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十·御集 (2)
卷十·御集 (2)
1. 舉例
一,一人面黃唇白腹大,四肢倦怠無力。余投十寶丸,服至半斤痊愈。又治一婦,產後敗血流經,發黃腫脹,口唇淡白,亦投此丸,月餘亦全瘳。
二,一人陪客飲食後,忽口不能語,目不識人,四肢不舉,如中風狀。急令頓飲鹽湯探吐,吐出數碗而醒,後用保和湯加減治之而愈。要知飲食過傷,變為異常卒暴之症,前輩未曾明言。故人多不識。《內經》雖有暴病暴死,皆屬於火之說,然亦有因於食者,不可不審。
三,一婦年六十餘,頭痛作嘔,泄瀉純水,晝夜無度,手足麻冷,甚至面額亦麻,身難轉側。余診其脈則微,按其胃脘則痛,此挾虛傷食之候。用人參〔七分。〕益氣,白芍〔酒炒,一錢。〕圓肉〔六枚。〕養血,木香〔五分。〕砂仁〔一錢。〕和中化食。一劑諸症俱退,神氣遂爽。
白話文:
一、有一個人面色發黃,嘴唇蒼白,腹部腫大,四肢疲倦無力。我給他服用十寶丸,吃了一半就痊癒了。又治療一位產婦,產後血崩,身體發黃腫脹,嘴唇淡白,也服用此丸,一個月後也完全康復。
二、有一個人陪客人吃飯後,突然說不出話,認不出人,四肢癱瘓,像是中風的樣子。我急忙叫他喝鹽水催吐,吐出幾碗後清醒過來,之後再用保和湯加減治療,就痊癒了。要知道,飲食過度就會導致突發的奇怪病症,前輩們從未明說過。所以很多人都不了解。雖然《內經》提到暴病暴死都是屬於火性的病症,但也有因飲食造成的,不可不仔細辨別。
三、有一位六十多歲的婦女,頭痛嘔吐,拉肚子一直拉水,晝夜不停,手腳麻木冰冷,甚至臉頰也麻木,身體難以翻身。我診脈發現脈象很弱,按壓她的胃脘部則感到疼痛,這是虛寒傷食的徵兆。我用人參補氣,白芍養血,圓肉養血,木香和砂仁和胃化食。一劑藥下去,所有的症狀都消失了,精神也變得清爽。
復用香砂異功散,加歸、芍、元肉治之痊愈。或謂頭痛倘因風寒,而遽用參、芍,毋乃不宜乎?曰:外感頭痛,必惡風寒,挾虛之人,當用參、蘇。今不惡寒,是因食滿,胃中氣壅逆上之故。要知傷食,亦令頭痛也。按《明醫雜著》云:凡治諸病,須時常察其曾何飲食,有無傷積否?但見胸膈飽悶不安,胃脘按之硬痛等症,即當先調理脾胃,消導飲食,然後用本病藥治之。或於本病藥外,加入消導藥。
若不知審此,則用藥雖對症,而不獲效。蓋人以脾胃為主,胃氣既傷,則不能運化,雖有良藥,難以成功也。
白話文:
如果頭痛是因為飲食不當導致胃氣壅逆,可以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歸、芍、元肉治療,效果很好。有些人可能會說,頭痛如果是因為風寒引起的,就應該用參、芍,現在病人不惡寒,用參、芍是否不妥?其實,外感頭痛確實怕風寒,體虛的人應該用參、蘇。但現在病人不惡寒,是因為吃太多導致胃氣上逆造成的。要知道,傷食也會引起頭痛。根據《明醫雜著》的記載,治療任何疾病都需要觀察病人平時飲食狀況,是否有積食等問題。如果病人出現胸膈飽悶、胃脘按之硬痛等症狀,就應該先調理脾胃,服用消導藥物,然後再用治療本病的藥物。也可以在治療本病的藥物中加入消導藥。如果不知道這些,即使用藥對症,也可能收不到效果。因為人體以脾胃為根本,胃氣受傷,就無法運化食物,即使有良藥,也難以奏效。
