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松園醫鏡》~ 卷一·禮集 (5)
卷一·禮集 (5)
1. 草部
性能滑腸,泄瀉者禁用,嘔家咳家血熱家並禁。
丹參,〔苦平入心經。反藜蘆。〕養血安神,〔心血有養,則神自安。〕調經治疝。〔養血則經水調,活血則疝痛止。〕去瘀血,生新血,安生胎,落死胎。女科恆用,外科亦宜。〔有消腫,排膿止痛,生肌長肉之功。〕色赤、味苦,為心經血分之藥。古稱丹參一味與四物同功。
雖能補血,長於行血,妊娠無故勿服。
遠志,〔辛苦溫,入心、腎二經,殺附子毒,甘草湯浸去水用。〕定心神而止驚悸,補腎氣而治健忘。〔腎藏精與志,志傷則善忘其前言。治健忘者,強志益精之功也。〕散心下鬱氣,療一切癰毒。〔皆辛散苦泄溫暢之力。〕心腎並補,為二經氣分之藥。
若心家有實火,應用黃連、生地者,禁與參、術補氣等藥同用。
秦艽,〔辛苦平,入胃、大腸、肝三經。〕祛風除濕,而療肢節疼痛,養血榮筋,而治通身攣急。〔長於養血,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又能泄熱利水,而去濕熱。〕能理黃疸。可解酒毒。〔去陽明濕熱之功也。〕
下部虛寒人,及小便不禁,大便滑者忌用。
續斷,〔辛苦微溫,入肝、腎二經,酒焙。〕補勞傷而續筋骨。〔理肝腎之功。〕破瘀結而利關節。〔通宣血脈之力。〕益氣力,止腰痛,〔補腎之效。〕胎產必收,〔以其胎前能保,產後能行,且又止崩中漏血。〕外科亦宜。〔以其有消腫止痛生肌之功。〕補而不滯,行而不瀉,故女科外科,取用宏多。同歸、膝、元胡用,則行血理傷;同地、冬、枸杞、杜仲、五味、山萸、參、耆用,則止崩漏補不足。
茅草根似續斷,誤用令人筋軟。
牛膝,〔甘酸平,入肝、腎二經。〕壯筋骨而理腰膝軟弱,〔峻補肝、腎精血之功。〕治痹症而解四肢拘攣。〔補血則筋舒,行血則痛止,正旺血行邪自除矣。〕益精止腰脊之痛,填髓去腦中之疼。〔熱多則陰分傷也。〕善療五淋,〔小腸有氣,則小便脹,有血則淋,有熱則痛,故便淋或尿血,莖中痛甚者用之,取其性下行,逐惡血也。〕破癥結,更主通經,墮胎,理拆傷。又能消癰散腫,〔皆行血逐瘀之功。〕肝、腎二經之藥。大抵酒蒸則能補精血,生用則能祛惡血。
善引諸藥下行,上焦藥中勿入,血崩不止者,切戒用之。
何首烏,〔苦澀微溫。入肝、腎二經。選大者赤白合用,泔浸,黑豆拌蒸,曬九天。〕養血益肝,而療風疾;〔如頭面風瘡,半體無汗,遍身瘙癢,大風癘疾諸病,皆取其活血治風之功。〕固精益腎,而能續嗣。〔澀能斂精。〕強筋壯骨,黑髮悅顏,〔精血充足之徵。〕止腸風下血,治女人崩帶;〔益血而澀又能收斂也。〕療陰傷久瘧,〔養血益肝之效〕。及疥癬滿身。〔赤者能消腫毒,外科呼為紅內消,又名瘡帚。〕入肝而兼入腎,為益血祛風之上藥。
白話文:
[草部]
具有滑腸作用,容易腹瀉的人禁用。嘔吐、咳嗽、有熱象或出血的人也應禁用。
