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二·禮集 (20)

回本書目錄

卷二·禮集 (20)

1. 人部

人中白主用相同,〔一人鼻衄僅存喘息,服之即止。〕兼治口舌諸瘡。

陽虛無火,食不消,腸不實者,忌之。

金汁,〔即人中黃,苦寒入胃經。一法用甕埋土中,棕皮綿紙札口,上鋪黃土,糞汁澆土上,濾入甕內,盆覆蓋泥,一年取出,清如泉水,全無穢氣,年久彌佳,丹溪用甘草末,入竹筒內,木塞口,冬浸糞坑內,立春取出,懸風中陰乾,破竹取甘草曬乾用。〕治熱病狂渴,清痘瘡血熱,解百毒有效,〔中蕈毒、蟲毒、藥箭毒最妙。〕封疔腫殊良,〔刮破熱糞封之,干即易,一日疔根爛也。〕

非陽明實熱勿用。

婦人月水,〔鹹平,邪術家謂之紅鉛,不可信用。〕女勞復病必用,〔熱病新瘥,交接復發,身熱煩躁,少腹陰囊牽引而痛。以餘熱未除,陰精復損之故,此能補陰除熱,故主之。俗所謂來處來,去處去也。〕女勞色疸亦投。〔取其以類相從,以同氣相感。〕

月經衣,〔燒為末用。〕主用相同,兼敷男子陰瘡潰爛。

汙穢之物,合藥及出痘,俱宜避忌。

白話文:

[人部]

人中白的主要功效和人尿相同,曾有一個人鼻子流血不止,只剩喘息,服用後立刻止血。它也能治療口舌上的各種瘡瘍。

如果體質陽虛,沒有虛火,消化不良,腸胃虛弱的人,忌用。

金汁,也就是人中黃,味苦性寒,主要作用於胃經。一種做法是用甕埋在土裡,用棕櫚皮和棉紙封住甕口,上面鋪黃土,再將糞汁澆在土上,滲入甕內,用盆蓋住再封泥,一年後取出,液體清澈如泉水,沒有任何穢氣,存放越久效果越好。另一種做法是,丹溪先生將甘草末放入竹筒內,用木塞封口,冬天浸泡在糞坑裡,立春取出,懸掛在通風處陰乾,破開竹筒取出甘草曬乾使用。金汁可以治療熱病引起的狂渴,清除痘瘡的血熱,解各種毒素非常有效,對於蕈毒、蟲毒、藥箭毒的效果最好。用來封敷疔瘡腫痛效果特別好,將患處刮破後用熱糞封住,乾燥後更換,一天就可以讓疔瘡的根爛掉。

不是陽明經實熱證的病人不要使用。

婦人的月經,味鹹性平,一些邪術之士稱之為紅鉛,不可相信。月經血對於婦人因勞累過度導致的疾病非常有效,特別是熱病剛好後,行房事導致舊病復發,出現發熱煩躁,少腹和陰囊牽引疼痛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餘熱未清,陰精再次受損的緣故。月經血能夠滋補陰液,清除虛熱,所以可以治療此類疾病,這就是俗話說的「從哪裡來,回到哪裡去」的道理。對於婦女因勞累導致的黃疸病也有療效,這是因為它們屬性相同,能產生同氣相感的共鳴。

沾染月經的衣物,燒成灰末使用,主要功效和月經血相同,也可以外敷於男子陰部潰爛的瘡瘍。

這些污穢的物質,在配藥或治療出痘時,都應該避開忌用。

2. 獸部

龍骨,〔甘澀平,入心、肝、腎三經。忌鐵器。火煅水飛,酒煮曬乾。一法用黑豆拌蒸,否則著人腸胃,晚年作熱也。〕澀精止遺滑,固腸止泄瀉。崩淋帶下皆宜,腸風遺尿並簡。脫肛與汗不止,撲之均效;鼻衄及耳中血,吹入盡良。〔皆取其澀以固脫也。〕非久病虛脫者,切勿輕用。

