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八·御集 (5)

回本書目錄

卷八·御集 (5)

1. 舉例

一,一督學因校事過勞感暑,遂下痢純血。仲淳診得其所由,遂用人參〔五錢。〕白芍〔二錢。〕蓮肉〔四十粒。〕炙甘草〔一錢五分。〕養正。黃連〔三錢。〕清邪,紅曲〔一錢五分。〕和血。升麻〔七分。〕乾葛〔一錢。〕舉其陷。烏梅〔二枚。〕固其腸。調服滑石末〔五錢。

〕祛其積。二劑而愈。督學曰:痢止矣,心搖搖不能閱卷,奈何?仲淳曰:此勞心太過,暑因客之,故爾。加棗仁、竹葉一劑而平。

白話文:

一位督學大人因為校務繁忙,過度勞累而感受暑氣,導致下痢且排出純血。仲淳醫師診斷出病因,便開了以下藥方:

  • 人參:五錢,用來滋補正氣。
  • 白芍:二錢,用來養血柔肝。
  • 蓮肉:四十粒,用來清心止血。
  • 炙甘草:一錢五分,用來調和藥性。
  • 黃連:三錢,用來清熱解毒。
  • 紅曲:一錢五分,用來和血止血。
  • 升麻:七分,用來升舉脾胃,止瀉止血。
  • 乾葛:一錢,用來解暑生津。
  • 烏梅:二枚,用來斂腸止瀉。
  • 滑石末:五錢,用來利水消積。

服用兩劑藥後,督學大人便痊癒了。他感慨道:「痢疾止住了,可是心神卻仍然恍惚不安,無法專心批改考卷,怎麼辦?」仲淳醫師回答:「這是因為您過於勞心,暑氣乘虛而入,導致心神不寧。我會加一些棗仁和竹葉,一劑藥就能讓您心神平靜。」

二,一婦方孕五月,患滯下腹痛,日下數次。仲淳用白芍〔五錢。〕蓮肉〔四十粒。〕扁豆〔三錢。〕炙甘草〔一錢。〕黃連〔四錢。〕黃芩〔三錢。〕紅曲〔二錢。〕枳殼〔三錢。〕橘紅〔一錢五分。〕升麻〔五分。〕葛根〔一錢五分。〕烏梅〔一枚。〕甫服一盅,覺藥行至腹,即解一次,痛亦隨己,滯下痊愈。

三,一婦患痢,日夜幾百行,身熱發嘔,一嘔數十聲不絕,已治後事。仲淳令服如金丸,因思飲,又用人參、扁豆,甘草,培其胃氣,黃連、清其熱邪,橘紅,理氣通滯,滑石祛積除熱,煎服。再進如金丸二劑,勢稍定,更數服而愈。

白話文:

一位婦女懷孕五個月,肚子下墜疼痛,每天腹瀉好幾次。仲淳醫生用白芍五錢、蓮肉四十粒、扁豆三錢、炙甘草一錢、黃連四錢、黃芩三錢、紅曲二錢、枳殼三錢、橘紅一錢五分、升麻五分、葛根一錢五分、烏梅一枚,煎成一盅讓她服用。服用之後,她感覺藥物到達肚子裡,馬上就排泄了一次,疼痛也隨之消失,下墜的症狀痊癒了。

另一位婦女患痢疾,每天夜裡腹瀉幾百次,身體發熱嘔吐,一吐就是几十聲不停,已經到了快要不行的地步。仲淳醫生讓她服用如金丸,因為她想喝水,又用人參、扁豆、甘草來滋補胃氣,用黃連來清熱邪,用橘紅來理氣通滯,用滑石來去除積熱,煎服。再服用兩劑如金丸後,病情稍微穩定,又服用幾劑後痊癒了。

四,一人秋間患痢,凡香、連、枳、樸等劑,用之兩月,而病不衰。士材診之,滑而有力,失下之故也。用香、連、歸、芍、枳殼、橘紅,加大黃三錢,下穢物頗多。診其脈尚有力,仍用前方,出積滯如魚腸者數碗,調理十餘日而痊。

五,一人年二十餘,形體清瘦,素享安逸,因勞役日中,暑濕合內郁之火,而成痢疾。晝夜一、二百次,不能起床,但飲水而不進食,其痛甚厲,肛門如火烙,揚手擲足,躁擾無奈。嘉言診其脈,弦緊勁急,不為指撓。謂曰:此症腸胃為熱毒所攻,其勢如焚,救焚須在頃刻,若二、三日外,必致朽腐矣。

白話文:

秋天的時候,有個人患了痢疾,服用香、連、枳、樸等藥物兩個月,病症仍然沒有減輕。一位醫生診斷後發現,病人的脈象滑而有力,是因失下導致的。於是,他用香、連、歸、芍、枳殼、橘紅,再加入大黃三錢,病人排出不少穢物。醫生診斷後發現,病人的脈象依然有力,便繼續用之前的藥方,病人排出許多積滯,如同魚腸一般,經過十多天的調理,病就好了。

