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九·御集 (1)
卷九·御集 (1)
1. 腫脹
腫者,肌肉之腫,腫於面目四肢者也。脹者,腹中之脹,脹於胸腹之間者也。腫為輕而脹為重。腫脹兼有,雖重猶可十全其五。此症有虛有實,若面目四肢,咸無腫形,但腹脹大如鼓,是名單腹脹,亦曰鼓脹,屬虛者多重而難治。經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腫脹者,或因食積,或因滯,或因瘀血,或因濕熱,或因燥熱,阻滯中宮,脾不散精,肺不通調,以致清濁不分,水道不利,遂成腫脹。然脾胃元氣,猶未衰憊,苟能辨其食積痰血,濕熱燥熱而治之,更當察其在氣者,破其結氣,則氣道通行,而三焦不致壅閉,在水者,清其肺金,則膀胱氣化,而水濕不致淫溢,內邪一行,腫脹隨消。即挾虛所致,如飲食頻傷,或寒涼太過,或病後產後,總以理脾為主,視所挾症加減。
白話文:
腫脹是指肌肉的腫起,常見於面部和四肢。脹是指腹部的膨脹,主要發生在胸腹之間。腫症較輕,脹症較重。若同時出現腫脹,雖然病情較重,但仍然可以治癒一半。腫脹的病因有虛有實,若面部和四肢沒有腫起,但腹部卻像鼓一樣脹大,稱為單腹脹或鼓脹,多屬虛症,治療較為困難。經書中記載,飲食物進入胃後,精氣遊走溢散,上輸送到脾臟,脾氣散布精氣,上歸於肺,通調水道,向下輸送到膀胱。
腫脹可能是因飲食積滯、瘀血、濕熱、燥熱等因素,阻滯中焦,脾臟無法散布精氣,肺臟無法通調水道,導致清濁不分,水道不利,最終形成腫脹。然而,如果脾胃元氣尚未衰竭,就能辨別是飲食積滯、痰血、濕熱還是燥熱,並對症治療。更應該觀察是氣機阻滯,還是水濕停滯。若為氣機阻滯,則需破除結氣,使氣道通暢,避免三焦阻塞。若為水濕停滯,則需清泄肺金,使膀胱氣化,防止水濕過度溢散。只要內邪消除,腫脹自然消退。即使是虛症引起的腫脹,例如飲食頻傷、寒涼過度、病後產後等因素,也應以理脾為主要治療原則,並根據實際情況加減藥物。
無不獲效。故脾虛不能運化,氣虛腫脹者,脾健自能運氣也,土虛不能制水,氾濫腫脹者,土旺自能制水也。觀《金匱》治腫之大法,謂諸有水者,腰以上腫,當發汗,腰以下腫,當利小便,開鬼門,潔淨府。蓋邪從汗散,水向便通也。按喻沈二氏之論,欲發汗者,當兼實表,如人參敗毒散之類。
欲利小便者,當兼養陰,如四苓散加地、冬之類,方為良手。大抵此症初起易治,以正未虛,而邪未甚也。久遂難痊,以邪已熾,而正已衰也。賈洛陽謂病腫不治,必為錮疾,雖有扁盧,亦莫能為。腫之危害,猶尚如此,況鼓脹乎。鼓脹一症,東垣主寒,河間主火,丹溪主脾虛,論似有異,然各發明《內經》,同出一原。
白話文:
無論使用什麼方法,都能取得效果。因此脾虛無法運化,氣虛腫脹的人,脾氣健壯就能運氣;土虛無法制水,氾濫腫脹的人,土氣旺盛就能制水。觀察《金匱要略》治療腫脹的大原則,認為凡是有水腫的,腰部以上腫脹,應該發汗;腰部以下腫脹,應該利尿,打開鬼門關,清理淨府。因為邪氣可以通過汗液排出,水腫可以通過小便通暢。
根據喻嘉言、沈金鰲兩位醫家的論述,想要發汗的人,應該同時兼顧表實,例如人參敗毒散之類的藥方。想要利尿的人,應該同時兼顧養陰,例如四苓散加上地黃、冬蟲夏草之類的藥方,才是良方。總之,這種病症初期容易治療,因為正氣尚未虛弱,邪氣也尚未嚴重。時間久了就難以治癒,因為邪氣已經熾盛,正氣已經衰弱。賈緯說,腫脹病不治療,必定會變成頑固疾病,即使有扁鵲這樣的名醫,也無能為力。腫脹的危害尚且如此,何況鼓脹呢?
