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十·御集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御集 (1)

1. 傷食

傷食者,必惡食噯腐,吞酸痞脹,腹滿倦怠氣急。或腹痛,或吐瀉,或秘結,或發熱,皆為傷食之候。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虞天民云:凡傷食者,皆原中氣不足,宜以補益為要,但治法有先後,不可倒施。故物傷之際,積食未行,遽用補益,則滋其壅塞,病必增劇。

必先用順氣消食化痰之藥,待宿食消行,然後平調,繼以補益,始治之有序,而獲寧矣。又沈氏云:治傷食而但用消導,庸愚盡曉,須審致病有寒熱虛實之不同,或挾外感,或挾氣挾痰,或久病,或產後,治各有異。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而消之。若血虛者,兼養血而食自行;若氣虛者,兼補氣而食自化。

白話文:

傷食的人,一定會厭惡進食、打嗝帶有腐臭味,吞酸、腹脹、肚子滿脹、感到疲倦、呼吸急促。也可能腹痛、嘔吐腹瀉、便秘、發燒,這些都是傷食的徵兆。經書說:飲食過度,腸胃就會受傷。虞天民說:凡是傷食的人,都是因為脾胃元氣不足,應該以補益為主要治療目標,但治療方法有先後順序,不可顛倒。因此,在食物傷害身體的當下,積食尚未排出,就急著補益,反而會加重阻塞,病情必然加劇。

應該先用順氣消食化痰的藥物,等到宿食消化排出後,再調和脾胃,接著再補益,這樣治療才有順序,才能恢復健康。沈氏也說:治療傷食,只用消導的方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能理解,必須仔細觀察致病原因,有寒熱虛實的不同,也可能夾雜外感、氣滯痰阻、久病、產後等情況,治療方法各有差異。例如,寒症用溫熱的方法治療,熱症用寒涼的方法治療,虛症則補益並消導。如果血虛,則兼用養血的藥物,食慾自然就會恢復;如果氣虛,則兼用補氣的藥物,食物自然就能消化。

實者削而消之。如食在上,胸膈飽悶不安者,探吐之;如食在下,繞臍疼痛,手不可按者,攻下之。挾外感者,當以解散表邪為主,而帶和中;挾痰氣者,當以開痰行氣為主,而兼消導。久病產後,皆宜調補脾胃為主,而佐以順氣消食之劑,不可專行克削攻下,恐宿食未消,而元氣頓削,以致變幻不測。余每見世人,以傷食為小疾,而醫者亦遂輕忽以施治,故死於傷食者甚多。

經曰:脾胃為後天之根本,根本既傷,而又不善治之,安望其得生耶!

保和丸,〔見泄瀉。〕

白話文:

身體積實的,就要用消減的方法處理。例如吃太多食物堵在胃裡,胸膈飽脹不舒服的,就用催吐的方法;如果食物積在腸胃下部,繞著肚臍疼痛,用手按壓就痛的,就要用攻下藥物。如果伴隨外感,就應該以解散表邪為主要治療,同時兼顧調和中氣;如果伴隨痰氣,就應該以化痰行氣為主要治療,同時兼顧消導積滯。久病或產後,都應該以調補脾胃為主要治療,同時輔以順氣消食的藥物,不能只用克削攻下的方法,因為擔心宿食還沒消,元氣就被削弱,導致病情變化難以預料。我經常看到人們把傷食當成小病,醫生也輕忽治療,所以死於傷食的人很多。

醫書上說:「脾胃是後天之本,根本受損,卻不好好治療,怎麼能期待病人活下來呢?」

傷生冷而挾寒者,去連翹加香、砂、沉、蔻之屬。口苦舌乾而內熱者,去半夏,加枳實、黃連、麥冬之屬。脹滿腹痛,按之堅硬,或有塊者,加枳、樸、檳、莪之屬。此方順氣消食化痰,治傷食之要劑也。加減以用,實者宜之。

