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六·射集 (14)
卷六·射集 (14)
1. 舉例
一,一人面黃唇白腹大,四肢倦怠無力。余投十寶丸,服至半斤痊愈。又治一婦,產後敗血流經,發黃腫脹,口唇淡白,亦投此丸,月餘亦全瘳。
二,一人陪客飲食後,忽口不能語,目不識人,四肢不舉,如中風狀。急令頓飲鹽湯探吐,吐出數碗而醒,後用保和湯加減治之而愈。要知飲食過傷,變為異常卒暴之症,前輩未曾明言。故人多不識。《內經》雖有暴病暴死,皆屬於火之說,然亦有因於食者,不可不審。
三,一婦年六十餘,頭痛作嘔,泄瀉純水,晝夜無度,手足麻冷,甚至面額亦麻,身難轉側。余診其脈則微,按其胃脘則痛,此挾虛傷食之候。用人參〔七分。〕益氣,白芍〔酒炒,一錢。〕圓肉〔六枚。〕養血,木香〔五分。〕砂仁〔一錢。〕和中化食。一劑諸症俱退,神氣遂爽。
復用香砂異功散,加歸、芍、元肉治之痊愈。或謂頭痛倘因風寒,而遽用參、芍,毋乃不宜乎?曰:外感頭痛,必惡風寒,挾虛之人,當用參、蘇。今不惡寒,是因食滿,胃中氣壅逆上之故。要知傷食,亦令頭痛也。按《明醫雜著》云:凡治諸病,須時常察其曾何飲食,有無傷積否?但見胸膈飽悶不安,胃脘按之硬痛等症,即當先調理脾胃,消導飲食,然後用本病藥治之。或於本病藥外,加入消導藥。
若不知審此,則用藥雖對症,而不獲效。蓋人以脾胃為主,胃氣既傷,則不能運化,雖有良藥,難以成功也。
白話文:
[舉例]
一、有一個人臉色蠟黃,嘴唇蒼白,肚子很大,四肢疲倦無力。我給他服用十寶丸,吃到半斤就好了。我又治療一位婦人,她生產後惡露不止,導致身體發黃腫脹,嘴唇也變得蒼白,同樣給她服用這種藥丸,一個多月後也完全康復。
二、有一個人陪客人吃飯後,突然口不能言,眼睛看不清人,四肢不能動彈,好像中風一樣。我趕緊叫他喝大量鹽水催吐,吐出好幾碗後就清醒了,之後用保和湯加減藥材治療,就痊癒了。要知道飲食過量會導致這種突然發生的異常病症,前人沒有明確說明,所以很多人不了解。《黃帝內經》雖然有說暴病暴死都屬於火氣旺盛,但也有是因為飲食引起的,不可不仔細審察。
三、有一位六十多歲的婦人,頭痛想吐,拉肚子拉的都是水,白天晚上都沒停,手腳麻木冰冷,甚至連臉頰額頭都麻木,身體難以翻身。我診斷她的脈象很微弱,按壓她的胃部又會疼痛,這是身體虛弱又吃壞東西的症狀。我用人參(七分)補氣,白芍(用酒炒過,一錢)和龍眼肉(六枚)養血,木香(五分)和砂仁(一錢)調和脾胃、幫助消化。服用一劑藥後所有症狀都消退,精神也恢復了。
後來又用香砂異功散,加上當歸、白芍、龍眼肉治療就痊癒了。有人說頭痛如果是因為風寒引起的,就直接用人參、白芍,難道不合適嗎?我說: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一定會怕風怕冷,而身體虛弱的人,可以用人參、蘇葉。現在她不怕冷,是因為吃太飽,胃部氣機壅塞向上導致的。要知道吃壞東西,也會引起頭痛。《明醫雜著》說:凡是治療各種疾病,都要時常檢查病人是否吃過什麼東西,有沒有積食?只要看到胸悶不舒服、胃部按下去又硬又痛等症狀,就應該先調理脾胃,幫助消化,然後再用治療本病的藥物。或者在本病的藥物中,加入幫助消化的藥物。
如果不知道仔細觀察這些,即使用的藥是對症的,也難以見效。因為人以脾胃為根本,胃氣一旦受損,就不能運化食物,即使有好的藥物,也很難成功。