丹參,味苦性平,歸心經。不可與藜蘆同用。能滋養血液、安定心神。心血充足,精神自然安定。能調經止痛,養血則月經調順,活血則疝氣疼痛停止。能去除瘀血,產生新血,安定胎兒,排除死胎。常用於婦科,外科也適合使用。具有消腫、排膿止痛、生肌長肉的功效。顏色赤紅、味道苦,是心經血分用藥。古人說丹參一味藥的功效,與四物湯相同。
雖然能補血,但更擅長活血。懷孕時沒有特殊原因不要服用。
遠志,味辛苦性溫,歸心、腎二經。能解附子毒。用甘草湯浸泡後去除水分使用。能安定心神、止驚悸,補腎氣、治療健忘。腎藏精和志,志氣受傷就會健忘。治療健忘,是它能強健意志、增益精力的功效。能疏散胸中的鬱悶之氣,治療各種癰瘡腫毒。都是因為它具有辛散、苦泄、溫通的藥性。能同時補益心腎,是心腎二經氣分用藥。
如果心經有實火,應該使用黃連、生地等藥物,禁止與人參、白朮等補氣藥物同時使用。
秦艽,味辛苦性平,歸胃、大腸、肝三經。能祛風除濕,治療肢體關節疼痛;能養血榮筋,治療全身拘攣抽搐。它擅長養血,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又能洩熱利水,去除濕熱。能治療黃疸病,可解酒毒。具有去除陽明經濕熱的功效。
下半身虛寒的人,以及小便失禁、大便滑瀉的人忌用。
續斷,味辛苦性微溫,歸肝、腎二經。經過酒製烘焙後使用。能補益勞傷、接續筋骨。能調理肝腎功能。能破除瘀血、疏通關節。具有通暢血脈的作用。能增強氣力、止腰痛。是補腎的功效。孕期產期都必備,因為它能安胎,產後能促進恢復,還能止血。外科也適合使用,因為它具有消腫止痛、生肌的功效。它能補而不滯,行而不瀉,因此在婦科和外科應用廣泛。與當歸、牛膝、元胡同用,能活血理傷;與熟地、麥冬、枸杞、杜仲、五味子、山萸肉、人參、黃耆同用,能止崩漏、補不足。
茅草根與續斷相似,誤用會導致筋骨軟弱。
牛膝,味甘酸性平,歸肝、腎二經。能強壯筋骨、治療腰膝軟弱,具有峻補肝腎精血的功效。能治療痹症、緩解四肢拘攣,補血則筋脈舒展,活血則疼痛停止,正氣旺盛,邪氣自然消除。能益精止腰背痛,填補骨髓,去除腦中疼痛。多因為熱邪傷陰。善於治療五淋病,小腸有氣則小便脹痛,有血則尿淋,有熱則疼痛,小便淋漓或尿血,莖中疼痛者,用它可以下行逐瘀血。能破除癥瘕積聚,更能通經、墮胎、治療跌打損傷。還能消腫散癰,都是活血逐瘀的功效。是肝腎二經用藥。大致上來說,經過酒蒸能補精血,生用則能祛除惡血。
能引導其他藥物下行,上焦病症的藥中不宜加入。血崩不止的人,絕對要禁止使用。
何首烏,味苦澀性微溫,歸肝、腎二經。選用大的、赤白兩種合用,用米泔水浸泡,用黑豆拌蒸,曬九天。能養血益肝,治療風病,例如頭面風瘡、半身無汗、全身搔癢、癘風等病,都是取其活血治風的功效。能固精益腎,有助於生育,澀味能收斂精氣。能強壯筋骨、烏黑頭髮、使容顏煥發,這是精血充足的表現。能止腸風下血、治療婦女崩漏,能益血又具收斂作用。能治療陰傷久瘧,是養血益肝的功效,以及治療疥癬滿身,紅色的何首烏能消腫毒,外科稱之為「紅內消」,又名「瘡帚」。入肝經也兼入腎經,是益血祛風的上等藥材。