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遠

《顧松園醫鏡》~ 卷一·禮集 (6)

回本書目錄

卷一·禮集 (6)

1. 草部

與蘿蔔同食,能令鬚髮早白,犯鐵器損人。

五味子,〔甘酸,核中苦辛鹹。性溫,入肺、腎二經。嗽藥生用,補藥微焙。〕滋腎經不足之水,強陰澀精,除熱解渴;〔精盛則陰強收攝,除熱者壯水鎮陽也,解渴者酸能生津也。〕收肺家耗散之氣,療咳定喘,斂汗固腸,〔久咳則肺氣耗散,酸能收斂,故止咳定喘。肺主皮毛,與大腸為表裡,故斂汗固腸。〕斂肺保腎之藥也。同扁豆、乾葛,能解毒。

風邪在表,痧疹初發,一切停飲,及肺家有實熱者皆禁。

沙菀蒺藜,〔甘溫入腎經,炒用。狀如腎子,帶綠色,咬之有生豆氣者真,不入湯藥。〕沙菀者,強陰固精;〔功專補腎。〕有刺者,〔炒去刺研。〕明目治風。〔兼入肝矣,以肝開竅於目。又肝主風也。同首烏、胡麻、地黃、天冬,能治遍身風癢。〕

沙苑蒺藜,陽道數舉,媾精難出者勿服。

沙苑蒺藜:可入湯劑。本品與刺蒺藜名同物異,功用有別。前者溫補肝腎,治療遺精早泄帶下等證;而後者則平肝散風,行血明目。故不可混同。〔見《中藥學》南京中醫學院、江蘇新醫研究所編〕

覆盆子,〔甘平,入腎、肺二經,去蒂酒蒸。〕起陰痿而令堅長,益腎臟而縮小便。〔故有覆盆之名。〕固澀之品,精滑者宜之。

小便不利者禁用。

菟絲子,〔辛甘平,入腎、肝二經。酒煮爛,焙乾。不入湯藥。〕添精髓而強陰莖,療精寒自出、溺有餘瀝;〔煖而能補腎中陽氣故也。〕堅筋骨而益氣力,治口舌燥渴,肝傷目昏。〔補腎肝則筋骨強而氣力增。水虛則內熱津干,故口苦燥渴。腎惡燥,急入辛以潤之,此與香燥之辛不同。明目者肝得血而能視也。〕

腎家多火,強陽〔不痿〕者勿用。

巴戟天,〔辛甘微溫,入腎經,酒浸焙。〕強筋骨,起陰痿。〔助火之功。〕

內熱者忌之。

肉蓯蓉,〔甘鹹微溫,入腎經。大至斤許,不腐者佳,酒洗去甲。〕益精壯陽事,補血潤大腸。〔若驟用之,反動便滑,故獨用二三兩,頓飲,治血枯便燥有神。〕滋腎峻補精血之要藥。鎖陽功用相仿,可代蓯蓉。

蓯蓉性滑,泄瀉禁用,陽易舉而精不固者勿服。鎖陽禁忌亦同。

補骨脂,〔辛大溫,入腎經。鹽水浸三日,胡桃油炒。〕興陽事,〔補助相火之功也。〕固精氣,〔取其辛大溫之氣,以壯真陽,使之涵乎陰精而不走。〕止腎泄,〔命門火衰,不能熏蒸脾胃,腐熟水穀。以致五更溏泄,丹田得暖,而泄自除。〕治腰疼。〔腎氣虛弱,或風冷乘之,或寒濕浸之,或因氣滯不散,或因跌撲瘀凝,皆取其辛散溫行,而又有煖補水臟之功。〕煖補水臟,壯水益土之要藥。

大溫而燥,凡陰虛內熱之人及大便閉結者,戒用。

白話文:

草部

與蘿蔔一起吃,會使頭髮過早變白,接觸到鐵器會對人體有害。

五味子,味道甘酸,果核中有苦辛鹹味。藥性溫和,歸肺、腎二經。治療咳嗽時生用,滋補藥用時稍微烘烤。能夠滋養腎經不足的陰液,增強陰氣、收斂精液,消除熱氣、止渴。(精液充足則陰氣強盛而能收攝,消除熱氣是因為壯大陰液來鎮壓陽氣,止渴是因為酸味能夠產生津液)。收斂肺氣耗散,治療咳嗽、平喘,收斂汗液、鞏固腸道。(久咳會使肺氣耗散,酸味能收斂,因此止咳平喘。肺主皮毛,與大腸互為表裡,因此能收斂汗液、鞏固腸道)。是收斂肺氣、保護腎臟的重要藥物。與扁豆、葛根一同使用,能夠解毒。

外感風邪、麻疹初發、一切因停滯而產生的飲邪,以及肺部有實熱的人,都應禁用五味子。

沙苑蒺藜,味道甘溫,歸腎經,需要炒過使用。外形像腎臟,帶有綠色,咬開後有生豆氣味的才是真品,不入湯藥。沙苑蒺藜,能夠增強陰氣、固攝精液。(功效專注於補腎)。有刺的蒺藜,需要炒後去除刺再研磨,能夠明目、治療風邪。(也歸肝經,因為肝開竅於眼睛。而且肝主風。與何首烏、胡麻、地黃、天冬一同使用,能夠治療全身風邪引起的搔癢)。

沙苑蒺藜,對於陽舉次數過多、性交時精液難以射出的人,不應服用。

沙苑蒺藜,可以加入湯劑。此藥與刺蒺藜名稱相同但藥物不同,功效也不同。前者溫補肝腎,治療遺精、早洩、白帶過多等症;而後者則平肝散風、活血明目。因此不可混淆。(出自《中藥學》南京中醫學院、江蘇新醫研究所編)

覆盆子,味道甘平,歸腎、肺二經,需要去除蒂,用酒蒸過。能夠治療陽痿,使陰莖堅硬持久,補益腎臟,縮減小便次數。(因此得名覆盆子)。屬於固澀的藥物,適合精液滑脫的人使用。

小便不利的人禁用。

菟絲子,味道辛甘平,歸腎、肝二經。需要用酒煮爛後烘乾,不入湯藥。能夠增加精髓、強壯陰莖,治療精液虛寒自出、小便餘瀝。(因為能夠溫補腎中陽氣)。強健筋骨、增強氣力,治療口舌乾燥、肝傷目昏。(補益腎肝則筋骨強健、氣力增加。水液虛少則體內生熱、津液乾燥,因此口苦乾燥。腎臟厭惡乾燥,所以用辛味來潤澤它,這與辛燥的辛味不同。明目是因為肝得到血液滋養才能視物)。

腎火旺盛、陽氣過強(不陽痿)的人不應使用。

巴戟天,味道辛甘微溫,歸腎經,需要用酒浸泡後烘烤。能夠強健筋骨,治療陽痿。(有助於陽氣的功效)。

體內有熱的人忌用。

肉蓯蓉,味道甘鹹微溫,歸腎經。以大而重達一斤左右、沒有腐爛的為佳,需要用酒洗去外皮。能夠補益精液、壯大陽氣,補血潤腸。(如果突然大量使用,反而會導致腹瀉,所以單獨使用二三兩,一次喝完,治療血枯便秘效果很好)。是滋養腎臟、峻補精血的重要藥物。鎖陽的功效與其相似,可以替代肉蓯蓉。

肉蓯蓉性質滑利,腹瀉的人禁用,陽氣容易興盛、精液不固的人不應服用。鎖陽的禁忌也相同。

補骨脂,味道辛,藥性大溫,歸腎經。需要用鹽水浸泡三天,再用胡桃油炒。能夠興奮陽氣,(輔助命門之火的功效),固攝精氣,(取其辛溫之氣,用以壯大真陽,使其涵養陰精而不散失),停止腎泄,(命門之火衰弱,不能溫煦脾胃,腐熟水穀,導致五更腹瀉,丹田溫暖,腹瀉自然停止)。治療腰痛。(腎氣虛弱,或因風寒侵襲,或因寒濕浸淫,或因氣滯不散,或因跌打瘀血,都可使用補骨脂的辛散溫通功效,它還能溫補腎臟)。是溫補腎臟、強壯腎水、滋養脾土的重要藥物。

藥性大溫而燥,凡是陰虛內熱的人以及大便乾燥的人,都應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