大承氣湯,〔見傷寒。〕《金匱》云:病者腹滿,按之不痛者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舌黃未去者,下之黃自去。又云:痛而閉者,當下之。又云:下利不欲食者,此有宿食也,當下之。又云:脈滑而數者,實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又云:人病有宿食,寸口脈浮而大,〔穀氣壅而盛,亦能為浮大。〕按之反澀,〔飲食不節,則陰受之,而血先傷,故按之反澀,澀在浮大中,故知宿食。〕尺中亦微而澀,〔中焦食阻,氣不宣通,而下失化源之主,故亦微而澀。〕當下之。〔恐津精血液轉瞬涸竭,愈難開解。〕俱此方主之。

白話文:

如果病人是因為吃了生冷食物而寒氣入侵,就應該去掉連翹,加入香、砂、沉、蔻之類的藥材。如果病人出現口苦舌乾,內熱的症狀,就應該去掉半夏,加入枳實、黃連、麥冬之類的藥材。如果病人出現腹脹腹痛,按壓腹部堅硬,甚至摸到硬塊,就應該加入枳、樸、檳、莪之類的藥材。這個方子可以順氣消食化痰,是治療食積的重要藥方。根據病人的情況,可以適當加減藥材,實證的病人尤其適合使用。

大承氣湯,記載於傷寒論。金匱要略中說:病人腹滿,按壓不痛是虛證,按壓疼痛是實證,可以使用大承氣湯治療。如果舌苔黃厚,可以使用大承氣湯來治療,瀉下後舌苔就會轉黃。金匱要略中還說:如果肚子疼痛且便秘,應該使用大承氣湯。如果腹瀉卻不想吃東西,說明有宿食,應該使用大承氣湯。金匱要略中還說:如果脈象滑數,說明是實證,有宿食,可以使用大承氣湯治療。金匱要略中還說:如果病人有宿食,寸口脈浮大,按壓後感覺澀,尺脈也微澀,說明中焦有食積,氣機不暢,應該使用大承氣湯治療。

此攻下盪滌之劑,果如上症,必宿食在下,繞臍疼痛拒按者,方可用之,芒硝或去之,或玄明粉代之,或礞石滾痰丸,象膽丸,隨宜採用。古方有備急丸,用巴霜〔一錢。〕大黃,乾薑〔各五錢。〕蜜丸綠豆大,每服只一丸,以利為度云。寒積用此下之,備此法以俟臨症酌用。

疳積散,治小兒乳食不節,過飽傷脾,面黃腹大,小便濁如米泔,大便黃泄酸臭,皮毛枯索,甚而雙目羞明生翳,形骸骨立,夜熱晝涼等症。

白話文:

這種攻下盪滌的藥方,如果病人出現上述症狀,一定是積食停滯在腸胃中,導致臍周疼痛,按壓時感到抵抗,就可以用它。芒硝可以保留或去除,也可以用玄明粉代替,或者使用礞石滾痰丸、象膽丸,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古方中有備急丸,使用巴霜一錢、大黃、乾薑各五錢,製成蜜丸,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一丸,以通暢為度。對於寒積,可以使用這種藥方來治療,備好這個方法,以便臨床上遇到症狀時可以參考使用。

疳積散,用於治療小兒飲食不節,過飽傷脾,面黃腹大,小便混濁如米泔水,大便稀薄發黃且帶酸臭味,皮膚乾燥無光澤,嚴重者還會出現雙眼畏光、生翳,形體消瘦,晚上發熱白天發涼等症狀。

厚朴〔消食積,薑汁炒,一兩。〕,橘紅〔通滯氣,八錢。〕,甘草〔和中。〕,真蘆薈,蕪荑〔各五錢。〕,青黛〔皆殺蟲。除疳熱。〕,百草霜〔化積滯,〕,旋覆花〔消堅痰,各二錢。〕,〔八味共為細末,小兒每一歲用藥一分,燈心湯空心調服。積消其半,再用肥兒丸調治。〕

白話文:

厚朴消食積,用薑汁炒過,取一兩;橘紅通滯氣,用八錢;甘草和中;真蘆薈、蕪荑各用五錢;青黛殺蟲,除疳熱;百草霜化積滯;旋覆花消堅痰,各用二錢。將這八味藥材研磨成細末,小兒每一歲用藥一分,空腹用燈心湯調服。積食消去一半後,再用肥兒丸調治。

