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十六·數集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數集 (2)

1. 產後

蓋血與汗,則津液所生:血虛汗出,津液亡而胃燥;燥則熱而干,大便難於出矣。又沈氏謂:產後大虛,外邪易侵,或身表經絡受邪,或從陰戶入於胞宮,則病狀千變。故虛中常帶實療,而實中常有藏虛,攻補之法,不可不明。如《金匱》治產後腹中㽲痛,㽲痛者,綿綿而痛,是屬虛也。

責之氣血兩虛,或有微寒阻滯氣血所致,用羊肉湯。以羊肉補益氣血,當歸養血而行血滯,生薑散寒而行氣滯,溫補之法也。治產後腹中痛,有瘀血著臍下,用下瘀血湯。以大黃、桃仁、䗪蟲蜜丸,酒化調服,峻藥緩治,攻之法也。治產婦腹痛煩滿,不得臥,責其脾虛氣滯食停之「故,用枳芍散,以枳實通氣消食,芍藥補脾養肝,一攻一補,攻補兼施之法也。故或補或攻,或攻補兼施,應仿此法,隨宜用藥施治,毋拘丹溪之說,而固執不通。

然攻之。一法,又必婦人形盛氣實,果有不得不下之症者,方可小劑微下之,否則未有不蹈虛虛之禍,而殺人矣。

黑神散,〔加減。〕

生地〔涼血。三錢。〕當歸〔和血。二錢。〕赤芍、蒲黃〔行血生用,各一錢五分,〕乾薑〔炒黑,引血藥入血分,祛惡養新。三、五、七分。〕黑豆〔炒,一大撮。以上六味,即黑神散原方,有肉桂、甘草,天寒內無熱者,可用桂、姜。〕牛膝〔生用。三錢。〕續斷〔酒炒。

〕澤蘭〔四味皆行瘀而帶補。〕元胡〔酒炒。各二錢。〕楂肉〔均行結氣滯血。拌砂糖炒。〕桃仁〔善破瘀血。炒研,各二錢。〕紅花〔少用和血,多用行血。八分。〕荊芥〔能入血分散瘀。炒黑,一錢。〕益母草煎湯煎藥。口乾舌縮,加生雞子〔一枚。〕調服。寒熱往來,加鱉甲〔五錢。

〕頭痛,加川芎。〔一錢。〕腰痛,加杜仲。〔三錢。〕兒枕痛極、加乳香、沒藥。〔各六、七分,〕虛汗,加棗仁。〔炒研,三錢。〕悸驚亦加之。汗不止,加參、耆。〔各二錢,〕

此以祛惡露為主,乃產後必用之劑。然當隨所見症,而加以的藥治之。如惡露過多,少腹已顯無塊,按之不痛者,即宜禁用行血破血諸藥。

清魂散

人參〔血脫補氣,虛者議加。〕當歸〔引諸藥各歸其所當歸之經。〕澤蘭〔獨入血海,攻擊稽留。〕荊芥〔古方一味,炒黑為末。童便白湯各一杯,調服三錢,產下即服,不患血暈。原方有川芎,嫌其辛散去之。〕童便〔產家聖藥,一杯。〕

此方治產後血暈,不省人事,虛者宜之。房中宜預置炭火,俟產下以醋潑之,使嘗聞醋氣,可免血暈。或燒舊漆器亦可。產婦房中,宜閉戶牖,毋使冒風,設一犯之,其患最巨。宜本方去參,同海藏防風當歸湯,參酌治之。若盛暑之時,當置大盆井水於房中,勿近帳幃,隆冬必置炭火,勿令受寒,受則難治。

白話文:

產後,是因為血和汗都是津液所產生的。如果血虛導致出汗,津液就會耗損而使胃部乾燥;乾燥就會發熱而乾渴,導致大便難以排出。沈氏說:產後身體非常虛弱,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可能是身體表面的經絡受到邪氣,也可能是從陰部進入子宮,導致病症千變萬化。所以虛症中常帶有實症需要治療,而實症中也常常隱藏著虛症,因此攻和補的治療方法,一定要明白。例如《金匱要略》中治療產後腹部綿綿作痛,這種綿綿作痛屬於虛症。

