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一·禮集 (20)

回本書目錄

卷一·禮集 (20)

1. 草部

其性峻利猛烈,長驅直搗,苟非血分熱結,六脈沉實者,切勿輕與推蕩,戒之戒之。

牽牛,〔苦寒,有毒。入肺、腎、大腸三經〕、下蟲積有神,塗雀斑〔面上黑子。〕頗效。

辛辣迅速下瀉之毒藥。東垣深戒此品,慎勿輕用;孕婦大忌。

甘遂,〔苦寒,反甘草。麵裹煨。〕傷寒水結胸症,非此不除;〔驅水逐飲之功。用一分,不下漸加。〕痰迷心竅發狂,投之甚效。〔不嫌藥之峻歷者,以病勢太甚,所謂有病則病當之也。〕迅速下瀉之毒藥,中病即止,過則必有大禍。凡水腫以甘遂末塗腹繞臍,內服甘草湯,即水下腫消;二物相反,而感應如神,其峻可知。

孕婦大忌。

大戟,〔辛苦寒有毒,入脾經。反甘草,水煮軟,去骨用。〕驅痰飲,〔控涎丹方中,用治痰涎流胸膈上下,使人頸項胸背脅腰手足牽引釣痛,皮膚麻痹。〕消水蠱,〔通二便,能下十二經水。〕散癰腫,下蠱毒。〔蠱毒必辛熱,辛則散,走臟腑,故假其辛寒,以搜其辛熱,是以毒攻毒也。〕

陰寒迅速下瀉之毒藥,果形症俱實者,可暫一施,凡水腫類多脾虛,復用下瀉,是謂重虛,雖快一時,未幾再作,決不可救。孕婦大忌。

蕪花,〔辛苦溫有毒,反甘草。陳久者良。醋煮曬用。入肺、脾、腎三經。〕驅痰逐水,消癰殺蠱。芫花、大戟、甘遂,性俱逐水泄濕,能直達水飲窠囊隱僻之處。仲景十棗湯,治心下硬滿,痛引兩脅,乾嘔咳嗽,用此三味為末,大棗煎服五分,使痰飲水氣,自二便而泄。陳言三因方以三味棗肉和丸桐子大,治水氣喘急浮腫之症,每服十丸,漸加至通利為度。

毒性至緊,取效甚捷,稍涉虛者,用之必殆。孕婦大忌。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脾、腎二經。童便浸一日,去皮,切作四片,童便濃甘草湯同煮,汁盡為度,則毒去矣。烘乾生用則發散,熟用則峻補。重一兩以上,矮而孔節稀者佳。〕補下焦之陽虛,〔故八味丸,用以補右腎之真陽。〕除臟腹之沉寒。〔可升可降,浮中有沉,無所不至,走而不守,為諸經引用之藥。〕治暴猝中寒,凜慄無汗,厥逆吐利,〔因嚴冬寒邪,直中少陰,唇青面白凜慄無汗,厥冷直過肘膝,吐利色青氣冷,小便清白,其脈微者宜用。〕療風寒濕痹,手足麻木,癱瘓疼痛。〔或拘攣不能動履,必無熱症者可用,若郁邪日久為熱大忌。〕止脾腎冷泄,〔如洞泄完穀,澄徹清冷,腎火虛衰,五更溏泄。然腎泄亦有不可用熱藥者。〕除心腹寒痛。〔溫緩脾胃之功,因熱痛者,勿誤投之。〕能消水氣浮腫,〔必口不渴,不煩滿,大便溏,小便雖少而不赤澀,內無熱者,方可用之。〕善醫寒疝腹痛。〔若屬濕熱,則大忌之矣。〕退陰寒,益陽火,兼除寒濕之聖品。得肉桂則入命門,益相火,引人參挽回散失之元陽,同生姜發散在表之風寒,佐白朮善除寒濕,得甘草能緩熱性。

白話文:

