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九·御集 (1)

回本書目錄

卷九·御集 (1)

1.

噎塞反胃,總是血液衰耗,胃脘乾槁,以致不能遊溢精氣輸脾,脾不散精歸肺,氣耗者難於下水,津傷者難於下食,津傷則噎,氣耗則嗝,治者慎之。肺之津液先竭,氣不下順,水飲可行,食物難入,名曰噎塞,其槁在上;食物可入,良久復出,名曰反胃,其槁在下,皆謂之嗝。經所謂嗝則閉絕,多屬氣衰、血耗、火衰,張機峰以為神思間病。

《內經》以為此暴憂之疾。大抵氣血虧損,復因悲思憂恚,則脾胃益傷,血液愈耗,氣鬱則生痰生火。故治嗝之法,補氣、養血、潤燥、為本,降火、消痰、開鬱、順氣為佐。須得病者慎自能養靜,可保延年。若縱七情,雖用藥得當,終難挽回。其有屬實者,或因瘀血,或因積痰,或因食滯,或因氣鬱,或因火、因蟲,各隨見症而理之。方書論反胃,雖有屬寒之條,然卒少見。

必如《金匱》所云:脾傷則食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者,正合《內經》澄澈清冷,皆屬於寒,王太僕謂食久反出,是無火也之說,又必小便清白為據,方可議投理中、八味之屬。若不審辨,而概投香燥熱藥,適以速其亡也,可不慎諸。

參乳利嗝湯,〔自制。〕嗝症主此加減。

人參〔補氣,二、三錢。〕人乳〔養血,一杯,或用牛乳。〕麥冬〔潤燥,五錢。〕蘆根汁〔降火。〕竹瀝〔消痰,各一錢。〕鬱金〔開鬱,一錢。〕蘇子〔三錢炒研。〕橘紅〔一錢。〕枇杷葉〔順氣。去毛、薑汁炙,四大片。〕白芍〔斂逆氣,安脾胃。三錢,酒妙。〕山楂〔行結氣,消滯血,三錢。〕

此方補氣、養血、潤燥為主,佐以降火消痰,開鬱順氣之劑,虛者宜之。

再造丹,嗝病不治之症,亦能挽回奏效。

川黃連〔二兩,先同金銀各二兩,煎濃汁三碗。〕大田螺〔五十個,仰擺盤內,以黃連汁挑點螺眼上,頃刻化成水,將絹濾收,同黃連、金銀器煎至碗半。〕入煎蘿蔔子汁〔半碗,煎至碗半。〕入菲菜汁〔半碗,煎至碗半。〕入側柏葉汁〔半碗,煎至碗半。〕入梨汁〔一碗,煎至碗半。

〕入竹瀝〔一碗,煎至碗半。〕入童便〔一碗,煎至碗半,取出金銀器。〕入人乳〔二碗,煎至一碗。〕入羊乳〔二碗,煎至一碗。〕入牛乳〔二碗,微火煎至成膏,取膏入瓷罐內,封口埋土內一夜,以去火氣,每用一酒杯,白湯下。極重者三服全愈,如湯水不能進者,將膏挑置舌上,隨津嚥下,遂能飲食,只可食糜粥,一月後方可用飯。〕

昔人治反胃症愈後,只用人參〔五錢。〕陳皮〔一錢。〕黃米〔一兩。〕作湯細啜,旬日後,方與粥,恐倉廩未固,復致敗壞耳。

此方清火消痰,祛瘀滋陰,養血潤燥之劑,得之何氏家傳效方,稱其能回垂絕之症,以再造名之。

白話文:

打嗝、噎住反胃,通常是因為身體血液衰弱耗損,胃部乾枯,導致無法將精氣輸送到脾臟,脾臟無法將精華散佈到肺部。氣虛的人難以下嚥,津液不足的人難以進食。津液不足就會噎住,氣虛就會打嗝,治療時要特別注意。肺的津液先乾竭,氣無法順利下降,此時水還可以喝得下去,但食物難以下嚥,這就叫做噎塞,病因在於上部;如果食物可以吃進去,但過一會兒又吐出來,這就叫做反胃,病因在於下部,這些都稱為嗝。

