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二·禮集 (16)
卷二·禮集 (16)
1. 金石部
內無大熱者勿用,誤用則令人腸滑不食,寒胃故也。若頭疼身熱,而不渴飲者,是未傳陽明,勿用。暑氣兼濕作瀉,脾胃弱甚者勿用。失血家及產後血虛發熱煩渴,症象白虎者大忌。
滑石,〔甘淡寒,入心、胃、膀胱、大、小腸五經。研細。用牡丹皮煎汁煮過曬乾。〕利小便,〔時珍云:滑能利諸竅,不獨小便也。上能利毛腠之竅,下能利精溺之竅,丹溪偏主石淋為要藥。〕行積滯,〔性沉重而滑利,故能通壅滯,下垢膩,用質之藥也。〕中暑須用,〔甘可和胃氣,寒能消暑熱。〕痢疾宜求。〔消暑除熱利水祛濕行積逐瘀之功。〕
陰虛內熱小便不利者忌用。
磁石,〔辛寒微溫,入腎、肝二經。火煅,醋淬,水飛,不能吸鐵者勿用。〕補男子腎虛,〔色黑入腎益精,故治腎家諸病,而聰耳明目,陽事不起,浸酒飲之,腰中不利,加而用之。〕治小兒驚癇,〔驚癇,因心氣怯,痰熱盛。重可去怯,咸能潤下軟堅,故用之。〕耳聾而可反其聰,〔鎮墜下吸,俾腎氣不上逆,宜同補腎藥用之。又真吸鐵石入病耳內,鐵砂末絹包入不病耳內,自然通透。〕目昏而能復其明。〔磁朱丸中用以鎮養真精,使神水不外移。〕性稟沖和,無猛悍之氣。
代赭石,〔甘苦寒,入心、肝二經。煅赤以醋淬三次,研細水飛。〕止反胃,治呃逆,哮病能除,疝氣可理。〔俱調末服,皆取其重而下墜,能鎮逆氣也。〕起男子陰痿,〔壯火食氣,火氣太盛,則陰反痿,苦寒能泄有餘之火故也。〕小兒驚癇。〔癇症發則竄視搐搦,吐舌嚼唇,其聲如畜,固驚駭所致。此藥鎮墜入肝與心包二經,故主之。〕
虛寒者勿用,陽虛陰痿者,驚癇因風邪者,均忌之。下墜墮胎,孕婦亦忌。
青礞石,〔鹹平,入肝經。同火硝等分,煅如金色,研細水飛。〕化頑痰癖結,行食積停留。〔咸主軟堅,重主墜下。湯氏治小兒痰涎,壅塞咽喉,命在須臾,薄荷汁入生蜜調服五分或一錢,墜下風痰,為治驚利痰之聖藥。〕
稟剛猛之性,有攻擊之能,脾胃虛弱者忌之。
海浮石,〔鹹平,入腎經。〕能化積塊老痰,可消癭瘤結核。〔咸能軟堅故也。〕水沫結成,體輕虛而性潤下,故有清金降火之功。
多服損人氣血。
芒硝,〔鹹大寒,入胃、大腸二經。〕除邪熱,〔熱淫於內,治以鹹寒。〕通二便,〔鹹味下泄為陰。〕破堅積而蕩宿垢,逐瘀血而攻結痰。〔咸能軟堅,咸能走血,咸能潤下故也。〕
法制玄明粉,〔用芒硝以蘿蔔切片,河水同煮,絹濾入盆,露一夜。每斤用甘草一兩同煎,濾淨再露。取硝疊實罐中,鹽泥厚塗,不蓋口,置爐中,俟沸定,以瓦一片蓋口,泥封固,再煅,待冷取出,隔紙攤地上,盆復三日,出火毒研末、每斤入生熟甘草末各一兩,和勻瓶收用。〕主用相同,功力稍緩,能退膈熱,可除煩躁。
白話文:
[金石部]
體內沒有明顯熱象的人不要使用,誤用會導致腸道滑利、消化不良,這是因為藥性寒涼的緣故。如果頭痛身熱,卻不口渴想喝水,這是疾病還沒傳入陽明經,不要使用。暑氣夾雜濕氣導致腹瀉,以及脾胃特別虛弱的人不要使用。失血過多的人和產後血虛發熱、煩躁口渴,症狀像白虎湯證的人,絕對禁用。
