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九·御集 (5)
卷九·御集 (5)
1. 腫脹
此壯水之劑。景岳云:腫脹由於水邪,主水者,還求水臟,乃探本之治法也。世人患陰虛者甚多,故相火氾濫其水而致腫脹者,趙氏此方,有功不淺。每見虛勞,而患此症者不少,若用破氣利水燥熱等藥,比於操刃。趙氏又云:有一等肝經火鬱腫脹,其症嘔酸口苦,脅痛惡寒,面黃目黃,須以逍遙散舒其鬱,繼以前方滋其陰,亦禁用分利。
濟生腎氣丸,〔亦可小劑作煎。〕治脾腎虛寒,腹脹肢腫,小便不利,〔腎為胃關,關門不利,則水聚於胃為䐜脹,水溢於四肢為浮腫,但溺雖少,而不黃赤,口不渴,手足冷,脈沉遲者,方作寒治。〕或喘急痰盛。〔水乘肺則喘急,水泛上故痰盛。〕
八味地黃丸〔用桂、附補陽,蒸動腎氣,使關門開,而胃中積水始下,以陽主開故也。〕牛膝,車前〔薛氏用茯苓為君,合此二味,治腰以下之水,其功甚大。〕
此蒸動腎氣開關之劑,果屬真陽衰弱,投之自然神效,按節齋言火衰成病者,百無一、二。薛氏趙氏,極誇此方之神,以致盲師不辨寒熱,一遇腫脹,概投此劑,為害不淺,用是方者,審之慎之。
加味異功散,治單腹虛脹。〔中空無物,腹皮繃急,多屬於氣。〕亦治脾虛肢體盡腫
人參,白朮,茯苓,米仁〔補脾胃之元氣,脾得補而脹自消。〕白芍〔脹病多屬肝木乘土,用白芍以土中瀉木安脾。〕橘紅,木香,沉香〔佐以調和中氣。〕熱加麥冬,〔散結熱而下逆氣。〕渴者尤宜。或加黃連。〔清脾胃之積熱,丸制最止邪熱。〕有積加枳、曲、山楂、麥芽。
〔助脾家之健運。〕如肥人濕痰,加茅朮、半夏。〔燥濕消痰,血家、渴家、汗家勿用。〕如脾虛水腫,加綠豆、車前。如果虛而挾寒,方可加乾薑。〔合理中湯方。〕寒甚則加附、桂。〔補命門之火,以生脾土,否則不可浪用。〕
此方益氣補脾為主,佐以調氣之劑,備加減之法,以通其用。若系實症,即於前列諸方,對症取用。其有不大實,亦不大虛者,本方去參,加減治之,後仍用參補之。按虞天民云:虛脹必服人參,人參必肺無熱方可服,有熱服之,肺火得參而愈甚。肺主出氣,邪火挾氣兩出,脾胃受之,復助積熱,則脹急益加,筋青臍出,危篤立見。
故虛脹而不能服參,不救之症也。
二病之脈,實大者可治,虛微者難治,水病脈出者死。〔謂沉按之則無,非浮脈主死也。〕
唇黑或腫,肝傷缺盆平,心傷;臍突,脾傷;足心平,腎傷;背平,肺傷,五傷者死。陰囊及莖腫腐者死;瀉後腹脹而有青筋者死:大便滑泄,水腫不消者死。水腫先起於腹,後散於四肢者可治,先起於四肢,後歸於腹者死。男從上而下,女從下而上,皆難治,腹脹身熱者死,腹脹寒熱如瘧者死,腹脹便血,〔脾敗不能統血也。〕脈大時絕者死,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者死。
白話文:
這是一種治療腫脹的藥方。張景岳說,腫脹是因為體內水邪引起的,要治療水腫,就要從負責水的臟腑下手,這才是治本的方法。現在很多人都是陰虛體質,所以相火旺盛,導致體內的水分氾濫而造成腫脹,趙氏的這個藥方,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功效。常常看到一些虛勞的人,也會出現這種腫脹的情況,如果用一些破氣、利水、燥熱的藥,就像是用刀割一樣的危險。趙氏又說,還有一種情況是肝經火氣鬱結導致的腫脹,這種情況會出現嘔酸、口苦、脅肋疼痛、怕冷、面色發黃、眼睛發黃等症狀,必須用逍遙散來疏解肝鬱,然後再用之前的藥方來滋養陰液,絕對不能用利水的方法。
