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六·射集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射集 (1)

1. 舉例

一,一閨女病經閉年餘,發熱食少,肌削多汗,而成癆怯,醫見汗多,誤謂虛也,投以參朮,其血愈錮,嘉言珍視,見汗出如蒸籠水氣。謂曰:此症可療處,全在有汗;蓋經血內閉,止有從皮毛間透出一路,以汗亦血也;設無汗而血不流,則皮毛乾枯而死矣。宜用極苦之藥,以斂其血入內,而下通於衝脈,則熱退經行,而汗自止。

非補藥所能效也。於是以龍薈丸日進三次。月餘,忽覺經水略至,汗熱稍輕,故減前丸,只進一次。又一月,經水大至,淋漓五日,而諸症痊愈。

二,一室女,年十七患瘰癘久不愈。天癸未通,發熱咳嗽,飲食少思。醫欲用巴豆、肉桂之類,先通其經。立齋曰:此症、潮熱經候不調者不治,今所喜脈不澀,且不潮熱,尚可治之。蓋此症因稟氣不足,陰血未充之故,須養氣血,益津液,其經自行。彼惑於速效,仍用前藥。

立齋曰:非其治也。此類乃慓悍之劑,大助陽火,陰血得之則妄行,脾胃得之則愈虛。經果通而不止,食愈少而潮熱,遂致不救。按經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若過期不至,是為非常,必有所因。寇宗奭曰:夫人之生,以血氣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傷其氣血者。世有童男室女,積想在心,思慮過當,多致勞損。

在男子則神色先敗,女子則月水先閉,何以致然?蓋憂愁思慮則傷心,心傷則血竭,故神色先敗,而月水先閉也。火既受病,不能榮養其子,故不嗜食。脾既虛,則金氣虧,故發咳嗽。咳既作則水氣絕,故四肢干。木氣不充,故多怒,鬢髮焦,筋骨痿。俟五臟傳遍,雖不卒死,然終死矣。

此種虛勞,最難治療。若能改易心志,用藥扶持,可得九死一生。又張氏云:室女經久不通,切不可用苦寒,以血得冷則凝也。若經候微少,漸漸不通,手足骨肉煩痛,日漸羸瘦,漸熱,其脈微數,此由陰虛血弱,火盛水虧,不可以毒藥通經,宜常服柏子仁丸,澤蘭湯。

三,一放出宮人,臀腿腫痛,內熱脯熱,惡寒體倦,咳嗽胸痞,月經過期而少。彼以為氣毒流注,服清熱理氣之劑,益甚。立齋曰:此乃肝經瘀血停留所致。治法但當補其所不勝,而制其所勝;宜補者脾也,宜制者肝也。彼不信,仍服前藥而死。

四,一婦早孀居,時年三十有七,患兩腿骨作痛,脯熱體倦,月經不調,或發寒熱,已數年矣。一日頸項兩側作核,兩脅脹痛。立齋曰:此係肝經鬱火所致,用加味逍遙散,加地、芍、澤蘭等藥,三十餘劑,症漸輕安。再用加味歸脾等藥,年餘而愈。

五,一放出宮人,年四十餘,臀腿內股作痛,脯熱口乾。月經不調。立齋曰:此係肝經血少。不能榮養經絡而然也。用加味逍遙散,加澤蘭,五十餘劑諸症稍緩。又以歸脾兼服,二百餘劑而愈。

白話文:

[舉例]

一,一位少女經期停閉一年多,出現發燒、食慾不振、身體消瘦、多汗等症狀,呈現虛勞的體質。醫生看到她汗多,誤以為是虛弱,便使用人參、白朮等補藥,結果導致血瘀更加嚴重。有一位見識廣博的人觀察到她出汗如蒸籠的水氣,說:「這個病可以治癒的關鍵就在於有汗。因為經血在體內阻塞,只能透過皮膚毛孔排出一條路,汗也是血的一種;如果沒有汗而血無法流動,皮膚毛孔就會乾枯而死。應該使用極苦的藥物,使血收斂進入體內,並往下通到衝脈,這樣發熱就會消退,經期恢復,汗自然會停止。補藥是沒有用的。」於是,就讓她每天服用三次龍薈丸,一個多月後,她感覺月經稍微來了一些,發熱和出汗也稍微減輕,因此減少龍薈丸的服用次數,改為每天一次。又過了一個月,月經大量來潮,持續了五天,所有的症狀都痊癒了。