虎骨,〔辛溫,槌碎去髓,酥塗炙黃,或酒或醋隨宜。〕壯筋骨而治腳膝痿弱,步履不能;〔強悍皆在於脛,雖死而脛尤屹立不僕,取以類相從,借其氣有餘以補不足也。〕搜毒風而療手足攣急,歷節走痛。〔虎金也,風木也,木受金制,故風從虎,而其骨能入骨,追風定痛。其骨通可用,視病在某處,即用某處之骨。〕能止驚悸。

凡血不足以養筋骨痛者,宜少用。

虎肚,〔連滓穢煅存性。〕主反胃吐食。

虎睛,〔羊血浸一宿,焙乾搗粉用,須自獲者真。〕能鎮心安神。癲狂驚悸,皆用。又明目去翳障。〕

鹿角膠,〔甘鹹溫,入腎、肝二經。寸截水浸七日,令軟,火煮七日,漸漸添水,取汁熬膏用,搗霜用,一法浸軟,刮去粗皮,銼屑置薄瓶內,牛乳浸一日,乳耗再加,油紙封口,用大麥水浸一日,鋪鍋底,安瓶,四圍以麥填滿,入水煮一沸後,水耗漸加,待屑軟如面,取出焙研成霜用。〕益氣滿血,生精填髓,強筋骨,壯陽道。〔氣屬陽,其性補陽,故能益氣。鹿與糜性俱極淫,一牡常御百牝,腎氣有餘,足於精者也,故皆能補腎益精壯陽。鹿則專補命門真陽,故治陽虛陰痿精寒之神藥。〕除腰脊軟痛,去肢體痠疼。補血生精填髓之功。〕經水後期須簡,〔後期多屬血虛。〕崩中不止宜投。〔崩中屬氣血兩虛,有熱須兼甘寒清熱酸斂藥同用。〕

鹿茸,〔形如茄子,色如瑪瑙紅玉者良。烙去毛,酥炙,中有小蟲,切不可鼻嗅。〕功力稍佳鹿角,〔角初生嫩者為茸,稟壯健之性,故能峻補腎家真陽之氣。〕兼治齒牙動搖。〔屬腎虛有熱,宜地、冬、黃柏、五味為君,沙蒺藜、鹿茸為臣,龍齒牡蠣為佐,糜茸更宜。糜鹿二角,自生至堅,未及兩月,大者至二十餘斤,生長最速,此骨之至強者,故能健骨生齒,而搖動可固也。〕

鹿生角逐惡血,消腫毒。〔醋磨塗之。〕

鹿腎補腎氣,強陽事。

鹿肉益脾胃,通血脈。

鹿精乃填精聖藥。

鹿血為益血神丹。

鹿髓補陰強陽,潤燥澤肌。

鹿山獸,屬陽。夏至解角,陰生陽退之象也。糜澤獸,屬陰,冬至解角,陽生陰退之象也。故鹿之茸角補陽,右腎精氣不足者宜之;麋之茸角補陰,左腎真陰不足者宜之。時珍言:麋角益腎滋陰養血,治陰虛勞損,筋骨腰膝痠疼,一切血液衰少為病。主用相懸,不可不辨明而用之。

白話文:

龍骨,味甘澀性平,歸心、肝、腎三經。忌用鐵器處理。需經火燒後再用水飛過,並用酒煮後曬乾。另一種方法是用黑豆拌蒸,否則容易對腸胃造成負擔,晚年可能產生燥熱症狀。龍骨有收澀精液,止住遺精滑精的作用,能固腸止瀉。可用於治療崩漏、白帶過多等症狀,也適用於腸風、遺尿等疾病。對脫肛和汗流不止的情況,撲灑龍骨粉末都有效果。對鼻出血和耳朵出血,吹入龍骨粉末也很有幫助。(這些都是利用它澀性來固定脫出的部位。)但並非久病虛脫的人,不要輕易使用。

