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三·樂集 (10)
卷三·樂集 (10)
1. 持脈真訣
結,〔屬陰〕結為凝結,緩時一止,徐行而代,頗得其旨。
結脈緩而時一止,濁陰偏盛欲亡陽,浮為氣滯沉為積,汗下分明在主張。
結脈皆因氣血凝,老痰結滯苦呻吟,內生積聚分癰腫,疝瘕為殃病屬陰。
浮分為陽結,沉分為陰結,結而有力方者為積聚,結而無力者,真氣衰弱,宜行溫補。
代,〔屬陰。〕代為禪代,止有常數,不能自還,良久復動。
代脈原因臟氣衰,腹痛泄痢下元虧,或為吐瀉中宮病,女子懷胎三月兮。兩動一止三、四日,三、四動止應六、七,五、六動止七、八朝,次第推之自不失。
傷寒心悸,霍亂昏煩,跌打重傷,懷胎三月,俱不忌代。痛甚者脈多代,老得代脈者生,少得代脈者死。
革,〔陽中之陰。〕革大弦急,浮取即得,按之即空,渾如鼓革。
革脈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脈寒虛,女人半產並崩漏,男子營虛或夢遺。
革與牢皆大而弦,革浮牢沉,革虛牢實,形證皆異。三部脈革,長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牢,〔陰中之陽。〕牢在沉分,大而弦實,浮中二候,了不可得。
寒則牢堅里有餘,腹心寒痛木乘脾,疝㿗癥瘕何害也,失血陰虛卻忌之。
牢與伏皆在沉分,但伏必推筋著骨,乃見其形,牢則略重按之,便滿指有力。
散,〔屬陰〕散脈浮亂,有表無里,中候漸空,按則絕矣。〔漸重漸無,漸輕漸有。〕
散似楊花散漫飛,去來無定至難齊,產為生兆胎為墮,久病逢之不必醫。
左寸怔忡右寸汗,溢飲左關應軟散,右關軟散胻胕腫,散居兩尺魂應斷。
散為腎絕之診,代為脾絕之診。腎脈本沉,而散則按之不可得見,先天之資始絕矣。脾脈主信,而代則歇至,不愆其期,後天之資生絕矣。
芤,〔陽中之陰。〕芤乃草名,絕類慈蔥,浮沉俱有,中候獨空。
芤形浮大軟如蔥,按之傍有中央空,火犯陽經血上溢,熱浸陰絡下流紅。
寸芤脫血在於胸,關內逢之血臟空,尺部見之多下血,赤淋紅痢漏崩中。
營行脈中,脈以血為形,芤脈中空,脫血之象也。
伏,〔屬陰〕伏為隱伏,更下於沉,推筋著骨,始得其形。
伏為霍亂吐頻頻,腹痛多系宿食停,蓄飲老痰成積聚。散寒溫里莫因循。
食鬱胸中雙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當關腹痛困沉沉,關後疝疼還破腹。
傷寒欲吐陽將解,厥逆腹疼症屬陰。
疾,〔屬陽。〕疾為急疾,數之至極,七至八至,脈流薄疾。
疾為陽極陰為絕,脈號離經魂魄別,漸進漸疾亢火炎,旦夕之中自殞滅。
怪脈,雀啄連來四、五啄,〔連三、五至而歇,歇而再至,如雀啄食。〕屋漏少刻一點落,〔良久一至,屋漏滴水之狀,〕彈石硬來尋即散,〔從骨間劈劈而至,如指彈石。〕落指散亂如解索,〔散亂如解繩索。〕魚翔似有又如無,〔浮時忽一沉,譬之魚翔,似有似無。〕煅遊靜中忽一躍,〔靜時忽一勁,如煅遊靜中一躍。〕寄語醫家仔細看,六脈見一休下藥。
白話文:
結脈
結脈屬於陰性,就像凝結一樣,脈搏跳動緩慢時會突然停止一下,然後慢慢地繼續跳動,但速度仍然比正常慢,這種情況很有道理。
結脈的特點是脈搏緩慢且不規律地停止一下,這代表體內陰濁之氣過盛,陽氣衰弱。如果結脈浮在表面,表示氣機運行不暢;如果沉在裡面,表示體內有積聚。治療時要根據脈象浮沉,來決定是發汗還是攻下。
結脈通常是因為氣血凝滯不通,或是老痰阻礙,患者會感到痛苦呻吟。體內可能產生積聚、癰腫或疝氣等疾病,這些都屬於陰性病。
結脈浮在表面表示陽氣受阻,沉在裡面表示陰氣凝結。如果結脈跳動有力,表示體內有積聚;如果無力,則表示真氣衰弱,應該用溫補的方法來治療。
代脈
代脈屬於陰性,就像禪讓一樣,脈搏停止跳動有一定的規律,但不會自己恢復,需要過一段時間才會再次跳動。