鼓脹是一種病症,東垣認為是寒邪引起的,河間認為是火邪引起的,丹溪認為是脾虛引起的,論點看似不同,但都源於《內經》,同出一源。
經曰:臟寒生滿病。又曰:胃中寒主脹滿。蓋人身之氣,熱則流通,寒則凝結,凝結則脹滿生焉。經曰:諸脹腹大,皆屬於熱。大凡物熱盛則豐隆,寒盛則斂縮。故熱氣內盛則脹滿,但有濕熱燥熱之分。經曰:脾虛則腹脹腸鳴,飧泄食不化。所謂氣虛中滿者是也。此則宜遵丹溪扶脾補氣之治。
故三子之說,不可偏廢,並宜詳究。按虞天民論鼓脹,屬寒者少,屬熱者多。又謂鼓脹起於脾虛氣損,治之當以大補之劑,培其根本,少加順氣,以通其滯,有挾積者,佐消導以祛其積,有挾熱者,加寒涼以清其熱。如單用大補,而佐使不明,則反成壅滯,而脹愈甚矣。故此症脾雖損,而無熱以擾之,則一補脾而獲愈;熱雖有而脾未損,則一清熱而奏功。
白話文:
經書上說:「臟腑寒冷會導致腹脹。」又說:「胃中寒冷會導致脹滿。」這是因為人體的氣,溫暖就流通,寒冷就凝結,凝結就會導致脹滿。經書上也說:「所有腹部脹大的症狀,都屬於熱證。」一般來說,事物熱盛則膨脹,寒冷則收縮。所以,熱氣內盛就會脹滿,只是有濕熱、燥熱的區別。經書上說:「脾虛就會腹脹腸鳴,吃東西消化不良,容易腹瀉。」這就是所謂的氣虛中滿。這種情況應該遵循丹溪先生扶脾補氣的治療方法。
所以,三子之說不可偏廢,應該仔細研究。虞天民認為,鼓脹屬於寒證的少,屬於熱證的多。他又說,鼓脹是由於脾虛氣損引起的,治療應該用大補的藥方,補益其根本,少加順氣藥,以通暢其阻塞,如果伴有積聚,則佐以消導藥祛除積聚,如果伴有熱證,則加寒涼藥清熱。如果只用大補藥,而佐使藥不明確,反而會導致壅滯,脹滿更加嚴重。所以,這種病症,雖然脾氣損傷,但沒有熱證困擾,只要補益脾氣就能痊癒;即使有熱證,但脾氣沒有損傷,只要清熱就能奏效。
如二者俱有,則將大補脾之正氣,而正氣未受補,邪熱先熾矣;將清熱以伐邪,而邪未退,正氣愈虛矣。故虛症醫治最難,而虛症之不可用溫補,而宜用清補者之尤難也。茲而間遇實症,則因氣鬱者理氣,因食積者消積,因瘀血者消瘀,因痰滯者化痰,對症投劑,自無不效。但虛實之辨,不可不明。
景岳謂腫脹,大都先脹於內,而後腫於外者多實;失腫於表,而後脹於裡者多虛。小便黃赤,大便秘結,多實;小便清白,大便溏泄,多虛。脈滑數有力者多實,弦浮微細者多虛,面色紅聲粗者多實,色悴聲短者多虛。諸凡實症,或六淫外客,或氣食內傷,陽邪急速,其來必暴,每成於數日之間;若是虛症,或情志積勞,或酒色過度,日積月累,其來有漸,每成於經月之後。
白話文:
如果同時出現虛實兩種情況,補脾氣就會讓邪熱更旺,清熱去邪就會讓正氣更虛。所以虛症最難醫治,而虛症中不能用溫補,要用清補更難。但如果碰到實症,就應該根據情況,用理氣、消積、消瘀、化痰的藥物,對症下藥,自然藥到病除。不過,虛實之分一定要弄清楚。
景岳說,腫脹通常先從內部開始,然後才表現在外部,多半是實證;先從表面開始腫脹,然後才影響到內部,多半是虛證。小便顏色黃赤,大便乾結,多半是實證;小便清澈,大便稀軟,多半是虛證。脈象滑數有力,多半是實證;脈象弦浮微細,多半是虛證。臉色紅潤,聲音洪亮,多半是實證;面色蒼白,聲音微弱,多半是虛證。總之,實證可能是外邪入侵,也可能是飲食失調,陽邪發作迅速,往往在幾天內就發病;而虛症則可能是情志勞累,也可能是縱慾過度,日積月累,病情逐漸加重,往往在幾個月後才會發病。
世人不察虛實,專守下則脹已之一法,雖得少寬於一時,真氣愈衰,未幾而腫脹再作,遂致不救,故臨症用補用瀉,最當詳審。總使實症治從清利,才見平復,即當培補根本為主。夫腫脹之病,多有標實本虛者,瀉之不可,補之無功,最為危候。以上諸法,此其大略也。腫脹重病,是貴醫者望聞問切之神明,對症施治,以盡其變通之妙。
則善考《內經》論五臟六腑,各有腫脹。景岳謂,經言:諸濕腫滿脹,皆屬於脾。又言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聚水也,又言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雖諸經皆有腫脹,而脾主運行,肺主氣化,腎主五液,無不由於脾、肺、腎三臟,此真知本之言夫。
