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十·御集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御集 (2)

1. 黃疸

黃疸多屬太陰脾經,脾不能勝濕,復挾火熱,則鬱而生黃,譬如盦曲相似,以濕物而當暑月,又加覆蓋,濕熱相搏,其黃乃成。經所謂濕熱交攻,民當病疸是也。故疸病必先溺赤目黃。經曰:溺黃赤安臥者黃疸。溺赤為熱之症,安臥為濕之症。又曰:目黃者黃疸,目為宗脈之所聚,諸經有濕熱,則上蒸於目而為先黃矣。

然濕與熱,又自有別。濕勝之黃,色暗不明,熱勝之黃,色光而潤。治之大法,挾表者脈浮。汗之而愈,葛根、薄荷、秦艽、淡豉之屬。《金匱》云:發於陽部,其人振寒而發熱。又云: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是也。挾里者腹脹,下之而安,茵陳蒿湯之屬。《金匱》云:黃家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表和裡實,當下之是也。

因食傷者,則為谷疸。《金匱》云:谷疸之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谷疸是也。宜消食化滯,而佐以清熱利濕之藥。因酒傷者,則名酒疸。《金匱》云:心中懊憹而熱不能食,時欲吐,名曰酒疸是也。宜解酒毒,消食滯,而佐以清熱利濕之劑。有脈沉有力,少腹急結,小便自利,糞硬易解,其色黑者,此為瘀血發黃。

宜犀角地黃桃仁承氣湯之屬。亦有脈沉細遲,身冷自汗,瀉利溺白,此屬脾腎虛寒,名曰陰黃。宜遵茵陳四逆湯之屬。然疸病多屬濕熱。惟羅謙甫則謂有因寒涼大過,陽疸變陰之症,此千百難逢一、二也。若夫因房勞傷腎而疸者,其症《金匱》云:額上黑,微汗出,手足熱,薄暮即發熱惡寒。

〔腎陰虛也。〕膀胱急,少腹滿,小便自利,大便必黑時溏,名曰女勞疸。腹如水狀不治。嘉言謂夫男子血化為精,精動則一身之血俱動,以女勞而傾其精,血必繼之。故因女勞而尿血者,其血尚行,猶易治也;因女勞而成疸者,血瘀不行,為難治矣。故膀胱急,少腹滿,小便自利,大便必黑時溏,種種皆膀胱蓄血之驗。

甚者血瘀之久,大腹盡滿,而成血盅,是先後天之根本俱敗矣。故曰腹如水狀,而實非水也。觀仲景硝、礬二石,以消瘀除濁為主,用大麥飲調服。引入腸胃,俾瘀血分從二便而出,蓋非急去其膀胱少腹之瘀血,則萬無生理,然不用虻、蛭者,恐其過峻,不可以治女勞也。

虞天民云:若此症腎精久虛,元氣憊極者,必當壯水之主,佐人參以培氣之原,隨症以加行濕熱之劑,則標本同治,或可收功。統言疸症,清熱除濕利水為主,兼養胃氣。因食傷者,消其食積;因酒傷者,解其酒毒,因瘀血者,行其瘀血。雖有汗下之法,而汗法固難輕用,即下法亦在所慎施。

所以古人云:治疸忌大汗大下,及溫補燥熱,並破氣閉氣等劑,不可不知。

茵陳治疸湯,〔自制。〕《金匱》云:黃家從濕得之。〔濕挾火熱,則鬱而生黃。〕又云: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此方加減。

白話文:

黃疸多半是太陰脾經的問題,因為脾臟功能不好,無法排除體內濕氣,又加上火熱,濕熱互相鬱結,就像發酵的米麴一樣,潮濕的東西在炎熱的夏天,又被覆蓋住,濕熱相互作用,就會產生黃疸。所以說「濕熱交攻,人民就會生黃疸病」。黃疸病一定會先出現小便赤黃,眼睛發黃的症狀。《內經》說:「小便赤黃而且安靜躺著的人,是黃疸。」小便赤黃是熱的症狀,安靜躺著是濕的症狀。又說:「眼睛發黃是黃疸」,眼睛是身體脈絡匯聚的地方,如果各經絡有濕熱,就會往上蒸騰到眼睛,所以眼睛會先發黃。

