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九·御集 (2)
卷九·御集 (2)
1. 舉例
一,一人夏月為炎威所逼,飲水十餘碗,歸家便悶脹不能食。旬日腹如抱甕,氣高而喘。士材曰:六脈堅實,皮薄而光,水停不化也。其病暴成,法當利之。用小胃丹,每服二錢,再劑而二便湧決如泉,後進一錢五分,腹減如故,用六君子湯,十帖痊愈。
二,一人大怒之後,復大醉。至明日目下微腫,七日而肢體皆腫,不能轉側,二便不通,煩悶欲絕。土材曰:脈沉且堅,當逐其水,用疏鑿飲子一服而二便快,再服而四肢寬,更以五皮飲服三日而愈。
白話文:
夏天酷熱,一人喝了十多碗水,回家後便腹脹難食。十天後腹部像抱著一個大甕,呼吸急促。醫生診斷脈象堅實,皮膚薄且光亮,是水停滯不化所致。病症突然發作,應該用藥利水。服用小胃丹兩錢,服藥兩次後,大小便暢通如泉湧,之後減量至一錢五分,腹部恢復正常。再用六君子湯十帖,病症痊癒。
另一人大怒之後又大醉,第二天眼睛下方略微腫脹,七天後四肢皆腫,無法翻身,大小便不通,煩悶欲死。醫生診斷脈象沉且堅,應該用藥利水。服用疏鑿飲子一劑後,大小便通暢,再服一劑後,四肢腫脹消退,之後服用五皮飲三日痊癒。
三,一婦病鼓脹,遇方士,授一方,以陳葫蘆一枚去頂入酒,以竹筋松其子,仍用頂封固,重湯煮數沸,去子飲酒,一吐幾死。吐後腹漸寬,調理漸愈。蓋元氣有餘而有痰故也。
四,一少年,患單腹脹大,二便不通,口臭喉爛,齒牙動搖,兼時夢遺。余詢得由,知曾患黴瘡,中水銀藥毒所致。記仲淳有鉛收一法醫案,因仿其治,用銀花四兩,犀角、生地、麥冬、粉草各兩許。桔梗三錢,加黑鉛四兩,以土茯苓四兩,煎湯煎藥。外用黑鉛、銀花斤余,粉草四兩,煎湯洗浴漱口,服後二便去黑水甚多,二劑竟愈。
白話文:
一位婦女患了鼓脹症,遇到一位方士,得到一個方子,用陳舊的葫蘆去頂,放入酒中,用竹筋將葫蘆里的籽松開,再用葫蘆的頂部封好,用重湯煮沸數次,去除籽,飲用酒液。結果,她吐得幾乎要死,吐完後肚子慢慢變寬,經過調理,逐漸痊癒。這是因為她元氣充沛,但是痰濕過多造成的。
一位少年患單腹脹大,大小便不通,口臭喉嚨腐爛,牙齒搖動,並且經常夢遺。我詢問得知,他以前患過黴瘡,服用過含水銀的藥物中毒。我記起仲淳曾經治過一個鉛中毒的病例,便仿照他的方法,用銀花四兩、犀角、生地、麥冬、粉草各兩許,桔梗三錢,加黑鉛四兩,再用土茯苓四兩,煎湯服藥。同時用黑鉛、銀花一斤多,粉草四兩,煎湯洗澡漱口。服藥後,他的大小便排出很多黑色水,服兩劑就痊癒了。
五,一人稟畀素壯,病餘肥甘過度,腹脹氣粗。士材診之,脈盛而滑,按之不甚虛,宜以利氣之藥,少佐參、術,病家畏疑。李曰:即畏參不用,攻擊之劑,決不可投,後仍用理脾疏氣之劑而安。
六,一人患鼓脹,脾氣消損,猶能飲食,第腹痛而暴脹。虞天民謂此火也,以香連丸、白朮湯下之,遂失氣甚多,而脹痛皆愈。一醫謂脾氣大虛,與補劑二、三服,脹痛仍作,脈反虛小。乃曰:脈小不補,病安能痊,乃大補之,竟成不救。又一人鼓脹,腹痛而兼吐,亦屬火也,與清涼降氣和中之劑,病尋愈矣。