白話文:
世人往往不了解身體虛實,只一味地用消腫的方法,雖然能暫時緩解,但卻會導致真氣越來越弱,不久腫脹又會復發,最終難以挽回。因此,在臨床上使用補法還是瀉法,必須仔細辨證。即使是實證用清利的方法治好後,也應該注重補益根本。腫脹的病症,大多是標實本虛,瀉法無效,補法也無功,是最危險的徵兆。以上這些方法,只是大致原則。腫脹是重症,需要醫生憑藉望聞問切的精妙,對症下藥,才能靈活運用各種方法。
仔細研究《內經》對五臟六腑的論述,每個臟腑都有可能出現腫脹。景岳說,《內經》記載:各種濕腫滿脹,都屬於脾。又說其根本在腎,末端在肺,都是水氣積聚。還說腎是胃的關口,關口不利,所以水氣積聚,並依照其類別出現。雖然各經脈都有可能出現腫脹,但脾主運行,肺主氣化,腎主五液,最終都與脾、肺、腎三臟有關,這就是認識疾病本源的真知灼見。
大安丸,〔即保知丸加白朮。〕治食積腫脹,或單腹脹大,〔必中脘有微塊,按之微痛。〕飲食不快,〔傷食故惡食。〕小便不通,大便或溏或秘。
白朮〔健脾,土炒。〕茯苓〔利水。〕楂肉,麥芽,神麯〔消積,各三兩。〕卜子〔除膨。〕橘紅〔理氣。〕連翹仁〔清熱。〕半夏〔消痰,各二兩,無濕痰者大忌。〕
咳喘加桑皮、蘇子,積多加莪朮,,熱甚加黃連,渴去半夏,加麥冬,小便不利加車前,虛者加人參。〔或丸或散,或湯俱可。〕
白話文:
大安丸,(即保知丸加上白朮。)用於治療食積腫脹,或單純腹部脹大,(必在中脘穴位有微小的腫塊,按壓時會有輕微疼痛。)飲食不佳,(因傷食導致厭食。)小便不通,大便或溏或秘。
白朮(健脾,土炒。)茯苓(利水。)山楂肉,麥芽,神麴(消積,各三兩。)檳榔(除膨。)橘紅(理氣。)連翹仁(清熱。)半夏(消痰,各二兩,沒有濕痰者絕對不能使用。)
咳嗽喘息加桑皮、蘇子,積聚太多加莪朮,熱盛加黃連,口渴則去半夏,加麥冬,小便不利加車前,體虛者加人參。(可以製成丸劑、散劑或湯劑。)
此方健脾、消積、清熱,數劑知,半月一月愈矣。虞天民云:大抵腫脹食積而成者為多,主此隨症加減,百發百中。余每合雞金散用,甚效。
雞金散
雞內金〔消積,五錢,〕沉香〔四錢,〕砂仁〔六錢,〕陳香櫞皮〔皆理氣化滯之品,焙一兩,為末,白湯調服二、三錢。〕虛者參湯下。
此消積下氣之劑,仿內經雞矢醴方之法也。經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名為鼓脹,治之以雞,矢醴,〔乾雞矢,炒焦,酒煎服。最傷胃氣,勿用。〕一劑知,二劑已。經又曰:其時有復發者,此飲食不節也。觀此則知病愈後,當節飲食為要。
白話文:
這個方子能健脾、消積、清熱,服用幾劑後,半個月到一個月就能痊癒。虞天民說:大多數腫脹都是食積引起的,用這個方子根據情況加減藥量,藥效百發百中。我經常配合雞金散使用,效果很好。雞金散是由雞內金、沉香、砂仁、陳香櫞皮組成,這些都是理氣化滯的藥材,焙成粉末,用白湯調服。虛弱的人可以用參湯送服。這是一個消積下氣的方子,仿效《內經》中雞矢醴方的做法。經書上說:有病症表現為心腹滿脹,早上吃飯不能吃晚飯,叫做鼓脹,可以用雞矢醴來治療。一劑見效,兩劑就好了。經書上又說:如果病情反复發作,就是飲食不節造成的。由此可見,病癒後要注意節制飲食。
木香流氣飲,〔重訂。〕治氣鬱腹脹,〔或因食、因痰、因惱怒,氣鬱不行,則閉塞而致腹脹。〕皮厚色蒼,或一身盡腫。或自上而下,〔皆氣脹之的辨。〕按之窅而不起。〔然水在肌肉之中,輕按則散亦不能猝聚,如按糟囊者然,不可不知。〕
木香,沉香,砂仁,蘇子,橘紅,枳殼〔皆利氣之品,氣利則鬱自開,食自消,痰自降,水自行。〕鬱金〔開鬱滯之氣,又善能行瘀,恐氣滯則血凝也。〕腹皮〔開心腹之氣。〕甜葶藶〔泄氣分之閉。二味又均能逐水,恐氣滯則水停也。〕如有熱〔氣鬱則生火也。〕加連翹;〔其性清涼,能除瘀熱,其氣芬芳,能散鬱結。
白話文:
木香流氣飲