2. 不能食
不能食症,昔賢俱責之脾胃虛弱。按東垣云:胃中元氣盛,則多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脾胃俱旺,能食而肥,脾胃俱衰,不能食而瘦。羅謙甫云:脾胃弱而食少,不可克伐,補之自然能食。每見世俗,一遇不能食者,便投楂、芽、枳、樸之屬,甚而用黃連、山梔,以為開胃良方,不知此皆實則瀉之之法,因脾胃間有積滯,有實火,元氣未衰,邪氣方張者設也。
虛而伐之則愈虛,虛而寒之,遏真火生化之源,有不敗其氣而絕其谷乎?且誤以參、術為滯悶之品,畏之如砒鴆,獨不聞經云:虛者補之。又曰:塞因塞用乎?又不聞東垣云:脾胃之氣實,則枳實、黃連瀉之,虛則白朮、陳皮補之乎?故不能食,皆屬脾虛。異功、歸脾、資生之屬,補之不效,當補其母。
白話文:
古人認為無法進食的原因,主要是脾胃虛弱。根據醫家東垣的說法,胃氣旺盛的人,可以吃很多食物卻不傷身,即使過了用餐時間也不會感到飢餓,這是脾胃強健的表現。脾胃虛弱的人則會食慾不振,體重減輕。醫家羅謙甫也指出,脾胃虛弱的人食量少,不可強求,補益脾胃自然就能改善食慾。然而,世俗中遇到食慾不振的人,往往使用山楂、枳實、黃連、山梔等藥物來開胃,殊不知這些都是瀉下之藥,用於脾胃積滯、實火旺盛的情況,而非脾胃虛弱。
對虛弱的脾胃使用瀉下藥,只會更加虛弱,用寒涼藥物更會抑制真火的生化,豈不是會消滅生機,阻礙飲食消化?同時,有些人誤認為人參、白朮等藥物會造成食積,避之唯恐不及,卻不了解醫書中強調虛者需要補益的原則,也不明白「塞因塞用」的道理。東垣也提到,脾胃氣虛時,應該用白朮、陳皮等藥物來補益,而不是用枳實、黃連等藥物來瀉下。所以,食慾不振的根本原因都是脾胃虛弱。如果使用異功散、歸脾湯、資生丸等藥物無法改善,就應該補益脾胃的根本,也就是補益脾臟。
挾痰宜化,挾郁宜開,𪀦木宜安,子金宜顧。夫脾為五臟之母,土為萬物之根,安穀則昌,絕谷則亡,關乎人者,至為切亟,慎毋少忽。
異功散,〔見中風。〕
歸脾湯,資生丸,〔俱見虛勞。〕俱治脾胃虛弱,食少難化。
如挾痰,異功散加半夏。〔若陰虛之痰則忌之。〕如挾郁,歸脾湯或合逍遙散,加沉、砂、鬱金、香附之屬。肝木乘脾,或異功、或歸脾,俱合左金丸。如肺氣虛者,異功倍用人參加黃耆。〔益土之子,使其不食母氣。〕
白話文:
痰濕需要化解,鬱結需要疏通,肝木需要安撫,腎金需要保護。脾臟是五臟之母,土是萬物之根基,飲食調和則身體昌盛,斷絕飲食則生命危亡,脾胃健康至關重要,不可輕忽。異功散主治中風;歸脾湯和資生丸主治虛勞,都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若伴有痰濕,異功散可加半夏,但陰虛痰濕者禁用。若伴有鬱結,可服用歸脾湯或合用逍遙散,並加入沉香、砂仁、鬱金、香附等藥物。肝木克脾,無論是異功散還是歸脾湯,都可以加入左金丸治療。若肺氣虛弱,異功散可加倍使用人參,並加入黃耆,以補益脾土,防止耗損母氣。
