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二·禮集 (12)
卷二·禮集 (12)
1. 菜部
大辛大熱,辛能僣上,辛能散氣走血,久服損陰傷目,病非寒冷,切戒誤投。孕婦服之,令胎內消。
生薑,〔辛熱,入肺、胃二經。製半夏毒。〕生則發表,熟則溫中,〔故能治脹滿,止腹痛。〕開痰有效,〔熱痰則忌之。〕止嘔宜求。〔孫真人云:嘔乃氣逆不散,此能行陽而散氣。東垣言其止嘔,但治表實氣壅,仲淳言嘔兼寒者宜用,挾熱者則忌。〕
姜皮治瘧疾無汗,〔或寒多,或寒甚,或兼嘔者並用。若病久陰虛而有熱者,雖嘔亦忌。〕消浮腫腹脹。〔藥之辛者,輕者可使走表,用以治水氣腫脹,開鬼門之義也。〕凡早起山行,宜含一塊,不犯露霧清濕之氣,山嵐不正之氣。
忌同乾薑。人云:夜不宜食。夜則氣本收斂,反開發之,則違天道矣。
蔥白,〔辛溫,入肺、胃二經。大忌與蜜同食。〕發表出汗,治傷寒頭痛而即安,通氣利竅,熨小便不通而立至。表虛易汗者勿用。多食令人神昏發落。因熱便秘者勿熨。
白話文:
[菜部]
味道非常辛辣,性屬大熱,辛辣之性容易使氣往上衝,也容易使氣散開並加速血液運行,長期服用會損傷陰氣、傷害眼睛。如果病症不是屬於寒冷性質,千萬不要誤用。孕婦服用,會導致胎兒在腹中消散。
生薑,味辛性熱,進入肺經和胃經。可以減輕半夏的毒性。生的生薑可以發散體表寒氣,煮熟的則可以溫暖脾胃,所以能治療腹脹滿悶、止腹痛。能有效化解痰液,但若是熱痰則不宜使用。適合用於止嘔。孫真人說:嘔吐是因為氣逆不順,生薑可以運行陽氣、散開氣滯。李東垣認為生薑止嘔,主要針對表證實邪、氣機壅滯的情況;朱仲淳認為,嘔吐兼有寒象者才適合用生薑,若有熱象則忌用。
生薑皮能治療瘧疾無汗的症狀,像是寒顫較多、寒顫嚴重,或是兼有嘔吐的情形都可以使用。但若是久病陰虛有熱的人,即使嘔吐也不可使用。生薑皮還可以消除浮腫和腹脹。辛味藥物中,藥性輕的可以使藥力發散至體表,因此可以用來治療水腫腹脹,這也是開鬼門(指使毛孔打開)的道理。凡是早起登山行走,適宜含一塊生薑,可以避免受到露水、霧氣等濕邪的侵襲,以及山嵐不正之氣的影響。
忌與乾薑同時服用。有人說:晚上不宜食用生薑。因為晚上是氣機收斂的時候,若反其道而行,使氣機發散,就違背了天道。
蔥白,味辛性溫,進入肺經和胃經。切忌與蜂蜜同食。可以發散體表、使人出汗,治療傷寒頭痛能立即見效,能通暢氣機、疏通孔竅,用來熱敷可以立即緩解小便不通。體表虛弱容易出汗的人不宜使用。多食會令人神昏、脫髮。若是因為熱邪導致便秘,則不宜使用蔥白熱敷。
2. 谷部
胡麻,〔即黑芝麻,一名巨勝。甘平,入脾、肝、腎三經。九蒸九曬研。〕益肝養血,治虛風而理癱瘓,〔虛風者肝虛血少,熱盛生風也。李廷飛雲:患風病人,久食則步履端正,語言不謇。正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義。〕滋腎潤燥,填髓腦而堅筋骨。〔腎惡燥,黑色通腎,而能潤燥。腎得滋補,則髓腦充滿,而筋骨堅強。〕補中益氣,〔甘能益脾胃也。〕變白還黑,〔黑鬚發者,補陰養血之功。〕長肌肉,〔脾主肌肉也。〕明耳目,〔耳為腎竅,目為肝竅也。〕止心驚,〔心血有養也。〕利大腸,〔多油而滑也。〕潤養五臟。入谷之中,惟此最良,故為仙家服餌所須。