重訂。 治療因氣鬱導致的腹脹,[可能是因為飲食不當、痰濕積聚、或因惱怒而導致氣機鬱滯,無法正常運行,進而阻塞氣道引起腹脹。] 患者的腹部皮膚厚實且顏色蒼白,甚至全身浮腫。 腫脹可能是從上往下發展的,[這都是氣脹的表現。] 按壓腹部時會感到凹陷,但按下去不會立即彈回來。 [這是因為水液停留在肌肉組織中,輕輕按壓會使水液散開,但無法立即聚攏,就像按壓裝滿糟的袋子一樣,不可不知。]
藥材:
- 木香: 沉香、砂仁、蘇子、橘紅、枳殼,[這些都是利氣的藥材,氣流通暢,就能使鬱氣消散,食積消除,痰濁下降,水液自然排出。]
- 鬱金: [能開鬱滯之氣,並能促進血液循環,防止氣滯導致血瘀。]
- 腹皮: [能開通腹部氣機。]
- 甜葶藶: [能瀉除體內積聚的氣分。兩味藥材都能利水,因為氣滯會導致水液停滯。]
- **若患者有發熱現象,[氣鬱會導致火熱,] 可以加入連翹;[連翹性寒涼,能清熱解毒,又能散瘀結,氣味芳香,能散鬱結。]
〕如因食滯,加山楂、麥芽;如因痰壅,加半夏、栝蔞。
此利氣之劑也,果人壯氣實,可用。嘉言謂若虛人腹脹,乃氣散不收,更散其氣,豈欲直裂其腹乎?收之不能遽收。緩緩圖成可也。即瀉肺瀉膀胱之藥,亦不可施。按經言:腹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𪔣𪔣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變。殆亦在氣分之脹歟。
茯苓導水湯,治水氣腫脹,眼胞上下微腫,肢體重著,〔濕傷肌肉故重。〕咳嗽怔忡,〔水氣射肺則咳,凌心故悸。〕股間清冷,皮薄色亮。或腫有分界,或自下而上,〔是水腫之的辨。〕或頭面手足遍身盡腫,手按隨起,〔然氣脹亦有按之隨起者,如按氣囊者然。〕小便秘澀,主此加減。
白話文:
如果腹脹是因為食物積滯,可以加入山楂和麥芽;如果腹脹是因為痰濕阻礙,可以加入半夏和栝蔞。這是一種利氣的藥方,適合體質強壯、氣血充沛的人使用。古人說,虛弱的人腹脹是因為氣散不聚,如果再用利氣的藥物,就如同把氣散得更厲害,難道是想把他們的肚子直接撐破嗎?要讓氣收聚,不能急於求成,需要慢慢調理。即使是瀉肺或瀉膀胱的藥物,也不應該使用。經典醫籍中記載,腹脹是因為寒氣停留在皮肉之間,讓人感覺軟軟的,不結實,肚子很大,全身腫脹,皮膚厚,按壓腹部凹陷下去,但按壓後不會彈起,腹部顏色沒有變化。這應該也是氣分引起的脹滿。
茯苓導水湯可以治療水腫,症狀包括眼皮上下微微腫脹、四肢沉重、咳嗽、心悸、大腿內側冰冷、皮膚薄而有光澤。水腫可能會出現分界線,也可能從下往上蔓延。全身包括頭部、面部、手腳都可能腫脹,按壓後凹陷下去,但馬上又會彈回來。小便不順暢,可以用這個藥方加減治療。
茯苓,澤瀉〔潔淨府。〕紫蘇〔開鬼門。〕白朮〔理脾或用米仁,或用茅朮。〕麥冬〔清肺。〕木香,砂仁,橘紅〔利氣。〕桑皮〔去肺中之水。〕腹皮〔逐皮膚之水。〕木瓜〔和胃制肝,又能祛濕。〕檳榔〔破滯降氣,又能下水。〕甘瀾水煎藥。〔先將水煎數百滾,取其性達趨下,且水力輕微,不為腎之助也。
〕如因食滯,去木瓜,加枳實,山楂。如因痰壅,去木瓜、麥冬,加半夏、葶藶。如因濕熱,去紫蘇,加滑石,海金砂。熱甚,再加芩、連。
白話文:
茯苓能淨化身體,紫蘇能開通身體的排泄通道,白朮能調理脾胃,可以搭配米仁或茅朮使用,麥冬能清熱潤肺,木香、砂仁、橘紅能理氣,桑皮能排除肺部積水,腹皮能排除皮膚積水,木瓜能和胃、制肝,還能去除濕氣,檳榔能破除積滯、降氣,還能利尿。藥方用甘瀾水煎煮,先將水煮沸數百次,取其性向下滲透,且水性輕柔,不會加重腎臟負擔。
若因食物積滯,則去除木瓜,加入枳實和山楂;若因痰液阻塞,則去除木瓜和麥冬,加入半夏和葶藶;若因濕熱,則去除紫蘇,加入滑石和海金砂。若熱症嚴重,再加入黃芩和黃連。
