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十二·書集 (1)
卷十二·書集 (1)
1. 卷十二·書集
2. 咳嗽
咳嗽必由於肺,故黃帝有肺令人咳之問。而岐伯則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胃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此舉形寒飲冷,傷肺致咳之一端耳,形寒者,外感風寒也;飲冷者,內傷寒冷也。
然六氣不獨風寒乘肺致咳,其火、暑、濕、燥皆能乘肺,皆足致咳,各有的症可憑。又曰: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乘秋則肺先受之,乘春則肝光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季夏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言四臟各以其時,先受邪為病,次便及乎肺而為咳,故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然其實無有不關於肺,況外邪中於皮毛,而內應於肺也。即內傷之咳,亦無有不關於肺。
故以內經於五臟六腑分別咳狀之下,又申之曰:此皆聚於胃,關於肺,故使人多啼唾而面浮腫氣逆也。聚於胃者,胃為臟腑之根本也,關於肺者,肺為臟腑之華蓋也。嘗考無擇有三因,丹溪有六咳,名雖多種,總不出於外感內傷。而治咳之法,亦當知重肺胃二經。然於外感內傷之中,又惟風寒勞損,二者居其八九。
景岳云:風寒者,責在陽實,治宜辛溫散邪,則肺清而咳愈,最忌寒涼收斂,如經所謂肺欲辛者是也。勞損者,責在陰虛,治宜甘以壯水,潤以養金,則肺寧而嗽愈,最忌辛香燥熱,如經所謂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者是也。至若因火、因暑、因濕、因燥,各從本門似施治。
其因痰飲者滌其飲,因氣逆者降其氣,因食積者消之,因積熱者清之,金虛則崇土,郁甚則舒肝,隨其所見之症而理之。《金匱》論咳有肺痿、肺癰、肺脹之辨,所當詳究。趙氏云:水冷金寒而咳,當用八味丸。仲淳雖論氣虛、陽虛、喘咳者絕少,然此等治咳之法,亦宜留心,以盡病變之無窮,則治咳之能事畢矣。
疏邪利金湯,〔見傷風。〕
原方〔疏邪利肺。〕如外感風寒,內傷寒冷咳嗽者,〔寒冷入胃,從胃脈上至於肺,則肺寒,外內合邪,故咳。〕可加半夏。以治胃寒。
此治感冒風寒咳嗽之劑,果系形寒飲冷致咳,可加薑、夏,否則肺熱還傷肺矣。
清金膏,加減清寧膏,噙化丸,瓊玉膏〔俱見虛勞。〕皆治陰虛咳嗽。
風髓湯
牛髓〔一斤。〕白蜜〔半斤,同煎沸,以絹濾去渣,入下三味。〕杏仁〔去皮尖,四兩,研如泥。〕山藥〔炒,四兩,研細。〕胡桃仁〔去皮,四兩,研如泥。〕〔同入瓶內,油紙封口,隔湯煮一日,早晚白湯化服三、四匙。〕一方用牛酥、白蜜、杏仁名蜜汗煎。〔煎法同上。〕
八仙玉液,〔自制。〕治陰虛咳嗽痰血最效。
藕汁〔性寒帶澀,滌熱止血,二杯。〕梨汁〔降火消痰,定喘止嗽。〕蔗漿〔消痰止咳。〕蘆根汁〔清胃止嘔,各一杯。〕茅根〔涼金定喘。水煎取濃汁一杯,再同汁漿乳頓滾。〕人乳〔補陰養血。〕童便〔引火下行,各一杯。〕生雞子白〔三枚。〕和勻,頻頻服之。余嘗用米仁,山藥,蓮肉〔保脾。
白話文:
咳嗽必定是肺出了問題,所以黃帝問說:「肺為什麼會使人咳嗽?」而岐伯則說:「五臟六腑都會使人咳嗽,不單單只是肺。」皮膚毛髮是肺的外在表現,所以外邪會先從皮膚毛髮入侵,這是因為邪氣會從與之相關聯的地方進入。如果吃了寒冷的食物,寒氣會從胃部經由脈絡上行到肺,導致肺部受寒。肺受寒後,內外寒邪會結合在一起,停留在肺部,就會引起咳嗽。這裡只是舉例說明因為身體受寒和喝冷飲而傷害肺部,導致咳嗽的一種情況。所謂的「身體受寒」,指的是外感風寒;而「喝冷飲」,指的是內傷寒冷。