二,一位十七歲的少女,患瘰癧(淋巴結腫大)很久都沒好。月經還沒來,出現發燒、咳嗽、食慾不佳等症狀。醫生想用巴豆、肉桂之類的藥物來通經。但立齋說:「這種病如果出現潮熱和經期不調,就不好治了,但現在這個女孩脈象不澀,也沒有潮熱,還可以治療。這個病是因為先天體質不足,陰血沒有充足的緣故,需要補養氣血,滋養津液,月經自然就會來。那些人迷信快速見效,還是用了之前的藥。」立齋說:「這種治療是不對的。這些都是猛烈的藥物,會大助陽火,陰血遇到陽火就會亂跑,脾胃遇到就會更加虛弱。結果導致月經雖然來了卻止不住,食慾更加不振,還出現潮熱,最後救不活了。」醫書上說:「女子十四歲時月經會來,如果過了這個年紀還沒來,那一定是不正常的,肯定是有原因的。」寇宗奭說:「人活著是以氣血為根本,人會生病都是因為先傷了氣血。世上有未婚男子和女子,因為思慮過度、積存在心,大多會造成勞損。在男子會先出現精神萎靡,在女子則會先月經閉止,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憂愁思慮會傷心,心傷則血枯竭,所以會精神萎靡,月經也會閉止。心火既然生病了,就無法滋養其他臟器,所以會食慾不振。脾胃既然虛弱了,金氣也會虧損,所以會咳嗽。咳嗽一旦出現就會耗損水氣,所以四肢會乾燥。木氣不足,所以會容易發怒、頭髮焦黃、筋骨痿軟。等到病傳遍五臟,即使不會馬上死亡,最後還是會死。」這種虛勞非常難治療,如果能改變心境,加上藥物輔助,或許能有起死回生的機會。張氏也說:「未婚女子如果經期長期不來,絕對不能用苦寒的藥物,因為血遇冷會凝滯。如果經期來得很少,慢慢地越來越不來,還出現手腳骨肉疼痛、身體逐漸消瘦、漸漸發熱、脈搏細數,這就是陰虛血弱、火盛水虧的現象,不可以用毒藥通經,應該常服柏子仁丸、澤蘭湯。」

三,一位被放出宮的女子,臀部和大腿腫痛,體內發熱,感到寒冷、身體疲倦、咳嗽胸悶,月經延遲而且量少。醫生認為是氣毒流注,使用清熱理氣的藥,結果病情更加嚴重。立齋說:「這是肝經瘀血停留導致的。治療方法應該補其不足,抑制其過剩。應該補的是脾,應該抑制的是肝。他們不相信,仍然用之前的藥,結果死了。」

四,一位早年喪夫的婦女,三十七歲,兩腿骨頭疼痛,體內發熱,身體疲倦,月經不調,時常發冷發熱,已經好幾年了。有一天,脖子兩側出現腫塊,兩脅脹痛。立齋說:「這是肝經鬱火所導致的,使用加味逍遙散,加上熟地、白芍、澤蘭等藥,服用了三十多劑,症狀逐漸減輕。然後再用加味歸脾等藥,一年多後就痊癒了。」

五,一位被放出宮的女子,四十多歲,臀部、大腿內側疼痛,體內發熱、口乾,月經不調。立齋說:「這是因為肝經血少,無法滋養經絡所導致的。使用加味逍遙散,加上澤蘭,服用了五十多劑,所有症狀稍有緩解。又用歸脾湯一起服用,二百多劑後就痊癒了。」

六,一位婦女出現發熱、口乾、肢體倦怠、腿痛膝腫、月經不調等症狀。立齋說:「這是足三陰經血虛的症狀。使用六味丸、逍遙散,同時服用兩個月,食慾逐漸改善,身體逐漸強壯,膝腫逐漸消退而痊癒。」

七,一位婦人因為丈夫經商長期外出,時常發冷發熱,月經來潮十幾天才會結束。服用涼血降火的藥,體內發熱反而更加嚴重,出現自汗、盜汗、月經頻繁的現象。立齋說:「體內發熱、出汗是腎陰虛,月經頻繁是脾不統血。使用六味丸、歸脾湯,同時服用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