。〕秦艽,甘菊,胡麻〔養血驅風。〕黑豆〔活血散風。〕竹瀝〔逐痰除熱,產後及小兒中風,並破傷風發痙皆用。〕

白話文:

「海藏防風當歸湯」主要用於治療因汗出過多或產後導致的風病痙攣,以及各種破傷風引起的痙攣。藥方中,防風潤燥疏風,當歸、生地黃滋養血液,川芎活血祛風,可配合荊芥入血驅風,秦艽、甘菊、胡麻也能養血驅風,黑豆活血散風,竹瀝則能清熱化痰,對於產後、小兒中風以及破傷風引起的痙攣都有效。

此養血疏風之劑,果有冒風的症,可用此加減治之。

熱而痙者死。〔此係熱極生風,大傷陰血而然,既熱且痙,乃為死候。〕痙病有灸瘡難治。〔火熱內盛,陰血太虧故也。〕

白話文:

這是一種滋養血液、疏散風邪的藥方。若患者出現了風邪症狀,可以根據情況調整使用。

熱病伴有抽搐的患者會死亡。[這表示熱氣極度旺盛,導致陰血嚴重損失,既有熱又有抽搐,這就是死亡的徵兆。]

抽搐病患者如果灸瘡難以治療。[這是因為體內火熱過盛,陰血過度缺乏造成的。]

3. 腳氣

腳氣皆由濕熱所致。經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濕鬱成熱,濕熱相搏,其病生矣。然濕有因外而得者,有自內而生者,其致病不同,見症則一。發熱惡寒,或亦頭痛,狀若傷寒,但起於腳脛紅腫,筋攣掣痛,舉步艱難為異耳。輕者,止於足痛,重者,由足痛入陰器,抵少腹,歷脅肋上頭。

又重者,則腳氣衝心,神昏譫語,喘急不止,嘔吐不休,每多致斃。治宜清熱除濕利水為主。蓋腳氣之疾壅疾也。喜通而惡塞,故孫真人云:腳氣病皆由氣實而死,終無一人以服藥致虛而死。仲淳論治腳氣,忌用補氣溫燥升提等藥,然又不可大瀉,及純用破氣之劑。按《金匱》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責之寒濕上逆,痹著少腹,用八味丸以壯真陽,逐寒濕。然腳氣之屬寒濕者絕少,誤投溫熱,必立致禍,審之慎之。

白話文:

腳氣都是因為濕熱引起的。古籍記載,人體受傷於濕氣,首先會影響下半身。濕氣鬱結就會化熱,濕熱交織在一起,就會導致疾病產生。濕氣的來源有外來的,也有內生的,雖然致病原因不同,但症狀卻是一樣的。患者會發熱怕冷,有的還會頭疼,看起來像傷寒,但腳踝紅腫、筋脈痙攣疼痛、走路困難就顯得與眾不同。輕微的腳氣,只會出現腳痛,嚴重的腳氣,則會從腳痛蔓延到生殖器,再到小腹,接著向上蔓延至肋骨和頭部。

更嚴重的腳氣,會衝擊心臟,患者神志昏迷、胡言亂語、呼吸急促、不停嘔吐,最終可能導致死亡。治療腳氣要以清熱除濕利水為主。腳氣是一種容易阻塞的疾病,喜歡通暢,厭惡阻塞,所以孫思邈說:腳氣患者都是因為氣盛而死,從未見過有人因為服用藥物導致虛弱而死。仲景治療腳氣,忌諱使用補氣溫燥升提的藥物,但也不可過度瀉下,或單純使用破氣的藥物。根據《金匱要略》,治療腳氣上行、小腹麻木,是因為寒濕上逆、阻滯小腹,應該服用八味丸來壯陽驅寒濕。不過,腳氣屬於寒濕的患者很少,如果誤服溫熱藥物,就會立即導致禍患,所以一定要謹慎治療。

昔人論腳氣之原本於濕,若因外而得者,如涉水驟雨,居處卑濕,足先受之,濕鬱為熱,故發動為痛;自內而生者,如飲食之濕,酒水瓜果乳酪,有濕有熱,先入於胃,上輸於脾,脾主四肢,水性就下,故脾流濕熱,直入於足。總之腳氣病以腫為濕,痛為熱,乃不易之論也。

防己飲,〔重訂。〕治濕熱在足,腳脛紅腫,〔亦有不紅者。〕筋攣掣痛,發熱惡寒,主此加減。

漢防己〔通下焦濕熱,壅遏腳氣,非此不除。錢許。〕黃柏〔治下焦濕熱腫痛。二錢。〕忍冬花〔療腳氣筋骨引痛。鮮藤數兩,煎湯代水更效。〕川萆薢〔祛濁分清。各五錢。〕木瓜〔祛濕舒筋,〕白茯苓〔各三錢。〕澤瀉,木通〔利水除濕,各錢許。〕石斛,米仁〔益脾除濕。

白話文:

古人認為腳氣的根本原因在於濕氣。如果腳氣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例如涉水、淋雨或居住在潮濕的地方,腳部最先受到影響,濕氣鬱積化熱,就會導致疼痛。如果腳氣是由內在因素引起的,例如飲食中的濕氣,比如酒、水、瓜果、乳酪等,這些食物既有濕氣又有熱氣,先進入胃部,再向上輸送到脾臟,脾臟主管四肢,而水性向下流,所以脾臟裡的濕熱就會直接流入腳部。總之,腳氣病以腫脹代表濕氣,疼痛代表熱氣,這是不可改變的道理。

防己飲,治療濕熱在腳部,腳脛紅腫(也可能不紅),筋脈攣縮疼痛,發熱惡寒,以此方為主加減藥物。

漢防己,通暢下焦的濕熱,消除腳氣,沒有它就無法去除。用量:錢許。黃柏,治療下焦濕熱導致的腫痛。用量:二錢。忍冬花,治療腳氣引起的筋骨牽引疼痛。用新鮮藤蔓數兩,煎湯代替水飲用效果更佳。川萆薢,祛除濁氣,分清水液。各用量:五錢。木瓜,祛濕舒筋。白茯苓,各用量:三錢。澤瀉,木通,利水除濕。各用量:錢許。石斛,米仁,益脾除濕。

各五錢。〕如紅腫加犀角,衝心煩悶,亦用。再加檳榔〔降氣下行。〕羚羊角〔下逆氣治熱悶。〕如喘嘔,加麥冬,枇杷葉。如頭痛加甘菊。

此清熱除濕利水之劑,腳氣皆由濕熱,通宜以此方為主,隨兼症而擴充以加減之則善。

《金匱》礬石湯,治腳氣衝心。〔濕熱之氣,上衝於心,即地氣加天之謂也。〕

白礬〔收濕澄濁,清熱解毒。四兩。〕煎湯浸腳。〔使濕熱不上衝。〕可加苦參〔四錢。〕

白話文:

每味藥各取五錢。如果紅腫,可以加犀角,如果衝心煩悶,也可以用這個方子。再加檳榔可以降氣下行,羚羊角可以下逆氣治療熱悶。如果喘嘔,可以加麥冬和枇杷葉。如果頭痛,可以加甘菊。

這個方子清熱除濕利水,腳氣都是因為濕熱引起的,所以可以用這個方子為主,根據不同的症狀加减藥物,效果會更好。

《金匱》中的礬石湯,可以治療腳氣衝心。濕熱之氣上衝到心臟,就是地氣加天氣的意思。

用白礬收濕澄濁,清熱解毒,取四兩煎湯浸腳,可以防止濕熱上衝。可以加苦參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