白話文:
一個人原本體質健壯,病後飲食過於油膩,導致腹部脹滿,呼吸粗重。醫生診斷脈象洪大而滑,按壓不顯虛弱,應當使用行氣的藥物,少量加入人參、白術。病人家屬卻害怕懷疑。李醫生說:即使害怕人參不用,也要避免使用攻伐的藥物,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仍然用調理脾胃、疏解氣機的藥物,患者最終康復。
另一個病人患有鼓脹,脾胃氣虛,雖然還能進食,但腹部疼痛,而且突然脹大。虞天民認為這是火氣所致,使用香連丸、白朮湯治療,結果排出大量氣體,脹痛全部消失。另一位醫生認為脾胃氣虛,給病人服用補益藥物兩三劑,脹痛卻依然存在,脈象反而虛弱細小。這位醫生便說:脈象虛弱不能補益,病症怎麼可能痊癒,於是採用大補的方法,最終導致病人無法挽回。又有一位病人患有鼓脹,腹部疼痛並伴隨嘔吐,也是屬於火氣所致,醫生使用清涼降氣和胃的藥物,病症很快痊癒。
一醫云:真元下陷,非大補不可,自後愈補愈脹,腹如裂狀頓死。由是觀之,則知治是病者,清補當適其宜,不可執一。
七,一人中年無子,患鼓脹,勢甚危。仲淳令其靜養別室,翛然獨坐獨宿,用歸脾湯,六味丸,朝暮間服不輟,食淡五年,連舉二子。
八,一人因肚腹鼓脹,飲食少思,服二陳、枳實之類,小便不利,大便不實,痰嗽腹脹。服破氣利水之劑,手足俱冷。立齋曰:此足三陰虛寒之症也。用濟生腎氣丸,不月而康。
九,一婦素有痰熱,治者多用寒涼,偶得小康,四年餘,屢進屢退,於是元氣消灼,忽患遍身浮腫,手足麻冷,日夜咳嗽,煩躁引飲,小水不利,大肉盡去,勢將危殆。立齋診其脈,洪大無倫,按之如無虛。此虛熱無火,當益火之源,以生脾土。與濟生腎氣丸料服之,小便湧決如泉,日服前丸,及補脾之藥,二十餘劑而愈。
白話文:
一位醫生說:「真元下陷,一定要大補,但補過頭就會越補越脹,肚子像要裂開一樣突然死亡。從這裡可以看出,治療這種疾病,清補要適當,不能執著於一種方法。」
有一位中年男子沒有孩子,患有鼓脹病,情況非常危急。仲淳大夫讓他靜養在別的房間,獨自安靜地坐著休息,服用歸脾湯和六味丸,早晚不斷服用,飲食清淡五年,連生了兩個孩子。
有一個人因為肚子鼓脹,食慾不振,服用二陳、枳實等藥物,小便不順暢,大便不正常,痰咳腹脹。服用了破氣利水的藥物後,手腳冰冷。立齋大夫說:「這是足三陰虛寒的病症。」用濟生腎氣丸治療,一個月後就康復了。
一位婦女原本就有痰熱,治療的人大多用寒涼藥物,偶爾有些好轉,四年多來,反覆發作,於是元氣消損,突然患上全身浮腫,手腳麻痺冰冷,日夜咳嗽,煩躁想喝水,小便不順暢,全身肉都消瘦了,情況非常危險。立齋大夫診脈,脈象洪大無比,按下去像沒有虛弱的感覺。這是虛熱無火,應該滋補火源,以生脾土。給她服用濟生腎氣丸,小便如同泉水般湧出,每天服用前一丸,以及補脾的藥物,二十多劑就痊癒了。
