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六·射集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射集 (1)

1. 舉例

一,一童子痘後,餘熱未除,服滋腎等劑,半載無功,骨蒸消瘦,頸頂生核,肚腹脹大,午後發寒熱。忽左脅大痛,手不可按。余用左金丸,加青皮、楂肉等藥,痛止。數日忽發腫大痛,意其脅內生癰,用夏枯草〔五兩煎湯代水〕連翹、貝母。〔各三錢。〕除熱散結,生甘菊、〔二兩。

〕金銀花〔五錢。〕紫花地丁、〔一兩。〕甘草節〔三錢。〕除熱解毒;地榆〔五錢。〕涼血瀉熱:牛蒡〔二錢。〕白芷〔一錢五分。〕散結消腫;當歸〔一錢五分。〕赤芍〔三錢。〕活血破瘀;皂刺〔一錢五分。〕宣壅通滯;穿三甲〔三錢。〕破血逐痰;二味均能直達瘡所,排毒散腫。

服二劑果腫消痛止,寒熱亦不作,諸症亦漸愈。

白話文:

一個小孩長痘痘後,身體的餘熱還沒完全消除,吃了滋補腎臟的藥,過了半年也沒效果,反而骨頭發熱、身體消瘦,脖子和頭頂長出腫塊,肚子也脹大,下午會發冷發熱。突然左邊肋骨劇烈疼痛,不能讓人按壓。我用了左金丸,加上青皮、山楂肉等藥,疼痛就停止了。幾天後,突然又腫大疼痛,認為是肋骨裡面長了癰瘡,於是用了夏枯草(五兩煎湯當水喝),加上連翹、貝母(各三錢),來清除熱氣、散開結塊,又加上生甘菊(二兩)、金銀花(五錢)、紫花地丁(一兩)、甘草節(三錢)來清除熱毒;用上地榆(五錢)來涼血、瀉熱;用牛蒡(二錢)、白芷(一錢五分)來散開結塊、消除腫脹;用當歸(一錢五分)、赤芍(三錢)來活血、破除瘀血;用皂刺(一錢五分)來疏通壅塞;用穿山甲(三錢)來破除血瘀、驅散痰結。這兩種藥都能直接到達瘡所在的位置,排除毒素、散開腫脹。

吃了兩劑藥後,果然腫脹消退、疼痛停止,寒熱也沒再發生,其他症狀也逐漸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