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十五·數集 (1)
卷十五·數集 (1)
1. 卷十五·數集
2. 小便不通(交腸、關格二症附後。)
小便不通,匪細故也。少腹急痛,狀如復碗。奔迫難禁。期朝不通,便令人嘔,數日不通則死。一見嘔逆,便不可救。故內經論二便不通,最急之候。無分標本,宜先治之。經云:胞〔即子宮。男為精室,女為血海。〕移熱於膀胱則癃。〔屢出而短少也,閉則熱極可知。〕《金匱》云:熱在下焦則淋閉不通,故滋腎水,瀉膀胱,名為正治。
經又言:胱膀為津液之府。氣化則出。蓋水出高原,肺氣運行,水隨而注,故清金潤燥,名為隔二之治。又言: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故健脾利水,名為隔三之治。又有因氣滯,因胞轉,因肝熱,因瘀血,致閉不同,治亦各異。丹溪云:余嘗用吐法通小便,譬如滴水之器,必上竅開,而下竅之水乃出。
又有補中益氣湯,升舉其氣,而使之通者。雖皆是良法,但未可混施。按趙氏云:益氣、四苓、二香、黃連解毒等劑,皆治有餘之症,謂膀胱原有水積,或為熱結,或為氣閉,有水可通而通之也。至於不足之症,因汗多,五內枯燥,膀胱原無水積,強欲通之,如向乞人而求食,豈能得乎?故東垣分在氣在血,渴與不渴而辨之。
如渴而小便閉者,此屬上焦氣分受熱,治宜清金;〔二冬、二母、桑皮、茅根之屬〕如不渴而小便閉者,此屬下焦血分受熱,治宜滋陰〔地、冬、知柏、牛膝、車前之屬〕至於真。陰真陽虛者,未之論及。經言:腎主二便。又言:腎司開合。又言:腎開竅於二陰。故火盛則水衰,津液乾枯,而為熱閉,宜六味〔去萸肉。
〕加二冬、牛膝、車前,滋其陰,而水自來。陽虛則無氣。清濁不化,而為寒閉,宜濟生腎氣,〔去萸肉。〕直達膀胱,如凍河得太陽而水自通。然世人之患陰虛者多,陽虛者少,桂、附之藥,必察之明,審之當,而後可以用之。若模糊混投,幾何不以人命為戲耶!
豬苓湯,〔見傷寒。〕
導赤散,〔見火。〕熱在下焦,小便淋閉者,隨宜採用。〔或合或分皆可。〕宜加知柏〔滋腎水,瀉陰火。腎熱既除,膀胱之熱自清。〕麥冬〔肺清、財氣化下行,心清、則肺熱自除。〕
此皆滋陰潤燥蕩熱利水之劑,燥腎水,瀉膀胱,乃正治之法也。
二冬二母散,治肺金躁熱,氣化不行,小便癃閉。
二冬,二母,加生雞子〔皆清金潤燥之品。〕紫菀〔雖人至高,善於趨下,肺金氣化,小便自利。〕茅根〔清肺、除熱、利水。〕茯苓,車前〔利小便而下走氣。〕
此方清金潤燥,以通小便,乃隔二治法也。
黃連解毒湯,〔見傷寒。〕治小便癃閉,因過啖辛熱,傷其肺陰者。
原方〔清三焦之熱,解辛熱之毒。〕宜加二冬,生雞子白〔急救肺陰。〕茯苓,車前,木通〔通竅利水。〕便秘加大黃。
白話文:
小便不通不是小問題。肚子下方會感到劇烈疼痛,像倒扣的碗一樣。這種疼痛會讓人難以忍受,無法停止。如果一天小便不出來,就會開始嘔吐,如果好幾天都尿不出來,就會有生命危險。一旦出現嘔吐,就難以救治。所以《黃帝內經》裡說,大小便不通是最緊急的情況,無論是根本原因還是表面症狀,都應該先處理小便不通的問題。
書上說,子宮(男性是精室,女性是血海)的熱氣傳到膀胱,就會導致小便不暢,小便頻繁但量少,如果完全堵塞,那就是熱到極點了。《金匱要略》說,下焦有熱,就會導致小便淋漓不盡或完全堵塞,所以要滋養腎水,排出膀胱的熱,這才是根本的治療方法。