此導水之平劑。上症即《內經》水脹之病。經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頸脈動,時咳,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其論致病之因。則又言三陰結謂之水,三陰者,手太陰肺,足太陰脾也。嘉言謂水病莫不本之胃經,乃以屬之肺、脾者何耶?使脾能轉輸水精於上,肺能通調水道於下,海不揚波矣。惟二臟之氣結不行,則胃中之水日蓄,浸灌表裡,無所不到也。
故治法宜伸脾,肺之權為主,然其要尤在於腎,腎為胃關,腎司開合故也。虞天民言:丹溪又有陽水之說,不過燥熱為之,陰水之說,不過濕熱為之也。至若《金匱》論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五證,有志深造者,所宜審焉。
白話文:
這是一種引導水分平衡的藥物。上述症狀正是《內經》中所描述的「水脹」病症。經書中說,水病初期,眼窩略微腫脹,頸脈搏動,偶爾咳嗽,大腿內側發涼,腳踝腫脹,腹部逐漸膨脹,表示水病已成形。用手按壓腹部,腹部會隨著手勢而起伏,就像裹滿水一樣。對於病因的解釋,經書中提到三陰結聚會導致水病,三陰指的是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雖然有人認為水病都源於胃經,但為何又歸屬於肺、脾呢?因為脾臟負責轉輸水精向上,肺臟負責調節水道向下,如此水氣便能維持平衡。一旦二臟氣機阻塞不通,胃中水分就會日積月累,浸潤表裡,無處不到。
因此治療方法應該以舒展脾臟、肺臟的功能為主,但關鍵還是在於腎臟,腎臟是胃氣的關口,負責開合氣機。虞天民說,丹溪還提出陽水和陰水之說,陽水是由於燥熱引起,陰水是由於濕熱引起。至於《金匱》中所述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五種病症,有志於深入研究的人,應該仔細審察。
大戟棗子,治水腫如神。
大戟〔苦寒有毒,能下十二經之水,二錢。〕大棗〔恐下傷脾、胃,用以補之,百枚,同煮一時,汁盡為度,去戟不用,取棗曬乾,每日食棗數枚,分作三次服,以利為度,以平為期,服此忌用甘草。〕
此逐水之峻劑也。藥雖峻厲,得棗助之,且陸續以進,得利即止,果脈症俱實,宜下,若畏而不服,反有養病害身之患,較之舟車浚川、等方,雖為稍緩,然虛弱者。終不可輕用也。
麥冬飲,治燥熱腫脹,〔肺燥則熱,失清肅降下之令,不能通。調水道,漬於高原,淫於皮膚,而水腫作矣。初病必或喘或咳。〕小便秘澀,〔雖秘,其少腹必不急。〕大便燥結。〔肺與大腸為表裡,燥熱則不能濡潤也。〕
白話文:
「大戟棗子」方可神效治水腫。大戟性苦寒有毒,能排出十二經絡的水分,用量二錢。大棗雖然可能傷脾胃,但可以用來補益,因此用一百枚,與大戟一起煮一個時辰,直到汁液煮盡為止。之後去除大戟不用,將大棗曬乾,每天分三次食用數枚,以利尿為度,以水腫消失為目標。服用此方忌用甘草。
此方是強效的利水藥物,雖然藥性峻烈,但有大棗輔助,且逐漸服用,一旦利尿即可停止。如果確實有水腫的症狀,就應該服用此方,若畏懼不服用,反而可能養病害身,得不償失。雖然此方不如其他利水方藥迅速,但對於虛弱的人,還是不可輕易使用。
「麥冬飲」方可治療燥熱腫脹。肺燥則熱,失去清肅降下的功能,無法暢通水液。水液運行不暢,積聚在高處,淫溢於皮膚,就會形成水腫。初期患者可能會出現喘咳。小便不暢,但小腹不會急痛。大便乾燥,這是因為肺和大腸相表裡,燥熱則無法濡潤大腸。
麥冬〔清肺以開降下之源,兩許。〕粳米〔益脾以培金之母,百粒。〕
此清金、潤燥、培土之劑,古方雖未注治燥熱腫脹,余謂此方甚是恰當,可參清燥救肺湯諸藥用之。
調榮散,〔重訂。〕治瘀血腫脹,或單腹脹大,〔皮肉必現赤紋,或腹中有塊,按之不移而痛。〕不惡食,〔故知塊為瘀血。〕小便赤,〔仲景云,小便自利,血症諦也。若兼熱結膀胱氣分,小便亦不利矣。〕大便黑。〔瘀血漬之也。〕
丹參〔活血。〕桃仁〔各二、三錢。〕赤芍〔破血,錢許。〕劉寄奴〔破血下脹之仙藥,二、三錢。〕玄胡索〔活血化氣之神品,錢許。〕澤蘭〔行血化之水,二、三錢。〕莪朮〔破氣中之血,錢許。〕熱加連翹、黃芩,或再加童便。如欲行瘀,量加製大黃,或參用大黃䗪蟲丸。〔不宜過劑。〕
