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一·禮集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一·禮集 (10)

1. 草部

燥能耗血,散能損氣,陰虛血熱之人大忌,癰疽已潰,宜漸減去。

柴胡,〔苦微寒,入肝、膽二經。見火無效。〕治少陽傷寒,〔寒熱往來為少陽半表之邪,不可施汗吐下三法。法當和解,須用柴胡,〕療時疾發熱。〔風溫、溫熱時氣之邪,屬肝、膽、三焦、心包絡受病,柴胡正為四家引經之藥。性升散而氣微寒,故解表除熱。〕或諸瘧,或雜症,往來寒熱悉能除;或早晨,或日晡,身體潮熱咸商用。〔東垣云:諸瘧皆以柴胡為君,隨所發時,見何經症,佐以引經之藥。又云:能引清氣而行陽道,傷寒外諸有熱者則加之,無熱則不加,然亦須審察病源,合宜而用則可。〕頭痛頭眩,目赤目昏皆效;耳鳴耳聾。〔皆風熱上壅之故。〕脅滿脅痛咸安。〔邪解則上症自除。〕治熱入血室。〔經水適來適斷,熱邪乘虛陷入血室,其血必結。和解熱邪,宣暢氣血,症自愈矣。東垣云:其能散諸經血結氣聚,功同連翹,十二經瘡家皆可用之。〕升陽氣下陷。〔東垣云:其能引胃氣上行,升騰而行春令。時珍又言:柴胡能引少陽清氣上行,升麻能引陽明清氣上行。〕

凡病人虛而氣升,及陰虛火熾炎上者均忌。銀州柴胡,俗治勞熱骨蒸,按仲淳言其功用,不過優於升散,恐非除虛熱之藥,須酌用之。

升麻,〔辛甘苦溫,入肺、脾、大腸、胃四經、青色者佳。忌火。〕祛風邪,〔言其祛皮膚風邪者,入肺發散也。〕解肌熱,〔言其解肌肉間風熱者,入胃發散也。〕散邪氣於至高之上,〔故頭痛喉疼,口瘡齒痛,皆賴其散邪之功。〕升陽氣於至陰之下。〔故補中益氣湯佐參,耆以升下陷陽氣。〕瀉痢崩帶俱徵用,脫肛遺濁共尋求。〔皆賴提升之力也。〕屬陽性升。凡吐衄痰嗽,氣逆吐嘔,切勿誤投。

細辛,〔辛溫。入心、肺、肝、腎四經。反藜蘆。〕治少陰頭痛,〔故仲景治少陰症,有麻黃附子細辛湯,亦止諸陽頭痛,諸風通用。〕療風寒鼻塞。〔辛香開竅也。〕

大辛純陽,凡血虛內熱頭痛,陰虛火升鼻塞戒之。即入風藥,不過五分而止,以其性最燥烈。

川芎,〔一名川窮,辛溫,入肝經。〕主頭痛面風,止淚出涕多。〔辛散上升,故多有功於頭面,以其能治一切風也。〕去瘀生新,〔又能治一切血疾,血活則去舊生新。〕長肉排膿。〔以其為血中氣藥也。〕小者名撫芎,諸郁能開,〔辛散之功。〕瀉痢可止,〔左傳言:同小麥曲御濕,治河魚腹疾。時珍用治濕瀉,每加二味如神。血痢已通,而痛不止者,乃陰虧氣鬱,加芎為佐。氣行血調而愈。〕血虛頭痛之聖藥。諸頭痛必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經藥。

凡虛火上炎,嘔吐咳逆者忌之。單用久服,令人暴亡。為其辛散走泄真氣故也。辛散之禍如此,司命者當知之。

白話文:

[草部]

