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十二·書集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書集 (2)

1. 咳嗽

〕麥冬〔各一兩。〕白花百合〔清肺,二兩。〕枇杷葉〔降氣,十片。〕煎濃汁〔一碗。〕衝入玉液,再加貝母末,真柿霜〔消痰。〕和勻,頻頻飲之。〔即垂絕者,尚可延生。〕

此七方皆甘潤之劑,勞損之咳,擇而用之。一方但用枇杷葉去毛,蜜炙煎膏,白蜜飴糖收之,亦有效驗。

瀉白散,〔見火。〕

此治肺熱咳嗽之劑,虛火加甘寒,實火加苦寒。按《金匱》云:咳而上氣,其人喘;目如脫狀,此為肺,脹。仲淳言肺脹,乃系肺熱極所致,當清金降氣。本方宜加黃芩、石膏、知母、花粉之屬。

順氣開痰飲,〔見中風。〕此治氣逆咳嗽之劑。

二陳湯,〔見中風。〕此治痰飲咳嗽之劑,虛者用四君子湯。

保和丸,〔見泄瀉。〕此治食積咳嗽之劑,加減用之。

百部膏,〔一味熬膏蜜收。〕此治蟲齧肺咳之劑,必胸中飢時則痛,唇上白點如粟者,用之方效。

白話文:

麥門冬、白花百合各一兩(約37.5克),白花百合有清肺的功效,用二兩(約75克)。枇杷葉有降氣的功效,用十片。將這些藥材煎煮成濃汁一碗,沖入玉液(可能是指一種液體藥引),再加入貝母粉和真正的柿霜(可以化痰),攪拌均勻後,多次頻繁地飲用。即使是病情危急、瀕臨死亡的人,或許也能因此延續生命。

以上七個藥方都是甘甜滋潤的藥劑,適用於因勞累損傷引起的咳嗽,可以選擇使用。其中一個藥方僅使用去除絨毛並用蜂蜜炙烤過的枇杷葉,煎煮成膏,再用白蜂蜜或飴糖收膏,也有療效。

瀉白散,適用於肺火旺盛引起的咳嗽。

這個方子是治療肺熱咳嗽的,如果是虛火,就加入甘涼的藥材;如果是實火,就加入苦寒的藥材。根據《金匱要略》的記載:「咳嗽且呼吸急促,喘氣,眼睛像要脫出來一樣,這是肺脹。」張仲淳說肺脹是由肺熱過度所致,應該清肺熱、降肺氣。這個方子應該加入黃芩、石膏、知母、花粉等藥材。

順氣開痰飲,適用於因氣機逆亂引起的咳嗽。

二陳湯,適用於因痰飲引起的咳嗽,如果是體質虛弱的人,就用四君子湯。

保和丸,適用於因飲食積滯引起的咳嗽,可以根據情況增減藥材。

百部膏,只用百部一味藥熬製成膏,再用蜂蜜收膏。適用於因肺部有蟲蝕所引起的咳嗽,特徵是胸部在飢餓時會疼痛,嘴唇上有白色的小點像米粒一樣,用這個方子才有效。

2. 肺痿

《金匱》云:其人咳,口中有濁唾涎沫,脈數虛者,此為肺痿。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治肺痿,大要當以甘草湯調和營衛為君,臣以潤燥、清熱、降氣、消痰之劑,煎膏時時噙化,緩以圖之,方可挽回於萬一。若大驅涎沫,欲求速效,反速斃也。

《金匱》甘草湯,治肺痿咳嗽,唾涎沫不止。〔肺熱而痿,清肅失令,則上輸之精氣,不能收攝運化,故吐濁涎。〕

甘草〔一味水煎,頻飲之,熱自漸化。但最難服處,半月後方得效。〕加二冬、百合、梨汁、貝母、蘇子、枇杷葉皆可用。

此治痿獨取陽明之義。徐忠可云:余妾病肺痿,初時痰沫成碗,服一味甘草湯,半月始痰少而得愈。

白話文:

《金匱要略》說:病人咳嗽,口中會吐出混濁的口水和泡沫,脈搏呈現虛數的狀態,這就是肺痿。這種病症的成因,可能是因為大量出汗、嘔吐、或是患有消渴症(糖尿病),導致小便頻繁。也可能是因為排便困難,又使用瀉藥快速排便,造成體內津液大量流失而得病。治療肺痿,最重要的是以甘草湯調和身體的營衛之氣為主,輔以滋潤乾燥、清除熱邪、降逆氣、化痰的藥物。將這些藥材熬製成膏狀,隨時含在口中慢慢融化,用緩和的方式來治療,這樣才有可能挽回病情於萬一。如果想要快速見效,而使用猛烈的藥物來驅除痰涎,反而會加速死亡。

《金匱要略》中的甘草湯,可以用來治療肺痿咳嗽,吐口水和泡沫不止的症狀。這是因為肺部有熱而產生痿弱,清肅的功能失常,導致往上輸佈的精氣,無法收斂運化,因此才會吐出混濁的口水。

甘草湯的成分只有甘草一味,用水煎煮後頻繁飲用,熱邪會慢慢消退。但這個藥最難堅持的是,服用半個月後才開始見效。另外也可以加入麥冬、天冬、百合、梨汁、貝母、蘇子、枇杷葉等藥物來輔助治療。

這種治療方法,是針對肺痿病症,獨取陽明經的理論。徐忠可說過:他的妾得了肺痿,初期吐出的痰液和泡沫可以裝滿一碗,服用單味甘草湯後,半個月才開始減少痰液,最後得以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