白話文:
麥冬清肺,幫助下降氣機,用兩份;粳米益脾,滋養脾胃,用一百粒。這是一種清熱潤燥、滋補脾胃的方劑,雖然古方没有特別標明治療燥熱腫脹,但我认为非常適合,可以参考清燥救肺湯的藥材一起使用。
調榮散,重新整理過。治療瘀血腫脹,或單純腹部腫大,皮膚表面會出現紅色紋路,或腹部有硬塊,按壓不移動且疼痛,患者沒有食慾,可以推測硬塊是瘀血造成的。小便顏色發紅,仲景說小便自利是血症的徵兆,如果同時伴隨熱結膀胱,小便也不順暢。大便顏色發黑,是瘀血造成的。
丹參活血,桃仁活血化瘀,各用二到三錢;赤芍破血,用一錢;劉寄奴破血消腫,用二到三錢;玄胡索活血化氣,用一錢;澤蘭行血化瘀,用二到三錢;莪朮破瘀散結,用一錢。如果患者發熱,可以加連翹、黃芩,或者再加童便。如果想要快速行瘀,可以增加製大黃的用量,或者參考大黃䗪蟲丸。使用藥物要适量,不可過度。
此消瘀之劑也。瘀血化水,致成腫脹,其水不去,勢必不瘀之血,亦盡化為水矣。故桑皮、腹皮、葶藶之屬,亦可採入。嘉言謂:如挾虛者,須用人參大力者主持其間,則驅逐之藥,始能奏功,果虛而挾寒者,方可議加桂、附。又論蠱脹,與鼓脹不同。鼓脹者,中空無物,腹皮繃急,多屬於氣。
蠱脹者,中實有物,腹形充大,非蟲即血。血蠱一症,東方沿海一帶,擅魚鹽之饒,比他處更多,男婦俱有。以魚者,使人熱中,鹽者,走血,血得熱合,久則中焦沖和之氣,亦漸化為熱,氣熱則脹,血始不流。於是氣居血中,血裹氣外,漸至腹如抱甕,觀《內經》論石瘕,〔衃血如石。
白話文:
這是一種消散瘀血的藥方。瘀血化為水,導致腫脹,水消不去,必然使原本未化為水的瘀血也全部化為水。因此,桑皮、腹皮、葶藶等藥材也都可以加入。古人說,如果病人體虛,需要使用人參等補氣藥物來支持,驅逐瘀血的藥物才能發揮作用。如果病人虛寒,則可以考慮加入桂枝、附子等溫陽藥物。再者,蠱脹與鼓脹不同。鼓脹是肚子裡空空如也,腹皮繃緊,多屬於氣機失調。蠱脹則是肚子裡有東西,腹部膨大,可能是蟲積或者血瘀。血蠱是一種常見於東方沿海地區的疾病,由於當地人喜食魚鹽,比其他地方更為常見,男女皆可罹患。魚性溫熱,鹽性走血,血得熱氣,久而久之,中焦的沖和之氣也會逐漸化為熱,氣熱則脹,血液循環不暢。於是氣在血中,血裹著氣,最終導致腹部脹大如抱甕。參考《內經》中關於石瘕的描述,〔瘀血凝結如石。
〕腸覃〔覃延布而深也。〕二症,言石瘕生於胞中,因惡血當瀉不瀉,衃〔敗血也。〕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若月事以時下,此腸覃之候,癖積因在腸外,不在胞中,故無妨月事。蓋由汁沫所聚而成,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
金銀花散,治瘡毒內攻,腫脹或單腹脹大。
金銀花〔除腫脹,解熱毒,一、二、三兩,為君。〕連翹仁〔瘡家要藥。〕黃芩、花粉〔清熱。〕橘紅〔理氣。〕茯苓、車前、木通〔導邪泄溺。〕腹皮〔散大腸壅毒,消水氣浮腫〕綠豆〔清熱解毒,利水除脹。〕熱毒內甚,加犀角黃連。
白話文:
腸覃指的是一種病症,指的是石瘕在胞中形成,因為惡血應該排出卻沒有排出,反而積聚在體內,日漸增大,摸起來像懷孕一樣,月經也不正常;如果月經正常,那就可能是腸覃的徵兆,因為病灶在腸外而不是在胞中,所以不影響月經。這種病症是由於體內積聚的汁液和泡沫所致,只發生在女性身上,可以透過藥物導出體外。
金銀花散可以治療瘡毒內攻,引起腫脹或單純腹部脹大的病症。
金銀花可以消腫解熱毒,用量一到三兩,是主藥。連翹仁是治療瘡毒的常用藥。黃芩、花粉可以清熱。橘紅可以理氣。茯苓、車前、木通可以引導邪氣排出,利尿。腹皮可以散解大腸積聚的毒素,消除水氣腫脹。綠豆可以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如果熱毒很嚴重,可以加入犀角和黃連。
此清熱解毒之劑,所謂治病必求其本也。