2. 不能食
不能食症,昔賢俱責之脾胃虛弱。按東垣云:胃中元氣盛,則多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脾胃俱旺,能食而肥,脾胃俱衰,不能食而瘦。羅謙甫云:脾胃弱而食少,不可克伐,補之自然能食。每見世俗,一遇不能食者,便投楂、芽、枳、樸之屬,甚而用黃連、山梔,以為開胃良方,不知此皆實則瀉之之法,因脾胃間有積滯,有實火,元氣未衰,邪氣方張者設也。
虛而伐之則愈虛,虛而寒之,遏真火生化之源,有不敗其氣而絕其谷乎?且誤以參、術為滯悶之品,畏之如砒鴆,獨不聞經云:虛者補之。又曰:塞因塞用乎?又不聞東垣云:脾胃之氣實,則枳實、黃連瀉之,虛則白朮、陳皮補之乎?故不能食,皆屬脾虛。異功、歸脾、資生之屬,補之不效,當補其母。
挾痰宜化,挾郁宜開,𪀦木宜安,子金宜顧。夫脾為五臟之母,土為萬物之根,安穀則昌,絕谷則亡,關乎人者,至為切亟,慎毋少忽。
異功散,〔見中風。〕
歸脾湯,資生丸,〔俱見虛勞。〕俱治脾胃虛弱,食少難化。
如挾痰,異功散加半夏。〔若陰虛之痰則忌之。〕如挾郁,歸脾湯或合逍遙散,加沉、砂、鬱金、香附之屬。肝木乘脾,或異功、或歸脾,俱合左金丸。如肺氣虛者,異功倍用人參加黃耆。〔益土之子,使其不食母氣。〕
此三方,一專補脾胃,一兼養陰血,一兼消導,以助脾家之健運隨症採用加減。
桃麻丸,久服令人能食肥健,填髓固精,潤肌黑髮。
胡桃肉〔益命門,利三焦,命門以體言,為藏精系胞之物;三焦以用言,為出納腐熟之司。桃肉狀類兩腎命門,潤能滋腎燥,熱能助真火,精氣內充,自然能食肥健。〕,黑芝麻〔味甘入脾,能補中益氣,色黑通腎,能補陰填髓。各等分,搗爛,丸如龍眼肉大,空心飢時細嚼數枚,白湯過口,參湯圓湯彌佳。〕
此溫補脾腎之潤劑也。
八味丸,治命門火衰,不能上蒸脾土,中州不運,以致食少難化,痞痛溏泄。〔譬之釜中水穀,下無火力,其何能熟。〕或下元衰憊,臍腹疼痛,夜多旋溺等症。
六味〔補腎水。〕加附子,肉桂〔益真火,各一兩。〕無附子名七味丸。
此補腎中真火,以生脾土之劑。許學士、嚴用和皆言:不能食者用補脾藥不效,宜作腎中真陽衰弱治之。又按趙氏以不思飲食者,屬胃土受病,用歸脾補心火以生胃土,以能食不化者,屬脾土受病,用八味補相火以生脾土。此皆論虛則補母,而從火衰為治者也。然仲淳又云:胃氣弱則不能納,脾陰虧則不能消。
世人陰虛者多,故附、桂不可概投。審果真火衰弱,而見畏寒厥冷,小便清白,大便騖溏,脈沉小遲者;方可用附、桂,否則,以火濟火,病反增劇,不可不慎。
白話文:
「不能食」這種病症,以前的醫家都認為是脾胃虛弱引起的。就像李東垣說的,如果胃的元氣充足,就能多吃東西而不受傷害,過了吃飯時間也不會覺得餓。脾胃都強健,就能吃又能長胖;脾胃都衰弱,就吃不下東西而且會消瘦。羅謙甫也說過,脾胃虛弱導致食慾不振,不能用攻伐的方法治療,要用補養的方式,自然就能恢復食慾。
但現在很多人,一遇到吃不下飯的情況,就用山楂、麥芽、枳殼、厚朴這些藥,甚至用黃連、山梔子,認為這些是開胃良藥,卻不知道這些都是瀉實熱的方法,只適合脾胃有積滯、有實火、元氣還沒衰弱、邪氣正盛的情況。
