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六·射集 (1)
卷六·射集 (1)
1. 舉例
一,一人久患腸風,百藥不效,用人胞〔一具煮爛。〕側柏〔向東南者二斤,同胞搗爛,曬乾為末。〕二味蜜丸,空心淡鹽湯服〔五錢。〕頓愈。〔治弱症吐血亦效,〕
二,一童子病內傷,大小便俱血。用桃仁、紅花,病愈甚。仲淳曰:血既下行,奈何又重傷之,傷之則補之而已。以生地、牛膝、杜仲、續斷等藥飲之,稍平而腹痛不已。因加人參,〔二錢。〕一劑即止。此經言強者氣行則愈之驗也。
三,一人大便下血甚多,面色痿黃,發熱倦怠,盜汗遺精。士材診之曰:脾虛不能統血,腎虛不能閉藏,法當以補中益氣,五帖並一而進之。十日汗止,二十日血止。再以六味地黃丸,間服一月而安。
白話文:
舉例
一,有個人長期患有腸風(一種腸道疾病),吃了很多藥都沒效。後來用了一個人的胎盤(煮爛),加上向東南方向生長的側柏葉(兩斤,與胎盤一起搗爛,曬乾磨成粉),兩種藥材和蜂蜜做成藥丸,在空腹時用淡鹽水送服(約15克),病就立刻好了。(這個藥方也對治療身體虛弱引起的吐血有效。)
二,有個小孩因內傷生病,大小便都出血。醫生用了桃仁、紅花等藥,反而使病情更加嚴重。仲淳說:「血已經往下流了,為什麼還要用藥來加重損傷呢?應該用補藥來治療。」於是用了生地、牛膝、杜仲、續斷等藥來煎湯服用,病情稍微平緩但腹痛不止,後來加入人參(約8克),服用一劑,腹痛就停止了。這就是經典所說的「身體強壯,氣血運行通暢,疾病就會痊癒」的證明。
三,有個人大便出血很多,臉色蠟黃、身體虛弱、發燒疲倦、盜汗和遺精。士材醫生診斷後說:「這是脾虛不能統攝血液,腎虛不能閉藏精氣的緣故。應該用補中益氣的方法治療。」連續服用五帖藥(一次喝一帖的分量),十天後汗就停止了,二十天後血也止住了。之後再間隔著服用六味地黃丸一個月,病就好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