書中又說,膀胱是儲存津液的地方,需要靠氣的運行才能排出。水是從高處來的,肺氣運行,水就會跟著流下,所以要清理肺部的熱燥,潤澤肺部,這是一種間接治療小便不通的方法。書中還說,脾氣會將精微物質輸送到肺部,然後通過肺的功能來調節水液的通道,並將水液輸送到膀胱。所以要健脾利水,這也是一種間接治療小便不通的方法。
另外,小便不通的原因還有氣滯、膀胱位置不正、肝熱、瘀血等,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朱丹溪說,他曾用催吐的方法來治療小便不通,就像滴水的器具一樣,只有上口打開了,下口的水才能流出來。
還有用補中益氣湯來提升氣機,使小便通暢的方法。這些都是好方法,但不能亂用。趙氏說,益氣、四苓、二香、黃連解毒等藥方,都是用來治療身體有餘的病症,例如膀胱裡有積水,或是熱邪凝結,或是氣機閉塞,有水可以疏通才能使用。但如果身體不足,像是因為流汗太多、身體內部乾燥、膀胱裡根本沒有水,這時還想強行通小便,就像向乞丐要食物一樣,怎麼可能得到呢?所以李東垣區分病在氣分還是在血分,是口渴還是不渴來判斷。
如果口渴卻小便不通,這是因為上焦的氣分受熱,治療方法應該是清肺熱(可以用二冬、二母、桑白皮、茅根等藥材)。如果不口渴卻小便不通,這是因為下焦的血分受熱,治療方法應該是滋養陰液(可以用地黃、麥冬、知母、黃柏、牛膝、車前子等藥材)。至於真正陰虛陽虛的情況,這裡沒有討論到。
書上說,腎主管大小便,腎掌管開合,腎在前後二陰開竅。所以,如果體內火氣旺盛,腎水就會衰竭,津液乾枯,導致熱邪閉塞,這時可以用六味地黃丸(去掉山茱萸)加上麥冬、牛膝、車前子,滋養陰液,水就會自然而來。如果陽氣虛弱,就會導致氣化功能不足,清濁不分,導致寒邪閉塞,這時可以用濟生腎氣丸(去掉山茱萸),直接作用於膀胱,就像冰凍的河水遇到太陽就自然融化一樣。
但是,現在大多數人都是陰虛,陽虛的人很少,使用桂枝、附子等溫熱藥物時,一定要仔細觀察,謹慎使用,不能胡亂投藥,否則可能會危及生命。
豬苓湯和導赤散,可以用於治療下焦有熱、小便淋漓不暢的情況,可以根據情況選擇合用或分用,也可以加上知母、黃柏(滋養腎水,瀉陰火,腎熱消除後,膀胱的熱也會自然清除)和麥冬(清肺,幫助氣化下行;心火清了,肺熱也會自然消除)。這些都是滋養陰液、潤燥、排除熱邪、利水的藥方,滋養腎水,排出膀胱的熱,是正統的治療方法。
二冬二母散可以用於治療肺部燥熱,導致氣化功能失常,小便不通的情況。
這個藥方包含麥冬、天冬,加上生雞蛋(這些都是清肺潤燥的藥材),紫菀(雖然性質向上,但很善於向下引導,幫助肺部氣化,使小便通暢),茅根(清肺、除熱、利水),茯苓和車前子(利小便並引導氣向下走)。這個藥方可以清肺潤燥,幫助小便排出,是一種間接治療小便不通的方法。
黃連解毒湯可以用於治療因為過食辛辣燥熱食物,損傷肺陰導致的小便不通。原方可以清三焦的熱邪,解除辛辣燥熱的毒素,可以加上麥冬、生雞蛋(快速滋養肺陰)、茯苓、車前子和木通(疏通經絡,利水)。如果便秘可以加上大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