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十四·數集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數集 (1)

1. 目病

目者,肝之竅,經曰:肝受血而能視。又肝虛則目晃晃無所見。又曰: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視不明。以肝為木臟,木得水則榮,失水則枯也。又曰:腎之精為瞳子。又曰:腎病則目晃晃如無所見。蓋目之精明在瞳子,故真水內虧,必目多昏黑,譬之水淺渾濁,則不能照物,故絕無障翳遮睛。是以治目者,當養肝血,補腎水為主。

然經又言:心者,五臟之轉精也。目者,其竅也。又云: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因事冗心煩,則神勞血虛火旺而目病,故清心養血安神,亦為治目之要務。東垣云: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精明之用。然臟腑之精氣,皆稟受於脾土,因飲食失節,勞役過度,致脾胃受傷,脾虛則臟腑之精氣皆失所司,不能歸於明目也。

是則脾胃所宜理也,故仲淳治目病,每用杞菊地黃丸,天王補心丹二方,朝夕並進,藥品甘寒,不傷脾胃。故云:久服自效,深合六經東垣之旨。丹溪云:目能遠視,不能近視者,腎水虛也,宜地黃丸;目能近視,不能遠視者,心血少也,宜補心丹。倪氏云:心為君火,肝為相火,火炎無治,神水受傷,上為內障。

又言諸脈皆屬於目。相火者,心胞火主百脈,上榮於目,火盛則百脈沸騰,上為內障。其症初起,視物微昏,空中常見黑花,神水色變淡綠,急宜杞菊地黃丸、補心丹治之。次則視歧,睹一成二,色變淡白,失此不治,久則不能睹物,色變純白,永為廢疾。此症亦有因暴怒傷肝,致神水漸散昏花者,急宜滋腎水,養肝血,收其散大之神瞳,鎮其上衝之逆氣,當宜杞菊地黃丸合磁朱丸治之。

但內障之病,最為難療,服藥須累月經年,又當遠房幃,戒惱怒,釋憂思,免勞碌,庶幾有效,不然必廢,終不可復。或有因大怒氣逆上衝空竅,神水隨散者,此屬不治之症。又有因為物所擊,神水隨散者,亦不可治。有因悲哀過度,淚多液竭,漸至喪明者,《內經》命曰奪精,亦最難治。

有因諸失血過多,睛珠作痛,不能視物,羞明酸澀,眼睫無力者,但宜滋陰養血為主,杞菊地黃丸加減,加白芍、胡麻、天冬、人乳之屬。若目暴赤腫,多淚痛癢,羞明緊澀者,此屬肝經火盛血熱,宜涼血清火。或熱極生風,是為內發,或因熱而召,是為外來,統於涼血清火藥中,加薄荷、荊、柴之屬。蓋熱極則翳生,加之以風則更易,譬之豆漿,其鍋下以火燔之,上以風揚之,翳即生焉。

治之者,但熄去風火,復加退翳之藥,其明自復。又如塵蒙清水之面,拂去之而仍能照物也。經言:熱甚目瞑眼黑。仲淳言:傷寒病熱極則不識人。皆由熱氣拂鬱於目,而致之然也。《正理論》云:目昏而見黑花者,由熱氣甚而發之於目,亢則害,承乃制,而反見其象。又衝風而即淚下者,經言:火氣燔目,故見風則泣下。

白話文:

眼睛,是肝臟的孔竅。古籍說:「肝臟接受血液的滋養才能看見東西。」又說:「肝臟虛弱,眼睛就會昏花看不清楚。」還說:「人到五十歲,肝氣開始衰退,肝臟變得薄弱,膽汁分泌減少,視力就會變得模糊不清。」這是因為肝臟屬木,木得到水的滋潤就會茂盛,失去水的滋潤就會枯萎。古籍又說:「腎臟的精華表現在瞳孔。」又說:「腎臟生病,眼睛也會昏花看不清楚。」眼睛的精明之處在於瞳孔,所以當腎的真水不足時,眼睛就會常常昏暗,就像水淺又混濁,就無法照見東西。因此,治療眼睛疾病,應以滋養肝血、補益腎水為主。

