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十六·數集 (4)
卷十六·數集 (4)
1. 附《金匱》治婦人雜病五方
甘麥大棗湯,治婦人臟燥。〔概治五臟陰血為言。〕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經言:肺在聲為哭。又悲為肺志。又言:肝悲哀動中則魂傷而邪狂不正。總因臟燥不能榮養心神,魂魄為之不寧也。〕數欠伸。〔呵欠而張口伸腰也。經言:得病善伸數欠。又言:肺病腎病皆為欠伸,〕甘草〔緩瀉心包之火,而救肺和胃。〕陳小麥〔和肝陰,養心液。〕大棗〔補脾益胃潤肺。〕
此方以甘潤之劑,調補脾胃為主,以脾胃為生化氣血之源也。血充則燥止,而病自除矣。
豬膏發煎,〔見黃疸。〕治胃氣下泄,陰吹而正喧,此穀氣之實也。〔腸胃津液枯燥,穀食壅滯不下,氣不往後陰,而反從前陰泄出,聲響如吹。〕
此方潤燥養血,俾腸間得潤,穀食下而氣轉後陰,此通則彼塞矣。沈氏謂:有大便不結,中虛下陷而陰吹者,當補中升提以治之,不可概指為胃實也。
半夏厚朴湯,治婦人咽中如有炙臠。〔氣逆噎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如干肉貼咽中。〕
半夏,厚朴〔消痰散結下氣。〕蘇葉〔活血溫中行氣。〕生薑〔行陽散氣。〕茯苓〔能理痰壅,導逆氣下行。〕
徐氏謂:婦人或產後或經後,寒氣以從陰戶乘虛侵入胞宮,相隨任脈上衝,抵於咽嗌,致有此病。而男子因寒痰冷氣上逆,亦間有之。嘗治一人,咽中每噎塞,嗽不出,以前湯投之即愈。愚謂:陰虛之人,咽中噎塞嗽不出者甚多,勿概混用。
狼牙湯,治陰蝕瘡爛〔濕熱熾盛,流注陰中,即生瘡矣。濕熱蒸化為蟲,侵蝕陰中,以致瘡爛。〕
狼牙〔草名,苦寒有毒。能治惡瘡,除熱殺蟲。如無,用苦參、黃柏、桃葉等代之亦可耳。煎濃湯、頻洗之。更以綿裹緊如繭,浸湯瀝入陰中,日四、五遍。〕
蛇床子散,治婦人陰中寒冷。
蛇床子〔為末,密水少許,丸如棗狀,綿裹納入陰中。〕如因胞門受寒,少腹畏冷,陰戶掣痛者,亦可用之。〔蓋寒從陰戶所受,故仍溫其受邪之處則愈。〕
白話文:
[附《金匱》治婦人雜病五方]
甘麥大棗湯,治療婦女因情緒不穩定引起的精神官能症狀。(主要針對五臟陰血不足的問題)患者會悲傷想哭,情緒起伏大,好像被神靈操控一樣。(中醫認為,肺主聲音,悲傷是肺的情緒表現。又說,肝臟悲傷過度會傷害魂魄,導致精神失常。總之,是因為內臟乾枯,不能滋養心神,導致魂魄不安。)患者還會頻繁打呵欠、伸懶腰。(中醫認為,生病的人常會這樣。又說,肺病、腎病都會引起打呵欠、伸懶腰。)藥方包含甘草(可以緩解心包的火氣,保護肺和胃)、陳小麥(可以調和肝陰,滋養心液)、大棗(可以補脾益胃,潤肺)。
這個藥方以甘甜滋潤的藥物為主,調理脾胃功能,因為脾胃是產生氣血的源頭。氣血充足,內臟乾枯的問題就會解決,病自然就好了。
豬膏發煎,(這在黃疸病症中也有提及)治療胃氣下洩,導致陰道排氣且聲音很大,這是穀物消化不良的實證。(腸胃津液枯竭,食物積滯不下,氣不往肛門走,反而從陰道洩出,發出聲音像在吹氣一樣。)
這個藥方可以滋潤乾燥,滋養血液,讓腸道保持濕潤,食物就能順利下行,氣也會轉往肛門,解決了陰道排氣的問題。沈氏認為:有些人的大便不乾燥,是因為中氣虛弱導致下陷而陰道排氣,應該用補中益氣的方法來治療,不能一概認為是胃實證。
半夏厚朴湯,治療婦女咽喉感覺有東西哽住,像烤肉一樣。(這是因為氣逆導致的噎塞,吞嚥不下,吐也吐不出,感覺有塊乾肉貼在喉嚨裡。)
藥方包含半夏、厚朴(可以化痰散結,讓氣往下走)、蘇葉(可以活血溫中,行氣)、生薑(可以溫陽散氣)、茯苓(可以調理痰液,引導逆氣下行)。
徐氏認為:婦女可能在生產後或經期後,寒氣會從陰道侵入子宮,跟著任脈往上衝,到達咽喉,導致這種病症。而男子也可能因為寒痰冷氣上逆而出現這種情況。他曾治療過一位患者,咽喉經常噎塞,咳不出來,服用這個藥方後就痊癒了。我認為:陰虛的人,咽喉噎塞,咳不出來的很多,不能全都用這個藥方治療。
狼牙湯,治療陰部潰爛。(濕熱太盛,流到陰部,就會產生瘡。濕熱會生蟲,侵蝕陰部,導致潰爛。)
狼牙草(是一種草藥,味苦性寒,有毒。可以治療惡瘡,去除熱毒,殺死蟲子。如果沒有,可以用苦參、黃柏、桃葉等替代。煎成濃湯,頻繁清洗患處。再用棉花包裹緊實,浸泡藥湯後擠入陰道,每天四、五次。)
蛇床子散,治療婦女陰部寒冷。
蛇床子(磨成粉末,用少量蜂蜜水調成棗子大小的丸子,用棉布包裹後塞入陰道。)如果因為子宮受寒,小腹怕冷,陰道抽痛,也可以使用這個方法。(因為寒氣是從陰道進入的,所以溫暖受邪的地方就能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