此三方,一專補脾胃,一兼養陰血,一兼消導,以助脾家之健運隨症採用加減。
桃麻丸,久服令人能食肥健,填髓固精,潤肌黑髮。
胡桃肉〔益命門,利三焦,命門以體言,為藏精系胞之物;三焦以用言,為出納腐熟之司。桃肉狀類兩腎命門,潤能滋腎燥,熱能助真火,精氣內充,自然能食肥健。〕,黑芝麻〔味甘入脾,能補中益氣,色黑通腎,能補陰填髓。各等分,搗爛,丸如龍眼肉大,空心飢時細嚼數枚,白湯過口,參湯圓湯彌佳。〕
白話文:
這三種藥方,一個專門補益脾胃,一個兼具養陰血的功效,另一個則有助於消化,可以根據身體狀況選擇加減使用。桃麻丸長期服用能增進食慾,使身體強壯,滋補精髓,固腎精,潤澤肌膚,烏黑頭髮。胡桃肉能益腎氣,通三焦,腎氣是身體精華的所在,三焦負責代謝和運化,胡桃肉形狀像兩腎,滋潤能補腎燥,溫熱能助真火,精氣充盈,自然能增進食慾,使身體強壯。黑芝麻味甘入脾,能補中益氣,顏色黑能通腎,能補陰填髓。將胡桃肉、黑芝麻等量搗碎,製成如龍眼肉大小的丸子,空腹飢餓時細嚼數枚,用白湯送服,若加入湯圓湯食用效果更佳。
此溫補脾腎之潤劑也。
八味丸,治命門火衰,不能上蒸脾土,中州不運,以致食少難化,痞痛溏泄。〔譬之釜中水穀,下無火力,其何能熟。〕或下元衰憊,臍腹疼痛,夜多旋溺等症。
六味〔補腎水。〕加附子,肉桂〔益真火,各一兩。〕無附子名七味丸。
此補腎中真火,以生脾土之劑。許學士、嚴用和皆言:不能食者用補脾藥不效,宜作腎中真陽衰弱治之。又按趙氏以不思飲食者,屬胃土受病,用歸脾補心火以生胃土,以能食不化者,屬脾土受病,用八味補相火以生脾土。此皆論虛則補母,而從火衰為治者也。然仲淳又云:胃氣弱則不能納,脾陰虧則不能消。
白話文:
八味丸是溫補脾腎的潤劑,用來治療命門火衰,導致脾土無法上升,中焦運化失調,進而出現食少難化、痞痛溏泄等症狀。就像鍋裡的水穀,底下沒有火,怎麼能煮熟呢?它還可以治療下元虛衰、臍腹疼痛、夜尿頻繁等症狀。六味丸補腎水,再加上附子、肉桂益真火,各一兩,沒有附子的則叫七味丸。
八味丸補腎中真火,以滋養脾土。許學士、嚴用和都認為,不能進食的人服用補脾藥無效,應該從腎中真陽衰弱的角度治療。趙氏也認為,不思飲食是胃土生病,用歸脾湯補心火以滋養胃土,而能吃不消化是脾土生病,用八味丸補相火以滋養脾土。這些都是根據虛則補母,從火衰的角度治療。仲淳也說,胃氣虛弱則不能納食,脾陰虧損則不能消化。
世人陰虛者多,故附、桂不可概投。審果真火衰弱,而見畏寒厥冷,小便清白,大便騖溏,脈沉小遲者;方可用附、桂,否則,以火濟火,病反增劇,不可不慎。
白話文:
現代人陰虛的情況較為常見,因此不能隨便使用附子和肉桂。若確實發現是真火衰弱,並出現畏寒、肢冷、小便清澈、大便溏洩,脈象沈細緩慢的情況時,纔可使用附子和肉桂。否則,如果在本該補火的情況下再用補火藥物,反而會使病情加重,所以這點必須非常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