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六·射集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射集 (1)

1. 舉例

一,一女子頭痛作嘔,米飲不納。仲淳云:因於血熱、血虛、虛火上炎所致。用白芍〔三錢。〕涼血,斂逆氣,甘菊〔二錢。〕益血治頭痛,麥冬〔三錢。〕清胃止嘔吐,木瓜和胃制肝止嘔,蘇子、茯苓、橘紅、〔各二錢。〕枇杷葉、〔三大片。〕竹瀝〔一杯。〕降氣消痰止嘔,蘆根汁〔一杯。

〕除熱除火止嘔,烏梅〔二枚。〕斂攝虛火下降。二劑嘔止,頭尚痛。加天冬〔二錢。〕頭痛少緩,再加土茯苓、黑小豆〔一撮。二兩。〕痊愈。

二,一婦頭風痛甚,欲自縊。用金銀花〔三錢。〕玄參〔一錢。〕清熱,防風、蔓荊、天麻〔各一錢。〕川芎、辛夷〔各五分。〕散風,加燈心〔三十莖。〕松蘿〔五錢。〕黑豆〔一撮。〕以土茯苓〔四兩。〕煎湯煎藥,二劑而痛止,數年不發。

三,一儒者酒色過度,頭腦及兩脅作痛。立齋曰:此腎虛而肝病也。用六味丸料,加柴胡、當歸而安。

四,一人素陰虛夢遺,患頭痛,用風藥下效。余用六味加甘菊、鉤藤、二冬、白芍、黑豆、松蘿,用土茯苓三兩煎湯代水,三劑痊愈。

五,一人素患頭風,暑月偶感風寒復作,綿帕包裹,始覺稍安。余曰:此症《明醫雜著》言屬鬱熱,本熱而標寒。因內有鬱熱,毛竅常疏,故風寒易入,外寒束其內熱,閉逆而為痛。辛熱之藥,雖能開通閉逆,散在標之寒邪,然以熱濟熱,病本益深,惡寒愈甚矣。當涼血清火為主,而佐以辛溫散表之劑。用清上散,加防風、川芎等藥而愈。

,廣筆記治腦漏效方,主此加減。

薄荷,牛蒡,桑皮,麥冬〔清肺。〕,柴胡,甘菊花

白芍,羚羊角〔清肝膽。〕生地,天冬,玄參〔補養腎水。〕犀角,連翹,硃砂〔鎮墜心火。〕

腦者諸陽之會,為髓之海,其位高其氣清,忽下濁者,其變也。《內經》曰,上焦元氣不足,則腦為之不滿。又云:膽移熱於腦,則為鼻淵。夫髓者,至精之物,為水之屬。腦者,至陽之物,清氣所居。今為濁氣邪熱所幹,遂下臭濁上汁,是火能消物,腦有所傷也。治之大法,宜清肺、肝、膽三經之熱。

以鼻乃肺竅,而為腦氣宣通之路,又治乎上焦,而行清肅之令;膽為春升少陽之氣,與厥陰為表裡,而上屬於腦,經為肝熱所幹故也;又宜兼補養腎水,鎮墜心火,使水旺制火,火不上炎灼肺,而金得平木,則此疾庶可得愈。

白話文:

[舉例]

一, 有位女子頭痛又想吐,連米湯都喝不下。醫生說:這是因為血熱、血虛,導致虛火往上衝的緣故。所以用白芍(三錢)來涼血、收斂上逆的氣;甘菊(二錢)來補血、治療頭痛;麥冬(三錢)來清胃、止嘔吐;木瓜可以和胃、抑制肝氣,達到止嘔效果;蘇子、茯苓、橘紅(各二錢)枇杷葉(三大片)、竹瀝(一杯)這些能降氣、化痰、止嘔;蘆根汁(一杯)能除熱、降火、止嘔;烏梅(二枚)能收斂虛火,使之下降。吃了兩劑藥後,嘔吐停止,但頭還痛。又加了天冬(二錢),頭痛稍微緩解。再加入土茯苓、黑豆(一小撮,約二兩),就完全痊癒了。

二, 有位婦人頭痛劇烈,甚至想上吊自殺。醫生用金銀花(三錢)、玄參(一錢)來清熱;防風、蔓荊、天麻(各一錢)、川芎、辛夷(各五分)來散風;加上燈心(三十根)、松蘿(五錢)、黑豆(一小撮),再用土茯苓(四兩)煎的湯來煎藥。吃了兩劑藥後,頭痛就止住了,而且好幾年都沒再發作。

三, 有位讀書人因為飲酒和沉迷女色,導致頭部和兩脅疼痛。醫生說:這是因為腎虛導致肝病。所以用六味丸的藥材,加上柴胡、當歸,病就好了。

四, 有人平時就陰虛,容易遺精,又患上頭痛。用治療風邪的藥卻沒效果。醫生用六味丸的藥材,加上甘菊、鉤藤、麥冬、天冬、白芍、黑豆、松蘿,再用土茯苓三兩煎的湯來代替水喝,喝了三劑就痊癒了。

五, 有人平時就患有頭痛,夏天又因為吹風受寒,頭痛又發作,用布巾包著頭,才覺得稍微舒服一點。醫生說:這個病在《明醫雜著》中提到是屬於體內鬱熱,本質是熱,卻表現出外寒的症狀。因為體內有鬱熱,毛孔常常是張開的,所以容易受風寒侵襲,外寒束縛體內的熱,導致閉塞不通而引起疼痛。用辛辣溫熱的藥,雖然可以開通閉塞、驅散外在的寒邪,但用熱藥來治療體內的熱病,只會使病情更嚴重,更怕冷。應該用涼血、清火的藥為主,再輔以辛溫散表的藥。所以用清上散,加上防風、川芎等藥,病就好了。

[附] 廣筆記中治療腦漏的有效藥方,以下為主方再做加減。

薄荷、牛蒡子、桑白皮、麥冬(清肺)、柴胡、甘菊花

白芍、羚羊角(清肝膽)、生地、天冬、玄參(補養腎水)、犀角、連翹、硃砂(鎮墜心火)

腦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是髓液的海洋,它的位置高,氣清。如果出現下濁的情況,那就是病變了。《內經》說:上焦的元氣不足,腦髓就會空虛。又說:膽的熱氣傳到腦部,就會引起鼻淵。髓是精華的物質,屬於水;腦是陽氣最盛的地方,是清氣所居住的。現在因為濁氣邪熱干擾,導致流出臭濁的液體,這是火能銷蝕物體,腦部受到損傷的表現。治療的大原則,應該要清肺、肝、膽三經的熱。

因為鼻子是肺的通道,也是腦氣宣發的道路,所以要治療上焦,使肺氣清肅;膽是春季升發的少陽之氣,和厥陰肝經互為表裡,而且上通於腦,肝經的熱邪影響膽經;所以應該要兼顧補養腎水、鎮墜心火,使水旺來克制火,讓火不上炎灼傷肺,金氣就可以調和木氣,這樣病才能夠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