麻油〔微寒〕下胞衣,〔同白蜜各一杯,入湯頓服,漏胎難產,胎死腹中俱效。〕利大腸,〔一方用油一合,和雞子清二、三枚,量入元明粉一兩,攪服即瀉,下熱毒甚良。〕抹瘡腫,〔解毒涼血之功。〕生禿髮,解一切毒,〔熱毒食毒蟲毒,若中砒及河豚毒者,多灌取吐出毒物則愈。〕殺一切蟲。〔故塗惡瘡,疥癬用之。〕
大麻仁,〔甘平,入脾、胃二經。絹包置滾湯中,至冷取出。懸空垂井中一宿。曬乾,新瓦上挼去殼研。〕潤燥通二便,宣風利關節,〔骨髓風毒疼痛不可運動,酒調服之大效。〕產難即下,〔以其滑利下行也。〕嘔逆能除。〔下氣之功。〕
滑利下行,走而不守,多食滑精痿陽,損血脈,髮帶疾。
薏苡仁,〔甘微寒,入肺、脾二經。淘淨曬炒。〕燥脾濕而理痹症拘攣,〔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又風寒濕三氣合而成痹,此藥性燥能除濕,味甘能補脾,兼淡能滲泄。總之濕邪去則脾胃安而中焦治,能榮養乎四肢,而通利血脈也。〕祛肺熱而治咳嗽肺癰。〔肺癰因肺熱極所致。〕止泄瀉,消水腫,〔益脾除濕之功。〕腳氣須用,痿躄宜求。〔腳氣痿躄,皆屬濕熱。〕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之品。
大便燥結,因寒轉筋者勿用。其根墮胎,妊娠亦忌。
白扁豆,〔甘平,入脾、胃二經,或炒研,或生用。〕善補脾胃,能除濕熱,療霍亂,〔有和中下氣,化清降濁消暑之能。〕治嘔逆,〔和中下氣之功。〕痢疾須徵,〔取其能除濕熱,消暑和中。〕泄瀉宜嘗,理帶下頗驗,〔皆補脾除濕之效。〕解諸毒甚良。〔能解酒毒魨魚,諸鳥六畜肉毒,及一切草木砒霜毒,生研末冷水服〕。補益之品。
寒熱外邪方熾者禁用。
綠豆,〔甘寒,入肝、胃二經。連皮用,若去皮令壅氣。〕下氣壓熱,〔質重沉而性甘寒故也。〕解毒止渴,〔解諸熱毒之功,過於扁豆、赤豆。丹石藥毒發者,磨粉水調服甚效。止渴者除熱之功。〕治頭風而除嘔逆,〔皆下氣壓熱之功。〕祛浮風而潤皮膚。〔浮風風疹,熱極則生風也。〕消水腫,〔能利小便故也,〕厚腸胃。〔味甘入胃,性寒能補〕。
白話文:
[谷部]
黑芝麻:又名巨勝。味道甘甜平和,歸脾、肝、腎三經。需要經過九蒸九曬後研磨使用。具有滋養肝臟、補養血液的功效,可以治療因肝虛血少、熱盛而引起的虛風和癱瘓。(所謂虛風,就是指肝虛血少,熱氣旺盛而產生風邪的病症。李廷飛說過,患風病的人,長期食用黑芝麻,可以使走路穩健,說話流利。這符合中醫「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理論。)同時,它還能滋補腎臟、潤澤乾燥,填補骨髓腦髓,使筋骨強健。(腎臟不喜歡乾燥,黑色食物可以入腎,起到潤燥的作用。腎臟得到滋養,骨髓腦髓就會充足,筋骨自然強壯。)能補中益氣(甘甜的味道可以補益脾胃),使白髮變黑(黑髮是補陰養血的功效體現),增長肌肉(脾主肌肉),使耳聰目明(耳朵是腎的竅,眼睛是肝的竅),能止心悸(因為心血得到滋養),能潤滑大腸,潤養五臟。在所有穀物中,黑芝麻的功效最好,所以是修煉之人必備的食物。