然而,古籍也說:「心臟是五臟精華的轉化中心,眼睛則是心臟的孔竅。」又說:「眼睛是心臟所使用的,心臟是精神的居所。」如果因為事情繁雜而心煩,就會使精神勞累,導致氣血虛弱、火氣旺盛,進而引發眼睛疾病。所以,清心養血、安定精神,也是治療眼睛疾病的重要方法。東垣認為:「五臟六腑的精氣都向上注入眼睛,才能發揮眼睛的精明作用。」然而,臟腑的精氣都來自脾土的滋養,如果飲食不節制、過度勞累,導致脾胃受損,脾虛就會使臟腑的精氣失去來源,無法歸於眼睛發揮作用。

所以,應該調理脾胃。因此,仲淳治療眼睛疾病,常常使用杞菊地黃丸和天王補心丹這兩個方子,早晚一起服用,這些藥物性質甘甜寒涼,不會傷害脾胃。所以說:「長期服用自然有效。」這完全符合東垣的六經學說。丹溪說:「眼睛能看遠處,不能看近處,是腎水不足,應該服用地黃丸;眼睛能看近處,不能看遠處,是心血不足,應該服用補心丹。」倪氏說:「心屬君火,肝屬相火,如果火氣太旺而沒有治療,就會傷害到神水(指眼液),在眼睛內形成內障。」

又說:「所有的脈絡都和眼睛相連。相火是心包的火,主管全身脈絡,向上滋養眼睛,如果火氣旺盛,就會使脈絡沸騰,在眼睛內形成內障。這種病症剛開始時,看東西會稍微模糊,空中常常看見黑色的影子,眼液的顏色會變成淡綠色,應該趕緊服用杞菊地黃丸和補心丹來治療。接著,看東西會出現重影,一個東西看成兩個,眼液的顏色會變成淡白色,如果錯過治療,久了就無法看見東西,眼液的顏色會變成純白色,眼睛就會永遠廢掉。這種病症也有因為突然發怒而傷到肝臟,導致眼液逐漸散失、眼睛昏花的情況,應該趕緊滋補腎水、養護肝血,收斂散大的瞳孔,鎮壓向上衝逆的氣,應該服用杞菊地黃丸合磁朱丸來治療。

但是,內障這種病症最難治療,服藥必須持續數月甚至數年,而且還要遠離性生活,戒除惱怒,放鬆心情,避免勞累,這樣才能有效,否則眼睛一定會廢掉,永遠無法恢復。也有因為大怒導致氣逆上衝到頭部的孔竅,使眼液跟著散失的,這種屬於無法治療的病症。還有因為被東西撞擊,使眼液跟著散失的,也無法治療。也有因為過度悲傷,眼淚流太多,導致眼液枯竭,逐漸失明的,《內經》稱這種情況為「奪精」,也是最難治療的。

也有因為多次失血過多,導致眼珠疼痛,無法看見東西,怕光、酸澀、眼睫毛無力,這種情況應該以滋陰養血為主,服用杞菊地黃丸加減,加入白芍、胡麻、天冬、人乳之類藥物。如果眼睛突然紅腫,流淚、疼痛、發癢,怕光、緊澀,這屬於肝經火氣旺盛、血熱,應該涼血清火。如果熱氣太過而生風,是屬於內發;或是因為熱氣而引來風邪,是屬於外來,應該在涼血清火的藥方中,加入薄荷、荊芥、柴胡之類藥物。這是因為熱氣太過就會產生翳障,再加上風邪就會更加嚴重,就像煮豆漿,鍋底用火燒,上面又用風吹,很快就會產生翳障。

治療的方法,只要熄滅風火,再加入去除翳障的藥物,視力自然就會恢復,就像清水表面蒙上灰塵,只要擦去灰塵就能夠照見東西一樣。古籍說:「熱氣太過就會導致眼睛昏暗、發黑。」仲淳說:「傷寒病熱氣太過,就會不認得人。」這都是因為熱氣鬱積在眼睛,而導致的。 《正理論》說:「眼睛昏花而看見黑色影子,是由於熱氣太過而發散到眼睛,過亢就會產生傷害,順應其性才能制約,反而會看到其現象。」又說:「迎風就流眼淚,古籍說這是因為火氣燃燒眼睛,所以見到風就會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