乾燥會消耗血液,發散會損耗氣。陰虛血熱的人最忌諱使用,癰疽已經潰爛的,應該逐漸減少用量。

柴胡,味苦微寒,入肝膽二經。(針對單純火氣沒有效果。)治療少陽傷寒,(寒熱交替是少陽半表之邪,不能用發汗、催吐、瀉下等方法治療。應當用和解的方法,必須使用柴胡。)治療時疫發熱。(風溫、溫熱等時疫邪氣,屬於肝、膽、三焦、心包絡受病,柴胡是這四個經絡的引經藥。性質升散而氣味微寒,所以能解表退熱。)也可以治療各種瘧疾,或是其他雜病,凡是出現往來寒熱的症狀,都能夠去除;或是早上,或是午後,身體潮熱,都可以使用。(李東垣說:各種瘧疾都以柴胡為主藥,根據發作的時間,看是哪個經絡的症狀,再佐以引經藥。又說:能夠引導清氣而運行陽氣,傷寒之外,凡是有熱的就加柴胡,沒有熱就不加,但也必須仔細觀察病因,適合才用。)頭痛頭暈、眼睛發紅昏花都有效果;耳鳴耳聾(都是風熱向上壅塞的原因)胸脅脹滿疼痛都能夠緩解。(邪氣解散,上面的症狀自然消除。)治療熱邪進入血室(經期來潮或快結束時,熱邪趁虛侵入血室,血液一定會凝結。和解熱邪,宣暢氣血,症狀自然痊癒。李東垣說:能夠疏散各經絡的血瘀氣滯,功效如同連翹,十二經絡的瘡瘍都可以使用。)能夠提升下陷的陽氣。(李東垣說:能夠引導胃氣向上運行,如同春天生發。李時珍又說:柴胡能夠引導少陽清氣向上運行,升麻能夠引導陽明清氣向上運行。)

凡是病人虛弱而氣上逆,以及陰虛火旺的人都忌用。銀州產的柴胡,民間用來治療虛勞發熱骨蒸,根據仲淳的說法,它的功效不過是優於升散,恐怕不是去除虛熱的藥,必須斟酌使用。

升麻,味辛甘苦溫,入肺、脾、大腸、胃四經,青色的比較好。忌火。能夠祛除風邪,(指祛除皮膚上的風邪,從肺來發散。)解除肌肉的熱,(指解除肌肉間的風熱,從胃來發散。)將邪氣發散到最高的地方,(所以頭痛喉嚨痛、口腔潰瘍、牙齒痛,都依賴它散邪的功效。)將陽氣提升到最下的地方。(所以補中益氣湯中,佐以人參、黃耆來提升下陷的陽氣。)瀉痢、崩漏、帶下都可以使用,脫肛、遺精、白濁也都可以尋求它來治療。(都是依賴提升的力量。)屬於陽性上升。凡是吐血、衄血、痰嗽、氣逆嘔吐,千萬不要誤用。

細辛,味辛溫。入心、肺、肝、腎四經。與藜蘆相反。(不能同時服用。)治療少陰頭痛,(所以張仲景治療少陰病,有麻黃附子細辛湯,也治療各種陽性頭痛,各種風邪都可以用。)治療風寒引起的鼻塞。(辛香開竅。)

藥性大辛純陽,凡是血虛內熱引起的頭痛,陰虛火旺引起的鼻塞都要禁用。即使加入治療風邪的藥,也不能超過五分,因為它的藥性最為燥烈。

川芎,又名川窮,味辛溫,入肝經。主要治療頭痛、臉部風邪,停止流淚流涕。(辛散上升,所以對頭面部的病症多有功效,因為它能夠治療一切風邪。)去除瘀血,產生新血,(又能治療一切血病,血活絡就能去除舊血產生新血。)促進肌肉生長,排出膿液。(因為它是血中氣藥。)小的川芎叫做撫芎,各種鬱結都能夠打開,(辛散的功效。)瀉痢可以止住。(《左傳》說:與小麥曲一起使用,可以祛除濕氣,治療河魚腹疾。李時珍用來治療濕瀉,每次加兩味藥,效果就像神一樣。血痢雖然停止,但疼痛不止的,是因為陰虧氣滯,加川芎作為輔助。氣運行,血調和,病就會痊癒。)是治療血虛頭痛的神藥。各種頭痛都必須用川芎,如果還沒有好,就各加引經藥。

凡是虛火上炎,嘔吐、咳嗽氣逆的都要忌用。單獨長期服用,會使人暴死。因為它辛散走泄真氣的緣故。辛散的禍害如此,掌管醫藥的人應該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