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十四·數集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數集 (2)

1. 頭痛

此方總以降氣為主,蓋大怒則氣血俱逆,切忌辛散升提之品。

六味地黃湯,〔見虛勞。〕治陰虛火逆衝上頭痛。〔必有腎虛諸症。〕

宜加甘菊,銀花,二冬〔補陰益血清熱。〕牛膝,枸杞〔補腎益精填髓。〕白芍或五味,或烏梅,〔斂攝虛火下降。〕

此方腎水虛衰,火無所制,上炎頭痛者,用以壯水滋陰清熱,斂攝虛火下降,則痛自止。若用辛散風藥,是反耗腎中之水,助炎上之火矣。凡平素陰虛人患此者,當察果無外邪症候,酸收之品,不必致疑。

四物湯,治血虛火炎頭痛,〔如便血崩淋,產後多有患此者。〕自眉尖後近髮際上攻而痛,痛在日晚。〔血為陰,陰虛故交陰分而痛作,所謂內傷頭痛,時作時止者是。〕亦治偏頭風痛。

地黃〔生者涼血,熟者補血。〕白芍〔斂血涼血。〕當歸〔活血和血。〕川芎〔血中氣藥,辛散上升,故多功於頭目,〕加葳蕤〔滋陰益精。〕枸杞〔益肝養榮。〕宜參六味加用諸藥。

此補血之劑,果屬血虛無外邪者,用之自效。若兼挾外邪者,宜去斂攝之品,加荊、防、天麻之屬。

補中益氣湯,〔見泄瀉。〕治氣虛頭痛,痛在清晨。〔氣為陽,陽虛故交陽分而痛作。〕

宜加葳蕤〔補中益氣。〕甘菊、川芎。

此責脾胃陽虛衰弱,不能上升,故用升清陽,益中氣,則痛自止。然世人之患氣虛者甚少。必其人面色黃白無神,四肢倦怠,嗜臥食少,體羸溏泄,並無陰虛內熱症候者,方為對症。若誤施陰虛火炎頭痛,為害不淺。此方嘉言論之甚陰,用者審之。

真頭痛,頭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一云火炎水滅,一云真陽敗竭,陰邪真中腦海。總之為火為寒,皆主死也。〕

白話文:

這個治療頭痛的方法總體來說是以「降氣」為主。因為人如果大怒,會導致氣血都往上逆行,所以絕對要避免使用辛辣、發散、升提的藥材。

六味地黃湯:這個方子(內容在治療虛勞的篇章中)是用來治療因為陰虛導致虛火向上衝引起的頭痛。(這種情況通常伴隨有腎虛的各種症狀。)

可以加入甘菊、銀花、麥冬、天冬(這些藥材能滋陰補血、清熱)、牛膝、枸杞(這些藥材能補腎益精、填補骨髓)、白芍或五味子或烏梅(這些藥材能收斂虛火,使其下降)。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腎水虧虛,導致虛火沒有制約而向上竄,引起的頭痛。使用這個方子可以增強腎水,滋養陰液,清退虛熱,收斂虛火使其下降,這樣頭痛自然就會停止。如果使用辛辣發散的藥材,反而會耗損腎中的水液,助長虛火向上燃燒。凡是平時陰虛的人患上這種頭痛,應該仔細觀察是否有外邪的症狀,如果沒有,使用酸味收斂的藥物不必擔心。

四物湯: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因為血虛導致虛火上炎引起的頭痛。(這種情況常見於有便血、崩漏、產後的婦女。)這種頭痛通常是從眉梢後方靠近髮際線的地方往上衝,而且通常在傍晚的時候發作。(血屬於陰,陰虛所以頭痛在陰分發作,這就是所謂的內傷頭痛,時發時止。)這個方子也適用於偏頭痛。

生地黃(生的有涼血的作用,熟的有補血的作用)、白芍(能收斂血液、涼血)、當歸(能活血和血)、川芎(是血中之氣藥,辛散、向上走,所以對於頭部和眼睛的效果比較好),加入葳蕤(能滋陰益精)、枸杞(能滋養肝臟)。可以參考六味地黃湯,並加入這些藥材一起使用。

這個方子是補血的方劑,如果確實是因為血虛且沒有外邪的人使用,自然會有效。如果同時還夾雜有外邪,就應該去除具有收斂作用的藥材,加入荊芥、防風、天麻之類的藥材。

補中益氣湯:這個方子(內容在治療泄瀉的篇章中)是用來治療因為氣虛引起的頭痛,這種頭痛通常在清晨發作。(氣屬於陽,陽虛所以頭痛在陽分發作。)

可以加入葳蕤(能補中益氣)、甘菊、川芎。

這種頭痛是責怪於脾胃陽氣虛弱、衰退,不能向上升,所以使用升提清陽、補益中氣的藥物,頭痛自然就會停止。然而,世上患氣虛的人很少。必須是這個人面色黃白沒有精神,四肢倦怠無力,喜歡躺著,食慾不佳,身體消瘦,大便稀溏,而且沒有陰虛內熱的症狀,才能對症下藥。如果誤將此方用於治療陰虛火旺引起的頭痛,危害不小。這個方子在古書上的論述非常仔細,使用的人應該仔細審慎。

真正的頭痛,是頭痛非常劇烈,整個腦部都疼痛,手腳冰冷到關節,這種情況是無法治癒的。(有一種說法是虛火上炎導致水液枯竭,還有一種說法是真陽耗竭,陰邪深入腦海。總之,無論是因為虛火還是寒邪,都是難以救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