2. 嗝
噎塞反胃,總是血液衰耗,胃脘乾槁,以致不能遊溢精氣輸脾,脾不散精歸肺,氣耗者難於下水,津傷者難於下食,津傷則噎,氣耗則嗝,治者慎之。肺之津液先竭,氣不下順,水飲可行,食物難入,名曰噎塞,其槁在上;食物可入,良久復出,名曰反胃,其槁在下,皆謂之嗝。經所謂嗝則閉絕,多屬氣衰、血耗、火衰,張機峰以為神思間病。
《內經》以為此暴憂之疾。大抵氣血虧損,復因悲思憂恚,則脾胃益傷,血液愈耗,氣鬱則生痰生火。故治嗝之法,補氣、養血、潤燥、為本,降火、消痰、開鬱、順氣為佐。須得病者慎自能養靜,可保延年。若縱七情,雖用藥得當,終難挽回。其有屬實者,或因瘀血,或因積痰,或因食滯,或因氣鬱,或因火、因蟲,各隨見症而理之。方書論反胃,雖有屬寒之條,然卒少見。
白話文:
吃東西容易卡住,反胃,總是感覺身體虛弱,胃部乾燥,導致精氣無法正常運行,脾胃無法將精氣輸送到肺部。氣虛的人難以下水,津液不足的人難以下嚥。津液不足會造成噎住,氣虛則會打嗝。治療時要謹慎,因為肺部的津液先耗竭,氣機無法順暢下降,喝水可以,但吃東西就很難,稱為噎塞,這是上焦的表現。如果能吃東西,但過一會兒又吐出來,稱為反胃,這是下焦的表現,都屬於打嗝。經書中說打嗝會導致閉塞,大多是因為氣衰、血虛、火衰,張機峰認為是神志方面的疾病。《內經》認為這是因憂慮過度而引起的疾病。總之,氣血虧損,再加上悲傷、思慮、憂愁、惱怒,就會進一步損傷脾胃,耗損血液,氣機鬱滯就會生痰生火。因此治療打嗝的方法,以補氣、養血、潤燥為本,降火、消痰、開鬱、順氣為輔。患者要懂得保養,保持心靜,才能延年益壽。如果放縱七情,即使用藥得當,也難以恢復。如果屬於實證,可能是瘀血、積痰、食積、氣鬱、火熱、蟲積等,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醫書中雖然記載了反胃屬於寒證的條目,但實際上很少見到。
必如《金匱》所云:脾傷則食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者,正合《內經》澄澈清冷,皆屬於寒,王太僕謂食久反出,是無火也之說,又必小便清白為據,方可議投理中、八味之屬。若不審辨,而概投香燥熱藥,適以速其亡也,可不慎諸。
參乳利嗝湯,〔自制。〕嗝症主此加減。
人參〔補氣,二、三錢。〕人乳〔養血,一杯,或用牛乳。〕麥冬〔潤燥,五錢。〕蘆根汁〔降火。〕竹瀝〔消痰,各一錢。〕鬱金〔開鬱,一錢。〕蘇子〔三錢炒研。〕橘紅〔一錢。〕枇杷葉〔順氣。去毛、薑汁炙,四大片。〕白芍〔斂逆氣,安脾胃。三錢,酒妙。〕山楂〔行結氣,消滯血,三錢。〕
白話文:
如果像《金匱要略》中所說:脾胃受損就會吃不下,早上吃晚上吐,晚上吃早上吐,食物在胃裡消化不了,這就正好符合《黃帝內經》中「澄澈清冷,皆屬於寒」的說法,王太僕也說食物在胃裡很久反倒吐出來,是因為沒有火氣。再加上小便清澈發白,才可以用理中丸、八味丸等藥物。如果沒有仔細辨證,就一股腦地用香燥溫熱的藥物,反而會加速病情惡化,不可不慎。