有一位二十多歲的男子,體形清瘦,平常享福安逸,由於勞役過度,在正午時分,暑濕與內郁之火結合,導致痢疾。他一天拉肚子一、兩百次,無法起床,只能喝水,不吃東西,疼痛非常劇烈,肛門像是被火烙一樣,他不停地揮手踢腳,焦躁不安。一位醫生診斷後,發現病人的脈象弦緊勁急,無法被指頭壓下去。醫生說:「這是腸胃被熱毒所侵襲,情況如同著火一樣,必須立即救火,否則兩三天後,就會腐爛了。」

急用大黃、黃連、甘草各二兩,煎成,隨滾隨服,服下稍寧片刻,少頃仍前躁擾。一晝夜服至二十餘碗。次日見脈勢稍柔,知病可愈,但用急法,不用急藥。遂改用生地、麥冬各四兩,另研生汁,而以花粉、丹皮、赤芍、甘草各一兩,煎成和汁,大碗飲之。

以其來勢暴烈,一身津液從之奔竭,若待下痢止,而後生津養血,則枯稿一時難回,豈可泥潤滯之藥,而不急用乎?服之果然痢止,但遺些少氣沫耳,等三日,思食腐漿,第四日,略進米湯。緩緩調至旬余,方能消穀。亦可見胃氣之存留一線者,不可少此焦頭爛額之客耳。

白話文:

病人急需治療,醫生馬上用大黃、黃連、甘草各二兩煎成藥湯,讓病人趁熱服用。服藥後,病人稍微平靜了一會兒,但不久又變得焦躁不安。一整天服用了二十多碗藥。隔天,病人脈象稍稍變柔,醫生知道病可以治癒,但由於病情危急,便不再使用急性的藥物。改用生地、麥冬各四兩,另外研磨成汁,再用花粉、丹皮、赤芍、甘草各一兩煎成藥湯,與生汁混合,讓病人大碗大碗地喝。

因為病人的病情來勢兇猛,身體的津液大量流失,如果等到腹瀉停止才開始滋養生血,恐怕就回天乏術了。因此,醫生果斷地使用了急性的藥物,沒有猶豫。服藥後,腹瀉果然停止了,只留下少許氣沫。三天後,病人開始想吃腐漿,第四天,勉強喝了一點米湯。慢慢調養了十多天,才能正常進食。由此可見,只要有一線生機,就不可輕易放棄,即使是危急的情況,也要積極治療。

六,一人年七十餘,平素體堅,不覺其老。秋月病痢。久而不愈。至冬月成休息痢。一晝夜十餘行,面目浮腫,肌膚晦黑。嘉言診其脈,沉數有力。謂曰:此陽邪陷入於陰之症也,以法治之,或可痊愈。用人參敗毒散,本方煎就,以厚被圍椅上坐定,置火其下,更以布條捲成鵝蛋狀,置椅上墊定肛門,使內氣不得下走。

然後以藥熱服,良久又進,遂覺皮間津津微潤,再溉以熱湯,教令努力忍便,不得移身,如此二時之久,皮問津潤未乾,病者心躁畏熱,忍不可忍,始令連被臥於床上,是晚只下痢二次。以後改用補中益氣湯,一晝夜只下三次,不旬日而痊愈。

白話文:

一位年約七十多歲的老人,平日身體健壯,不覺得自己老了。秋季患了痢疾,久治不癒。到了冬季,病情演變成休息痢,一天一夜要拉十多次,臉色浮腫,皮膚暗黑。嘉言醫生診斷其脈象沉而數,有力。他說:「這是陽邪侵入陰分導致的疾病,如果用正確的方法治療,應該可以痊愈。」於是使用了人參敗毒散,將藥煎好之後,讓病人用厚被圍住椅子坐好,在椅子下方放火取暖。再用布條捲成鵝蛋形狀,墊在病人肛門下方,防止內氣下泄。

然後讓病人趁熱服用藥物,過了一會兒又再服用一次,病人感到皮膚微微潤澤,於是再喝一些熱湯,並叮囑病人努力忍住便意,不要移動身體。這樣持續了兩個時辰,皮膚上的濕潤感還沒消退,病人就感到心煩燥熱,忍不住想上廁所,才讓病人脫掉被子躺在床上。當晚只拉了兩次肚子。之後改用補中益氣湯,一天一夜只拉了三次,不到十天就痊癒了。

蓋內陷之邪,欲提之轉從表出,不以逆流挽舟之法施之,其趨下之勢,何所底哉!又一人患久痢,諸藥不效,一醫進以人參敗毒故,其勢差減,大有生機,但少此一段斡旋之法,竟無成功。故凡遇陽邪陷入陰分,如久瘧、久痢、久熱等症,皆當識此意,使其緩緩久久透出表外,方為合法。若急而速,則恐才出又入,徒傷其正耳。

