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八·御集 (8)
卷八·御集 (8)
1. 瘧
鱉甲丸,〔自制。〕《金匱》云:以月一日發,當以十五日愈,〔天之節氣更。則人身之氣亦更。〕設不愈,當月盡解,〔天人之氣再更,瘧勢自衰。〕如其不愈,當結為癥瘕,名曰瘧母。〔必少陽所主之脅肋,外邪相挾,痰血成形。〕急治之,宜鱉甲煎丸。
鱉甲〔下瘀血,破癥瘕,為治瘧母之要藥。醋炙,四兩。〕桃仁〔炒。〕䗪蟲〔祛血積,去足炒。〕瓦楞子〔消老痰,煅。〕麥芽〔消穀積。〕青皮〔破滯氣。〕香附〔氣鬱血滯必用之藥。〕三稜,莪朮〔磨積削堅,必需之品。各二兩。〕〔共九味,醋煮神麯糊為丸。〕
此一派破瘀、消痰,削積之品,恐日久根深,牢不可破,所以祛邪為急,藥不嫌其峻也。但虛人必得參、術贊助。脾能運行,積可得去。此方師其法,而不泥用其藥,投之其效。
瘧疾之脈,代散者死。
白話文:
鱉甲丸,是自己製作的。《金匱要略》說:瘧疾如果是在月初發作,應該在十五日左右痊癒,這是因為天地節氣更替,人體內的氣也會跟著改變。如果沒有痊癒,應該在當月底自行解除,這是因為天地與人體的氣再次改變,瘧疾的勢頭自然會衰退。如果仍然沒有痊癒,就會結成腹部腫塊,叫做「瘧母」。這一定是少陽經脈所主管的脅肋部位,因為外邪侵擾,和痰血結合而形成的。必須趕快治療,適合用鱉甲煎丸。
鱉甲(能消除瘀血,破除腫塊,是治療瘧母的主要藥物。用醋炙過,四兩),桃仁(炒過),䗪蟲(能去除血積,去除足部後炒過),瓦楞子(能消除老痰,煅燒過),麥芽(能消除食物積滯),青皮(能破除氣滯),香附(是氣鬱血滯必用的藥物),三稜、莪朮(能磨消積聚,削弱堅硬的腫塊,是必需的藥物,各二兩)。總共九種藥物,用醋煮過的麩神曲糊製成藥丸。
這個方子主要用來破除瘀血、消除痰涎、削磨積聚,因為擔心病症拖久會根深蒂固,難以去除,所以把驅除邪氣視為當務之急,用藥不需顧慮其藥性峻猛。但是虛弱的人一定要用人參、白朮輔助,只要脾胃能夠正常運作,積聚就能去除。這個方子是參考它的治療原則,而不是拘泥於使用相同的藥物,只要運用得當就能見效。
瘧疾的脈象,如果是呈現代脈(脈搏跳動不規則)或散脈(脈搏微弱且散亂),就表示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