虎骨,味辛性溫,需槌碎取出骨髓,再用酥油塗抹炙烤至黃色,或者用酒或醋浸泡,視情況而定。能強壯筋骨,治療腳膝痿軟無力、無法正常行走的情況。(虎的強悍主要體現在脛骨,即使死亡脛骨依然屹立不倒,取其相似之處,借其有餘的氣來補充人體的不足。)能搜刮毒風,治療手足拘攣、關節疼痛等疾病。(虎屬金,風屬木,木受金剋制,所以風會跟隨虎,而虎骨能入骨,追風定痛。虎全身的骨頭都可以使用,根據病症發生部位,選用相對應部位的虎骨。)也能止住驚悸。凡是血虛不足,導致筋骨疼痛的,應少量使用虎骨。

虎肚,連同肚內的污穢一起燒成灰存性使用,主要治療反胃嘔吐。

虎睛,用羊血浸泡一夜,烘乾搗成粉末使用,必須是自己捕獲的虎的眼睛才有效。能鎮定心神,治療癲狂、驚悸等症狀。還能明目,去除眼部的翳障。

鹿角膠,味甘鹹性溫,歸腎、肝二經。將鹿角切成小段,用水浸泡七天使其軟化,然後用火煮七天,逐漸加水,取其汁熬製成膏狀使用,也可搗成粉末使用。另一種方法是將鹿角浸泡軟化,刮去粗皮,銼成細屑放入薄瓶中,用牛奶浸泡一天,牛奶耗盡再加,用油紙封口,再用大麥水浸泡一天,鋪在鍋底,將瓶子放入,周圍用麥填滿,加水煮沸,等水耗盡逐漸加水,等鹿角屑軟得像麵粉一樣時,取出烘乾研磨成粉末使用。能補益氣血,生精填髓,強壯筋骨,增強性功能。(氣屬於陽,鹿角膠的性質是補陽,所以能益氣。鹿和麋的性慾都很強,一隻公鹿通常與許多母鹿交配,腎氣有餘,精液充足,所以都能補腎益精壯陽。鹿主要補命門真陽,是治療陽虛、陽痿、精寒的神藥。)能去除腰背軟弱疼痛,消除肢體酸痛。有補血生精填髓的功效。經期延後的人慎用(因為經期延後多屬於血虛)。若有崩漏不止的情況則可以使用(崩漏屬於氣血兩虛,如果有熱,應同時使用甘寒清熱和酸收斂的藥物)。

鹿茸,形狀像茄子,顏色像瑪瑙紅玉的為上品。將鹿茸上的毛燒掉,用酥油炙烤,裡面如果有小蟲,切不可用鼻子聞。其功效比鹿角更佳。(鹿角初生的嫩角為鹿茸,稟賦健壯的性質,所以能峻補腎的真陽之氣。)兼能治療牙齒鬆動。(屬於腎虛有熱,宜用熟地、麥冬、黃柏、五味子為主藥,沙蒺藜、鹿茸為輔藥,龍齒、牡蠣為佐藥,麋茸更佳。麋鹿二角的生長過程,從初生到堅硬,不到兩個月,大者重達二十多斤,生長速度最快,這是骨骼中最堅硬的,所以能健骨生齒,使鬆動的牙齒穩固。)

鹿角能逐惡血,消除腫毒。(可用醋磨汁塗抹。)

鹿腎能補腎氣,增強性功能。

鹿肉能益脾胃,疏通血脈。

鹿精是填補精髓的聖藥。

鹿血是補益血液的神丹。

鹿髓能補陰強陽,滋潤乾燥的皮膚。

鹿是山獸,屬於陽。在夏至時脫角,是陰生陽退的現象。麋是澤獸,屬於陰。在冬至時脫角,是陽生陰退的現象。所以鹿的茸角補陽,適合右腎精氣不足的人;麋的茸角補陰,適合左腎真陰不足的人。李時珍說:麋角能益腎滋陰養血,治療陰虛勞損、筋骨腰膝酸痛,一切血液衰少引起的疾病。鹿和麋的用處不同,必須辨別清楚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