六味腎氣湯,陰虛腰痛,腹大脛腫,〔經言腎病者,腹大脛腫,故兩足必先腫也。〕咳喘有痰不得臥,〔經言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腎者水臟,主津液,主臥與喘也。又水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蓋標本俱病也。〕甚至頭面皆腫,〔陰虛火炎,水隨火溢之故。〕飲食知味,〔胃無病也。〕溺澀便燥,〔腎主二便,虛則不能濡潤。〕此方主之。
六味地黃〔壯水補腎。〕麥冬,五味〔清金斂肺。〕牛膝〔利腰膝而消腳腫。〕車前〔利小便而不走氣。曉林雲:予曾用前方未效,加牛膝、車前即應。〕黑小豆〔黑色通腎,能消水腫。〕煎湯煎藥。
白話文:
這是一種清熱解毒的藥方,所謂「治病必求其本也」,也就是要找出病根才能真正治好病。
六味地黃湯,適用於陰虛腰痛、腹大脛腫、咳嗽喘息有痰且不能平躺的人。〔古籍記載腎病會導致腹大脛腫,因此雙腳必定先腫。〕咳喘有痰且不能平躺,〔古籍記載不能平躺,躺下就喘,這是水氣侵入的表現。腎臟是水臟,主司津液,也掌管睡眠與呼吸。水病的根源在腎,但表現在肺,這就是標本俱病。〕甚至頭面都腫起來,〔陰虛火旺,水氣隨火氣外溢造成的。〕飲食能吃得下,〔胃沒有病。〕小便澀滯,大便乾燥,〔腎臟主管大小便,虛弱則不能滋潤。〕這個藥方就可以治療這種情況。
六味地黃〔滋補腎水。〕麥冬、五味子〔清熱滋陰,斂肺止咳。〕牛膝〔利腰膝關節,消退腳腫。〕車前子〔利尿排泄,不耗氣血。曉林先生說:我曾經用過這個藥方但效果不佳,後來加上牛膝和車前子就見效了。〕黑小豆〔黑色入腎,能消水腫。〕煎煮成湯服用。
此壯水之劑。景岳云:腫脹由於水邪,主水者,還求水臟,乃探本之治法也。世人患陰虛者甚多,故相火氾濫其水而致腫脹者,趙氏此方,有功不淺。每見虛勞,而患此症者不少,若用破氣利水燥熱等藥,比於操刃。趙氏又云:有一等肝經火鬱腫脹,其症嘔酸口苦,脅痛惡寒,面黃目黃,須以逍遙散舒其鬱,繼以前方滋其陰,亦禁用分利。
濟生腎氣丸,〔亦可小劑作煎。〕治脾腎虛寒,腹脹肢腫,小便不利,〔腎為胃關,關門不利,則水聚於胃為䐜脹,水溢於四肢為浮腫,但溺雖少,而不黃赤,口不渴,手足冷,脈沉遲者,方作寒治。〕或喘急痰盛。〔水乘肺則喘急,水泛上故痰盛。〕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主要用來補益腎氣,治療水腫。古人說,水腫是因為水邪入侵,要治水腫就要補益腎臟,這是治病的根本。現在很多人都是陰虛,所以導致相火過旺,灼傷水液而致腫脹,這個藥方對這種情況很有幫助。很多虛勞患者也會有這種病症,如果用破氣利水、燥熱的藥物,就好像拿刀子割肉一樣。古人還說,有一種情況是肝經火鬱導致腫脹,症狀是嘔酸口苦、脅痛惡寒、面黃目黃,應該先用逍遙散疏解肝鬱,之後再用這個藥方滋養陰液,切忌使用利水藥物。
濟生腎氣丸可以煎藥服用,適用於脾腎虛寒導致的腹脹肢腫、小便不利等症狀。腎臟是胃的門戶,門戶不利則水液積聚在胃中導致腹脹,溢出四肢則引起浮腫。雖然小便量少,但顏色不黃不赤,口不渴,手足冰冷,脈象沉遲,屬於寒證。這個藥方還可以治療喘急痰盛,因為水氣上犯肺部會引起喘急,水氣上泛則容易形成痰液。
八味地黃丸〔用桂、附補陽,蒸動腎氣,使關門開,而胃中積水始下,以陽主開故也。〕牛膝,車前〔薛氏用茯苓為君,合此二味,治腰以下之水,其功甚大。〕
此蒸動腎氣開關之劑,果屬真陽衰弱,投之自然神效,按節齋言火衰成病者,百無一、二。薛氏趙氏,極誇此方之神,以致盲師不辨寒熱,一遇腫脹,概投此劑,為害不淺,用是方者,審之慎之。
加味異功散,治單腹虛脹。〔中空無物,腹皮繃急,多屬於氣。〕亦治脾虛肢體盡腫
人參,白朮,茯苓,米仁〔補脾胃之元氣,脾得補而脹自消。〕白芍〔脹病多屬肝木乘土,用白芍以土中瀉木安脾。〕橘紅,木香,沉香〔佐以調和中氣。〕熱加麥冬,〔散結熱而下逆氣。〕渴者尤宜。或加黃連。〔清脾胃之積熱,丸制最止邪熱。〕有積加枳、曲、山楂、麥芽。