參乳利嗝湯是自製的,主要用來治療嗝症,可以根據病情加減藥物。
人參補氣,用二到三錢;人乳養血,用一杯,也可以用牛乳代替;麥冬潤燥,用五錢;蘆根汁降火;竹瀝消痰,各用一錢;鬱金開鬱,用一錢;蘇子炒研,用三錢;橘紅用一錢;枇杷葉順氣,去掉毛,用薑汁炙烤,用四片;白芍斂逆氣,安脾胃,用三錢,酒煎最好;山楂行結氣,消滯血,用三錢。
此方補氣、養血、潤燥為主,佐以降火消痰,開鬱順氣之劑,虛者宜之。
再造丹,嗝病不治之症,亦能挽回奏效。
川黃連〔二兩,先同金銀各二兩,煎濃汁三碗。〕大田螺〔五十個,仰擺盤內,以黃連汁挑點螺眼上,頃刻化成水,將絹濾收,同黃連、金銀器煎至碗半。〕入煎蘿蔔子汁〔半碗,煎至碗半。〕入菲菜汁〔半碗,煎至碗半。〕入側柏葉汁〔半碗,煎至碗半。〕入梨汁〔一碗,煎至碗半。
白話文:
此方以補氣、養血、潤燥為主,輔以降火消痰、開鬱順氣的藥材,適合虛弱的人服用。即使是嗝病這種難治之症,也能藉此方挽回奏效。
將黃連二兩與金銀各二兩一同煎煮,取濃汁三碗。然後將五十個田螺仰放在盤中,用黃連汁滴在田螺眼中,頃刻間田螺便會化成水,用絹布過濾後收取汁液。再將黃連汁、金銀器、田螺汁、蘿蔔子汁、菲菜汁、側柏葉汁、梨汁分別煎煮,每次煎至碗半,混合服用。
〕入竹瀝〔一碗,煎至碗半。〕入童便〔一碗,煎至碗半,取出金銀器。〕入人乳〔二碗,煎至一碗。〕入羊乳〔二碗,煎至一碗。〕入牛乳〔二碗,微火煎至成膏,取膏入瓷罐內,封口埋土內一夜,以去火氣,每用一酒杯,白湯下。極重者三服全愈,如湯水不能進者,將膏挑置舌上,隨津嚥下,遂能飲食,只可食糜粥,一月後方可用飯。〕
昔人治反胃症愈後,只用人參〔五錢。〕陳皮〔一錢。〕黃米〔一兩。〕作湯細啜,旬日後,方與粥,恐倉廩未固,復致敗壞耳。
白話文:
先將竹瀝一碗煎至半碗,再加入童便一碗,煎至半碗,取出金銀器。接著加入人乳兩碗,煎至一碗,再加入羊乳兩碗,煎至一碗。最後加入牛乳兩碗,以微火煎至成膏狀,將膏狀物取出放入瓷罐內,封口埋入土中一夜,以去除火氣。每次服用一酒杯,用白湯送服。病情嚴重者,服用三次即可痊癒。如果患者無法進食湯水,可將膏狀物挑置舌上,隨唾液吞下,就能恢復飲食,但只能吃稀飯粥,一個月後才能食用米飯。
過去有人治療反胃症痊癒後,只用人參五錢、陳皮一錢、黃米一兩,熬湯慢慢啜飲,十天後才能吃粥,這是因為擔心胃腸尚未恢復,再次食用過硬的食物,容易導致病情惡化。
此方清火消痰,祛瘀滋陰,養血潤燥之劑,得之何氏家傳效方,稱其能回垂絕之症,以再造名之。
六味地黃湯,〔見虛勞。〕治陰虛嗝症。
六味合竹如湯,加人乳,蔗漿,梨汁,青鉛之屬。〔癸水之精,色黑通腎,鎮墜之劑。〕