然而,不只是風寒會侵犯肺部導致咳嗽,火熱、暑熱、濕氣、乾燥等也會侵犯肺部,造成咳嗽,而且每種情況都有不同的症狀可以作為判斷依據。此外,五臟會在不同的季節容易生病,如果不是在那個季節發病,就會傳染給其他臟腑。秋天時,肺最容易生病;春天時,肝最容易生病;夏天時,心最容易生病;季夏時,脾最容易生病;冬天時,腎最容易生病。這是說四臟會在特定的季節先受到邪氣侵擾而生病,之後就會影響到肺而引起咳嗽。所以說五臟六腑都會使人咳嗽,但其實沒有哪種咳嗽跟肺無關,更何況外邪是從皮膚毛髮入侵,而肺是與其相應的。即使是內傷引起的咳嗽,也與肺脫離不了關係。
因此,《內經》在詳細描述了五臟六腑各自的咳嗽症狀之後,又再次說明:「這些咳嗽都和胃有關,最終也都會影響到肺,所以會使人頻繁地吐口水、臉部浮腫、氣往上逆。」之所以說與胃有關,是因為胃是臟腑的根本;之所以說與肺有關,是因為肺是臟腑的保護傘。我曾研究過無擇的三種病因和丹溪的六種咳嗽分類,名稱雖然很多種,但總的來說都脫離不了外感和內傷。而治療咳嗽的方法,也應該重視肺和胃這兩個經絡。然而,在外感和內傷之中,又以風寒和勞損這兩者最為常見,占了其中八九成。
張景岳認為,風寒引起的咳嗽屬於陽實證,治療上應該用辛溫的藥物來驅散邪氣,這樣肺氣清暢,咳嗽自然會好,最忌諱使用寒涼收斂的藥物,就像《內經》所說「肺喜歡辛味」一樣。而勞損引起的咳嗽屬於陰虛證,治療上應該用甘味的藥物來滋補陰液,用潤燥的藥物來滋養肺金,這樣肺氣安寧,咳嗽自然會好,最忌諱使用辛香燥熱的藥物,就像《內經》所說「辛味會使氣散,有氣病的人不宜多食辛味」一樣。至於因火熱、暑熱、濕氣、乾燥引起的咳嗽,則應當根據其病因來對症下藥。
若是因為痰飲引起的咳嗽,就應當消除痰飲;若是因為氣逆引起的咳嗽,就應當降氣;若是因為食積引起的咳嗽,就應當消食;若是因為積熱引起的咳嗽,就應當清熱。如果肺金虛弱,就應當用補脾的藥物來扶助土氣;如果肝氣鬱結嚴重,就應當疏肝理氣。總之,應該根據患者所表現出來的症狀來進行治療。《金匱要略》中討論咳嗽,有肺痿、肺癰、肺脹等不同的區分,應當仔細研究。趙氏說:「因為水冷而導致肺金受寒而引起的咳嗽,應當使用八味丸。」仲淳雖然很少討論氣虛、陽虛引起的喘咳,但這些治療咳嗽的方法也應該留意,這樣才能窮盡病變的各種情況,也就達到了治療咳嗽的最高境界。
疏邪利金湯,(相關內容請參考傷風篇)
原方(疏邪利肺。)如果外感風寒,內傷寒冷導致咳嗽,(寒冷侵入胃部,從胃脈上行到肺,導致肺寒,內外寒邪結合在一起,所以引起咳嗽。)可以加半夏來治療胃寒。
這個方子是治療感冒風寒咳嗽的,如果確定是身體受寒和喝冷飲引起的咳嗽,可以加薑和半夏,否則會因為肺熱而傷害肺。
清金膏、加減清寧膏、噙化丸、瓊玉膏(相關內容請參考虛勞篇)這些都是治療陰虛咳嗽的藥方。
風髓湯:
牛髓(一斤),白蜜(半斤,一起煎煮沸騰後,用絹布過濾掉雜質,加入以下三種藥材),杏仁(去皮尖,四兩,研磨成泥狀),山藥(炒過,四兩,研磨成細末),胡桃仁(去皮,四兩,研磨成泥狀),(一起放入瓶中,用油紙封口,隔水燉煮一天,早晚用白開水沖服三、四匙)。另一個方子用牛酥、白蜜、杏仁,名叫蜜汗煎(煎煮方法同上)。
八仙玉液(自製),治療陰虛咳嗽帶痰血最為有效。
藕汁(性寒帶澀,能清除熱邪、止血,兩杯),梨汁(能降火、化痰、定喘、止咳),甘蔗汁(能化痰、止咳),蘆根汁(能清胃、止嘔,各一杯),茅根(能涼血、定喘,用水煎煮取濃汁一杯,再和上述汁液、人乳一同稍微加熱),人乳(能補陰、養血),童便(能引火下行,各一杯),生雞蛋白(三個),混合均勻,頻頻服用。我過去曾用薏仁、山藥、蓮子(能健脾)一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