七,沈若茲乃郎,因痘後食物不節,病瀉痢,痢久脾虛,病瘧,遂爾腹痛脹大。三年來服消導藥無算,腹脹及瀉痢總不見愈。服參、苓、白朮稍效,後復如故。嘉言曰:病腹脹而下痢無度,腥水不臭,症本大危。蓋無病人腹中之氣,運轉收攝,是以身體輕快,大便省約。今因久痢,氣散不收,遂至腹脹腸鳴,便出不知,又誤服行氣利水藥,是愈增其散,而治之益難。今則病勢轉深,又加四逆矣。

白話文:

內在的病邪想要驅除,必須從體表慢慢引導出來,不能用逆著水流拉船的方法,否則病邪向下蔓延,最終會導致不可收拾的後果。曾經有一個病人患了久痢,很多藥都無效,有一位醫生用人參敗毒,病勢稍減,有了生機,但少了緩慢引導的步驟,最終還是沒有痊癒。因此,遇到陽邪入侵陰分,比如久瘧、久痢、久熱等症,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讓病邪慢慢地從體表透出,才是正確的方法。如果急於求成,很可能病邪剛出來又回去,反而會傷及正氣。

沈若茲的兒子,因為出痘後飲食不節,患了瀉痢,久痢導致脾虛,又染上了瘧疾,肚子疼痛脹大。三年來吃了無數的消導藥,腹脹和瀉痢始終不見好轉。服用人參、茯苓、白朮稍有好轉,但後來又恢復原樣。嘉言醫生說:病人腹脹且下痢不止,排出的是腥水,沒有臭味,這症狀很危險。因為正常人腹中的氣能運轉收攝,所以身體輕快,大便規律。現在因為久痢,氣散失而不收斂,導致腹脹腸鳴,大便失禁,又誤服了行氣利水的藥,更增加了氣散的程度,治療就更加困難。現在病情加重,又出現了四逆的症狀。

暮熱朝涼,一逆也。無病人身中榮衛。兩無偏勝,故陽勝則發熱,陰勝則惡寒。病瘧之時,寒熱交作,猶是陰陽互戰,迨下久亡陰,整夜發熱,一線之陰,為陽所乘,求其相戰,不可得矣。大渴、引飲救急,二逆也。內水虧竭,燎原之火自焚,不得不引外水以急救。然有形之水,不足以制無形之火,徒增脹滿,而重傷其陰氣。

醫不清其原,反用香燥之藥,是愈助火而劫殘陰矣。氣喘不能仰睡,為三逆。夫男子氣海在於臍下,乃元氣之舍,性命之根也。久痢則真氣亦散,勢必上干清道而不下行,故鼻中鼾鼾有聲,而不能仰臥,屢用木香、檳樸、腹皮等藥,勢必致未散之真氣,歸於盡散耳。所謂四逆者,汗出煩躁,則陰氣虛盡,孤陽亦不能久留之兆也。

白話文:

天氣炎熱白天,涼爽夜晚,這是陰陽失衡,屬於「一逆」。健康的人體,陰陽調和,不會偏勝。但生病時,陽氣過盛就會發熱,陰氣過盛就會畏寒。瘧疾發作時,寒熱交替,如同陰陽交戰,但時間久了,陰氣耗損,整夜發熱,僅存的微弱陰氣被陽氣壓制,無法抗衡了。口渴難耐,大量飲水急救,是「二逆」。體內水分枯竭,如同烈火焚燒,必須用外水急救。但有形的水無法抑制無形的火,只會加重脹滿,進一步損傷陰氣。

不懂其病根,反而使用辛燥的藥物,只會助長火勢,損耗陰氣。氣喘無法仰臥,屬於「三逆」。男子氣海位於臍下,是元氣的住所,生命之根本。久瀉則真氣外泄,勢必上衝咽喉,無法下降,所以鼻子會發出鼾聲,無法仰臥。如果使用木香、檳榔、腹皮等藥物,只會讓還沒散盡的真氣全部散去。所謂「四逆」,是指出汗煩躁,說明陰氣耗盡,孤陽難以久存的徵兆。

總如歲運有溫熱,無寒涼。人物其免夭札疵癘乎。於此而圖轉旋之功,亦難之難矣。若茲強懇用藥,因以滋陰潤燥為主,地黃、門冬、阿膠等類,同蜜熬膏三斤。渠男三年為藥所苦,得此甘味,日服十餘次,服之半月,藥盡身涼,氣平不渴,不煩不利,諸症俱退,仍制理脾藥善後,痊愈。

白話文: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

如果像今年一樣,氣候一直溫暖,沒有寒冷,人們就能免除夭折、疾病和傷痛嗎?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扭轉乾坤,也難上加難。

既然如此,就只能強行用藥,以滋陰潤燥為主,用生地黃、麥冬、阿膠等藥材,加入蜂蜜熬製成三斤藥膏。 這個男子因為疾病三年來飽受藥物之苦,服用這甘甜的藥膏後,每天服用十多次,半個月後,藥膏吃完,身體也涼了下來,氣息平穩,不再口渴、煩躁、乏力,各種症狀都消失了。之後再用調理脾胃的藥物進行善後,最終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