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二·禮集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禮集 (2)

1. 木部

性潤而能利大小腸,泄瀉者勿用,或與山藥、蓮肉、茯苓同用則可瀉矣。

地骨皮,〔甘寒,入腎經。〕解虛勞之客熱,除有汗之骨蒸。〔熱淫於內,瀉以甘寒也。〕主肝、腎虛熱,為三焦氣分之藥。又能降肺中伏火。

中寒者勿用。

桑根白皮,〔甘寒,入肺經。刮去粗皮,蜜水炙。有涎出,勿去之。〕瀉肺火而止喘定嗽,〔專瀉肺中之伏火,若肺中有水氣者,用之亦當。〕利小腸而消腫除脹。〔長於利小水,故能治水氣腫脹。〕下氣消痰,〔氣降而痰亦降。〕除熱止渴。〔甘寒除內熱,而渴自止。〕桑葉〔甘寒〕除寒熱而止汗出,〔甘能益血,寒能涼血,是以能止陰虛寒熱,及因內熱汗出也。〕治咳嗽而止消渴,〔治咳嗽者,下氣之功,止渴者,益陰之功〕。益血祛風,〔血行風自滅也。〕明目長髮,〔煎湯洗沐甚效。〕

桑枝〔苦平〕治遍體風癢,〔性能祛風,久服終身不患偏風。〕療四肢拘攣,〔以其能通利關節也。故許學士患臂痛,諸藥不應,服此數劑即愈。〕咳嗽能除,〔一少年咳嗽,百藥不效,用南向桑枝。寸折煎湯,頻飲而愈。〕腳氣可用。〔炒香水煎,空心服之。〕桑椹〔甘寒〕補血安神,生精止渴。

桑皮瀉火,肺虛無火,因風寒而咳嗽者勿服。

竹葉,〔辛甘寒,入心、胃二經。〕清心胃而滌煩熱,〔同麥冬、棗仁之屬,治虛煩不眠,清心之功,入白虎湯中,治煩熱大渴,清胃之效。〕治痰熱而止咳逆。〔胸中痰熱壅滯,則咳逆上氣,辛寒能解熱結者,痰消氣下而咳止矣。〕

竹茹,〔甘微寒,入胃經。刮去青皮,用第二層。〕疏氣逆,而嘔呃與噎隔皆平;〔胃熱嘔呃者宜之。〕清血熱,而吐衄與崩中咸療。〔甘寒能涼血清熱,故又治女勞復。〕

竹瀝,〔甘寒〕痰在皮裡膜外者,直達以宣通;痰在經絡四肢者,屈曲而搜剔。失音不語偏宜,股體攣蜷決用。〔性滑流利,走竅逐痰,兼之甘寒益陰除熱,痰熱既祛,則氣道通利,經脈流轉,而諸症自除。〕竹種最多,惟大而味甘者為勝。

竹茹,〔甘寒〕感寒挾食而嘔吐者勿用。竹瀝滑腸,脾虛泄瀉者勿用,寒痰、濕痰、食積痰諸均忌。

天竺黃,〔甘寒,入心經。輕者真。〕治中風不語,〔熱痰壅塞上竅之故。〕理幼稚驚癇。〔總取其涼心除熱,豁痰利竅之功。〕

竹之津氣結成,產於天竺國,與竹瀝功用相仿,而無滑腸之患。

山茱萸,〔酸微溫,入肝、腎二經。核能滑精,酒潤去之,烘乾。〕補腎氣而興陽道,堅陰莖;固元精而治淋瀝,止遺尿。〔老人小便淋瀝,及不禁遺尿,皆屬腎虛。山萸氣溫而主補,味酸而主斂故也。〕月事多而可以止,〔酸斂之效。〕耳鳴響而還其聰。〔補腎之功。〕

白話文:

[木部]

木類藥材的性質是滋潤,可以幫助大、小腸蠕動,但容易腹瀉的人不要使用。如果真的需要使用,可以搭配山藥、蓮子、茯苓等藥材,這樣才能達到瀉的效果。

地骨皮: 味甘性寒,歸腎經。可以解除虛勞引起的發熱,消除有汗的骨蒸(發熱)。這是因為體內熱邪過盛,需要用甘寒的藥材來洩熱。主要治療肝腎虛熱,是作用於三焦氣分的藥材。也能夠降低肺部的伏火。體質虛寒的人不要使用。

