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十一·書集 (6)
卷十一·書集 (6)
1. 虛勞所宜飲食藥物及養生之法
白花百合湯。麥冬湯、取其清肺止嗽。真玉露霜,取其清痰解熱。人乳為補陰神品,童便乃降火仙方,大有起死之功。甘梨生食,能清火,蒸熟則滋陰,亦有回生之力。苡仁湯,肺熱脾虛,服之有益。蓮心湯,芡實粥,遺精泄瀉,最所宜求。扁豆棗湯,專補脾胃。圓肉湯,兼養心腫。
豬脊髓,鯉魚膠,〔同豬蹄、燕窩、雄雞或雄鴨,諸葷物中煮爛,飲汁彌佳。〕填精益髓。鳳頭白鴨,烏骨白雞,補陰除蒸。豬肺蘸白芨末,保肺止血,以上諸物,隨宜恆用,兼服膏丸。丸如回生、六味、左歸、乳金、四聖、固本之屬,膏如清金、清寧、白鳳、坤髓、集靈、衛生、瓊玉之屬,服藥須經年累月,毋使或缺,量病症之甚者,間用湯液以治之。如內熱甚,或發寒熱,則用保陰六味。
婦女或兼用逍遙。咳甚則用清金,或兼噙化。吐血則用仲淳驗方。心跳善驚,虛煩無寐,則用天王補心。兼脾胃虛弱,或用歸脾。食少便瀉,量用資生。果系乾血勞症,審之確當,方可遵大黃䗪蟲丸之法。傳屍勞症,獺肝無疑。
更宜謝絕世緣,翛然獨處,與道流韻士,討論離欲之道,根究性命之源,使心境清寧,暫離愛染,則情念不起,真精自固,如得鍾離老祖九轉之還丹,服藥便是普門大士楊枝之甘露。經云: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此聖人攝生之妙術,否則惟有殞命而已。
白話文:
虛勞所適合的飲食、藥物和養生方法
飲食方面:
白花百合湯和麥門冬湯,可以清肺止咳。真玉露霜,可以清痰解熱。人乳是滋補陰液的極品,童子尿是降火的良方,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生吃甘梨可以清火,蒸熟則能滋陰,也有起死回生的作用。薏仁湯,適合肺熱脾虛的人服用。蓮子心湯和芡實粥,最適合遺精泄瀉的人食用。扁豆紅棗湯,專門補養脾胃。龍眼肉湯,兼具養心安神的功效。
豬脊髓和鯉魚膠,可以和豬蹄、燕窩、雄雞或雄鴨等葷食一起煮爛,喝湯效果更好,能夠填精益髓。鳳頭白鴨和烏骨白雞,可以滋補陰液,消除虛熱。豬肺蘸白芨粉,可以保養肺部,止住咳血。以上這些食物,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經常食用,同時服用膏藥或藥丸。藥丸如回生丸、六味丸、左歸丸、乳金丸、四聖丸、固本丸等,膏藥如清金膏、清寧膏、白鳳膏、坤髓膏、集靈膏、衛生膏、瓊玉膏等。
用藥方面:
服藥要經年累月,不要間斷。病情嚴重的人,可以間歇使用湯藥來治療。如果體內虛火很旺,或者發冷發熱,就用保陰六味丸。婦女可以同時服用逍遙丸。咳嗽嚴重就用清金丸,或者含化藥物。吐血就用仲淳的驗方。心悸容易受驚、煩躁失眠,就用天王補心丹。如果兼有脾胃虛弱,就用歸脾丸。如果食慾不振、大便溏瀉,就用資生丸。如果確定是乾血勞病,才可以考慮用大黃䗪蟲丸的方法。如果是傳屍勞病,就用獺肝。
養生方面:
最好斷絕世俗的牽絆,獨自靜處,和道士或隱士討論清心寡慾的方法,探究生命的本源,讓心境清靜安寧,暫時離開情愛的牽掛,這樣情慾就不會產生,精氣自然堅固。如果能像得到鍾離祖師的九轉還丹,服藥就如同觀音菩薩楊枝的甘露。古書說:心境恬淡虛無,真氣就會順從,精神內守,疾病就無從產生。這是聖人養生的奧妙方法,否則就只有喪命的結果。