此壯水、滋陰、潤燥,求本之治也。《醫貫》云:經言三陽結謂之嗝。三陽者,大、小腸,膀胱也。大、小腸主津液,膀胱藏津液,三陽熱結,則津液燥竭,氣亦耗損,以致前後閉塞,下既不通,必反於上,直犯清空,上衝吸門喉咽,所以噎塞不下,縱稍能入,反引動胃中之火,終必胃反而出也。然三陽之所以致結熱,多由腎水乾枯之故。
白話文:
這個方子能清熱化痰、去除瘀血、滋陰養血、潤燥,是何氏家族世代相傳的秘方,據說能救治垂危病人,因此被稱為“再造湯”。六味地黃湯可以用來治療陰虛導致的打嗝。六味地黃湯可以加入人乳、蔗漿、梨汁、青鉛等,這些藥材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以從根本上治療疾病。醫書記載,三陽經氣鬱結會導致打嗝,三陽經包括大腸、小腸和膀胱,它們負責津液的消化和儲存。三陽經熱結就會導致津液枯竭,氣血耗損,上下不通,最終導致打嗝。而三陽經熱結的主要原因是腎水虧虛。
蓋腎主五液,司二便,腎合膀胱也。此症男子年高色欲者常患之。老人天癸已竭,只有孤陽,當以養陰為主。褚氏所謂上病療下,須用六味丸料,大劑煎飲,久服可挽於十中、之一、二,又須宜遠房幃,薄滋味也。若曰溫胃,胃本不寒。若用開鬱香燥之品,適以助火。若下承氣,苦寒損胃則津液愈竭。
無如補陰,則焰光自滅,世俗不明,余特詳揭。
大黃䗪蟲丸,〔見虛勞。〕治胃脘停瘀成嗝,食下作痛。
宜去甘草。可用韭汁泛丸,一方用韭汁〔消瘀。〕牛乳〔養血潤燥,〕二味和勻服。〔胃弱者勿用。〕
白話文:
腎臟主導了人體的五種體液和二便功能,並且與膀胱有密切關係。這種病症常見於年長且性慾旺盛的男性。當老年人的天癸(一種生命力的表現)耗盡後,他們通常只剩下孤獨的陽氣,因此在治療上應該以滋補陰精為主。按照褚氏的理論,對於這樣的病症應採取「上病療下」的策略,使用六味丸等藥方,大量煎煮飲用,長期服用可以改善病情,甚至有機會恢復到一定程度。同時,應避免性生活,減少對身體的負擔,並且應控制飲食,避免過於肥厚的食物。
若有人認為應該溫暖胃部,但如果胃部原本並非寒冷,那麼使用溫胃的藥物反而會助長內熱。如果使用開鬱、香燥的藥物,可能會導致內火更旺。如果使用大黃等苦寒藥物來通便,反而會傷害胃部,使得津液更加乾涸。
補充陰精,則可以讓內火自行熄滅,但社會上很多人可能不清楚這個道理,我特意詳細說明。
「大黃䗪蟲丸」(見於虛勞部分),可以治療胃部積瘀引發的打嗝,以及食後感到疼痛的症狀。
使用時應去除甘草。可以用韭菜汁製成丸子,另外有一個方子使用韭菜汁來消除積瘀,並使用牛乳來養血潤燥,兩者混合後一起服用。對於胃部虛弱的人,不適合使用這種方法。
旋覆代赭湯,治積飲成嗝,肥人宜之,並治呃逆。
旋覆花〔味鹹潤下,能祛痰飲,一、二錢。煎成絹濾清服。〕代赭石〔性重墜下,能鎮逆氣,煅研細末,調服錢許。〕半夏〔治飲止嘔,一、二錢。〕生薑汁〔開痰止嘔,二、三小匙。〕人參〔壯胃止嘔。〕可加白蜜合參、半即大半夏湯。〕原方有甘、棗。〔嘔家忌甘,去之。〕
人參利嗝丸,〔自訂。〕治脾胃食滯成嗝,痞滿不利,大便燥結。
白話文:
旋覆代赭湯
旋覆代赭湯,用來治療因積食引起的打嗝,肥胖的人特別適合服用。它也能治療呃逆(打嗝)。
藥材:
- 旋覆花: 味鹹性潤,能化痰止飲,用量一到二錢。煎煮後用細紗布過濾,取清液服用。
- 代赭石: 性重墜下,能鎮逆氣,煅燒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約一錢,用藥物調服。
- 半夏: 治療飲停止嘔,用量一到二錢。
- 生薑汁: 開痰止嘔,用量二到三小匙。
- 人參: 壯胃止嘔。
加味: 可以加入白蜜,與人參、半夏一起組成大半夏湯。原方中原本有甘草和紅棗,但由於嘔吐的人忌食甘味,所以去掉了這兩種藥材。
人參利嗝丸
(自創方)用來治療脾胃積食引起的打嗝,以及脘腹痞滿、消化不良、大便乾燥等症狀。
人參,白芍〔恐承氣太峻,故用參,芍以監之。〕大黃〔通結,九制。〕枳實,厚朴,檳榔〔破滯,各等分。〕沉香〔降氣減半。〕〔水泛為丸,每服錢許。白湯送下,一日三服。〕
沉香降氣散,〔見喘門。〕治氣滯成嗝。
宜加甘蔗漿,蘆根汁,梨汁,羚羊角〔降氣逆,治噎塞。〕之屬。
竹茹湯,〔見傷寒。〕治胃中積熱成嗝。
白話文:
人參、白芍用來緩和藥性,大黃通便,枳實、厚朴、檳榔消解積滯,沉香則減半使用來降氣,各藥材等量混合,以水製成丸劑,每次服用一錢左右,用白湯送服,一日三次。此方名為沉香降氣散,適用於氣滯導致的打嗝。可加甘蔗汁、蘆根汁、梨汁、羚羊角等藥材,以增強降氣止嗝的效果。竹茹湯則用於胃熱積聚導致的打嗝,可參考傷寒書籍。
宜加黃連〔薑汁炒。〕大田螺汁〔皆至寒清胃,數大匙。〕童便〔恐有瘀凝,童便能降火而行瘀。〕竹瀝〔恐有痰滯,竹瀝能除熱而逐痰,各一杯。〕加金銀器同煎。〔鎮安逆氣。〕
檳黃丸,萬應丸,〔俱見胃脘痛。〕治蟲積成嗝。
此七方嗝症之屬實者,隨其所因,選而用之。
脈緊而澀難治。〔見賊克之脈也。〕年滿六旬者難治。〔稟厚善守禁忌,尊信醫藥亦有生者。〕糞如羊屎者不治。〔腸干小而不寬大者。〕口吐白沫者不治,皮肉乾枯者不治。胸腹嘈痛、如刀割者死。
白話文:
應該加入黃連(用薑汁炒過),大田螺汁(這些都非常寒涼,可以清胃,各取幾大匙),童尿(擔心有瘀血凝結,童尿可以降火並化解瘀血),竹瀝(擔心有痰滯,竹瀝可以清熱化痰,各取一杯)。再加入金銀器一起煎煮。(可以鎮定安神,逆轉氣機。)
檳黃丸,萬應丸,(這兩種藥都適用於胃脘疼痛。)治療因蟲積造成的打嗝。
這七種方子都是治療實證打嗝的,可以根據不同的病因選擇使用。
脈象緊而澀難以治療。(這是賊克之脈。)年滿六十歲的人難以治療。(年紀大的人身體強健,善於保養,忌口嚴謹,只要遵醫囑服藥,也能活下來。)糞便像羊屎一樣的人不能治療。(腸道乾燥狹窄,不能擴張的人。)口吐白沫的人不能治療,皮膚肌肉乾燥的人也不能治療。胸腹部劇烈疼痛,像刀割一樣的人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