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九·御集 (4)

回本書目錄

卷九·御集 (4)

1. 腫脹

麥冬〔清肺以開降下之源,兩許。〕粳米〔益脾以培金之母,百粒。〕

此清金、潤燥、培土之劑,古方雖未注治燥熱腫脹,余謂此方甚是恰當,可參清燥救肺湯諸藥用之。

調榮散,〔重訂。〕治瘀血腫脹,或單腹脹大,〔皮肉必現赤紋,或腹中有塊,按之不移而痛。〕不惡食,〔故知塊為瘀血。〕小便赤,〔仲景云,小便自利,血症諦也。若兼熱結膀胱氣分,小便亦不利矣。〕大便黑。〔瘀血漬之也。〕

丹參〔活血。〕桃仁〔各二、三錢。〕赤芍〔破血,錢許。〕劉寄奴〔破血下脹之仙藥,二、三錢。〕玄胡索〔活血化氣之神品,錢許。〕澤蘭〔行血化之水,二、三錢。〕莪朮〔破氣中之血,錢許。〕熱加連翹、黃芩,或再加童便。如欲行瘀,量加製大黃,或參用大黃䗪蟲丸。〔不宜過劑。〕

此消瘀之劑也。瘀血化水,致成腫脹,其水不去,勢必不瘀之血,亦盡化為水矣。故桑皮、腹皮、葶藶之屬,亦可採入。嘉言謂:如挾虛者,須用人參大力者主持其間,則驅逐之藥,始能奏功,果虛而挾寒者,方可議加桂、附。又論蠱脹,與鼓脹不同。鼓脹者,中空無物,腹皮繃急,多屬於氣。

蠱脹者,中實有物,腹形充大,非蟲即血。血蠱一症,東方沿海一帶,擅魚鹽之饒,比他處更多,男婦俱有。以魚者,使人熱中,鹽者,走血,血得熱合,久則中焦沖和之氣,亦漸化為熱,氣熱則脹,血始不流。於是氣居血中,血裹氣外,漸至腹如抱甕,觀《內經》論石瘕,〔衃血如石。

〕腸覃〔覃延布而深也。〕二症,言石瘕生於胞中,因惡血當瀉不瀉,衃〔敗血也。〕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若月事以時下,此腸覃之候,癖積因在腸外,不在胞中,故無妨月事。蓋由汁沫所聚而成,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

金銀花散,治瘡毒內攻,腫脹或單腹脹大。

金銀花〔除腫脹,解熱毒,一、二、三兩,為君。〕連翹仁〔瘡家要藥。〕黃芩、花粉〔清熱。〕橘紅〔理氣。〕茯苓、車前、木通〔導邪泄溺。〕腹皮〔散大腸壅毒,消水氣浮腫〕綠豆〔清熱解毒,利水除脹。〕熱毒內甚,加犀角黃連。

此清熱解毒之劑,所謂治病必求其本也。

六味腎氣湯,陰虛腰痛,腹大脛腫,〔經言腎病者,腹大脛腫,故兩足必先腫也。〕咳喘有痰不得臥,〔經言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腎者水臟,主津液,主臥與喘也。又水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蓋標本俱病也。〕甚至頭面皆腫,〔陰虛火炎,水隨火溢之故。〕飲食知味,〔胃無病也。〕溺澀便燥,〔腎主二便,虛則不能濡潤。〕此方主之。

六味地黃〔壯水補腎。〕麥冬,五味〔清金斂肺。〕牛膝〔利腰膝而消腳腫。〕車前〔利小便而不走氣。曉林雲:予曾用前方未效,加牛膝、車前即應。〕黑小豆〔黑色通腎,能消水腫。〕煎湯煎藥。

白話文:

腫脹

麥門冬(可以清肺,使其氣機下降,用兩份)。粳米(可以健脾,培養肺金之母,用一百粒)。

這個藥方是清肺金、滋潤乾燥、培補脾土的方子。雖然古代醫書沒有記載這個方子可以治療燥熱引起的腫脹,但我認為這個方子非常合適,可以參考清燥救肺湯的藥物來使用。

調榮散(重新修訂的方子)。治療因為瘀血引起的腫脹,或者單純的腹部腫大(皮膚肌肉一定會出現紅色的紋路,或者腹中有腫塊,按壓時不會移動而且疼痛)。患者食慾正常(由此可知腫塊是瘀血引起的)。小便顏色發紅(《傷寒論》說,小便順暢,就可以確定是血證。如果同時有熱邪結在膀胱,小便也會不順暢)。大便顏色發黑(這是因為瘀血浸染的緣故)。

