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三·樂集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樂集 (3)

1. 內經要語

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脾主肌肉,為臟之本,肉脫則脾絕,脈雖調無益也。〕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應大反小,應小反大也。〕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精明見於目,五色顯於面,皆五氣之精華,言氣而血在其中也。〕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黑欲如重漆,不欲如地蒼。〔地之蒼黑色。

五色之欲者,皆取其潤,五色之不欲者,皆惡其枯槁也。〕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此皆五色精微之象,凶兆既見,壽不遠矣。〕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能合色脈,可以萬全。色青者其脈弦,赤者其脈鉤,黃者其脈代,白者其脈毛,黑者其脈石。〔色脈相應者順。〕見其色而不得其脈,〔色脈相悖者逆。

〕反得其相勝之脈則生矣,〔色脈相剋者凶。〕得其相生之脈,則病已矣。〔色脈相生者吉。〕面青目赤,面青目黑,面赤目青,面赤目白,面黑目白,皆死。〔色中無黃,胃氣已絕,〕赤色出兩顴,〔兩顴亦為肺部。〕大如母指者,〔成塊成條,聚而不散也。〕病雖小愈,必卒死。

黑色出於庭,〔天庭,處於至高,黑干之,是腎絕也。〕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白話文:

如果身體肌肉都已經消瘦脫落,即使脈象看起來正常,也還是會死亡。(因為脾臟主管肌肉,是臟腑的根本,肌肉消瘦代表脾臟功能衰竭,就算脈象正常也沒用了。)如果身體上、中、下三部的脈象都失去常態,就會死亡。(這是指脈象出現過大或過小的反常情況。)

臉上的精氣神和五種顏色,是身體精華的顯現。(精氣神表現在眼睛,五種顏色表現在臉色,都是五臟之精華的表現,雖然說的是氣,但其中也包含血的狀態。)青色要像蒼璧的光澤,不要像藍色;紅色要像用白布包裹著朱砂,不要像紅土;黃色要像絲綢包裹著雄黃,不要像黃色的泥土;白色要像鵝毛的顏色,不要像鹽巴;黑色要像黑漆一樣,不要像地表的青黑色。(這裏的地蒼指的是地面的青黑色。)

五種顏色的理想狀態,都要呈現潤澤,不理想的狀態,都是呈現枯槁。如果臉上呈現出五種顏色極致的精微狀態,壽命就不會長久了。(這些都是臉上出現五種顏色精微的徵兆,凶兆既然出現,壽命就不遠了。)

有精神氣的人會昌盛,失去精神氣的人會死亡。如果能夠將臉色和脈象結合起來判斷,就能夠做到萬無一失。臉色青的人,脈象會呈現弦脈;臉色紅的人,脈象會呈現鉤脈;臉色黃的人,脈象會呈現代脈;臉色白的人,脈象會呈現毛脈;臉色黑的人,脈象會呈現石脈。(臉色和脈象相應是順應自然的表現。)如果只看到臉色,卻摸不到相應的脈象,(臉色和脈象不一致是反常的表現。)如果反而摸到與臉色相剋的脈象,就會死亡,(臉色與脈象相剋是凶象。)如果摸到與臉色相生的脈象,疾病就可以痊癒。(臉色與脈象相生是吉象。)

臉色青卻眼睛發紅、臉色青卻眼睛發黑、臉色紅卻眼睛發青、臉色紅卻眼睛發白、臉色黑卻眼睛發白,這些都會死亡。(因為臉色中沒有黃色,代表胃氣已經衰竭。)如果紅色出現在兩頰顴骨,(兩頰顴骨也屬於肺部。)而且大小像拇指,(成塊成條,聚集不散。)即使病況稍微好轉,最後也一定會突然死亡。

如果黑色出現在額頭,(額頭是最高的部位,如果出現黑色,是腎氣衰竭。)而且大小像拇指,即使沒有生病,也一定會突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