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十·御集 (3)
卷十·御集 (3)
1. 黃疸
茵陳,黃芩〔清熱除濕。〕,黑山梔,滑石,茯苓,車前〔水利則濕自去。但用一味,連根搗汁飲,神效。〕,橘紅〔氣化則濕自行。〕引用茅根,熱甚加黃連,渴加麥冬、花粉,因食傷加山楂、麥芽,因酒傷加煨葛根、甘蔗漿。
此方清熱除濕,化氣利水,宗仲淳治疸之法也。
經驗治疸湯
生地〔三錢。〕,當歸〔潤其血燥。〕紅花〔行其血瘀。〕,橘紅,枳殼〔各一錢。〕,厚朴〔消其積滯,八分。〕,黃芩〔二錢。〕,黃連〔清其濕熱,五分,熱甚量加。〕,車前〔利其小水,二錢。〕,鵝毛菌陳、搖鈴茵陳〔各五錢。〕煎湯〔一碗。〕,白酒〔一碗。〕入藥同煎。加炒砂仁。〔四分。〕沖服。
此方滋陰、活血、清熱、利濕之劑。數劑之後,黃自漸退。
《金匱》豬膏發煎,通治諸黃。〔疸病皆由濕熱鬱蒸,日久陰血必耗,不論氣分血分,皆宜兼滋其陰。〕並治女勞疸,及黃汗病。〔汗出如柏汁,此由汗出入水,水從汗孔入所致。〕
豬膏〔通二便,除五疸。〕,亂髮〔消瘀血,利小便,洗淨各四兩。〕,〔發和膏煎,發消藥成,分再服,病從小便出。〕女勞疸加生地,牛膝,鱉甲〔補陰消瘀。〕,花粉〔除熱療疸。〕,女人經衣灰〔取類相從,氣相感,能導邪熱。〕皆應用之品。
此潤燥、消瘀、利水之劑,而治濕熱也。豬膏借血餘之力,引入血分而潤其血之燥,並借其力,開膀胱瘀血,利其小水以除濕熱。
黃疸濕熱,洪數偏宜,不妨浮大,微澀難醫。
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疸而渴者,其疸難治。寸口近掌無脈,口鼻冷者死。疸毒入腹喘滿者死。
白話文:
黃疸
使用茵陳、黃芩(可以清熱除濕),搭配黑山梔、滑石、茯苓、車前子(可以利尿,使濕氣自然排出。單獨使用車前子,將其連根搗爛取汁飲用,效果神奇)。再加入橘紅(可以幫助氣化,使濕氣自行排出)。可以考慮加入茅根。如果熱象嚴重,可以加黃連;口渴則加麥冬、花粉;如果是因飲食問題造成,則加山楂、麥芽;若是因飲酒造成,則加煨葛根、甘蔗汁。
這個方子的作用是清熱除濕,化氣利水,是遵循張仲景治療黃疸的方法。
經驗治疸湯
使用生地(三錢),當歸(潤澤因熱而乾燥的血液),紅花(活血化瘀),橘紅、枳殼(各一錢),厚朴(消除積滯,八分),黃芩(二錢),黃連(清除濕熱,五分,熱象嚴重時可酌量增加),車前子(利小便,二錢)。另外加入鵝毛茵陳、搖鈴茵陳(各五錢),用水煎煮成一碗,再加入白酒一碗,一起煎煮。最後加入炒砂仁(四分)沖服。
這個方子具有滋陰、活血、清熱、利濕的功效。服用幾劑後,黃疸會逐漸消退。
《金匱》豬膏發煎,可以治療各種黃疸。黃疸病多因濕熱鬱結所致,時間久了會耗損陰血,因此不論是氣分還是血分的黃疸,都應該兼顧滋養陰液。此方也能治療因過度勞累導致的黃疸以及黃汗病(汗液如柏樹汁液,這是因為汗出時接觸到水,水從汗孔進入所導致)。
豬油(可以通利二便,消除五種黃疸),亂髮(可以消除瘀血,利小便,洗淨後各用四兩)。將頭髮和豬油一起煎煮,等頭髮溶解後藥就煮成了,分兩次服用,病邪會從小便排出。如果是因過度勞累導致的黃疸,可以加入生地、牛膝、鱉甲(補陰消瘀),花粉(清熱退黃),女人經衣灰(利用同類相從的原理,氣機感應,可以引導邪熱排出),這些都是可以使用的藥物。
此方具有潤燥、消瘀、利水的功效,進而治療濕熱引起的黃疸。豬油借助頭髮的藥力,將藥力引入血分,潤澤因熱而乾燥的血液,同時也藉此打開膀胱瘀血,利小便以排除濕熱。
黃疸若是因濕熱引起,脈象呈現洪大而數的狀態,可以適度偏向浮大,但如果出現脈象微澀則難以治療。
黃疸病人如果不口渴,表示可以治癒;如果口渴,則難以治療。如果寸口脈(手腕部脈搏)接近手掌處摸不到脈搏,或者口鼻發冷,則表示病危。黃疸毒邪進入腹部,出現喘滿症狀的,也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