肥兒丸,治小兒疳積神效。

人參〔三錢。〕,白芍,茯苓,甘草〔同砂仁各五錢,余各一兩。〕,扁豆,蓮肉〔健脾。〕,山楂,麥芽,紅曲,橘紅,砂仁〔消食。〕,黃連,使君子肉,蕪荑,青黛〔除熱殺蟲。〕,滑石〔清熱導滯,共十六味。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空心白湯化下。〕

白話文:

肥兒丸,治療小兒疳積神效

藥材:

  • 人參(三錢)
  • 白芍
  • 茯苓
  • 甘草(與砂仁各五錢,其餘各一兩)
  • 扁豆
  • 蓮肉(健脾)
  • 山楂
  • 麥芽
  • 紅曲
  • 橘紅
  • 砂仁(消食)
  • 黃連
  • 使君子肉
  • 蕪荑
  • 青黛(除熱殺蟲)
  • 滑石(清熱導滯,共十六味)

製法:

煉蜜製成丸子,大小如彈子。

用法:

每次服用一丸,空腹用白湯送服。

功效:

治療小兒疳積,效果顯著。

十寶丸,治男婦因食積黃病,及小兒疳積。

平胃散加楂肉,麥芽,檳榔,茯苓〔各二兩。〕,綠礬〔善消食積,能療諸黃,醋煅紅色,四兩。終身忌食蕎麥河豚,犯之即死。棗肉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錢,白湯送,日三服,服後即以飲食壓之。〕

此三方治小兒疳積之神劑,累試輒應。

異功散,歸脾湯,六君子湯,〔俱見中風。〕

白話文:

十寶丸可以治療男女因飲食積聚導致的黃疸病,以及小兒疳積。

平胃散加上山楂肉、麥芽、檳榔、茯苓各二兩,綠礬四兩,綠礬可以消食積,治療各種黃疸,用醋煅燒至紅色。終身忌食蕎麥和河豚,食用後會導致死亡。用棗肉做成丸藥,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一錢,用白湯送服,每天三次,服藥後要立即用飲食壓住藥性。

這三種藥方是治療小兒疳積的靈丹妙藥,多次試驗都非常有效。

異功散、歸脾湯、六君子湯,這三種藥方都可以在中風時使用。

或再加香、砂、沉、蔻、楂、芽之屬。

資生丸,〔見虛勞。〕

此四方補而兼消之法也。加減以用,虛者宜之。按《醫貫》云:胃中元氣盛,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若元氣不足,致易傷食,純用曲、樸、楂、芽之類,取快於一時,獨不思脾既已受傷,而復經此一番消化,愈虛其虛,而益易傷食矣。故膏粱之人,與藜藿之人不同。藜藿壯實者,可用保和、承氣之屬;膏粱虛弱者,概以此法施之,貽害不小。

《廣筆記方》,治老人傷冷食,及難化之物。

生薑,紫蘇〔煎濃湯,置浴鍋中,令病人乘熱浸湯內熨之。〕

此法取辛溫以通氣,氣通則食自化也。

白話文:

或者再加入香料、砂仁、沉香、豆蔻、山楂、麥芽等。

「資生丸」這個藥方適用於虛勞症狀。

這個藥方採用補虛兼消的方法,可以根據情況加減藥物,虛弱的人適合使用。

根據《醫貫》記載,胃中元氣充足的人,可以正常飲食而不受影響,過了用餐時間也不容易感到飢餓。如果元氣不足,容易消化不良,單純使用麥芽、山楂等藥物,雖然可以快速見效,但卻沒有考慮到脾胃已經受傷,反而會加重虛弱,更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所以,飲食豐盛的人和飲食清淡的人,不能用相同的治療方法。飲食清淡且身體強壯的人,可以用保和丸、承氣湯等藥物;而飲食豐盛、身體虛弱的人,如果使用這個方法,就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廣筆記方》記載,可以用這個方法治療老人因為吃涼食導致的傷寒,以及難以消化的食物。

可以用生薑和紫蘇煎成濃湯,放入浴缸中,讓病人浸泡在熱水中,進行熨療。

這個方法利用辛溫的藥性通暢氣血,氣血通暢,食物自然就會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