醫書上說「嗝則閉絕」,大多屬於氣衰、血耗、火衰的狀況,張機峰認為這跟精神思慮有關。《黃帝內經》則認為這是因為突然憂愁而引起的疾病。總的來說,是因為氣血虧損,又加上悲傷、憂慮,會更加傷害脾胃,導致血液更加耗損,氣鬱就會產生痰和火。所以治療嗝的方法,要以補氣、養血、潤燥為根本,再以降火、消痰、開鬱、順氣為輔助。必須要病人自己能靜心修養,才能保持健康長壽。如果放縱情緒,即使藥物用得再對症,也難以挽回。還有一些屬於實證的,可能是因為瘀血、痰積、食滯、氣鬱、火氣或寄生蟲等原因,要根據不同的症狀來治療。醫書上雖然有關於寒性反胃的論述,但很少見。

一定像《金匱要略》所說的,脾胃受傷就會消化不良,早上吃的東西晚上吐出來,晚上吃的東西早上吐出來,吃下去的食物沒有消化,這才符合《黃帝內經》所說的「澄澈清冷」,都屬於寒證,王太僕認為食物吃下去很久又吐出來,這是因為身體沒有火的緣故。而且必須要小便清澈透明,才能考慮使用理中湯、八味丸之類的藥方。如果不仔細辨證,就胡亂使用辛香燥熱的藥物,反而會加速病情惡化,這點不得不謹慎。

參乳利嗝湯,這是自製的藥方,主要用來治療打嗝的症狀,可以根據情況加減藥物。

  • 人參:補氣,用二、三錢。
  • 人乳:養血,用一杯,也可以用牛奶代替。
  • 麥冬:潤燥,用五錢。
  • 蘆根汁:降火。
  • 竹瀝:消痰,各用一錢。
  • 鬱金:開鬱,用一錢。
  • 蘇子:用三錢炒過研磨。
  • 橘紅:用一錢。
  • 枇杷葉:順氣,去毛後用薑汁炙過,用四大片。
  • 白芍:收斂逆氣,安和脾胃,用三錢,用酒浸泡後使用更好。
  • 山楂:疏通氣結,消除血滯,用三錢。

此藥方以補氣、養血、潤燥為主,再輔以降火消痰、開鬱順氣的藥物,適合體虛的患者服用。

再造丹,對於難以治癒的打嗝,也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 川黃連:用二兩,先和金銀花各二兩一起煎煮成濃汁三碗。
  • 大田螺:用五十個,仰面擺放在盤子裡,用黃連汁點在螺的眼睛上,很快就會化成水,用絹布過濾後,再和黃連、金銀花一起煎煮至剩下一碗半。
  • 加入煎好的蘿蔔子汁:半碗,煎至剩下一碗半。
  • 加入煎好的韭菜汁:半碗,煎至剩下一碗半。
  • 加入煎好的側柏葉汁:半碗,煎至剩下一碗半。
  • 加入梨汁:一碗,煎至剩下一碗半。
  • 加入竹瀝:一碗,煎至剩下一碗半。
  • 加入童便:一碗,煎至剩下一碗半,取出金銀花。
  • 加入人乳:二碗,煎至剩下一碗。
  • 加入羊乳:二碗,煎至剩下一碗。
  • 加入牛奶:二碗,用小火煎煮成膏狀,取出藥膏放入瓷罐中,封好口埋在土裡一夜,以去除火氣。每次服用一小杯,用白開水送服。病情非常嚴重的,服用三次就能痊癒。如果連水都喝不下去,可以將藥膏挑一點放在舌頭上,隨著唾液嚥下,之後就能夠進食,但只能吃稀粥,一個月後才能吃飯。

以前的人治療反胃病痊癒後,只用人參五錢、陳皮一錢、黃米一兩煮湯,慢慢啜飲,十天後才能喝粥,這是因為擔心脾胃還沒恢復,再次導致病情惡化。

這個藥方主要作用是清火消痰、祛瘀滋陰、養血潤燥,得自何氏的家傳有效藥方,據說能使病情垂危的人起死回生,所以稱為「再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