然而濕和熱還是有區別的。濕氣較盛的黃疸,顏色會比較黯淡不明亮;熱氣較盛的黃疸,顏色會比較鮮亮潤澤。治療的大原則是:如果黃疸是表證引起的,脈象會浮在表面,可以通過發汗來治癒,可以使用葛根、薄荷、秦艽、淡豆豉等藥材。《金匱要略》說:「黃疸發在身體表面,病人會感到寒冷發抖又發熱。」又說:「如果脈象浮在表面,應該用發汗的方式來解除。」如果黃疸是裡證引起的,病人會有腹脹的感覺,可以用瀉下的方式來治療,例如茵陳蒿湯。《金匱要略》說:「黃疸病人腹部脹滿,小便不順暢而且赤黃,身體又會自己流汗,這是表證已經和緩,但是裡證實證的表現,應該用瀉下的方式來治療。」

因為飲食不當引起的黃疸,叫做「谷疸」。《金匱要略》說:「谷疸的病人會感到寒熱,吃不下東西,一吃東西就頭暈,心胸不舒服,久而久之就會發黃,這就是谷疸。」應該用幫助消化、消除積滯的藥,搭配清熱利濕的藥。因為喝酒引起的黃疸,叫做「酒疸」。《金匱要略》說:「心中煩悶發熱,吃不下東西,時常想吐,這叫做酒疸。」應該用解酒毒,消除食積的藥,搭配清熱利濕的藥。如果脈象沉實有力,下腹部急迫收縮,小便正常,大便乾燥易解,顏色呈現黑色,這是體內瘀血引起的黃疸。

應該使用犀角地黃桃仁承氣湯之類的藥。也有脈象沉細遲緩,身體發冷又會自己流汗,腹瀉且小便清白的,這是屬於脾腎虛寒,叫做「陰黃」。應該使用茵陳四逆湯之類的藥。然而黃疸病大多是濕熱引起的。只有羅謙甫認為,有因為過度服用寒涼藥,使陽黃變成陰黃的情況,這種情況是很少見的。如果因為房事勞累損傷腎臟引起的黃疸,這種病的症狀,《金匱要略》說:「額頭發黑,微微出汗,手腳發熱,傍晚就會發熱怕冷。」

(這是腎陰虛的表現)。會有膀胱急迫,下腹部脹滿,小便正常,大便一定是黑色又時常溏瀉,這叫做「女勞疸」。腹部如果像有積水一樣,就是不治之症。嘉言認為男子血化為精,精氣發動就會帶動全身的血,因為房事勞累而耗盡精氣,血也一定會跟著虛耗。所以因為房事勞累而尿血,代表血液還在運行,比較容易治療;因為房事勞累而變成黃疸,代表血液瘀滯不通,就很難治療了。所以膀胱急迫,下腹脹滿,小便正常,大便一定是黑色又時常溏瀉,種種都是膀胱蓄血的證明。

嚴重的話,瘀血久了,整個肚子都脹滿,變成「血盅」,這是先天和後天的根本都敗壞了。所以說腹部像有積水,但其實不是水。觀察張仲景使用硝石和明礬這兩種藥,主要是為了消除瘀血和排除濁氣,用大麥水調服,讓藥物進入腸胃,使瘀血從大小便排出,如果沒有趕快去除膀胱和下腹部的瘀血,就沒有存活的機會。然而不用虻蟲和水蛭,是怕藥性太過峻猛,不適合治療女勞疸。

虞天民說:如果這種病是腎精長期虧虛,元氣極度衰弱,一定要用滋養腎陰的藥,佐以人參來培補元氣,再根據病情加入利濕清熱的藥,才能標本兼治,或許可以成功治療。總結來說,黃疸病的治療,應該以清熱、除濕、利水為主,同時要兼顧養護胃氣。因為飲食不當引起的,要消除食積;因為喝酒引起的,要解除酒毒;因為瘀血引起的,要疏通瘀血。雖然有發汗和瀉下的方法,但發汗的方法不應該輕易使用,瀉下的方法也要謹慎使用。

所以古人說:治療黃疸忌諱大量發汗、大量瀉下,以及溫補燥熱的藥物,還有破氣和閉氣的藥物,這些都是必須要知道的。

茵陳治疸湯,(自行調製)。《金匱要略》說:「黃疸病大多是因為濕氣引起的。」(濕氣夾雜火熱,就會鬱結而產生黃疸。)又說:「各種黃疸病,只要能讓小便順暢即可。」這個方子可以根據病情加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