濟生腎氣丸,也可以用小劑量來煎煮。它可以治療脾腎虛寒引起的腹脹、四肢腫脹、小便不暢。(腎臟是胃的關卡,如果關卡不利,水就會聚集在胃裡形成腹脹,水溢出到四肢就會造成浮腫,雖然小便量少,但是尿液並不黃赤,而且口不渴,手腳冰涼,脈象沉遲,這種情況就要用寒性的藥來治療。)它也可以治療氣喘急促、痰液多的情況。(水邪侵犯肺部就會引起喘急,水往上泛就會痰液多。)
八味地黃丸(用桂枝、附子來補陽,蒸動腎氣,使關卡打開,胃裡的積水才能往下排,因為陽氣主開。)牛膝、車前子(薛氏用茯苓作為主藥,配合這兩種藥,治療腰部以下的水腫,效果很好)。
這是蒸動腎氣,打開關卡的藥方。如果確實是真陽衰弱引起的,用這個藥方自然會非常有效。但是,按節齋說,因為火衰而得病的人,百個裡面也沒有一兩個。薛氏和趙氏都非常誇讚這個藥方的神奇,以至於一些沒有經驗的醫生,不分寒熱虛實,只要遇到腫脹,就用這個藥方,反而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使用這個藥方一定要謹慎小心。
加味異功散,可以治療單純的腹部虛脹。(腹部裡面空空蕩蕩的,腹皮卻緊繃,這種情況多半是氣虛引起的。)也可以治療脾虛引起的全身腫脹。
人參、白朮、茯苓、薏苡仁(可以補脾胃的元氣,脾氣得到補益,腹脹自然會消退。)白芍(脹病多半是因為肝木克脾土引起的,用白芍來在土中瀉木,安定脾氣。)橘紅、木香、沉香(可以調和中氣)。如果發熱,可以加麥冬(可以散結熱,使逆氣下行。)口渴的人尤其適合用麥冬。也可以加黃連(可以清除脾胃的積熱,用丸劑效果最好,可以清除邪熱。)如果有積食,可以加枳實、神曲、山楂、麥芽(幫助脾胃消化。)如果體型肥胖,痰濕多,可以加蒼朮、半夏(可以燥濕消痰,但是有出血症狀、口渴、多汗的人不能用。)如果脾虛水腫,可以加綠豆、車前子。如果體虛而且有寒氣,可以加乾薑(配合理中湯的藥方)。如果寒氣很重,可以加附子、桂枝(可以補命門之火,來生脾土,否則不能亂用。)
這個藥方是以益氣補脾為主,輔以調氣的藥,並且可以根據情況加減藥物,靈活運用。如果是實證,就從前面提到的藥方中,選擇合適的來用。如果不是很虛,也不是很實,就用這個藥方,去掉人參,加減藥物來治療,之後再用人參來補益。按照虞天民的說法,虛脹必須要服用人參,但是必須在肺部沒有熱的情況下才能服用,如果肺部有熱,服用人參,會使肺火更加旺盛。肺臟主管氣的輸出,邪火會挾帶氣往外走,脾胃受到損傷,反而會加重積熱,這樣腹脹會更加嚴重,甚至出現青筋、肚臍突出,病情就會很危險。
所以,虛脹而不能服用人參,是不容易救治的病症。
兩種病,如果脈象洪大有力,還可以治療,如果脈象虛弱細微,就很難治了。水腫病,如果脈象浮現出來,就會死亡。(這裡說的是按下去沒有脈搏,而不是浮脈主死。)
嘴唇發黑或者腫大,是肝臟受到損傷;缺盆穴平坦,是心臟受到損傷;肚臍突出,是脾臟受到損傷;腳心平坦,是腎臟受到損傷;背部平坦,是肺臟受到損傷。五臟都受到損傷的人會死亡。陰囊和陰莖腫脹潰爛的人會死亡;腹瀉後腹脹,而且出現青筋的人會死亡;大便滑泄,水腫不消退的人會死亡。水腫先從腹部開始,然後擴散到四肢,還可以治療;水腫先從四肢開始,然後歸到腹部,就會死亡。男性水腫從上往下發展,女性水腫從下往上發展,都難以治療。腹脹而且發熱的人會死亡;腹脹而且像瘧疾一樣時冷時熱的人會死亡;腹脹而且便血(是因為脾臟衰敗不能統攝血液)脈搏有時強大有時消失的人會死亡;咳嗽、嘔吐、腹脹、大便不消化,而且脈搏消失的人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