麻油:性質微寒,可以幫助產婦排出胎盤(與蜂蜜各一杯,用熱水沖服,對於難產、胎死腹中都有效果)。可以潤滑大腸(有個方子用一合麻油,加入兩三個雞蛋清,再加入一兩元明粉攪拌服用,可以瀉下熱毒,效果很好)。外用可以塗抹瘡腫,具有解毒涼血的功效。能使頭髮新生,解除各種毒素(包括熱毒、食物中毒、蟲毒,如果中了砒霜或河豚毒,可以多灌麻油,催吐毒物)。還能殺滅各種寄生蟲(所以可以用於塗抹惡瘡、疥癬)。
大麻仁:味道甘甜平和,歸脾、胃二經。用絹布包裹放入滾燙的水中,等水冷卻取出。懸掛在井中一夜,曬乾後在新瓦片上碾磨去殼。可以潤澤乾燥、疏通大小便,宣散風邪、通利關節(對於骨髓風毒疼痛、不能運動的情況,用酒調服,效果顯著)。能幫助產婦順利生產(因為它具有滑利下行的作用),可以止嘔(具有下氣的功效)。
但是,大麻仁性滑利,容易下行,不宜久留體內。多吃容易滑精、陽痿,損傷血脈,使頭髮產生疾病。
薏苡仁:味道甘甜微寒,歸肺、脾二經。淘洗乾淨後曬乾炒熟使用。可以乾燥脾濕,治療痹症引起的拘攣。(地面的濕氣侵入人體,會傷害皮膚、肌肉、筋脈。風、寒、濕三種邪氣合在一起形成痹症,薏苡仁藥性乾燥,可以去除濕氣,味道甘甜可以補脾,兼具淡滲的作用。總的來說,濕邪去除後,脾胃就會安穩,中焦得到調理,就能夠營養四肢,疏通血脈。)還可以去除肺熱,治療咳嗽和肺癰(肺癰是由於肺熱到了極點引起的)。能止瀉,消除水腫(具有健脾除濕的功效),對於腳氣病有療效,也可以治療痿躄。(腳氣、痿躄都是屬於濕熱的病症。)是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的佳品。
大便乾燥、因寒邪導致筋脈痙攣的人不宜使用。它的根可以墮胎,所以孕婦忌用。
白扁豆:味道甘甜平和,歸脾、胃二經,可以炒熟研磨,也可以生用。善於補益脾胃,能夠去除濕熱,治療霍亂。(具有調和中氣、降逆化濁、清熱消暑的作用。)可以治療嘔吐(具有調和中氣,降逆的功效)。對於痢疾有療效(因為它能夠去除濕熱、消暑、調和中氣)。對於腹瀉也有效果,治療婦女帶下病也有療效(都是補脾除濕的功效)。還能解除各種毒素(可以解除酒毒、河豚魚毒、各種禽畜肉毒,以及一切草木、砒霜毒,可以生研磨成末,用冷水服用)。是補益的佳品。
正值寒熱外邪旺盛時,禁止使用。
綠豆:味道甘甜寒涼,歸肝、胃二經。連皮一起使用,如果去皮容易導致氣滯。可以降氣壓熱(因為它質地重,性甘寒)。解毒止渴(解各種熱毒的功效比扁豆、赤豆都強。對於因服用丹石藥物中毒的人,研磨成粉用水調服,效果很好。止渴是因為能夠除熱)。可以治療頭風、止嘔(都是降氣壓熱的功效)。能去除浮風,潤澤皮膚(浮風是指風疹,是熱到了極點產生的風邪)。可以消除水腫(因為它能利小便),可以增厚腸胃。(味道甘甜可以入胃,性寒可以補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