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十·御集 (3)
卷十·御集 (3)
1. 舉例
一,一童子稟賦素弱,患脾虛症,飲食絕不沾唇,父母強之,終日不滿稀粥半盞,形體倍削,仲淳以人參為君、茯苓、山藥、蓮肉、扁豆、白芍、橘紅為佐,蜜丸磨服。更定一加味集靈膏,相間服之,百日後飲食頓加,半年肌體豐滿。世人徒知香燥溫補,為治脾虛之法,而不知甘寒滋潤益陰之有益於脾也。治病全在活法,不宜拘滯。
二,一人飲食少思,吐痰口乾,日服二陳、枳實、黃連之類,脾胃受傷。立齋曰:脾胃之症,實則枳實、黃連瀉之,虛則白朮、陳皮補之。遂以二味等分為丸常服。由是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天生體質虛弱,患了脾虛症,什麼東西都吃不下,父母強迫他吃,他整天也吃不下半碗稀粥,身體越來越瘦弱。仲淳用人參為主藥,茯苓、山藥、蓮肉、扁豆、白芍、橘紅為輔藥,做成蜜丸給他服用。晚上再加味服用集靈膏,交替服用,一百天後孩子食慾大增,半年後身體變得豐滿。世人只知道燥熱溫補的方法可以治療脾虛,卻不知道甘寒滋潤、益陰的方法對脾也有益處。治病的關鍵在於靈活運用,不應該拘泥於固定的方法。
有個人吃飯少、思慮過度,吐痰口乾,每天服用二陳湯、枳實、黃連等藥物,結果脾胃受傷。立齋說:脾胃病,實證用枳實、黃連瀉火,虛證用白朮、陳皮補脾。於是就用白朮、陳皮等量做成丸藥,經常服用。從此,他吃飯不傷脾胃,過了飯點也不感到飢餓。
三,一人食少難化,日服枳朮丸,體瘦發熱。立齋診其脈浮大,按之如無,此火衰不能生土,故脾不健運。用八味丸一月而飲食進,三月而形體充。
四,一婦年三十餘,忽不進飲食,日飲清茶三、五碗,並水果少許,三年餘矣,經行每次過期而少。立齋以為此脾氣鬱結,用歸脾湯,少加吳茱萸,不數劑而飲食如常。若有人脾腎虛寒而不飲食者,當用四神丸治之。
五,一婦年逾二十,不進飲食二年矣。日飲清茶果品之類,面部微黃浮腫,形體如常,仍能步履,但體倦怠。立齋用六君子加木香、吳茱萸,下痰積甚多,飲食頓進,形體始瘦,臥床月餘,仍服六君子之類而安。
白話文:
第三,有一人食慾不佳,食物難以消化,每天服用枳朮丸,身體消瘦且發熱。我診斷了他的脈象,發現脈搏浮大,按壓下去卻如同沒有,這是因為火衰不能生土,導致脾胃功能不健。我便用八味丸治療,一個月後他的食慾便恢復正常,三個月後身體也恢復了飽滿。
第四,有一位婦女,年紀三十多歲,突然不願意進食,每天只喝三到五碗清茶,還吃一些水果,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三年多了,而且每次月經都延遲,量也減少。我診斷認為這是脾氣鬱結,便用歸脾湯治療,並加入少許吳茱萸。幾服藥後,她的食慾就恢復正常了。如果有人脾腎虛寒導致不願意進食,可以用四神丸治療。
第五,有一位婦女,年紀超過二十歲,不願意進食已經兩年了。每天只喝清茶和水果,臉色微微發黃浮腫,雖然身體看起來還算正常,也能走路,但總是感到疲倦。我用六君子湯加入木香和吳茱萸治療,她吐出很多痰積,食慾立刻恢復,身體也開始消瘦,臥床休息了一個多月,繼續服用六君子湯類的藥物,身體狀況才穩定下來。
2. 喛氣、痞滿
喛氣者,因胸中氣鬱,痞結不舒,必得喛出其氣方快。經云: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症日久,便成痞滿。治宜宣化無形之氣為主。雖曰有火有痰,要皆氣順則愈。痞滿者,因肺氣不降,脾氣不運,升降之道乖則心下痞塞而滿悶,與脹滿之病不同。脹滿內脹而外有形,痞滿內覺痞悶,而外無脹急之形,不可專用破氣利下之劑,恐消克元氣,變成鼓脹也。許學士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則實。
