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一·禮集 (19)

回本書目錄

卷一·禮集 (19)

1. 草部

白癬皮,〔苦寒,入脾經。〕治痹症死肌筋攣,〔地之濕氣感人則害人皮肉筋脈,此藥善除濕熱故主之也。〕理熱毒風辣癩疥癬。〔寒能除熱,苦能殺蟲,故也。〕

下部虛寒之人,雖有濕症勿用。

苦參,〔苦大寒,入腎經。反藜蘆,泔浸焙。〕除熱,去濕、殺蟲,〔味至苦故殺蟲。〕止淚醫疸治痢,〔肝熱除則淚自止,濕熱去則黃自退,以其能瀉血中之熱,故治腸癖下血痢。〕療足腫作疼欲脫,〔除熱去濕之功。〕除身發風疹癩疾。〔皆除熱涼血殺蟲之效。〕

至苦大寒傷骨,無大熱者勿用。

旱蓮草,〔甘酸冷,入肝、腎二經。〕益陰涼血,黑髮烏須。〔血熱則鬚髮易白,又其汁黑,故為變白之上藥。〕止溺血而治赤痢,醫痔痛而療腸風。〔皆益陰涼血之功。〕炎瘡血出,敷之即已;〔血涼則止。〕頭風腦漏,滴鼻可安。〔鼻竅通氣於腦,故搗汁滴入。使熱解而愈。〕

陰寒冷藥,不利腸胃,便溏食少者戒用。

夏枯草,〔辛苦寒,入肝經。〕治目痛羞明,〔有補養肝血除熱之功。〕消瘰癧癰毒。〔辛能散結,苦寒能下泄除熱。〕

久用亦傷胃氣。

穀精草,〔辛微溫,入肝、胃二經。〕治翳膜、〔睛生白翳也,〕雀盲,〔至夜即不見物,並無翳也。〕療頭風齒痛,〔辛散之功。〕補養肝氣為治目病之上藥。

決明子,〔鹹平,入肝、腎二經。〕治青盲,〔俗名青昏。〕翳障,除赤腫淚流,益陰除熱,決有明目之功。

木賊草,〔甘苦平,入肝經。〕專退目翳,〔為搓擦之需故也。〕善能發汗。〔中空而輕,有升散之功。〕

伐肝之品,不宜久用。

蒲公英,〔甘平,入肝、胃二經。〕專治乳岩癰毒,〔涼血解毒之功。〕主塗惡刺腫疼。〔千金方云:余以手背偶觸庭木、遂痛難忍,十日瘡高大,以此塗之即愈。〕

紫花地丁,〔辛苦寒,入心、肝二經。〕疔癰必簡,敷服皆奇,外科聖藥。

甘蕉根,〔甘大寒,入胃經。宜搗汁入藥用。〕治時疾熱狂煩悶,〔甘寒清解陽明邪熱之功。〕療小便血淋澀痛,〔涼血除熱之效。〕止消渴而除黃疸,〔亦取其甘寒清胃也。〕消腫毒而塗赤遊。〔同硝、黃塗一切癰腫,小兒赤遊,其效如神〕。

癰腫陰症,不焮腫,不發熱者忌用。

大黃,〔苦大寒,入脾、胃、肝、大腸四經。若邪氣在上,必用酒浸,引上至高之分,驅熱而下。如生用,則遺至高之邪熱,是以愈後或頭腫,或目赤,或喉痹,或膈上熱疾生也。錦紋者佳〕。瀉腸胃實熱,大便不通,〔必轉失氣,臍腹滿痛。手不可按者,方可用之。〕治初痢腹痛,裡急後重。〔祛其積滯,則痢自止。傷寒協熱下痢,熱結傍流,蕩其熱邪,滌其熱結,亦自愈,皆通用之法也〕。下瘀血,〔故桃仁承氣湯用之。〕除宿食,〔故三黃枳朮丸用之。〕利水腫,〔故舟車丸用之。〕療諸火瘡,並目疾,塗諸火丹及腫毒。大苦大寒,長於下通,故為傷寒、溫病、熱病,實熱結於中下二焦,大便不通,及一切有形積滯,並血分積熱,發為癰腫諸疾之要藥,有撥亂反正之功。

白話文:

草部

白癬皮,味苦性寒,主要作用於脾經。能治療因風濕引起的麻木、肌肉僵硬、抽筋等症狀。這是因為地面的濕氣侵入人體,會傷害皮膚、肌肉和經脈,而白癬皮能有效去除濕熱,所以能治療這些病症。它還能治療熱毒引起的風疹、癩病、疥瘡和癬。這是因為其性寒能清除熱,味苦能殺蟲。