白話文:
八味地黃丸是用桂枝、附子來補陽,讓腎氣活躍,打開關門,使胃中積水得以排出,因為陽氣主宰著開合。牛膝和車前草,薛氏則以茯苓為主藥,配合這兩種藥物,治療腰部以下的水腫,療效非常顯著。
這個能使腎氣活躍開關的藥方,的確對於真陽衰弱的人來說非常有效。按節齋所言,火衰而生病的人,十之八九。薛氏和趙氏極度誇大了這個藥方的神效,以至於一些不善辨別寒熱的醫生,只要遇到腫脹,就一概用這個藥方,危害不淺。使用這個藥方的人,一定要慎重考慮。
加味異功散用來治療單純的腹脹,腹中空空無物,腹部皮膚繃緊,大多屬於氣虛。也用來治療脾虛導致的全身水腫。
人參、白朮、茯苓、米仁用來補脾胃的元氣,脾胃得到補益,脹滿自然消除。白芍用來治療脹滿病,因為脹滿大多是肝木克脾土,用白芍以土瀉木,安撫脾胃。橘紅、木香、沉香用來輔助調和中氣。熱症加麥冬,散結熱,下逆氣,口渴者尤其適合。也可以加黃連,清脾胃積熱,製成丸劑能有效止邪熱。若有積聚,可加枳實、神曲、山楂、麥芽。
〔助脾家之健運。〕如肥人濕痰,加茅朮、半夏。〔燥濕消痰,血家、渴家、汗家勿用。〕如脾虛水腫,加綠豆、車前。如果虛而挾寒,方可加乾薑。〔合理中湯方。〕寒甚則加附、桂。〔補命門之火,以生脾土,否則不可浪用。〕
此方益氣補脾為主,佐以調氣之劑,備加減之法,以通其用。若系實症,即於前列諸方,對症取用。其有不大實,亦不大虛者,本方去參,加減治之,後仍用參補之。按虞天民云:虛脹必服人參,人參必肺無熱方可服,有熱服之,肺火得參而愈甚。肺主出氣,邪火挾氣兩出,脾胃受之,復助積熱,則脹急益加,筋青臍出,危篤立見。
白話文:
這方子主要作用是益氣補脾,再輔以調氣藥材,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加減用藥。如果病人是實證,就應該根據前面的方子,對症下藥。如果病人既不實也不虛,可以去掉人參,加減用藥治療,之後再用人參補益。根據虞天民的說法,虛脹一定要服用人參,但人參必須在肺部沒有熱的情況下才能服用,如果有熱再服用人參,反而會加重肺火。肺主出氣,邪火會隨著氣一起排出,脾胃受到影響,又會助長積熱,導致脹氣加重,筋青臍出,病情危急。
故虛脹而不能服參,不救之症也。
二病之脈,實大者可治,虛微者難治,水病脈出者死。〔謂沉按之則無,非浮脈主死也。〕
唇黑或腫,肝傷缺盆平,心傷;臍突,脾傷;足心平,腎傷;背平,肺傷,五傷者死。陰囊及莖腫腐者死;瀉後腹脹而有青筋者死:大便滑泄,水腫不消者死。水腫先起於腹,後散於四肢者可治,先起於四肢,後歸於腹者死。男從上而下,女從下而上,皆難治,腹脹身熱者死,腹脹寒熱如瘧者死,腹脹便血,〔脾敗不能統血也。〕脈大時絕者死,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者死。
〔上為咳嘔,中則脹滿,下為飧泄,三焦俱病,六脈已絕,安得不死。〕
白話文:
因此,虛弱腫脹而無法服用人參,是無法治療的病症。
兩種疾病的脈象,實證的脈象可以治療,虛弱微弱的脈象難以治療,水病脈象外露的患者會死亡。〔指的是沉按時沒有脈象,而不是浮脈主死亡。〕
嘴唇發黑或腫脹,肝臟受損,鎖骨平坦,心臟受損;臍部突出,脾臟受損;腳心平坦,腎臟受損;背部平坦,肺臟受損,這五種受損都將導致死亡。陰囊和陰莖腫脹腐爛會導致死亡;腹瀉後腹部腫脹且有青筋者會死亡:大便稀薄滑泄,水腫消退不下去者會死亡。水腫先從腹部開始,然後散布到四肢者可以治療,先從四肢開始,然後集中到腹部者會死亡。男性從上到下,女性從下到上,都難以治療,腹部腫脹身體發熱者會死亡,腹部腫脹寒熱交替像瘧疾一樣者會死亡,腹部腫脹伴隨便血,〔脾臟衰敗無法統攝血液。〕脈象很大時斷絕者會死亡,咳嗽嘔吐腹部腫脹並且經常腹瀉,脈象斷絕者會死亡。
〔上面是咳嗽嘔吐,中間是腹部脹滿,下面是經常腹瀉,三焦都患病,六脈都已斷絕,怎麼可能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