故治痞者,當一補一消。
旋覆代赭湯,〔見嗝。〕
原方〔薑、半酌用,甘、棗宜去。〕宜參用沉香降氣散諸藥。
白話文:
打嗝是因為胸中氣鬱,導致氣結不通,必須把氣打出來才會舒服。古書說,濁氣上升就會導致腹脹,這種症狀拖久了就會變成痞滿。治療這種病症要以疏通無形之氣為主。雖然說有火有痰,但只要氣順就能痊癒。痞滿是因肺氣不降,脾氣不運,升降失調導致心下堵塞、悶悶不舒,這跟腹脹不同。腹脹是內脹外顯,有形狀;而痞滿是內覺痞悶,外觀沒有脹急的樣子,不能單用破氣瀉下的藥物,以免損傷元氣,變成鼓脹。許學士說,邪氣聚集的地方,氣虛就會留在那裡,不消散就會變成實證。
所以治療痞滿,要一邊補氣一邊消邪。
旋覆代赭湯可以用來治療打嗝。
原方中的薑、半夏酌情使用,甘草、大棗可以去掉。可以參用沉香降氣散中的藥物。
此方心下痞滿,噫氣不除者,宜加減用之。
沉香降氣散,〔見喘。〕
宜加白芍,梨汁〔麥冬、蘇子、梨汁清之潤之,肺氣自降,苓、芍、沉、砂、橘紅,補之醒之,則脾氣自運。〕
此方心下痞滿,不思飲食者,可加減用之。
枳朮丸,〔見泄瀉。〕
此方心下痞滿者,可隨症加藥用之,一補一消之法也。
白話文:
這個藥方適用於心下痞滿、噫氣不除的患者,可以根據情況加減藥量。 如果患者同時伴有喘息的症狀,可以加入白芍。 梨汁、麥冬、蘇子可以潤肺降氣,而茯苓、白芍、沉香、砂仁、橘紅則可以補脾醒脾,促進脾氣運化。 這個藥方也適用於心下痞滿、不思飲食的患者,同樣可以根據情況加減藥量。 如果患者出現泄瀉的症狀,可以改用枳朮丸。 總之,這個藥方可以根據患者的不同症狀加減藥量,達到補脾消積的效果。
3. 舉例
一人患氣上逆,每飯下一、二口。輒噯氣數十口,食頃三、四作焉。仲淳曰:此氣不歸元,中焦不運也。每劑須人參二錢。不信。服快氣藥,愈甚。越三月,仲淳云:今須參四錢矣,不信。又三月,仲淳云:今須參六錢矣,不信。又逾月,飲食不下,每嘔冷氣如團而出,上下氣不屬,始求仲淳治之。
乃用人參〔六錢。〕佐沉香、砂仁、益智仁〔各一錢。〕以納氣歸元,蘇子、麥冬〔各三錢。〕橘紅〔一錢。〕枇杷葉〔三片。〕蘆根汁〔一杯。〕降上逆之氣,白芍、五味、萸肉〔各二錢。〕斂攝耗散之氣。服首煎不動,服再煎不動,然亦不如他湯藥輒嘔也。服三煎,忽心口下如爆一聲,上則噯氣,下則小遺無算,上下洞然,即索粥頓食三、四碗,不上逆也。服五、六劑,減參二錢,又以前藥十倍為末,山藥糊丸,服半年而病始安。
白話文:
有一個人患了氣上逆的毛病,每次進食只吃一、兩口,就馬上打嗝,一連打好幾十個嗝,每次吃東西過一兩個時辰,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仲淳醫生說:「這是氣機不歸元,中焦運化失調造成的。」每次開藥都要用人參二錢,病人不相信,服用快氣藥反而加重病情。過了一個月,仲淳醫生說:「現在必須用人參四錢了」,病人還是不相信。又過了三個月,仲淳醫生說:「現在必須用人參六錢了」,病人仍然不相信。又過了一個月,病人飲食不進,經常嘔吐冷氣,像團狀物一樣吐出來,上下氣機不協調,才開始找仲淳醫生治療。
