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十五·數集 (2)
卷十五·數集 (2)
1. 大便秘結
此方素患風熱,大便秘者甚宜,不用風藥者,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若用風藥,則燥復傷血,而大便愈秘矣。
八味地黃丸,〔見不能食。〕治冷秘。〔必畏寒厥冷,喜飲大熱,小便清白,脈沉小遲者,方作寒醫。〕
宜加肉蓯蓉。〔一、二兩。〕
此方果屬冷,氣橫於大腸,凝陰固結不通者,可用之。然此症甚少,勿概混投。愚謂當先用肉蓯蓉三兩,性溫人腎為君,酒煎,潤燥,調服沉香末三錢,益命門真火為臣,亦可散其凝陰之氣。如不應,然後投以八味。所謂病宜用熱,必當先以溫藥探之也。
白話文:
這個方子非常適合那些平時體內有風熱,導致大便乾燥難解的人。不用具有發散作用的風藥,是因為治療風症的原則是先調理血液,當血液循環順暢,風邪自然會消散。如果用風藥,反而會加重乾燥,耗傷血液,使大便更加難以排出。
八味地黃丸(功效詳見「不能進食」篇)是治療寒性便秘的藥方(病人通常會怕冷、手腳冰涼、喜歡喝熱飲、小便清澈、脈象沉細而遲緩,這些情況才屬於寒症)。
可以加入肉蓯蓉(一到二兩)一起使用。
這個方子如果確實屬於寒性便秘,是由於寒氣停滯在大腸,導致陰氣凝結阻礙腸道暢通,就可以用這個方子。但這種情況很少見,不要隨意亂用。我認為應該先用三兩肉蓯蓉,它的藥性溫和,入腎經,可以作為主藥,用酒煎服,能潤燥。然後配合服用三錢沉香末,可以溫補命門真火,作為輔助藥,也能幫助散開體內凝結的寒氣。如果這樣還沒有效果,再考慮使用八味地黃丸。所謂的「病宜用熱」,一定要先用溫性藥物試探病人的情況。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