丹參(可以活血)。桃仁(各用二、三錢)。赤芍(可以破血,用一錢左右)。劉寄奴(是破血消脹的良藥,用二、三錢)。玄胡索(是活血化氣的妙藥,用一錢左右)。澤蘭(可以行血化水,用二、三錢)。莪朮(可以破氣中的瘀血,用一錢左右)。如果患者有發熱的情況,可以加入連翹、黃芩,或者再加入童便。如果想要更強的活血化瘀效果,可以適量加入製大黃,或者參考使用大黃䗪蟲丸(但是不宜過量)。

這個方子是消除瘀血的方子。瘀血化成水,導致腫脹,如果水液不去,那麼原本不瘀的血也會化成水。因此,桑白皮、大腹皮、葶藶子之類的藥物,也可以加入使用。醫者陳嘉言說過:如果患者體質虛弱,需要用人參這樣大補的藥來主持,才能使祛除瘀血的藥物發揮作用。如果是虛寒體質,可以考慮加入桂枝、附子。另外,蠱脹和鼓脹不同。鼓脹是指腹部中空,沒有實際的東西,腹皮繃緊,多半屬於氣滯。

蠱脹是指腹部中有實質性的東西,腹部腫大,不是蟲就是血。血蠱這種病症,東方沿海地區因為盛產魚鹽,比其他地方更多,男女都有可能罹患。魚肉使人體內生熱,鹽使血液運行加快。血液和熱邪結合,時間久了,中焦沖和之氣也會逐漸化為熱,氣熱則腹脹,血液開始不流暢。於是氣滯留在血中,血包裹在氣外,逐漸發展到腹部像抱著一個甕一樣。《黃帝內經》中論述的石瘕(堅硬如石的血塊)和腸覃(腫塊蔓延很深),說石瘕是因為胞宮的惡血應該排出而沒有排出,敗血停留在體內,一天天增大,像懷了孩子一樣,月經不按時來。如果月經按時來,那就是腸覃的徵兆,腫塊積聚在腸外,不在胞宮,所以不影響月經。腸覃是因為體內的汁液積聚而形成,都發生在女性身上,可以引導使其排出。

金銀花散,治療瘡毒內攻導致的腫脹,或者單純的腹部腫大。

金銀花(可以消除腫脹,解熱毒,用一、二、三兩,作為主要藥物)。連翹仁(是治療瘡瘍的重要藥物)。黃芩、花粉(可以清熱)。橘紅(可以理氣)。茯苓、車前子、木通(可以引導邪氣從小便排出)。大腹皮(可以散大腸的壅堵毒邪,消除水腫)。綠豆(可以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如果熱毒很嚴重,可以加入犀角和黃連。

這個方子是清熱解毒的方子,所謂「治病必求其本」。

六味腎氣湯,治療因為陰虛引起的腰痛、腹部腫大、小腿腫脹(《黃帝內經》說,腎病會導致腹部腫大、小腿腫脹,所以雙腳一定會先腫起來)。患者會咳嗽、喘息、有痰,無法躺下(《黃帝內經》說,不能躺下,躺下就喘息,是因為水邪侵犯了肺。腎是主管水的臟器,主管體內的津液,也主管能否躺臥和喘息。水病,其根本在腎,其末端在肺,這是標本都病了)。甚至會出現頭面部腫脹(這是因為陰虛導致火旺,水液隨著火熱而外溢)。患者食慾正常(說明胃沒有生病)。小便不順暢,大便乾燥(腎主管二便,腎虛就不能滋潤)。這個方子可以治療這些症狀。

六味地黃丸(可以滋補腎陰)。麥冬、五味子(可以清肺金、收斂肺氣)。牛膝(可以通利腰膝關節,消除腳腫)。車前子(可以利小便,但不會耗散氣)。醫者曉林說:我曾經用這個方子沒有效果,加入牛膝、車前子後就見效了。黑小豆(黑色可以通腎,能夠消除水腫)。煎湯煎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