仲淳醫生便開了人參六錢,配以沉香、砂仁、益智仁各一錢,用來納氣歸元;蘇子、麥冬各三錢,橘紅一錢,枇杷葉三片,蘆根汁一杯,用來降上逆之氣;白芍、五味子、萸肉各二錢,用來斂攝散失的氣機。服用了第一煎藥效不顯著,服用了第二煎藥效也一樣,不過也沒有像其他藥湯一樣立即嘔吐。服用了第三煎,突然心口下傳來一聲響,像爆裂一樣,上則打嗝,下則大小便失禁,上下氣機都通暢了,病人馬上要求喝粥,一下子吃了三、四碗,也不再上逆了。服用五、六劑藥後,減去人參二錢,再將之前藥方十倍量的藥材研磨成粉末,用山藥糊做成丸藥,服用半年後病症才逐漸痊癒。
4. 吞酸嘈雜
吞酸因胃中濕熱,郁遏肝火所致。蓋濕鬱則熱,熱鬱則酸;以酸為肝木之味,故責之肝火,宜逍遙散加減,合左金丸治之。其有因傷食吞酸,因痰飲吐酸者,以消食消痰為主,亦合左金丸治之。若老弱人,久患吞酸,則津液耗散,漸成嗝症。又有老人胃氣虛弱,口吐酸水不止者,宜補胃氣為主。
嘈雜、俗謂心嘈,火症也,而痰次之。終歲嘈雜者,必夭天年,蓋熯萬物者,莫甚乎火也。若老人嘈雜不止,亦為嗝症之漸。仲淳以吞酸嘈雜,俱責之胃火所致。治宜清熱降火,略兼消導為主。
白話文:
吞酸與嘈雜的中醫解釋
吞酸
吞酸是因為胃中濕熱,鬱遏肝火所致。濕氣鬱結就會產生熱,熱氣鬱結就會產生酸味。由於酸味是肝木的特性,所以歸咎於肝火。治療應以逍遙散加減,配合左金丸。
如果吞酸是因傷食導致,或因痰飲引起,則應以消食消痰為主,也配合左金丸治療。
對於年老體弱,長期患有吞酸的人,會導致津液耗散,逐漸發展成嗝症。
此外,老年人胃氣虛弱,口吐酸水不止,應以補胃氣為主。
嘈雜
嘈雜,俗稱心嘈,是火症,其次是痰症。長期患有嘈雜的人,壽命必定不長,因為火是萬物中最容易燃燒的因素。
年老患有持續不斷的嘈雜,也是嗝症的徵兆。
仲淳認為吞酸和嘈雜都是胃火所致。治療應以清熱降火為主,兼顧消導。
左全丸,〔見脅痛。〕
或合逍遙散加減。如老人胃氣虛弱,口吐酸水不止者,本方合異功散。如因傷食吞酸,合保和湯。如因痰飲吐酸,合二陳,加蒼朮、澤瀉。
此治吞酸之神方也。凡治酸必少加吳茱萸,以為反佐者,因其性而拆之也。
清胃湯,〔自制。〕
石斛,麥冬,蘆根汁〔清胃。〕黃連〔吳茱拌炒。〕連翹〔降火。〕山楂,麥冬,橘紅〔消導。〕加竹葉,熱多加石膏、青黛之屬。口臭口淡〔皆屬胃熱。〕亦用本方去楂、芽、橘紅。
白話文:
左全丸及清胃湯方劑解說:
左全丸
- 主治: 脅肋疼痛。
- 加減:
- 老年人胃氣虛弱,口吐酸水不止,可加異功散。
- 因傷食吞酸者,可加保和湯。
- 因痰飲吐酸者,可加二陳湯,並加蒼朮、澤瀉。
- 功效: 治療吞酸之特效方劑。
- 藥物搭配: 凡治療酸症,皆可少加吳茱萸,作為反佐,利用其藥性來調節藥效。
清胃湯
- 主治: 自製方劑,用於清胃。
- 藥物組成:
- 石斛、麥冬、蘆根汁:清胃。
- 黃連(吳茱萸拌炒):清熱瀉火。
- 連翹:降火。
- 山楂、麥冬、橘紅:消導。
- 加減:
- 熱症加重者,可加石膏、青黛等。
- 口臭口淡: 皆屬胃熱,可用清胃湯去山楂、麥芽、橘紅。
此清胃熱而兼消導之劑,宗仲淳法以治吞酸嘈雜也。劉氏謂嘈雜宜分有餘不足而治之。脾胃虛火嘈雜,得食則止者,宜資生丸。如氣有餘,久郁化火,火鬱生痰,痰因火動而嘈雜者,二陳湯加黃連、山梔。肥人多濕痰者,方施之恰當。
白話文:
這是一款清胃熱、兼具消化的藥方,其宗旨是遵循仲景的淳樸療法,用來治療吞酸嘈雜的症狀。劉氏認為,嘈雜的病因需分虛實而治。
如果脾胃虛弱,有火熱,吃東西後症狀就會減輕,那麼可以使用資生丸。
如果氣機鬱積過久化火,火熱郁結生痰,痰火交織導致嘈雜,那麼可以用二陳湯加黃連、山梔子。
肥胖的人容易有濕痰,這個方子對他們來說非常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