滑石,味甘淡性寒,歸心、胃、膀胱、大腸、小腸五經。要研磨成細末。用牡丹皮煎的汁液煮過後曬乾。能夠利小便,(李時珍說:滑石能疏通各種孔竅,不只是小便。向上能疏通毛孔,向下能疏通精溺的孔竅,朱丹溪認為滑石是治療石淋的重要藥物)。能推動積滯,(因為滑石性沉重又滑利,所以能疏通阻塞,排除污垢,是藥物質地重的藥)。中暑時必須使用,(味甘可以調和胃氣,性寒可以消除暑熱)。痢疾也適合使用。(具有消暑除熱、利水祛濕、推動積滯、驅逐瘀血的功效。)
陰虛內熱、小便不暢的人忌用。
磁石,味辛性寒微溫,歸腎、肝二經。要經過火煅燒、用醋淬過、再水飛處理,不能吸鐵的就不要用。能夠補益男子腎虛,(因為顏色黑入腎經,能補益精氣,所以能治療腎臟疾病,而且能使耳朵聰明、眼睛明亮,對男性陽痿不舉,可以用酒浸泡後飲用,如果腰部不舒服,可以加磁石使用)。能治療小兒驚癇,(驚癇是因為心氣虛弱,痰熱旺盛。磁石沉重可以去除虛怯,味鹹能潤下軟堅,所以能用來治療驚癇)。能使耳聾恢復聽力,(磁石有鎮墜下吸的作用,使腎氣不向上逆亂,宜與補腎藥一同使用。另外,將真能吸鐵的磁石放入病耳內,將鐵砂末用絹布包好放入不病的一側耳內,自然就能使耳朵通暢)。能使眼花昏暗恢復光明。(磁朱丸中用磁石來鎮養真精,使神水不外泄。)藥性平和,沒有猛烈霸道的氣勢。
代赭石,味甘苦性寒,歸心、肝二經。要燒紅後用醋淬三次,研磨成細末,再用水飛處理。能止反胃、治療呃逆、能消除哮喘病、能調理疝氣。(都研末服用,都是取其沉重向下墜落的特性,能夠鎮壓逆亂的氣。)能治療男子陽痿,(壯火消耗氣,如果火氣太旺盛,就會導致陽痿,苦寒能發洩過盛的火氣)。能治療小兒驚癇。(驚癇發作時會斜眼看東西、抽搐、吐舌頭、咬嘴唇,發出的聲音像牲畜,是因為受到驚嚇所致。代赭石有鎮墜作用,入肝經和心包經,所以能治療驚癇)。
虛寒體質的人不要用,陽虛導致陽痿的人,以及驚癇是由風邪引起的都忌用。具有下墜的作用,容易導致墮胎,所以孕婦也要忌用。
青礞石,味鹹性平,歸肝經。要和火硝等分,燒到呈現金色,研磨成細末再水飛處理。能化解頑固的痰積、能消除食物積滯。(味鹹能軟堅,性重能使之向下墜落。湯氏用它來治療小兒痰涎,阻塞咽喉,情況危急,用薄荷汁調入少量蜂蜜服用五分或一錢,墜下風痰,是治療驚風和化痰的聖藥。)
藥性剛猛,具有攻擊的作用,脾胃虛弱的人忌用。
海浮石,味鹹性平,歸腎經。能化解積聚的舊痰,可以消除癭瘤和結核。(因為味鹹能軟堅)。是水中的泡沫凝結而成,體輕虛而性潤下,所以具有清金降火的功效。
服用過多會損傷人體的氣血。
芒硝,味鹹性大寒,歸胃、大腸二經。能清除邪熱,(熱邪在體內,可以用鹹寒的藥物治療)。能疏通大小便,(鹹味有向下疏泄的作用,屬於陰性)。能破除堅硬的積滯、清除腸道內的宿垢,能驅逐瘀血、攻散結聚的痰液。(因為味鹹能軟堅,鹹能走血,鹹能潤下。)
將芒硝製成玄明粉,(用芒硝和蘿蔔片一起煮,用河水同煮,用絹布過濾後倒入盆中,露天放置一夜。每斤芒硝用甘草一兩一同煎煮,過濾乾淨後再露天放置。將硝疊實放入罐中,用鹽泥厚厚地塗抹密封,不蓋罐口,放入爐中,等到沸騰穩定後,用瓦片蓋住罐口,用泥密封固定,再煅燒,待冷卻後取出,隔紙攤在地上,用盆倒扣三天,去除火毒後研成末,每斤加入生、熟甘草末各一兩,混合均勻後裝瓶保存。)主要功效與芒硝相同,但藥力稍緩,能退去膈部的熱,能消除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