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十四·數集 (3)
卷十四·數集 (3)
1. 目病
〔內服宜苦寒以瀉火,是釜底去薪之義。外點佐辛溫以散邪,則火鬱則發之義。毋過用寒涼點洗。以遏火在內。〕
此一派苦寒瀉火之劑,宜中病即止,久服傷胃,蓋暫用之藥也。
決明夜靈散,治目至夜則昏,雖有燈月,亦不能睹,俗名雀盲。
石決明〔鹹寒。入血除熱,入腎補陰。〕夜明砂〔辛寒。乃蚊蚋之眼,夜視光明。故主明目,取其氣類相從也。另研,各二錢。〕豬肝或羊肝〔導引入肝。一兩。〕〔將肝用竹刀切作二片,以二藥末鋪於一片,上以一片合之,用麻皮纏定,勿令藥泄出,用米泔水一大碗,沙鍋內煮至半碗,臨臥連肝藥汁盡食之。忌犯鐵器。〕
搐鼻碧雲散,治目暴赤腫,多淚痛癢,羞明緊澀。
鵝不食草〔解毒,二錢。〕青黛〔清熱。〕川芎〔散邪,各一錢。〕
〔為細末,先噙水滿口,以少許搐入鼻內,淚出為度。〕
此方宜常用搐之,使邪毒有出路,則易愈。
仲淳洗眼方
皮硝〔治風眼、紅爛赤腫作痛,一兩。〕側柏葉〔祛風濕。三錢。〕甘菊,杏仁〔散風熱。〕桑白皮〔瀉火散血。各五錢。〕銅綠、明礬〔除熱燥濕。各三錢。〕
〔河水五碗,煎二大碗,置銅盆內,頻頻洗眼及眉稜骨兩太陽,淚出即爽然。一服,冬可半月,夏十日。〕
飛絲塵垢入目方
磨京墨濃汁,點入目中立出。
白話文:
[目病]
內服藥適合使用苦寒的藥物來瀉火,這就像從鍋底抽薪一樣,釜底抽薪。外用藥則適合搭配辛溫的藥物來散邪,這就像火被壓抑就會爆發一樣。不要過度使用寒涼的藥物來點眼或清洗,以免反而把火壓在體內。
這一類苦寒瀉火的藥,應該在病症減輕後就停止服用,長期服用會傷害腸胃,它們是暫時使用的藥物。
決明夜靈散,用來治療眼睛到了晚上就看不清楚,即使有燈光或月光也看不見東西,俗稱「雀盲眼」。
石決明:味鹹性寒,能進入血液來清除熱邪,進入腎臟來滋補陰液。 夜明砂:味辛性寒,是蚊子、蚋的眼睛,它們在晚上有很好的視力。因此用來治療眼睛疾病,是取它「同氣相求」的道理。將夜明砂另外研磨成粉末,與石決明各二錢。 豬肝或羊肝:用來引導藥力進入肝臟,取一兩。 將肝臟用竹刀切成兩片,把藥末鋪在一片上,再用另一片蓋上,用麻皮捆好,不要讓藥漏出來。用一大碗米泔水,放在沙鍋裡煮到剩半碗,在睡前連肝和藥汁一起吃完。忌諱碰到鐵器。
搐鼻碧雲散,用來治療眼睛突然紅腫、多淚、疼痛、搔癢、怕光、緊澀。
鵝不食草:有解毒的功效,用二錢。 青黛:能清熱,用一錢。 川芎:能散邪,用一錢。 把藥磨成細粉,先含一口水在嘴裡,然後取少量藥粉吸入鼻孔,以流出眼淚為度。 這個藥方適合經常吸入鼻中,讓邪毒有出路,就能容易痊癒。
仲淳洗眼方
皮硝:能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眼睛紅腫、潰爛、疼痛,用一兩。 側柏葉:能祛除風濕,用三錢。 甘菊、杏仁:能散風熱,各用五錢。 桑白皮:能瀉火、散血,用五錢。 銅綠、明礬:能清除熱邪、乾燥濕氣,各用三錢。 用五碗河水,煎煮成兩大碗,放在銅盆裡,頻繁地清洗眼睛,包括眉毛和太陽穴的位置,直到流出眼淚就會感覺很舒服。一副藥,冬天可以使用半個月,夏天可以使用十天。
飛絲塵垢入目方
把京墨磨成濃汁,點入眼睛,飛塵、異物就會立刻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