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十一·書集 (2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書集 (21)

1. 虛勞所忌飲食諸物及卻病之法並忌火炙

各一斤。〕赤、白茯苓〔各半斤。〕枸杞、菟絲、牛膝、當歸、補骨脂〔各半斤,此原方只四兩。〕仍用人參,再加茅朮,〔一斤。〕沉香、砂仁〔各四兩。〕後龜、鹿等藥同上。

此方峻補其腎為主,而兼調其五臟為佐。經曰:腎者主蟄,封藏之本,聚精之處也。為真陰之臟,乃先天之本,性命之根。故腎之精,貴欲其藏,然精又化生於五臟,腎持受而藏之耳。故五臟和而精自生,腎得補而封藏稱職,所謂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無病而可長春廣嗣矣。凡丈夫中年,覺陽衰精薄,便可服餌。

藥雖三十二味,俱同類有情之劑,並無錯雜之品,譬如韓信之兵,多多益善耳。相火易動,及陰虛內熱者,切不可服,服之則反生別病也。按此方非為治虛勞而設,而仍附於後者,以人之致虛,皆由於欲,故虛而火旺者,既有保陰、六味、左歸、回生之屬以治之,虛而火衰者,如八味、右歸之屬,皆可選用。若陽事短小,易痿易泄,精薄精寒,因無子嗣者,此方服之,不惟無損,且有大益。

潤而不燥,溫而不熱,較房術方,一派辛熱雜伯之劑,相去天淵矣。

勞症脈見虛數難治,若六至以上必死。結脈代脈見者死。身熱死,而脈澀小者死。〔澀小為精血俱傷,外內俱熱,立耗亡矣。〕兩手脈弦,木剋土敗。若左手脈細,右手浮大勁急,亦木剋土敗而主死。失血諸症,身涼脈緩小者可治,身熱脈數大者難治,〔陽盛陰衰故也。〕更見咳逆氣上氣,不得臥必死。

虛勞不能服參、耆,為不受補者死。〔陰虛補陽,則陽愈亢而陰愈虛,咳頻咽痛、痰紅、上焦諸熱悉加。〕勞嗽聲喑者死。一邊不能睡者,〔皆肺敗之症。〕勞症久泄者死。大肉去者死、〔皆脾敗之症。〕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金受火刑,傷極則白沫出。蓋血竭於肺,乃為白涎白液,涎液雖白,實血所化。

一謂白血,淺紅色,而似肉似肺者。〕勞症久而嗽血,咽疼無聲,此為下傳上;若不咳不疼,久而溺濁脫精,此謂上傳下,皆死。

白話文:

以下藥材各一斤:赤茯苓、白茯苓各半斤,枸杞、菟絲子、牛膝、當歸、補骨脂各半斤(原方只有四兩),仍需使用人參,再加入茅朮一斤,沉香、砂仁各四兩,後續加入龜板、鹿茸等藥材,用量同上。

這個藥方主要以峻補腎臟為主,同時兼顧調理五臟為輔助。古籍說:「腎臟主宰蟄藏,是封藏的根本,精華聚集的地方。它是真陰之臟,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因此腎的精氣,貴在於藏,然而精氣又是從五臟化生的,腎臟只是接受並儲藏它而已。所以五臟調和,精氣自然產生,腎臟得到補養,就能盡到封藏的職責。這就是所謂的「精氣充盈則氣血旺盛,氣血旺盛則精神飽滿,精神飽滿則身體健康,身體健康就能長壽並多子多孫。」凡是中年男子,覺得陽氣衰退、精液稀少,就可以服用此藥。

藥方雖然有三十二味藥材,但都是同屬性有益的藥物,沒有雜亂的成分,就像韓信帶兵,多多益善。體內相火容易旺盛,以及陰虛內熱的人,絕對不能服用此藥,服用反而會產生其他疾病。這裡之所以將這個藥方附在後面,並不是為了治療虛勞而設,而是因為人會導致虛弱,大多是因為慾望過度。因此,虛弱且火氣旺盛的人,可以選擇保陰、六味、左歸、回生等藥方來治療;虛弱且火氣衰退的人,則可選擇八味、右歸等藥方來治療。如果男性陽事不振、容易早洩、精液稀少或寒冷,因此難以生育,服用此藥不但無害,而且有很大的益處。

這個藥方滋潤而不乾燥,溫補而不燥熱,和那些房中術中,一味辛辣燥熱的雜亂藥方相比,有天壤之別。

勞損症的脈象若呈現虛數,難以治療,如果每分鐘超過六次以上,就會死亡。脈象呈現結脈或代脈者,也會死亡。身體發熱會死亡,而脈象呈現澀而微小者,也會死亡(因為澀而小表示精血都已耗損,體內外都發熱,很快就會死亡)。兩手的脈象都呈現弦脈,表示木剋土,身體會敗壞。如果左手脈象細微,右手脈象浮大且勁急,也是木剋土導致敗壞而死亡。各種失血的症狀,如果身體發涼、脈象緩慢而微小,還可以治療;如果身體發熱、脈象快速且洪大,就很難治療(因為陽氣旺盛,陰氣衰竭的緣故)。如果又出現咳嗽、氣喘、無法躺臥等情形,必定會死亡。

虛勞症不能服用人參、黃耆,因為身體無法承受補藥,會導致死亡(陰虛的人如果再補陽,陽氣會更加亢盛,陰氣會更加虛弱,咳嗽頻繁、咽喉疼痛、痰中帶血、上焦部位的各種熱症都會更加嚴重)。勞損引起的咳嗽聲音嘶啞會死亡。只能側身睡覺的人,(都屬於肺功能衰敗的症狀)。勞損導致長期腹瀉會死亡。肌肉消瘦的人會死亡(都屬於脾功能衰敗的症狀)。咳嗽不停且咳出白色黏液的人會死亡(因為肺受到火刑損傷到極點,就會咳出白色泡沫,白色黏液雖然是白色,實際上也是血液所化生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咳出淺紅色的血,看起來像肉或肺組織,也稱作白血。勞損症如果久病咳嗽咳血、咽喉疼痛且聲音沙啞,這是病邪從下傳到上;如果沒有咳嗽、沒有疼痛,久病後出現小便混濁或精液外洩,這是病邪從上傳到下,以上兩種情況都會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