這些藥性都非常強烈且快速,如同快馬奔騰般直衝病灶,如果不是血分有熱邪鬱結,或是脈象沉實有力的人,絕對不要輕易使用這些藥來攻伐,一定要謹慎小心。

牽牛子:味苦性寒,有毒。歸肺、腎、大腸三經。能有效驅除腸道寄生蟲,塗抹於雀斑(臉上的黑斑)也有一定效果。

它是種辛辣且能快速下瀉的毒藥。名醫李東垣特別告誡要小心使用此藥,孕婦絕對禁用。

甘遂:味苦性寒,與甘草相剋。需用麵粉包裹後煨過。對於傷寒引起的水邪結聚在胸腔的病症,非用此藥不能解除;它有驅水逐飲的功效,初期用一分,若無效再慢慢增加劑量。對於痰迷心竅導致發狂的情況,使用此藥效果顯著。這是不嫌藥性峻猛,因爲病情太嚴重,所謂「有病就該用對應的藥」。它是種能快速下瀉的毒藥,一旦病症解除就應立刻停止用藥,過量使用必定會帶來大禍。凡是水腫,可用甘遂末塗抹在腹部肚臍周圍,內服甘草湯,水腫就會消退;這兩味藥相反,但效果卻像神助一般,可見藥性之猛烈。

孕婦絕對禁用。

大戟:味辛苦性寒,有毒。歸脾經。與甘草相剋,需用水煮軟後去除骨頭使用。能驅除痰飲(痰涎滯留於胸膈上下,使人頸項、胸背、脅腰、手足產生牽引疼痛,皮膚麻痺);能消除水蠱(可通利二便,能將體內各經脈之水排出);能散癰腫,攻下蠱毒(蠱毒多半辛熱,辛味能散,且能走入臟腑,所以用辛寒的藥來清除其辛熱,這就是以毒攻毒的原理)。

這是種陰寒且能迅速下瀉的毒藥,如果病症和體質都屬於實證,可以暫時使用一次,凡是水腫大多因脾虛造成,再使用下瀉藥物,就會更加虛弱,雖然一時見效,但不久就會復發,根本無法根治。孕婦絕對禁用。

芫花:味辛苦性溫,有毒。與甘草相剋。陳放時間久的藥材較好。需用醋煮後曬乾使用。歸肺、脾、腎三經。能驅除痰濕,排除體內水液,消除癰腫,殺滅蠱毒。芫花、大戟、甘遂這三味藥,藥性都屬於能驅水泄濕,能直達水飲藏匿的深處。張仲景的十棗湯,用來治療心下脹滿堅硬,牽引兩脅疼痛,乾嘔咳嗽等症狀,就是用這三味藥磨成粉末,配合大棗煎湯服用,使痰飲水氣從大小便排出。陳言的三因方,將這三味藥與棗肉混合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用來治療水腫喘急的病症,每次服用十丸,慢慢增加劑量到能通利大便為度。

藥性猛烈,效果迅速,稍微體虛的人,使用就會有危險。孕婦絕對禁用。

附子:味辛甘,性大熱,有毒。歸脾、腎二經。需要用童子小便浸泡一天,去皮,切成四片,再用童子小便和濃甘草湯一起煮,煮到藥汁完全吸收為止,這樣才能去除毒性。烘乾生用能發散,熟用則峻補。藥材以重一兩以上,矮而孔節稀疏者為佳。能補益下焦的陽氣虛弱,(所以八味丸中用來補右腎的真陽);能消除臟腑內的沉寒,(可升可降,既有浮升之性,又有沉降之功,無所不到,能作為其他藥物的引導藥)。能治療突然中寒,發冷發抖沒有汗,手腳冰冷,上吐下瀉的病症(因嚴冬寒邪直接侵襲少陰經,導致嘴唇發青,臉色蒼白,發冷發抖沒有汗,四肢冰冷超過肘膝,嘔吐腹瀉,排出青色寒冷的物質,小便清澈,脈象微弱時可以使用);能治療風寒濕痹,手足麻木,癱瘓疼痛(或拘攣不能活動,必須沒有發熱症狀才可使用,如果是體內鬱積的邪熱引起的則絕對禁用);能止住脾腎虛寒引起的腹瀉(如腹瀉時大便完穀不化,清澈寒冷,這是腎火衰弱,五更時分腹瀉的情況。但腎虛腹瀉也有不適用熱藥的情況);能消除心腹寒痛(有溫養脾胃的功效,如果是發熱引起的腹痛,不要誤用);能消除水腫浮腫(必須是口不渴,沒有煩躁,大便溏薄,小便雖然少但不赤澀,體內沒有熱症的情況才可以使用);能有效治療寒疝腹痛(如果是濕熱引起的則絕對禁用)。是能退除陰寒,增補陽氣,兼除寒濕的聖品。搭配肉桂能入命門,增補相火;搭配人參能挽回散失的元陽;搭配生薑能發散在表的風寒;佐以白朮能有效祛除寒濕;搭配甘草能緩解其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