身體下半部虛寒的人,即使有濕氣症狀也不要使用。

苦參,味苦性大寒,主要作用於腎經,不能和藜蘆一起使用。使用前要用米泔水浸泡後烘烤。它能去除體內熱氣、濕氣,並能殺蟲。由於味道極苦,所以能殺蟲。它能止住眼淚,治療黃疸和痢疾。肝臟的熱氣清除後,眼淚自然會停止;濕熱去除後,黃疸自然會消退。苦參能瀉除血液中的熱,所以能治療腸道疾病引起的便血和痢疾。它還能治療因熱而引起的腳腫疼痛。它還能去除身體上的風疹和癩病。這些都是因為其能清除熱氣、涼血和殺蟲的功效。

由於苦參藥性太過苦寒,會傷害骨骼,所以沒有體內實熱的人不要使用。

旱蓮草,味甘酸性冷,主要作用於肝經和腎經。它能滋養陰氣、涼血,使頭髮變黑、鬍鬚變烏黑。這是因為血熱會導致頭髮容易變白,而且旱蓮草的汁液呈黑色,所以是使白髮變黑的上好藥材。它能止住小便帶血,治療赤痢,也能治療痔瘡疼痛和腸風出血。這些都是其滋養陰氣和涼血的功效。對於發炎的瘡口出血,敷上後能立即止血,這是因為血涼了就會停止出血。對於頭風和腦漏,將汁液滴入鼻孔可以痊癒。這是因為鼻子的孔竅與大腦相通,所以將汁液滴入鼻孔,能使熱氣消散而痊癒。

由於藥性陰寒,不利於腸胃,所以大便稀溏、食慾不振的人要慎用。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主要作用於肝經。能治療眼睛疼痛、怕光,這是因為它能滋養肝血、清除熱氣。它還能消除淋巴結核和癰瘡腫毒。這是因為其味辛能散結,性苦寒能向下排泄清除熱氣。

長期使用也會損傷胃氣。

穀精草,味辛性微溫,主要作用於肝經和胃經。能治療眼睛出現翳膜(眼角膜上的白色混濁物)和夜盲症(晚上看不見東西,但眼睛沒有翳膜)。它還能治療頭痛和牙痛。這是其味辛能散的功效。它能補養肝氣,是治療眼睛疾病的上好藥材。

決明子,味鹹性平,主要作用於肝經和腎經。能治療青盲(俗稱青昏),也就是看不清楚東西的眼疾。它還能消除眼翳障,清除紅腫、流淚的症狀,滋養陰氣、清除熱氣,確實有明目的功效。

木賊草,味甘苦性平,主要作用於肝經。它專門能消除眼睛翳膜,常被用來搓揉擦拭眼睛。它還能發汗。由於其內部是空的而且很輕,所以具有向上發散的功效。

由於它是伐肝的藥物,不宜長期使用。

蒲公英,味甘性平,主要作用於肝經和胃經。它專門治療乳房腫瘤和癰瘡腫毒,具有涼血解毒的功效。它還能外敷治療惡瘡腫痛。據《千金方》記載,曾經有人不小心碰到樹木,導致手背疼痛難忍,十天後長出很大的瘡,用蒲公英塗抹後立即痊癒。

紫花地丁,味辛苦性寒,主要作用於心經和肝經。是治療疔瘡和癰瘡的必用藥材,無論外敷還是內服都有奇效,是外科的聖藥。

甘蕉根,味甘性大寒,主要作用於胃經,適合搗汁入藥。能治療急性熱病引起的發狂煩躁,這是因為其味甘性寒,能清除陽明經的邪熱。它還能治療小便帶血、淋漓澀痛,具有涼血除熱的功效。它還能止渴、消除黃疸,也是因為其味甘性寒,能清除胃熱。此外,它還能消除腫毒,塗抹紅腫的遊走性丹毒,效果極佳。

對於癰腫屬於陰症,不紅腫、不發熱的情況,忌用此藥。

大黃,味苦性大寒,主要作用於脾經、胃經、肝經和大腸經。如果邪氣在身體上部,一定要用酒浸泡大黃,將藥力引導至身體上部,驅除熱邪。如果生用,會遺漏身體上部的邪熱,所以痊癒後可能會出現頭腫、眼睛紅腫、喉嚨痛或膈上熱病等症狀。其中以有錦紋的大黃為佳。它能瀉除腸胃的實熱,治療大便不通。大便不通時,會伴隨放屁不順暢、肚臍腹部脹滿疼痛的症狀,手不能按壓時,才能使用大黃。它還能治療初期的痢疾腹痛、裡急後重(想大便但又拉不出來的感覺)。清除體內積滯,痢疾自然就會停止。對於傷寒引起的熱痢,大黃能清除體內熱邪和積結,使其痊癒,這是通用的治療方法。它還能清除淤血,所以桃仁承氣湯會使用它。它還能清除宿食,所以三黃枳朮丸會使用它。它還能利尿消腫,所以舟車丸會使用它。它還能治療各種火瘡和眼睛疾病,外塗於火丹和腫毒。由於其味大苦性大寒,善於向下疏通,所以是治療傷寒、溫病、熱病、實熱結於中下二焦、大便不通,以及一切有形積滯和血分積熱引起的癰腫等疾病的重要藥材,具有撥亂反正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