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三·樂集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樂集 (1)

1. 卷三·樂集

2. 內經要語

肺朝百脈,〔難經曰:寸口者,脈之大會。肺居至高,臟腑各經之氣,無不上熏故也。〕氣口寸成,以決死生。〔氣口、即寸口,六部皆統於肺脈。〕尺外以候腎,〔尺脈前半部也。背為陽,腎附於背也。〕尺裡以候腹。〔尺脈後半部也。腹為陰,小腸、膀胱在腹也。余仿此。

〕中附上,〔言附尺之上而居乎中者,即關脈也,掌後高骨之分。〕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舉鬲而言,則中焦之鬲膜、膽腑在其中矣。〕右外以候腎,內以候脾。上附上,〔言上而又上,即寸脈也。〕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鬲膜之上皆是,即寸主上焦,關主中焦,尺主下焦之義。

〕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脈訣云:包絡與心,左寸之應;惟膽與肝,左關所認;膀胱小腸腎,左尺為定;胸中及肺,右寸昭彰;胃與脾,屬在右關,大腸並腎,右尺班班。〕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一呼一吸為一息,四至為平和,而五至亦為平脈者,人之氣息,時長時短,凡鼓三息,必有一息之長,鼓五息,又有一息之長,名為太息,如歲一閏,五歲再三象歷閏也。〕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

〔一息三至為遲、遲則為寒,二至轉寒,而陽氣衰少可知。〕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一息六至為數。躁者,急病也。尺熱,言尺後近臂有熱,則必通身皆熱,脈數躁而身發熱,故知病溫;數滑而身不熱,當病內風,以外風身必熱也。〕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脈絕不至曰死,〔榮衛已絕也。

〕乍疏乍數曰死。〔氣血潰亂也。〕持脈有道,虛靜為保。〔言貴虛其心,靜其志,保不失也。〕切脈動靜,〔脈診也。〕而視精明,〔視目之精明,神診也。〕察五色,〔色診也。〕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證診也。〕形之盛衰,〔形診也。〕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

〔以此數者、與脈參伍推求,則陰陽表裡虛實寒熱,自無遁狀。可以決生死之分。不齊之謂參,剖其異而分之也。相類之謂伍,比其同而合之也。〕診病不問其始,〔是不求其本也。〕憂患飲食之失節,〔內因也。〕起居之過度,〔外因也。〕或繫於毒,〔不內外因也。〕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為粗所窮。

一日一夜五十營,以榮五臟之精,不應數者,名曰狂生。〔營者運也,經脈運行於身,晝夜凡五十周,以運五臟之精。其有太過不及,則不應此數矣。狂者妄也,猶言幸而生也。〕所謂五十營者,五臟皆受氣,持其寸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臟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臟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臟無氣;十動一代者,四臟無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予之短期,要在終始。

白話文:

肺主導全身經脈的氣血運行,如同《難經》所說:「寸口是脈搏匯聚之處。」肺的位置最高,所以臟腑各經的氣都會向上走。寸口脈可以判斷人的生死,因為寸口脈是各經脈的總樞紐,都歸肺脈管轄。尺脈的外側可以反映腎的情況,因為腎在背部,屬陽;尺脈的內側可以反映腹部的情況,因為腹部屬陰,小腸、膀胱等臟腑在腹部。其他部位的脈象可以依此類推。

在尺脈的上方中間,也就是關脈的位置,可以反映掌後高骨的狀況。左手關脈的外側可以反映肝,內側可以反映膈膜;因為膈膜包含了中焦的膈膜、膽腑等。右手關脈的外側可以反映腎,內側可以反映脾。在關脈的上方,也就是寸脈的位置,右手寸脈的外側可以反映肺,內側可以反映胸腔的情況;這也說明了寸脈主上焦,關脈主中焦,尺脈主下焦的道理。

左手寸脈的外側可以反映心,內側可以反映膻中(胸部)。《脈訣》說:「包絡和心臟,在左寸脈反應;只有膽和肝,在左關脈顯現;膀胱、小腸、腎,左尺脈可判;胸中和肺,右寸脈明顯;胃和脾,在右關脈中;大腸和腎,在右尺脈中。」人呼吸一次,脈搏跳動兩次;呼吸定息,脈搏跳動五次,偶爾出現長一點的呼吸,這稱為正常人。呼吸一次,脈搏跳動一次,說明氣不足。

呼吸一次,脈搏跳動三次,屬於遲緩,代表體內寒冷;跳動兩次就更寒了,說明陽氣衰弱。呼吸一次,脈搏跳動三次,而且跳動急促,如果尺脈發熱,說明有溫病;如果尺脈不熱,脈象滑,說明得了風病。呼吸一次,脈搏跳動四次以上,或脈搏完全感覺不到,都說明病情危急。脈象忽快忽慢,也說明病情危急。診脈的要點是保持內心虛靜,才能判斷準確。通過診脈,觀察眼神的明亮程度,觀察面部的氣色,判斷五臟的盈虧、六腑的強弱,觀察身體的盛衰,綜合這些因素,就能判斷人的生死。

診病如果沒有先了解發病的原因,比如飲食失節、生活起居不正常、或中毒等,就直接把脈,是很難準確判斷病情的。如果隨便下診斷,就是庸醫。人體氣血一天一夜運行五十個循環,滋養五臟的精氣。如果氣血運行次數不符合這個規律,說明氣血運行出現異常。所謂五十營,是指五臟都受到氣的滋養,通過把脈,數脈搏跳動的次數。脈搏跳動五十次,沒有停頓,說明五臟功能正常;跳動四十次停頓一次,說明一個臟器氣血不足;跳動三十次停頓一次,說明兩個臟器氣血不足;跳動二十次停頓一次,說明三個臟器氣血不足;跳動十次停頓一次,說明四個臟器氣血不足;跳動不到十次就停頓一次,說明五個臟器氣血都不足。可以預判病人的存活時間,關鍵在於從始至終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