桑根白皮: 味甘性寒,歸肺經。使用時要刮去粗糙的外皮,用蜂蜜水浸泡後再烤。會有黏液滲出,不要去掉。可以瀉肺火,止咳平喘。主要作用是瀉肺中的伏火,如果肺中有水氣,使用它也有效。還能通利小便,消除水腫和脹氣。因為它擅長利小便,所以能治療水腫。也能降氣化痰,因為氣順降了,痰也能跟著下降。可以消除熱邪,止渴。這是因為甘寒能夠去除體內的熱,自然就不會口渴。

桑葉: 味甘性寒,可以消除寒熱症狀,止汗。甘味可以補血,寒性可以涼血,所以能治療陰虛引起的寒熱症狀,以及因內熱引起的汗出。可以治療咳嗽,是因為它有降氣的作用;可以止渴,是因為它有滋陰的作用。還能補血、祛風,因為血流暢了,風邪自然會消失。能使眼睛明亮,頭髮生長,用煎湯洗頭效果很好。

桑枝: 味苦性平,可以治療全身皮膚瘙癢。因為它能祛風,長期服用可以預防中風。還能治療四肢拘攣,因為它能疏通關節。所以許學士患有手臂疼痛,吃其他藥無效,服用這個藥幾劑就好了。也能治療咳嗽,曾經有少年咳嗽,吃各種藥都不好,用向南生長的桑枝煎湯頻頻飲用就治好了。還能治療腳氣,炒香後用水煎服,空腹服用。

桑椹: 味甘性寒,可以補血安神,生津止渴。

桑皮: 可以瀉火,肺虛無火,因為風寒而引起的咳嗽不要服用。

竹葉: 味辛甘性寒,歸心、胃二經。可以清心胃,消除煩熱。搭配麥冬、棗仁等藥材,可以治療虛煩失眠。單獨清心,加入白虎湯中,可以治療煩熱口渴,清胃。還能治療痰熱引起的咳嗽、氣逆。胸中痰熱壅滯,就會引起咳嗽、氣逆上氣,辛寒能解熱,消除結滯,痰消氣順,咳嗽自然就止住了。

竹茹: 味甘微寒,歸胃經。使用時要刮去青皮,用第二層。可以疏理氣逆,嘔吐、呃逆、噎膈等症狀都能平息,對胃熱引起的嘔吐、呃逆效果更好。也能清血熱,治療吐血、衄血、崩漏等症狀,因為甘寒能夠涼血清熱,也能治療婦女勞累後的虛勞發熱。

竹瀝: 味甘性寒,對於痰在皮裡膜外的,可以直接使其疏通。對於痰在經絡四肢的,可以彎曲地搜剔出來。特別適合治療失音、說不出話,以及肢體彎曲蜷縮的情況。因為它性質滑利,能走竄通竅,驅除痰液,再加上甘寒能滋陰除熱,痰熱清除後,氣道就暢通了,經脈也能正常運行,各種病症自然就能消除了。竹子種類很多,只有又大又甜的竹子才好。

竹茹: 味甘性寒,因為受寒又吃太多食物而引起的嘔吐,不要使用。竹瀝性滑,容易導致腹瀉,脾虛腹瀉的人不要使用。寒痰、濕痰、食積痰等情況都忌用。

天竺黃: 味甘性寒,歸心經。輕的品質最好。可以治療中風引起的失語,因為是熱痰壅塞了上竅導致的。還能治療小兒驚風、癲癇。總的來說,是取它涼心除熱、豁痰開竅的作用。是竹子的津液結成的,產於天竺國,與竹瀝的功效相似,但沒有滑腸的副作用。

山茱萸: 味酸微溫,歸肝、腎二經。核容易使精滑脫,使用時要用酒浸潤後去除,然後烘乾。可以補腎氣,增強性功能,使陰莖堅挺。還能固元精,治療小便淋漓不盡,遺尿。老年人小便淋漓、遺尿,都是因為腎虛引起的。山茱萸性溫而主補,味酸而主收斂,所以有效。可以治療月經量過多,因為它有收斂的效果。還能治療耳鳴,使聽力恢復,是因為它有補腎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