2. 虛勞所忌飲食諸物及卻病之法並忌火炙
煙為辛熱之魁,酒為濕熱之最。凡薑、椒、芥、蒜及一切辛辣熱物,極能傷陰,斷不可用,並一應生冷滑腸堅硬之物,亦宜戒食,恐傷脾胃也。又當遠房帷,戒惱怒,釋憂思,免勞碌,為第一義。經言腎主閉藏,肝主疏泄,二臟俱有相火,而其繫上屬於心。故欲心一動,則相火翕然而起,雖不交會,精已暗耗,況近色而有不精傷腎憊者乎?經云: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又曰:憂愁則氣閉塞而不行。
又曰:怒則氣結。又曰:陽氣者,煩勞則氣張精絕。言煩勞太過,則氣張於外,而精絕於內,陽擾陰虧之故也。如上種種,虛勞最宜痛戒,切忌火灸。仲景曰:微數之脈,慎不可灸,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而療治者,尤重擇醫。病之虛者,譬之國內空虛,人民離散,鎮撫為難,非委任賢智,安靜休養生息,難保無事。
故醫非明哲,孰能鎮之以靜,久而弗搖,卒收成功哉。
保陰煎,〔自制。〕治真陰虛衰,相火熾盛而發熱,其熱在於午後子前。〔自午至亥屬陰,故也。〕或但皮寒骨蒸,〔骨髓空虛,火陷骨中,則熱蒸不已。有汗者,乃三焦相火為病,無汗者,乃心包相火為病。〕五心常熱,鼻中乾燥,唇紅顴赤,口苦舌乾,〔皆內熱之徵。〕耳鳴目眩,腰膝痠軟,四肢無力,倦怠嗜臥,〔皆精血虛損之故。〕大便燥結,小便黃赤,〔內熱所致。〕六脈弦數,或虛數無力。〔皆虛勞的症,不必有吐血咳嗽也。故有吐血症,咳嗽症,而無上文之內熱虛症數脈,仍非虛勞,不可不辨。〕若病日久,飲食少思,大便溏泄,〔脾胃亦傷也。〕午後灑浙惡寒,少頃發熱,或熱至雞鳴寅卯時分,盜汗身涼,並以此方,或六味、左歸加減治之。
熟地〔三錢至一兩。〕生地〔二地補腎益陰,培其根本。〕麥冬〔各二、三錢。〕天冬〔二冬清肺降火,全其母氣。二錢。〕牛膝〔酒蒸,二、三錢。〕茯苓〔導火下行,二錢。〕山藥〔同茯苓以補脾,蒸,二、三錢。便溏,去生地、天冬。〕玉竹〔治虛損寒熱,一切不足,用代參、耆。
〕鱉甲〔退勞熱在骨,及陰虛往來寒熱之上品。〕龜甲〔補腎陰,退骨蒸,酥炙,各四、五錢。〕
加圓肉〔十枚。〕骨蒸內熱有汗,加骨皮。〔二錢。〕無汗加丹皮。〔一錢。〕腰痛加枸杞:〔三、五錢。〕杜仲〔二錢。〕余嘗用豬腰子〔一枚。〕脊髓〔四、五條。〕煎湯煎藥,治腰脊痠痛如神。盜汗加棗仁〔炒研細二錢至八錢。〕五味〔二分至一錢。〕咳嗽加鮮百合:〔一、二兩。
〕款冬花〔二、三錢。〕枇杷葉〔三大片。〕有痰加貝母。〔二、三錢。〕有血加藕汁、童便。〔各一杯。〕食少加米仁。〔炒。五錢至一兩。〕肺經無熱,肺脈按之無力者,量加人參。
白話文:
菸是辛辣燥熱之首,酒是濕熱之最。所有薑、辣椒、芥末、蒜以及一切辛辣燥熱的食物,都非常容易傷害陰液,絕對不能食用。同時,所有生冷、滑利腸道、堅硬的食物,也應該戒除,以免傷害脾胃。
此外,還應遠離性生活,戒除惱怒,釋放憂愁思慮,避免勞累,這才是最重要的。中醫說腎主封藏,肝主疏泄,這兩個臟腑都有相火,而它們的根源都屬於心。所以當心念一動,相火就會跟著旺盛起來,即使沒有性行為,精氣也會暗中耗損,更何況是接近女色而沒有不損傷腎精的呢?