代脈通常是因為臟腑之氣衰弱,可能伴隨腹痛、腹瀉、下元虧虛等症狀,也可能是因為嘔吐或腹瀉等中焦疾病,或是婦女懷孕三個月時也可能出現。脈搏的跳動規律是兩次跳動停止一次,約間隔三四天;三次或四次跳動停止一次,約間隔六七天;五次或六次跳動停止一次,約間隔七八天,可以依照這個規律來推算。
外感疾病引起的心悸、霍亂引起的煩躁、跌打損傷、懷孕三個月等情況,出現代脈是正常的,不必過於擔心。但如果疼痛劇烈,脈搏也容易出現代脈。老年人出現代脈通常是正常的,年輕人出現代脈則代表病情危險。
革脈
革脈屬於陽中帶陰,脈象洪大而繃緊,輕輕按壓就能摸到,但重按就感覺空虛,像是按壓鼓面一樣。
革脈的形狀像按鼓皮,與芤脈、弦脈的特點相似,表示體內有虛寒。女性可能出現流產或崩漏,男性可能出現精虛或夢遺。
革脈和牢脈都是脈象洪大且繃緊,但革脈浮在表面,牢脈沉在裡面;革脈虛弱,牢脈堅實,兩者的形態和症狀都不同。如果整個身體的脈象都是革脈,慢性病患者出現這種情況是死亡的徵兆,而急性病患者則有機會好轉。
牢脈
牢脈屬於陰中帶陽,脈象沉在裡面,洪大且繃緊有力,輕輕按壓或稍微用力都摸不到。
牢脈堅實有力,表示體內有寒邪,可能伴隨腹部或心口疼痛,也可能是肝木剋脾土所致,疝氣、癥瘕等疾病也可能出現。但如果是失血或陰虛的情況,則不適合用此方法治療。
牢脈和伏脈都沉在裡面,但伏脈必須重按到骨頭才能摸到,牢脈則只需稍微用力按壓,就能感覺到脈象充實有力。
散脈
散脈屬於陰性,脈象浮散而紊亂,只有表面的感覺,沒有裡面的力量,按壓時會感覺逐漸變空,最後完全摸不到(由輕到無)。
散脈就像楊花散漫飛舞,來去不定,難以捉摸。孕婦如果出現散脈,可能是即將生產的徵兆,也可能是流產的徵兆;久病之人如果出現散脈,則表示病情危重,不必再進行治療。
左手寸脈出現散脈,表示心悸不安;右手寸脈出現散脈,表示容易出汗;左手關脈出現軟弱散亂,表示體內有水飲;右手關脈出現軟弱散亂,表示腳踝浮腫;如果兩手的尺脈都散亂無力,表示生命垂危。
散脈是腎臟功能衰竭的徵兆,代脈則是脾臟功能衰竭的徵兆。腎脈本來沉在裡面,散脈則按壓不到,表示先天元氣已經耗盡;脾脈主信,代脈表示脈搏跳動不規律,表示後天營養已經不足。
芤脈
芤脈屬於陽中帶陰,脈象如同草的名字一樣,像慈蔥一般,浮沉都能摸到,中間卻是空虛的。
芤脈的形狀是浮大而軟,按壓時兩邊有感覺,中間是空虛的,表示火氣上炎,血液從陽經上溢,或熱氣浸淫陰絡,導致下部出血。
寸脈出現芤脈表示胸部出血,關脈出現芤脈表示臟腑空虛,尺脈出現芤脈則表示下部出血,如赤痢、血尿、崩漏等。
氣血運行在脈搏中,脈搏以血為形體,芤脈中間空虛,表示體內有失血的情況。
伏脈
伏脈屬於陰性,脈象隱伏在裡面,比沉脈還要更深一層,需要重按到骨頭才能摸到。
伏脈通常出現在霍亂、頻繁嘔吐,腹痛多因宿食停滯,或是體內有水飲、老痰和積聚等情況,治療應該用散寒、溫里的方法,不宜延誤。
兩手的寸脈都出現伏脈,表示食物鬱積在胸中,想吐卻吐不出來;關脈出現伏脈表示腹痛難忍;關後出現伏脈表示疝氣疼痛。
外感疾病時想吐表示陽氣即將恢復,但如果是寒邪逆流引起的腹痛,則屬於陰性病。
疾脈
疾脈屬於陽性,脈象急促而快速,每分鐘跳動七八次,脈搏流動很快。
疾脈表示陽氣過盛,陰氣耗竭,脈象紊亂,表示魂魄即將分離。脈搏逐漸加快,表示體內火氣旺盛,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會死亡。
怪脈
- 雀啄脈:脈搏連續跳動四五次,然後停止一下,再繼續跳動,像鳥雀啄食一樣。
- 屋漏脈:脈搏間隔很久才跳動一次,像屋簷滴水一樣。
- 彈石脈:脈搏從骨頭間快速跳動,像彈射石頭一樣。
- 解索脈:脈象散亂無力,像繩索鬆開一樣。
- 魚翔脈:脈象浮動時而沉下,像魚在水中游動,時而出現時而消失。
- 鍛遊脈:脈象平靜時,忽然有力地跳動一下。
如果醫者看到六種脈象之一,一定要小心,不要隨便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