是因為氣血兩虛,或者有輕微寒氣阻滯氣血所導致,可以用羊肉湯。用羊肉來補益氣血,當歸養血並活血化瘀,生薑散寒並疏通氣滯,這是溫補的方法。治療產後腹痛,有瘀血停留在肚臍下,可以用下瘀血湯。用大黃、桃仁、䗪蟲製成蜜丸,用酒調服,用藥猛烈但治療緩慢,這是攻的方法。治療產婦腹痛煩躁、無法躺臥,是因為脾虛導致氣滯和食物停滯,所以用枳芍散,用枳實來疏通氣機、消除食物積滯,芍藥補脾養肝,一攻一補,是攻補兼施的方法。所以治療時,要麼用補法,要麼用攻法,或者攻補兼施,應該仿照這個原則,根據病情適當用藥治療,不要拘泥於朱丹溪的說法,而固執不變。

然而使用攻法,必須婦女體格強壯、氣盛實,確實有不得不攻下的症狀,才可以少量地稍微攻下,否則就會導致虛弱更虛弱的禍害,甚至會致命。

黑神散,可以根據情況加減藥物。

生地(涼血,三錢)、當歸(調和血液,二錢)、赤芍、蒲黃(活血,生用,各一錢五分)、乾薑(炒黑,引導藥力進入血分,祛除瘀血,產生新血,三、五、七分)、黑豆(炒,一大把)。以上六味藥,就是黑神散的原方,有肉桂、甘草,如果天氣寒冷且體內沒有熱象,可以使用肉桂、生薑。牛膝(生用,三錢)、續斷(酒炒)、澤蘭(以上四味藥都是活血化瘀且帶有補益作用)、元胡(酒炒,各二錢)、山楂肉(都是疏通氣滯血瘀,拌砂糖炒)、桃仁(善於破除瘀血,炒研,各二錢)、紅花(少量使用調和血液,大量使用活血,八分)、荊芥(能進入血分,分散瘀血,炒黑,一錢)。用益母草煎湯煎藥。如果口乾舌燥,可以加生雞蛋(一枚)調服。如果出現寒熱交替,加鱉甲(五錢)。頭痛,加川芎(一錢)。腰痛,加杜仲(三錢)。產後子宮疼痛劇烈,加乳香、沒藥(各六、七分)。虛汗,加酸棗仁(炒研,三錢)。心悸驚慌也加酸棗仁。如果汗出不止,加人參、黃耆(各二錢)。

這個方子以祛除惡露為主,是產後必用的方劑。然而要根據所見的症狀,而加以對症的藥物治療。如果惡露過多,下腹部已經沒有明顯的腫塊,按壓也不痛,就應該禁用活血化瘀的藥物。

清魂散

人參(血虛氣脫時可以補氣,虛弱者可以考慮加量)、當歸(引導其他藥物歸入各自應去的經絡)、澤蘭(專入血海,攻擊瘀血)、荊芥(古方只用一味,炒黑為末,用童便和白開水各一杯,調服三錢,產後立即服用,就不會發生血暈。原方有川芎,但因為其辛散而去除)。童便(產婦的聖藥,一杯)。

這個方子治療產後血暈、不省人事,適合虛弱的患者。產婦的房間應該預備炭火,等產後用醋潑在炭火上,讓產婦聞到醋氣,可以避免血暈。或者燒舊漆器也可以。產婦的房間,應該關閉門窗,不要讓她吹到風,一旦吹到風,就會產生非常嚴重的疾病。可以使用這個方子去掉人參,和海藏防風當歸湯參酌使用來治療。如果是在盛夏時節,應該在房間裡放置一盆井水,但不要靠近床帳。隆冬時節必須放置炭火,不要讓產婦受寒,受寒就很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