中醫又說,發怒會導致氣逆,嚴重的話會嘔血或腹瀉;憂愁會使氣機閉塞而不運行;發怒會使氣結;陽氣過度勞累會導致氣外張而精氣耗盡。也就是說,過度勞累會使陽氣向外耗散,而精氣則在內部耗盡,這是陽擾陰虧的原因。以上種種,虛勞病最應該嚴格戒除,並且絕對不能使用艾灸。
醫家張仲景說,脈象微弱而跳動快的,絕對不能用艾灸,艾火的熱力即使很小,但內攻的力量卻很強,會使骨頭燒焦、筋脈損傷,氣血難以恢復。而對於治療的人來說,選擇醫生尤其重要。虛弱的病,就像國家內部空虛,人民離散,要安撫就很困難,若不委任賢能有智慧的人,安靜休養生息,很難保證不出事。
所以,醫生如果不明智,怎麼能用靜養來穩定病情,長久而不動搖,最終獲得成功呢?
「保陰煎」這個藥方,是自己配製的,用來治療真陰虛衰、相火旺盛而發熱的病症,這種發熱在下午午時到子時之前(即下午到晚上),因為從午時到亥時都屬陰。或者只是皮膚發冷而骨頭內發熱(骨髓空虛,虛火陷於骨中,因此持續發熱。有汗的,是三焦相火的問題;沒有汗的,是心包相火的問題),常覺得手心、腳心發熱,鼻孔乾燥,嘴唇紅,臉頰發紅,口苦舌乾,這些都是內熱的徵兆。還有耳鳴、頭暈、腰膝痠軟、四肢無力、疲倦想睡,這些都是精血虧損的緣故。大便乾燥,小便黃赤,都是內熱導致的。脈象呈現弦而細數,或虛弱無力。這些都是虛勞病的症狀,不一定會有吐血、咳嗽等症狀。所以,即使有吐血、咳嗽的症狀,但如果沒有上述內熱虛弱的脈象,仍然不是虛勞病,這是必須區分的。如果病程日久,食慾不佳,大便稀溏(脾胃也受損),午後會覺得發冷,過一會又發熱,或發熱到雞叫(寅卯時)時,並且盜汗而身體涼,都可以用這個藥方或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加減來治療。
藥方組成如下:
熟地黃(三錢到一兩)、生地黃(二者補腎益陰,培補根本)、麥冬(各二、三錢)、天冬(二冬清肺降火,保全母氣,二錢)、牛膝(酒蒸,二、三錢)、茯苓(引火下行,二錢)、山藥(和茯苓一起補脾,蒸過,二、三錢。大便稀溏,則去掉生地黃、天冬)、玉竹(治療虛損寒熱、一切不足的症狀,可以替代人參、黃耆)。
鱉甲(退除骨頭內的虛熱,及陰虛導致的往來寒熱,是上品)、龜甲(補腎陰,退骨蒸,用酥油烤過,各四、五錢)。
另外,可加入圓肉(十枚)。骨蒸內熱且有汗的,加地骨皮(二錢);無汗的,加牡丹皮(一錢);腰痛的,加枸杞(三、五錢)、杜仲(二錢)。我(作者自稱)還曾經用豬腰子(一個)、脊髓(四、五條)煎湯煎藥,治療腰背痠痛,效果非常好。盜汗的,加炒棗仁(研細,二錢到八錢)、五味子(二分到一錢)。咳嗽的,加鮮百合(一、二兩)、款冬花(二、三錢)、枇杷葉(三大片)。有痰的,加貝母(二、三錢)。有出血的,加藕汁、童子小便(各一杯)。食慾不佳的,加炒米仁(五錢到一兩)。如果肺經沒有熱,按脈沒有力,可以適量加入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