虛弱的情況下用攻伐的方法會更虛弱,虛弱又用寒涼的藥,會阻礙真火的生化之源,這樣不是會敗壞元氣,讓人完全吃不下東西嗎?而且還把人參、白朮這些補氣的藥當作是滯悶的藥,像害怕砒霜一樣畏懼,難道沒聽過「虛則補之」的道理嗎?又沒聽過「塞因塞用」的方法嗎?還有,李東垣說過,脾胃之氣強盛,才能用枳實、黃連瀉火;脾胃虛弱,就應該用白朮、陳皮來補養啊!所以說,吃不下飯,都是因為脾虛。用異功散、歸脾湯、資生丸這些藥來補養,如果沒效果,就應該補養它的「母親」,也就是腎。
如果有痰,就應該化痰;如果有鬱結,就應該疏解;如果肝木太旺,就應該安撫它;如果肺金不足,就應該顧護它。脾是五臟之母,土是萬物之根,脾胃健康,人才能昌盛,脾胃衰弱,人就會衰亡。這關係到人的健康,非常重要,千萬不能輕忽。
- 異功散:在中風篇有詳細介紹。
- 歸脾湯、資生丸:在虛勞篇有詳細介紹。這些藥都是用來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的。
如果兼有痰,就用異功散加半夏(但如果是陰虛的痰就不能用)。如果兼有鬱結,就用歸脾湯或合逍遙散,加沉香、砂仁、鬱金、香附等藥。如果是肝木太旺而侵犯脾土,可以用異功散或歸脾湯,再合用左金丸。如果是肺氣虛弱,就用異功散加倍人參和黃耆(這是為了滋養肺金,使它不要消耗母氣,也就是脾的氣)。
這三個方子,一個專門補脾胃,一個兼養陰血,一個兼有消導作用,可以幫助脾胃的運化,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加減使用。
- 桃麻丸:長期服用可以讓人食慾大增、身體強壯、骨髓充盈、精氣固澀、肌肉潤澤、頭髮烏黑。
- 胡桃肉(能補益命門,疏通三焦;命門是指身體的根本,是儲藏精氣和維繫胞胎的物質;三焦是指作用,是出納腐熟的器官。胡桃肉的形狀像兩個腎臟,能滋潤腎的乾燥,溫熱能幫助真火,精氣充足,自然就能食慾好而且身體強壯),黑芝麻(味甘入脾,能補中益氣,顏色黑入腎,能補陰填髓。胡桃肉和黑芝麻各取等分,搗爛成泥,做成龍眼大小的藥丸,每天空腹飢餓時嚼服數枚,用白開水送服,用人參湯或圓湯送服效果更好)。這是溫補脾腎的滋潤劑。
- 八味丸:治療命門火衰,不能溫養脾土,導致脾胃不運化,引起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部脹痛、大便稀溏。這就像鍋裡的米,下面沒有火加熱,怎麼可能煮熟呢?也用於治療下元衰弱、臍腹疼痛、夜間頻尿等症狀。
- 六味地黃丸(補腎水)加附子、肉桂(能增益真火,各一兩)。沒有附子,就稱為七味丸。這是補腎中真火,用來生養脾土的方子。許學士、嚴用和都說過:吃不下飯的人,用補脾的藥沒效果,應該用治療腎中真陽衰弱的方法來治療。還有,趙氏認為,不想吃東西,是因為胃土生病了,應該用歸脾湯補養心火,來生養胃土;如果能吃但消化不良,是因為脾土生病了,應該用八味丸補養相火,來生養脾土。這些都是說,虛就要補它的母親,從火衰來治療的。但張仲淳又說:胃氣虛弱就不能納入食物,脾陰虧虛就不能消化食物。
現在的人多為陰虛體質,所以附子、肉桂不能隨便使用。要仔細辨別,如果真的是真火衰弱,出現怕冷、手腳冰涼、小便清澈、大便稀溏、脈象沉細遲緩等情況,才能用附子、肉桂。否則,用火來助火,反而會讓病情加重,不可不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